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貞觀之治

  • 唐史演義
  • 蔡東藩
  • 4680字
  • 2019-11-26 18:56:16

李藝自從受封為燕王后,在征討竇建德、劉黑闥時立了很多戰功,后來又被封為左翊衛大將軍。漸漸地,李藝就驕傲自大起來,把朝廷上的王公大臣都不放在眼里。只要是秦府中的幕僚與他相遇,他就會冷嘲熱諷,多加羞辱。高祖擔心他在京城鬧事,于是借突厥侵犯邊境這事,讓他去鎮壓,還特別封他為天節軍將,率軍出兵涇州。

后來,太宗即位,升任李藝為開府儀同三司。李藝因為之前得罪了秦府中人,心里很是不安,于是有意謀反。他借著閱兵之名,調集軍兵,又謊稱奉密詔入朝,竟然帶著大隊軍兵,直奔豳州。豳州刺史趙慈皓出城迎接,李藝領兵入城后,立即與趙慈皓商議,背叛朝廷,把豳州據為己有。趙慈皓假裝贊成,暗中卻讓人飛鴿傳書給太宗,另一面又和統軍楊岌密謀殺了李藝。太宗得到消息后,連忙派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兩人帶兵征討。

大軍剛出發,李藝就知道了,暗地里調查,得知是趙慈皓告的密,于是把他押進大牢。當時,楊岌已經召集豳州軍兵,趁李藝不備,攻入城中。李藝倉皇迎戰,最終戰敗,于是扔下妻兒,只帶了幾百名親兵投奔突厥。一行人逃到寧州時,身邊的騎兵漸漸散去,只剩下幾十個人,這些人覺得李藝不可能東山再起了,于是把李藝殺死,把他的首級獻送京師。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到達豳州的時候,李藝已經被掃平,于是把羅藝家眷押回長安,全都處斬。

幽州都督王君廓被長史李玄道依法裁制,懷疑是朝廷的授意,也起了叛變之心。太宗聽說王君廓不守法紀,召他入京。王君廓走到渭南的時候,地方官員對他不是很恭敬,他竟然把官員殺了,也投奔突厥去了。誰知半路被野人殺死,人頭也被送到京城。太宗顧念王君廓立了很多戰功,特別命令將他的尸體收回來安葬,還撫恤了王君廓的妻兒。后來,御史大臣溫彥博上奏,說王君廓是叛賊,不應該給予撫恤,于是,太宗把他的家人貶為庶人。

太宗非常會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凡是中書、門下以及三品以上的官員上朝議事,太宗必定要派諫官參加,如果有失誤的地方立刻納諫糾正。每次召見五品以上的京官,太宗一定要查問百姓疾苦和政事得失。太宗還要求大臣隨時舉薦賢才。當時各位大臣都推薦的賢才,只有封德彝沒有推薦。太宗問他什么是怎么回事,封德彝答道:“臣不是不盡心,只是到現在還沒有碰到奇才,因此不敢輕易舉薦?!碧诤懿桓吲d:“君子用人就好像打造兵器,各取所長。只能說你自己能力有限,發現不了,怎么能說世上沒有人才呢?”封德彝被說得無話可說。封德彝這個人沒什么本事,專會討好太宗,巴結朝中大臣,而對同僚卻很排斥,想盡辦法陷害他們。太宗被他的花言巧語蒙蔽,封他為左仆射。直到他病死后,才有人揭露他曾經佐導太子,謀害陛下。太宗知道后,非常憤怒,隨即追撤了封德彝的官爵,仍任蕭瑀為左仆射。

太宗曾讓魏征進入寢宮,商議國家大事,讓他有話直說,不需要顧忌什么。魏征也被太宗的知遇之恩所感動,于是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后來太宗封魏征為尚書右丞。

一天,太宗召集群臣閑談,魏征也坐在旁邊。太宗道:“朕聽說西域有個商人,買了些漂亮的珠寶,擔心被別人偷了,竟然剖腹藏著,結果慘死,這事是真的嗎?”眾臣道:“確實有這么回事?!碧诘溃骸按蠹叶汲靶ξ饔蛏倘藶榱酥閷殎G了性命的行為,可你們想到了嗎?這跟官吏貪贓,帝王貪財,導致國家滅亡,不是一個道理嗎?”

