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打工者之最初的反思:“取舍”的游戲

打工者的不易和艱辛,是可以依靠“取舍”去抵御的。只要舍棄負能量的陰暗,尋取正能量的快樂,打工同樣會是個令人欣慰的游戲。

康樂貴回想起幾個月來在利城的所見所聞,一座座廠房不斷在自己的腦海里浮現(xiàn),他突然間醒悟:這是一個以制造業(yè)為主的地方,且整個珠三角就是一個龐大的制造業(yè)生產基地,工廠經常加班加點,工人生活條件差。饒是如此,仍有成千上萬的民工涌入珠三角地區(qū),這說明珠三角中的大多數(shù)企業(yè)所生產的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產品,處于制造業(yè)的低端環(huán)節(jié)。這種產業(yè)結構決定了企業(yè)對大學生這樣的高級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也就難怪大學生在這里找工作難了。

珠三角的這些大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在管理技術、渠道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只能靠相互壓價:誰的產品價格低,誰就能生存下來,利潤少得只剩下工人的人頭費可賺。一個訂單,可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家工廠在爭奪,大家都是孤軍作戰(zhàn),產品大同小異,企業(yè)間競爭的只有價格。采購商只要公開招標,甚至還未等他們開口,企業(yè)之間就先大動干戈,將價格壓到最低。但做企業(yè)就是為了賺錢,沒辦法,別人壓企業(yè),企業(yè)就只有壓工人。比如做一個項目的正常成本需要190萬元,在招標的時候,有的企業(yè)為了拿到這個訂單,就可能報出低于成本的價格170萬元。那么,這種企業(yè)如果不靠偷工減料、壓低工人工資,又怎么賺錢呢?

那產品的利潤都到哪里去了?康樂貴判斷,大部分落進了經銷商的口袋。許多跨國公司一般都是在香港下訂單,由經銷商接單,然后在珠三角選擇企業(yè)進行“貼牌”生產。經銷商們大多對珠三角企業(yè)的情況非常熟悉,于是便拼命擠壓競標企業(yè)的價格,各企業(yè)為了搶到訂單相互殘殺,這樣大部分利潤自然就落進了經銷商們的口袋中,比如生產某個產品在歐美市場上可以賺到20美元,但經銷商卻只給這些企業(yè)3美元的利潤空間,于是他們便賺走了80%以上的利潤。

這種狀況意味著,企業(yè)沒有更多的錢改善工人的勞動和生活條件;意味著企業(yè)只有通過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卡壓工人的工資才能賺到錢;意味著中國這輛經濟列車在高速飛馳的同時,有一部分群體的利益和社會公平被忽略甚至犧牲掉了!

這自然也就出現(xiàn)了工人和企業(yè)管理者之間關系緊張甚至相互仇視的局面!更為重要的是,這會使得工人們的心里蒙上一層陰影,從而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工人們在異地他鄉(xiāng)整天與機器設備消磨著時光,工作的枯燥乏味,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不理想,管理者態(tài)度的惡劣,經常加班加點,疲憊不堪,生活哪兒來的樂趣?

壓抑、郁悶、煩惱、憂慮常常伴隨著很多打工者度過一天又一天。如何才能使自己在打工時的心態(tài)變得平衡而快樂呢?康樂貴想,要想快樂地打工,就應該注意以下五點:

第一,首先作為一個打工者,自己應該意識到,快樂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競爭力。一個不快樂的人,是缺乏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也是一個正在自己損害自己身體的人。因此,若想為了避免遠方親人的擔憂、不辜負他們和對自己寄予自己的濃濃希望,同時也為了自己身體的健康和未來的夢想,應時常地提醒自己:應該自覺地保持一種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

