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3章 克服憂慮的真實故事(4)
- 第32章 克服憂慮的真實故事(3)
- 第31章 克服憂慮的真實故事(2)
- 第30章 克服憂慮的真實故事(1)
- 第29章 防止勞累 永葆活力(16)
- 第28章 防止勞累 永葆活力(15)
第1章 前言
戴爾·卡耐基(1888-1955),20世紀最著名的成功學導師。他于1888年11月24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955年11月1日逝世,享年67歲。卡耐基是一位質樸而謙誠的人。他熱情、友善、忠誠,并且具有堅強的信念、充沛的精力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毅力。他的父親是一個勤勞的農夫,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婚前,她曾做過教員。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美國中西部農家男孩子一祥,幫助家里做雜事、趕牛、擠牛奶,還一度為人揀草莓、割野草,一小時只賺五美分。
在那個沒有農業機械的年代,卡耐基和父親一起做著繁重的農活兒。可是年年河水泛濫,沖毀莊稼,往往使他們一年的辛勞付諸東流,全家人奮斗了多年,依然過著貧困的生活。這給童年的卡耐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說,卡耐基的童年和密蘇里州農家男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受他母親的影響很大。他母親鼓勵他讀書,希望他將來做一名傳教士,或做一名教員。但是,家境的貧窮,使青少年時期的卡耐基必須為接受教育而努力奮斗。
1904年,卡耐基高中畢業后就讀于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范學院。這個時候,他的家已把原來的農場賣掉,遷到了華倫斯堡師范學院的附近。卡耐基負擔不起市鎮上的生活費用,就住在農場的家里,每天騎馬到學校去上課。當時,他是全校600名學生中五六個住不起市鎮的學生之一。
在家里,卡耐基擠牛奶、伐木、喂豬等,在煤油燈下刻苦讀書。他雖然得到全額獎學金,但是還必須參加各種工作,以賺取必要的學習費用。這使他感到十分羞恥,逐漸養成了一種自卑的心理。因此,他想尋求出人頭地的捷徑。在學校里,具有特殊影響和名望的人,一是棒球球員,再就是那些善于辯論和演講獲勝的人。他知道自己沒有運動員的才華,就決心在演講比賽中獲勝。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練習演講,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失敗帶給他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殺。
第二年,卡耐基開始獲勝了。他原先的目標,是想在學校里獲得學位,畢業后回到家鄉的學校里去教書。但是,在快要畢業的那年,他發現同班的一個同學在暑假為國際函授學校推銷函授課,每周所得的錢比他父親的辛勤所得還高出四倍!因此,卡耐基在1908年畢業后便去國際函授學校總部所在地的丹佛市受雇做了推銷員。后來,他又到南奧馬哈,為阿摩爾公司販賣火腿、肥皂和豬油等。他的推銷工作雖然很成功,但是在1911年,他卻去了紐約的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學習演戲。一年以后,他感到自己并不具備演戲的天分,又回到了推銷的行業里,在一家汽車公司當推銷員。
但是,這些工作都不合乎他的理想。他為沒有實現在大學里的作家夢,不能成就一番偉業而苦惱。他認為他應該過上有意義的生活,這比賺錢更重要。他決心白天寫書,晚間去夜校教書,以賺取生活費。他想為夜校教公開演講課,因為他認為,大學時代他在公開演說方面受過訓練,有一定的經驗。
演說方面的訓練和經驗,掃除了卡耐基的怯懦和自卑,讓他有勇氣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長了他做人處世的才能。于是,他說服紐約一個基督教青年會的會長,同意他晚間為商業界人士開設一個公開演講班。從此,他開始了為之奮斗一生的成人教育事業。
戴爾·卡耐基運用心理學知識,對人類共同的心理特點進行探索和分析,開創和發展了一種融演講術、推銷術、做人處世術、智力開發術為一體的獨特的成人教育方式。在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戰爭和貧困導致人們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卡耐基獨辟蹊徑開創的成人教育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和分析,為失落的人們指出了奮斗的方向。
《人性的弱點全集》成書于1936年,全書包括《人性的弱點》《快樂的人生》和《人性的光輝》等名著,卡耐基將他一生中最重要、最豐富的經驗,全部匯集在此書中。他以對人性的深刻洞見,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富有哲理的思辨色彩,為人類貢獻出了一部生活寶典。這部著作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激勵人們走上成功之路。
《人性的弱點》不僅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的教科書,還是趣味無窮,使人受益匪淺的優秀讀物,值得每個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學習和收藏。本書則將卡耐基《人性的優點》和《人性的弱點》等著作集中于一體,充分展現了他的思想精華,是指導廣大讀者拼搏人生、獲取成功的勵志經典,非常值得閱讀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