太宗又問魏征,說道:“帝王要怎樣做才是明,怎樣做才是暗?”魏征答道:“兼聽就是明,偏聽就是暗。從前堯、舜明察下情,耳聰目明,所以天下歸心,百姓安居樂業。秦二世偏信趙高,最終家破人亡。梁武帝偏信朱異,最終餓死臺城。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也慘遭殺害。可見帝皇如果偏聽了小人的話,最終必然滅亡,如果廣泛采納各方的意見,就不會被小人蒙蔽,下情就可以上達朝廷了?!碧诼犃怂囊娊?,非常贊同。

魏征這個人容貌一般,但很有膽略,經常不顧太宗的面子,苦苦勸諫,即使惹得太宗生氣,他也要再三剖辯,往往總能啟迪皇上的想法。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漂亮的鷂鳥,他正把鳥兒放在胳膊上玩,突然,魏征來議事,太宗慌忙將鷂鳥藏在懷中。魏征假裝沒看到,故意說了很長時間才出去。太宗從懷里取出鷂鳥,發現鳥兒已經死了。還有一次,魏征說完國事,跟太宗閑聊:“聽說陛下打算去南山打獵,裝備都已經準備好了,為什么還沒有去?。俊碧谖⑿Φ溃骸扒皫滋齑_實想去,但怕你來勸阻,所以就算了。”魏征連忙下拜道:“臣魏征怎么敢阻止陛下呢?不過是盡自己的本分罷了。陛下能愛惜物力,控制私欲,天下就不用擔心了。”

太宗封戴胄為大理少卿,讓他審理案件,減少了很多冤案,封孫伏伽為諫議大夫,他也非常正直,有什么話就說,封李乾祐為侍御史,此人執法剛正不阿,封祖孝孫為雅樂,使禮樂正音不亂。太宗又封王珪為侍中,王珪奉詔進殿拜謝,剛好看到一個美人侍立御前,王珪看了過去,感覺似曾相識,于是一直盯著看。太宗指著美人對王珪道:“這是廬江王李瑗的侍姬。李瑗聽說她長得很好看,就把她的夫君殺死,強行占有。這樣的行為,怎么能不亡呢?”王珪答道:“陛下您是贊同廬江王還是不贊同呢?”太宗道:“殺人取妻,還有什么贊同的?”王珪又道:“如今陛下既然知道廬江王過失,現在又納廬江王的侍姬為妃嬪,臣以為圣心是贊成廬江王,否則怎么會重蹈覆轍呢?”太宗恍然大悟,說道:“要不是愛卿的話,朕差點犯了同樣的過錯?!钡鹊酵醌曤x去,太宗立即將侍姬放回娘家。既而,太宗封房玄齡、杜如晦為仆射,封魏征為秘書監,讓他們參與朝政。

房玄齡善于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兩人同心輔佐國事,又能舉薦賢才,唐朝的賢相必推房玄齡和杜如晦。魏征也非常有膽略,每次議事都會盡力上諫。

從貞觀元年到四年,唐朝出現了太平盛世,一年內的死刑犯只有二十九人。百姓豐衣足食,一斗米只賣三錢,家家夜不關門,人人路不拾遺,史稱“貞觀之治”。太宗又覺得百姓少,官吏多,于是決定裁并州府,精兵簡政。他把整個大唐分為十道,分別是: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十道定好后,太宗分兵駐守。這時候,北方還被梁師都占據著,沒有剿平。于是,太宗派右衛大將軍柴紹前去討伐梁師都,封薛萬均兄弟為副將。