第二,作為一個打工者,要有意識地去尋找那些彌漫著快樂氣氛的企業(yè),如不扣身份證;不收押金;老板和員工、員工和員工之間相互尊重,互相信任;讓員工有成就感和歸屬感;人盡其才,公平競爭;重視業(yè)績表現(xiàn)及員工個人發(fā)展等。打工者進入這樣的企業(yè)打工,就等于擁有了一個能使心理平衡而快樂的外部環(huán)境。

第三,作為一個打工者,倘若經過自己的努力,仍不能進入那些彌漫著快樂氣氛的企業(yè)打工,而只能去那些工資低、勞動強度大、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和生活條件較差的企業(yè)打工,也要面對現(xiàn)實,想想自己出來打工的目的是什么:打工是為了掙錢、見世面、學東西,而不是為了享受。出門在外,怎可能事事如意?所以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不要拿自己與其他打工者相比,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進入企業(yè)時的狀況不一樣,擁有得機會也不一樣。你只能問你自己,出來打工和待在老家,哪個更有意義?無論做出何種選擇,你都已經站到了自認為更有意義的一邊,所以你就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快樂。況且,早早地卷鋪蓋回家就等于承認自己的失敗,只要能在老家以外那更廣闊的世界扎下根來,就是一種勝利,就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因此自己該感到平衡和高興才對。打工者應該意識到,在以后漫長的打工歲月里,要帶著這種心理,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這種心態(tài)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也增加了偶遇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的可能性。

第四,作為一個打工者,無論一份工作的報酬是多少、工作強度有多大、工作條件有多差,只要愿意做,就要熱愛它,就要帶著快樂且飽滿的精神,認真地做好它,因為這是對企業(yè)和社會負責,也是自我存在價值的展現(xiàn)。既然這種價值能通過努力工作展現(xiàn)出來,就應該使自己感到快樂!

第五,應該善于發(fā)泄心中的怨氣,找到排解怨氣的渠道,使自己經常處于平衡且快樂地狀態(tài)。

小貼士

在社會中,位于最底層的打工者往往是“弱勢群體”的代名詞。很多打工者做著“賺大錢”的美夢,但醒來卻發(fā)現(xiàn)眼前只是無人問津的攤位或冰冷的車床。因此,對打工者來說,“快樂”永遠是最為重要的屬性,更是具有決定性的競爭力。保持積極向上的快樂,帶著“正能量”投入工作,不僅能讓你發(fā)現(xiàn)激發(fā)你生活動力的閃光點,更能帶動你的工作熱情,讓你不再為“寄人籬下”的郁悶和沉重束縛。

由此,打工者的選擇,似乎也決定了他們發(fā)現(xiàn)“快樂”機會的多少——選擇一個擁有快樂氣氛的企業(yè),能讓打工者獲得充足的工作動力,在歸屬感的陪伴下享受工作的快樂。當然,有些時候并沒有太多選擇,于是有些打工者就進入了一個滿是“負能量”的壓抑企業(yè)工作。倘若如此,足以抵抗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的,就是你的信念——自己為何而工作?又為何而忍受痛苦?無論怎樣,既然選擇了,那就放手去做。自己選擇的未來,無論怎樣都要走完,沒準兒奮斗會帶來轉機呢?

倘若不能反抗,或許享受是最好的。所謂“干一行,愛一行”,既然為其打工,大可懷抱一顆熱愛之心,認真地完成所有任務。這不僅是責任感的體現(xiàn),也是人生價值的升華。相信在足以展現(xiàn)個人價值的時刻,沒有人會覺得不幸福。

最后,如果當真無法抵御壓抑的打工氛圍,尋找合理的宣泄方式也是可行的,打工者大可像那個長著驢耳朵的過往一樣,尋找屬于自己的樹洞。

打工者的不易和艱辛,是可以依靠“取舍”去抵御的。只要舍棄負能量的陰暗,尋取正能量的快樂,打工同樣會是個令人欣慰的游戲。

改革開放之初,珠三角可謂風光無限,緊靠世界金融貿易中心之一——香港的它,擁有誘人的優(yōu)惠政策,因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人才和廉價勞動力。

