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企業廉實力的概念與內涵

3.2.1 企業廉實力的概念

1.企業廉實力概念的提出

由于國有資產監管面臨的體制性障礙尚未從根本上消除,出資人“缺位”和“越位”的現象依然存在,導致的國有資產運營效率低下、產權轉讓不盡規范、資產流失嚴重等現象時有發生。目前,國有企業權力腐敗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企業個別領導人員嚴重違紀違法,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有的領導人員違反程序、擅自越權、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開展,還出現了個別領導人浮于事、不干事、不作為的消極管理新情況。這些領導人員寧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不作為,不愿承擔應有的管理和決策責任,雖然保證自己不出事,卻嚴重妨礙了企業的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損害了企業和國家的整體利益。

從國有企業監管體制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可以看到,其改革和成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努力;而且僅靠加強外部監管,很難消除這些貪污腐敗、盲目決策和消極管理的現象。要真正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實現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還需要從企業內部的自身需求來探索有效途徑。為此,筆者提出了“企業廉實力”的概念,試圖從企業的自身發展要求入手,變“要我廉”為“我要廉”,從而開辟一條探索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建設深入實施的新思路。

所謂企業廉實力,是指企業通過以“廉”為組織、管理和行為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準則,從而獲得的在同等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能力。企業廉實力是對企業價值體系、組織規范等內在行為要素的制度化安排與戰略導向,表達的是一種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和當代社會規范的企業能力。

關于廉實力,英文可表述為Integrity Development Power(IDP)。通過這樣的表述,一方面強調“廉”,即發展實力的方式和途徑;另一方面強調發展,只有發展才能真正增強實力。

2.廉的內涵

廉實力中的“廉”作為核心關鍵詞,其內涵值得研究和探索。追溯“廉”的起源與發展,會發現它的內涵相當豐富。從字面上看,廉本義為“堂之側邊”,引申為“清也、儉也、嚴利也。”有個“砥礪廉隅”的成語,房屋的邊為“廉”,角為“隅”,用以形容有棱有角,正直不阿的做人準則。

求政府以廉正,圖官員以廉明,希社會以廉潔,望商家以廉直,吁大眾以廉誠,既是國人自古以來的企盼和追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以來黨和國家正風肅紀的真義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都高度重視道德建設,特別是為政者的道德建設,中國歷史上形成和留下了大量這方面的思想遺產,很多觀點至今仍然富有啟發意義。對此,我們更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之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

《呂氏春秋·忠廉》提到“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是指立身清白、不貪不占。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解釋,比如用于廉潔或者廉政。具體地講,廉是指不損害他人利益,不謀求不應屬于自己的東西,是一種清白純正的操守和品德。

然而,上述表述更傾向于對官員個人品質的考察,對于官員治理能力的要求則不夠全面。事實上,早在戰國時期,《周禮·天官·小宰》對官員的考察就有記載:“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此“六廉”便是古代評價官吏治、績、德、能優劣與否的標準,均以“廉”字冠而束之,要求官員必須具備善行事、通政令、忠職守、正品行、嚴執法、明思辨等能力和品格。

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尤其是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共產黨人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若只做到獨善其身遠遠不夠,還必須要大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到會做事、能做事、做好事、做實事。

因此,在本書所提出“廉實力”概念中的“廉”,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要求德才兼備,具備以下能力或品格:科學決策、高效執行、遵紀守法和廉潔自律。這些內涵,一方面是對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優秀成分的吸收和傳承;另一方面也是結合時代發展對其所做的豐富和發展。

3.2.2 企業廉實力內涵

企業廉實力,就是要以“廉”為基本價值理念,以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為著眼點,以綜合實力為落腳點,真正做到企業的持續、健康與和諧發展。結合廉的內涵和廉實力的概念,企業廉實力具有以下幾方面內涵:

1.民主科學決策

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權力制衡機制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保證,而真正貫徹執行公司“三會四權”三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四權:決策權、控制權、監督權、經營管理權。的權力制衡機制是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根本措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規范公司治理結構的各自權利和責任,使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行權力相互制約。發揮集體智慧,民主科學決策,是保證重大決策和重大投資項目減少乃至規避決策風險的最根本因素。要建立科學的決策體系,關鍵在于改變依靠個人經驗進行決策的方式,實施基于群體信息的決策。應認真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運作,必須由領導班子集體做出決定。