梁師都當時勢力已經衰弱,又被夏州長史劉旻和司馬劉蘭成多次出兵襲擊,而且部下離心離德,大有朝不保夕的頹勢。劉旻等人又攻占了東城,漸漸進逼梁師都。梁師都連忙向突厥求救,頡利可汗發兵援助,會同梁師都直抵東城城下。當時天快黑了,兩軍見東城上既沒有旗鼓,也沒有守卒,就好像一座空城。梁師都不免懷疑有詐,于是和突厥兵分兩地扎營,打算等天亮再合兵進攻。誰知到了半夜,城內突然響起整耳欲聾的鼓聲,一隊精兵開城殺出,帶兵的將領正是劉蘭成。梁師都慌了神,隨即棄營逃走。突厥兵也支撐不住,相繼逃去,被劉蘭成一陣猛擊,死傷無數。頡利聽說戰敗了,連忙發兵去救梁師都。剛好,這時候柴紹等人率軍趕到,前鋒薛萬均、薛萬徹與突厥兵相遇,奮力攻擊,殺死好幾名突厥驍將。突厥軍大亂,落荒而逃。于是,唐軍把梁師都團團圍住。

北方天氣很冷,春天還在下雪,許多牛馬都被凍死了,突厥只好撤兵回歸本國。梁師都孤立無助,處境非常危險。唐軍圍攻了好幾天,但因為城池太堅固,一直沒有攻下來。于是,有人提出班師回朝,薛萬均說道:“大家都沒有看到城頭的黑氣和城里的凄涼的聲音嗎?這些都是破亡的征兆,怎么可能攻不下來?”很快,城中糧食吃完,梁師都的堂弟梁洛仁把梁師都殺了,然后投降大唐。梁師都從起兵到滅亡,一共有十二年,在隋末群雄中,就算他經歷的時間最長了。從此,中國全境終于統一。

太宗接到捷報后非常高興,改稱北方為夏州,并封柴紹為左衛大將軍,薛萬均為左屯衛將軍,薛萬徹為右屯衛將軍。當時,柴紹的妻子平陽公主已經去世,追謚為昭。柴紹還朝后,出任華州刺史加鎮東大將軍,徙封譙國公,不久也去世了,追謚為襄。夫婦兩人都功成名就,可以算是妻榮夫貴,整個唐代都沒有人能跟他們比。

突厥強盛時,曾經統領北方大漠各個部落,威震塞外。等到突厥分為東、西兩部之后,各部落又逐漸分離,有的屬于東突厥,有的屬于西突厥。當時一共有十五個部落,它們是:薛延陀、回紇、都播、骨利幹、多濫葛、同羅、仆骨、拔野古、思結、渾斛薛、奚結、阿跌、契苾、白霫、頡利。這十五個部落都住在漠北,自從頡利漸漸衰敗后,薛延陀、回紇等都叛變了他。大唐的鴻臚卿鄭元璹奉太宗的命令,前去打探虛實,回來復旨對太宗道:“突厥將要亡國了。不但各個部落分散,而且互不同心,莊稼收成又不好,人氣低迷,牲畜瘦弱,都顯出一種亡國的征兆,臣斷定它們不出二三年就會滅亡。”太宗頻頻點頭。

大臣們聽了鄭元璹的話,都勸太宗趁這個機會出擊突厥。然而太宗道:“朕與突厥剛訂下盟約,如果現在違約是不仁不義,還是等他們先來尋釁,我們再去討伐,這樣我們就師出有名,必定可以一舉成功?!碧谝恢蓖涎樱穷R利卻自取滅亡。因為薛延陀、回紇等部落陸續叛離,頡利命突利可汗率軍去攻擊。誰知突利連戰連敗,甚至連原來的領土都丟了不少,最后兵敗逃回。頡利非常惱怒,隨即召突利入帳,厲聲斥責他,又用鞭子抽了一頓,還把他關在牢里十多天,才放他出來。突利因為這件事懷有怨氣,于是也要叛變頡利。頡利向突利征兵,突利卻沒有回復,而是派使臣到唐都去,請求謁見天子。頡利聽說突利投降大唐,于是發兵去攻打突利,突利又派使臣到長安請求支援。