在那個極易淘到金的歲月,珠三角大大小小的老板們,可以沒有技術、資金、品牌,也可以不懂管理、運營,只要能拿到生產訂單,就可以組織生產,就能賺到鈔票。他們賺的是工人的人頭費,是勞動力差價。因此,珠三角企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只體現(xiàn)在企業(yè)的人數(shù)上,而企業(yè)效益的提高,只是企業(yè)人數(shù)的增加所至。由于在珠三角辦企業(yè)的門檻很低,使得競爭者不斷涌入,久而久之,在珠三角就形成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隨著邊際收益的遞減,企業(yè)規(guī)模越來越大,利潤卻越來越少,工人的待遇也變得越來越差。然而為了確保利潤不再減少,企業(yè)就要招更多的工人,廉價勞動力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這使得珠三角的許多企業(yè)掉進低成本競爭的漩渦里不能自拔。企業(yè)要想生存,只有盡量在工人身上打主意。在珠三角,廉價勞動力就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眾多打工者整日忙碌于自己所在的城市,那里留下了他們的青春和汗水,卻帶不來城市及企業(yè)的福利;他們生活在城鄉(xiāng)的“二元剪刀差”下,遭受著“同命不同價”的不公待遇。對他們來說,城市需要的只是他們廉價的勞動力,而養(yǎng)老保險、住房、子女教育、醫(yī)療等福利,卻是一種遙遠的奢望。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環(huán)境和人格尊嚴的要求日益提高,與全國范圍內的區(qū)域規(guī)劃政策的相繼出臺,帶來了新一輪的投資沖動,當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逐漸向內陸轉移,資本與技術更為集中,管理更為科學,生存環(huán)境更加優(yōu)越的地區(qū)隨之展現(xiàn),必然會使風光亮麗的珠三角出現(xiàn)“用工荒”的現(xiàn)象。

康樂貴不禁感嘆,自己的未來又在哪里?哪里才是自己可以??康母蹫常靠磥碓谶@樣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要想順利地漫步人生,進入成年后,事先做好人生規(guī)劃便很重要。這樣做起碼可以讓自己知道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不至于盲目行事。

不斷反思,規(guī)劃自己的康樂貴

那么自己又該如何規(guī)劃人生呢?

康樂貴心想,規(guī)劃人生就跟對一個新產品進行市場定位一樣。首先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定位,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自己的興趣在哪里?自己又適合做什么?是否具備相關條件?是否具有相應的能力?自己的特長在哪里?社會環(huán)境是否有利于自己想做的事情等問題,進行詳盡的思考和綜合評估,然后才能確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和奮斗目標。

比如在經過慎重思考,覺得自己沒有什么遠大的抱負,也沒有很強的能力和過多的物質欲望,只需要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環(huán)境,過普通人快樂的生活。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了自己具有工作要求的能力和技術外,最重要的要學會怎樣做人。

又如經過慎重的思考,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很想創(chuàng)業(yè)。那么,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目標,首先要找適合投資的產品。若要準確地選出該產品,需遵循以下幾個標準。

第一,考慮自己運作這個產品是否可以賺到錢。基本的判斷標準是:

① 產品的質量,包裝和外觀的受歡迎程度;

② 產品的功效、特點是否突出;

③ 競爭環(huán)境是否有利,若不利,可否找到有利的細分市場環(huán)境;

④ 資金實力是否能滿足開發(fā)、生產、經營的需要;

⑤ 自己是否熟悉行業(yè)規(guī)則,擁有行業(yè)人才和業(yè)務網絡。

第二,深入地了解自己和產品,揚長避短地選擇一個合適的賺錢產品進行投資。如考慮自己的文化層次和資金實力如何?社會關系優(yōu)勢在哪里?自己的特長在哪里?興趣點在哪里?熟悉什么行業(yè)?在哪些方面有一定的經驗?應該注意的缺點和問題?產品本身狀況怎樣?社會經營環(huán)境、行業(yè)環(huán)境、產品項目環(huán)境怎樣?如何運作?

