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編著
- 1739字
- 2021-03-12 19:18:38
第二節 領導風格與技能
考點三 領導風格
領導風格是指領導者在實際領導中表現出的習慣化行為特點。領導風格既可能是正性的,也可能是負性的。
考點四 有關領導風格研究的思路和內容
(一)早期關于領導的研究
勒溫研究了三種領導類型:獨裁、民主和放任。他通過兒童愛好者俱樂部實驗發現,從屬于獨裁型領導者的兒童的行為傾向于要么富有攻擊性,要么缺乏感情。當獨裁型領導離開或將領導氛圍變得更輕松一些時,表現為缺乏感情的兒童會轉而產生攻擊性。放任型領導則產生最多的攻擊性表現。民主化團體處在放任型和獨裁型之間。
斯道格迪爾在1948年綜合1904—1947年124項特質研究,鑒別出一系列重要的領導特質:智力、機敏、洞察力、責任、主動性、堅定、自信、善于社交。他的這一研究還發現,一個個體不可能只因為擁有特定的特質就能夠成為領導者,領導者擁有的特質必須與領導者行使職能的情境相關。該發現表明,領導不是一個被動的狀態,而是產生于領導者和其他群體成員的工作關系中的互動。這一研究標志著一個新的強調領導行為和領導情境的領導研究理論的誕生。
(二)俄亥俄與密歇根模式
俄亥俄與密歇根模式如表2-1所示。
表2-1 俄亥俄與密歇根模式

(三)管理方格圖
美國心理學家布萊克和默頓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論,如圖2-1所示。

圖2-1 管理方格圖
【例2-8】 根據管理方格理論,“鄉村俱樂部”領導風格的特點是( )。(2013年單選題)
A.管理者既不關心任務,也不關心人
B.管理者既關心任務,也關心人
C.管理者極端關注人
D.管理者極端關注任務
【解析】C 在管理方格理論中有五種基本風格,描述了關心人和關心任務的交互作用。管理者既不關心任務,也不關心人,這種領導風格被稱為“無為而治”。相反,既關心任務,又關心人,被該理論認為是最理想的領導風格。還有諸如“中庸式”領導風格,對人極端關注的“鄉村俱樂部”領導風格,以及對任務極端關注的“任務”領導風格。
【例2-9】 以下關于管理方格的說法,錯誤的是( )。(2012年單選題)
A.“無為而治”是指管理者既不關心任務,也不關心人
B.“鄉村俱樂部”領導風格對任務關注多,對人關注少
C.“任務”領導風格對任務極端關注
D.最理想的領導風格既關心任務,又關心人
【解析】B “鄉村俱樂部”領導風格對人極端關注,B選項錯誤。
(四)領導者的生命周期理論
保羅·赫塞和布蘭查德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論,認為影響領導者風格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領導者的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他們認為,成熟度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與意愿,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兩個方面。
生命周期理論(見圖2-2)具有如下4種領導風格。

圖2-2 領導者的生命周期
(1)指導式(高工作—低關系):領導規定工作任務、角色職責,指示員工做什么、如何做。
(2)推銷式(高工作—高關系):領導不僅表現出指導行為,而且表現出支持行為。
(3)參與式(低工作—高關系):領導與下屬共同決策,領導提供便利條件并參與溝通。
(4)授權式(低工作—低關系):領導提供較少的指導或支持,讓下級自主決定。
【例2-10】 保羅·赫塞的領導者生命周期理論,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和意愿是指( )。(2014年單選題)
A.心理成熟度
B.能力成熟度
C.技能成熟度
D.思維成熟度
【解析】A 作為管理方格理論的擴展,保羅·赫塞和布蘭查德發展出的生命周期理論認為,影響領導者風格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下屬的成熟程度。在他們看來,成熟度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與意愿,包括兩個方面:(1)工作成熟度,指一個人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工作成熟度越高,執行任務的能力越強,越不需要他人的指揮,反之則需要對其工作進行指導。(2)心理成熟度,指從事工作的意愿或動機,心理成熟度越高,自覺性越高,越不需要外力推動,反之則要規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和角色職責。
考點五 領導者的技能
成功的領導依賴于合適的行為、技能和行動,領導者的三種主要技能是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術技能:一個人對于某種類型的程序或技術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2)人際技能:有效地與他人共事和建立團隊合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按照模型、框架和廣泛聯系進行思考的能力。
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需要的三種技能的相對比例不同。領導技能的發展,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領導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和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得到提高;另一種是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