太宗召群臣商議道:“朕與突利互稱兄弟,有緊急情況不可不救。但是朕與頡利也是同盟,現在真是進退兩難,你們看怎么做???”杜如晦道:“臣以為應當討伐頡利,突厥有什么誠信可言?現在有機可乘,如果放棄了的話,會后悔不及的。古人有言:‘取亂侮亡’,請陛下迅速決定,馬上發兵?!碧陔m然贊同他的說法,但還是想再等等,于是命令朝廷準備軍需觀望。

誰知,頡利竟然來侵犯大唐邊境,于是,太宗立即派使臣到薛延陀,冊封酋長夷男為真珠毘伽可汗,并賜給他鼓旗,讓他向南攻打頡利。當時,夷男正被許多部落推舉擁戴,正打算正可汗之位,忽然接到大唐來使,非常歡迎,當下派弟弟統特勒跟著唐使進京進貢物品。太宗賜統特勒寶刀和寶鞭,并當面對統特勒道:“回去告訴你的哥哥,部下如果有人犯了大罪,就用這把刀處斬,如果犯小罪就用這個鞭子抽打,一定要嚴格治軍,不要放縱部下!”統特勒謝過太宗的恩賜,回來后把太宗的話說給夷男聽,夷男聽了非常高興,于是在郁督軍山下,建牙設帳,號令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白霫各部落,準備進軍突厥,為唐效力。

頡利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恐慌,連忙派人向大唐稱臣請求和親。太宗對來使說道:“你們的可汗頡利與朕訂下盟約,朕好意待遇,始終如一。他卻支援叛寇梁師都,背棄盟約,后來帶兵離去,朕還以為他是有悔意了,愿意遵守盟約,所以朕也就沒有出兵討伐?,F在,突利可汗前來投降,他是有心歸順,關你們什么事?你們的可汗反而去追擊他,而且無端犯我邊境,這是什么意思?朕正要興師問罪,他還妄想和親,真是可笑!你去轉報頡利,如果他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自己綁自己來投降。”來使不敢說什么,拜別太宗后,連忙離去。

貞觀三年十一月,太宗封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讓他率軍北征,封張公謹為副帥,又封李世勣、薛萬徹等人為諸道總管,分幾路進兵,共計大軍十多萬,都聽命于李靖。

大軍剛出發,突利就入朝覲見,隨后,蠻酋謝元深等人也陸續朝貢,于是太宗讓中書侍郎顏師古繪制《王會圖》,昭示后人。貞觀三年冬季,戶部普查人口,登記列表,總共從塞外和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四夷前后歸附的人口有一百二十多萬,太宗看了表冊非常欣慰。貞觀四年春,太宗接到北征軍捷報,說是李靖帶著三千精兵,從馬邑進兵,攻破了定襄,頡利狼狽逃去,突厥頭目康蘇密來投降,并獻出隋朝的蕭后和楊政道二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镇远县| 丰县| 嘉祥县| 武宁县| 修水县| 出国| 即墨市| 和政县| 东山县| 玛曲县| 英超| 萍乡市| 桂林市| 大厂| 金湖县| 惠来县| 双鸭山市| 罗城| 安国市| 绵竹市| 易门县| 鸡泽县| 涞源县| 绥中县| 正镶白旗| 邢台县| 西充县| 醴陵市| 夏津县| 泰和县| 嘉定区| 镇宁| 宾川县| 南部县| 田阳县| 海宁市| 武功县| 沛县| 金沙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