第三,把握好大的方向,注意行業(yè)和產品的發(fā)展前景。應該選擇陽光產業(yè)、朝陽產業(yè),避開那些已走下坡路的行業(yè)和產品。最好是產品既要貼近生活,價格適宜,又要有較大的市場容量。如果這個行業(yè)已經沒有了前途,如果這個市場早已完全飽和,找不到細分的切入點和可能,就應該重新選擇產品。如果能夠明確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fā)選擇產品,就能夠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第四,選擇具有獨特資源優(yōu)勢的產品項目,或者在已有的產品項目上進行創(chuàng)新(如增加產品功能,方便性等),如果能夠發(fā)掘身邊特有的資源進行開發(fā),往往容易成功。因為你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對獨特資源的壟斷并不受資金多少的限制。同樣,你也可以在企業(yè)已有的產品上進行創(chuàng)新,由于自己對市場十分熟悉,便知道創(chuàng)新點在哪兒,如增加產品什么樣的功能或便利性更能為市場所接受,加上現(xiàn)有的技術和設備,比其他企業(yè)更容易獲得成功。

在選擇好產品后,要對其進行定位,做市場細分,確定目標市場,即到底是哪些人具有購買力,又最需要該產品。接著就是要考慮通過何種方式或推廣策略把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消費習慣”培育起來,讓該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從而占據(jù)重要的位置。最后再考慮如何運作才能讓這個產品占據(jù)市場的絕對份額。

這樣,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定發(fā)展方向和奮斗目標,就會避免很多盲目的行為,比如自己想在家鄉(xiāng)村莊搞特色養(yǎng)殖業(yè),可是缺少資金,那么出去打工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賺錢,同時也借機到外面去見見世面、開開眼界,積累一些與人打交道和做事的經驗。這樣,出去打工的目的非常明確,工作起來就會動力十足。

另外,在確定發(fā)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時,也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有必要上大學。對于一個想有一份好的工作、好的發(fā)展前程、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一份安全保障,或是想為社會多做點兒事情、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人而言,上大學是十分必要的。但這并不絕對。比如你家里比較貧困,又沒有什么特長和想法,那目標就應是早點兒走向社會,找到一份工作,賺錢以緩解家里的困難。這樣,有一份過得去的工作,過上安穩(wěn)平靜的日子,心里就滿足了。若如此,你就沒有必要去上大學,一是即使勉強上大學,也是東拼西湊,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二是因大學大幅擴招,整體教學質量隨之下降;三是大學畢業(yè)后,也未必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所學課程在以后能用上的也不會很多;四是如果在以后工作中需要大學時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自己還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如電大、網校等有針對性地學習。由此,你就能一心一意地集中在打工賺錢上。

話說回來,既然現(xiàn)在大學生找工作這么難,自己在大學里學的東西又有很多都用不上,那么我們在大學里到底要學什么?

康樂貴想,上大學除了要學好專業(yè)知識外,要在總體上明確:上大學就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生存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尋求發(fā)展的能力。具體來說,我們需要培養(yǎng)以下五個方面的能力。

第一,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方式。在大學里,我們學到的東西畢竟是十分有限的,而在現(xiàn)實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靠自己的思維能力,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能迅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自己走向成功。比如有人會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之所以會糾結這種問題,是思維方式本身存在問題:它是線性思維方式的結果。所謂線性思維,即總是從某一點上尋求事物的原因,“非此即彼,非彼即此”,要么是先有雞,要么是先有蛋。那么正確的思維方式是什么?正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一種系統(tǒng)的結構的思維方法。像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上。我們考慮的應該是:蛋是如何孵化出雞,雞又是如何生出蛋來的?而影響其的因素肯定有很多。在現(xiàn)實中,人們越來越多地發(fā)現(xiàn),任何事情都處于普遍的聯(lián)系之中,有時,一個很小的因素就有可能影響全局,改變事情發(fā)展的方向和命運,這就是所謂“系統(tǒng)方法論(結構方法論)”。比如,當一個事件在美國發(fā)生時,馬上就在中國的各大城市傳播開來。那么,當人們意識到信息的傳遞變得如此快速方便時,他們會明白世界變小了,與別人的聯(lián)系又是如此復雜多樣,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改變了簡單的線性思維,開始運用系統(tǒng)化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因此,培養(yǎng)思維方式始終是大學學習的重點。

第二,要提高自己的情商。所謂情商(EQ),主要是指那些與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等相關的能力。情商不高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中國的很多民營企業(yè)家是靠情商而非智商獲得成功的,如正泰集團的老板、萬向集團的老板等。美國的一家研究機構調查了一百多家公司,結果顯示,情商高的領導者獲得成功地概率是智商高的領導者的9倍!如果一個智商較低的人擁有很高的情商,也很可能獲得成功,這說明情商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在培養(yǎng)自己的情商時,要避免出現(xiàn)以下情況。

① 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點等沒有足夠的認識,經常有一點兒成績就對權利和財富產生貪欲,不能滿足就怨天尤人,致使情緒不佳。

② 不敢挑戰(zhàn)自我,不敢挑戰(zhàn)現(xiàn)狀。

③ 不能堅持誠信和原則,做事不積極主動,不善于與人交流,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④ 不能換位思考,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⑤ 不能做到“謙虛、執(zhí)著和勇敢”。

⑥ 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不能自我約束,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不能有效地進行自我激勵。

第三,提高自己逆境商(AQ)。所謂逆境商,也就是指一個人面對困難時,緩解壓力、渡過難關的能力。

如,在德川公司的企業(yè)年度突出貢獻頒獎大會上,員工們主動將第一杯酒敬給了本年度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正滿面春風的孟新特,孟新特洋洋得意地接過酒,一飲而盡。而大會上的真正主人——老板古其宇卻被遺忘了。第三天,孟新特營銷總監(jiān)一職就被革除了。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孟新特被革職的原因就是情商低。

① 他沒有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古其宇聘用的一個打工者,自己的言行應該與身份相符,否則就破壞了君臣之道。

② 他目空一切,喜歡張揚,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緒。

③ 不善于處理上下級關系。

本來孟新特的權利過大就讓古其宇感到不安全,再加上他經常口出狂言,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當然也包括古其宇,因此他被老板革除營銷總監(jiān)一職是意料之中的事。

從事業(yè)的頂峰跌至底層,使孟新特痛苦不堪,但經過對人生和事業(yè)的認真反省,他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終于使自己度過了事業(yè)和人生的低谷。作為一個優(yōu)缺點都很突出的營銷人才,他雖然情商不高,但在關鍵時刻總能表現(xiàn)出很高的逆境商,這說明作為領導者的他具有強大的毅力和不可輕易擊垮的精神世界。

當某個人擁有較高的情商、智商和逆境商時,就一定能擊敗前進中的困難,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因此在大學里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逆境商。

第四,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及交際能力。

當今社會,靠單打獨斗做成一件事情是辛苦而又困難的,因此我們時常要與人合作。所以在大學里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以及交際能力。

第五,要注意培養(yǎng)學習能力。成功者一般都很善于學習。因此,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且多樣化的時代,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學習已經不是階段性行為,而是終身行為。

想到這兒,康樂貴深感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那自己的人生目標又是什么?康樂貴又自問道。“希望有一家像樣的企業(yè)?!薄白鰤舭?!”他立即在內心里做出否定:現(xiàn)在自己連工作都沒有,吃飯都快成問題了,這個目標簡直太遙遠了。但再遙遠,自己也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不過眼下又該怎么辦?想在利城找到自己所學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白領類的工作是不太可能了。進工廠做工?有了上次的經驗,即使再有機會進工廠做工,自己也不愿意回去了。因為他不愿意看到工人們麻木呆板的神情,自己也不想再過那種沒有思想、尊嚴,干著牛的活,吃著豬的食,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就為了月底拿薄薄幾張鈔票的生活!

看看那些有錢人,進酒樓,包賓館,仿佛大賓館、大酒樓就是為他們開設的。每天在大賓館、大酒樓門前停滿了有錢人的豪車,他們享受著美味佳肴,鈔票大把大把地扔。至于那些足浴城、按摩院,自己連門都沒進過。當然,有錢人大手大腳地花的,可都是他們憑本事掙來的,所以對他們的花天酒地,自己沒必要生氣,畢竟生氣也沒用。該生的是自己的氣,為什么自己不能創(chuàng)造出應有的價值,掙來錢呢?可自己憑什么掙錢?一沒有資金,二沒有高人一籌的技術。

現(xiàn)在,算上剛領的工資,自己身上總共還有三千多元錢,這點錢能做什么?去信城的高勝商場和平遠市場租一個攤位做生意?不現(xiàn)實?,F(xiàn)在在好的市場里一般很難租到攤位,就是租到了,租金、稅加上管理費,每月的固定開支至少也要600元,自己承受不了。況且自己從來沒做過生意,不知道哪種產品好賣,這明擺著是虧本……至少是虧本概率很大的買賣。當然做任何生意都是有風險的,但是自己要力求把風險降到最低,畢竟實在是賠不起。

擺地攤怎么樣?每天晚上,在信城的豐樂路,不是有很多人在擺地攤嗎?其中大多數(shù)賣的是日常生活用品的,攤位排成一條長龍,足足有好幾百米遠的距離,場面甚為熱鬧壯觀。那么自己何不一試?一來不需要租金和攤位費;二來投資較小,有2000元足夠了;三來自己可以去信城日常用品批發(fā)市場按“多品種、少數(shù)量”進貨,看看到底哪些產品好賣,從而了解市場行情,況且這樣做即使賣不出去,也不會虧很多;四來看看做這樣的小生意,自己能否競爭過同行,也可借機感受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狀況,磨煉意志,積累生存經驗??傊?,只要能鍛煉能力,賺到生活費,自己就可以做。

想了一個下午,終于有了眉目,康樂貴的心情也變得輕松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康樂貴收拾好行李,跟房東衛(wèi)老板和好友齊慶同告別后,便踏上了返回信城的路程。

回到信城后,康樂貴來到了以前曾住過的私人旅店,跟旅店老板提出,自己先包住旅店里最小的單間一個月,能否降到每天10元錢的住宿費。老板苦于生意慘淡,答應了康樂貴的要求。

交了一個月的住宿費后,康樂貴走進單間,放下行李,簡單地收拾了一下,心想:雖然現(xiàn)在所住的單間面積狹小,但自己也懶得再到外面去找房屋租住,明早就可以到批發(fā)市場進貨,晚上就可以去豐樂路擺地攤做生意了。想到這兒,康樂貴抬起頭來,透過窗子看著信城的萬家燈火,心里似乎也變得明亮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盐城市| 临洮县| 绩溪县| 濉溪县| 安达市| 集安市| 昭苏县| 昭觉县| 博爱县| 新安县| 丰镇市| 措美县| 钟祥市| 婺源县| 津南区| 陆良县| 衡阳市| 赤城县| 新余市| 福泉市| 辽源市| 神农架林区| 海伦市| 保山市| 盱眙县| 休宁县| 濉溪县| 吉林省| 垫江县| 望谟县| 汶川县| 吴堡县| 山阳县| 甘泉县| 抚宁县| 邹平县| 梓潼县| 五家渠市| 嵊泗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