2.高效規范落實

企業內的任何組織、部門和個人的權力都是由規章制度授予的有限權力。健全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厘清相關工作流程,明確規定重大事項的范圍、程序、監督和責任追究,使民主科學決策成為約束權力行使的重要制度。企業內部要明確規定決策主體、決策支持部門、決策咨詢機構的職責、內容、要求和必須經過的步驟,使集體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和黨組參與決策的原則具體化、程序化,相互制衡,規范操作,把領導班子集體做出的決定高效落到實處,杜絕個人或者少數人隨意決定“三重一大”等企業重大事項,確保權力正確行使。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是落實集體決策的核心層面,要起到帶頭作用,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重大問題決策的高效落實,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3.權力運行監督

企業決策層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要加強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時刻做到遵紀守法,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和工作紀律,增強組織觀念和紀律意識,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正確行使廣大人民和企業員工賦予的權力,不斷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

以查辦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的案件為重點,嚴肅查辦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案件。嚴肅查辦領導干部干預招標投標獲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金融領域違規授信、內幕交易、挪用保險資金、違規核銷貸款和資產處理的案件,國有企業重組改制中隱匿、侵占、轉移國有資產以及企業領導人員搞同業經營、關聯交易的案件。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領導干部的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對他們運用權力的行為就越應當嚴格監督。監督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須使各種監督形式緊密結合,各方面監督力量有效配合,以加強監督力度、提高監督效果,努力形成各監督主體一起動手,各領域協調行動,各種方式配合運用,全方位、多方面加強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局面。

4.廉潔自律

企業的價值觀體現在企業的管理制度、企業的經營實踐、員工的行為方式中,以企業文化的形式構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和環境,增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凝聚力,激發員工的士氣、斗志和創造力,從而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打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提倡廉潔管理和廉潔從業氛圍。尤其是管理層和各級領導干部,作為企業全體員工的表率,必須要樹立起示范和服務意識,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

3.2.3 企業廉實力的特征

準確把握企業廉實力的本質特征,有助于揭示它的內在精義,使企業自覺參與到提升廉實力之中,發揮廉實力在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傳承性

廉實力以廉為核心,具有歷史悠久的文化積淀和精華傳承。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就有許多關于“廉”的思想和文化,如春秋時代“以民為本”的思想,戰國時期提出的“禮義廉恥乃國之四維”的思想,儒家學說中“仁”的思想,等等。我黨集體繼承發揚了傳統廉政文化的精華,結合中國當代社會發展實際,形成了“謙虛謹慎”“密切聯系群眾”“為民、務實、清廉”等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基本任務寫進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放在與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并列的地位,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體現出我黨對廉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已成為國內外各界的共識,正在不斷打破“禁區”和“慣例”。改革開放以來從未有過的反腐力度,預示著反腐敗正進入“新常態”。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會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

2.時代性

有繼承就必定會有發展,要發展就必定要與時代相結合,體現出時代特色。企業的廉實力強調企業的社會效益,強調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因此,企業的發展隨著時代進步,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廉實力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也會不斷發展。企業的發展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發展創新和開拓進取,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廉實力的內容上,它傳播的是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進取、清正廉潔、有益社會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和制度規范等,強調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強調從我做起,從企業的自身發展開始,從細節把握開始,在全社會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廉實力的表現形式上,創新形式不斷豐富,現代科技優勢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關鍵。

3.普適性

廉實力包含的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部分共性特點。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但科學決策、高效執行、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等這些特點是它們的共性。也就是說,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和特有的企業氛圍,但廉實力強調的這些特點是它們都應該具備的,這些內涵是可以傳承也可以復制和發揚的。另外,提升企業的廉實力,一方面要從領導層帶頭做起;另一方面也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企業全體成員是廉實力建設最廣泛的主體,也是廉實力建設不斷豐富發展的源泉。離開了全體成員的參與和支持,企業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廉實力所具有的反腐倡廉、健康發展的作用,能夠表達所有成員的心聲、愿望和要求,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4.實效性

廉實力建設與企業經營活動息息相關,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企業的廉實力最終要體現在企業的自身實力方面,因此,也要通過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來檢驗。廉實力強調的優秀品質,必須落實到實踐中,落實到企業的管理和運作之中。廉實力是企業活動實踐的產物,需要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豐富,在實踐中發展。離開了實踐,廉實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不斷豐富廉實力的內涵,拓展提升廉實力的有效途徑,企業的廉實力才能不僅體現在理論和規章層面,而且在實踐中不斷引向深入。

3.2.4 廉實力與軟實力的辨析

廉實力的提出,實際上是借鑒了軟實力理論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因此,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包括:(1)都具有非實體特征。企業的軟實力和廉實力都不以實體存在,明顯區別于資金、技術、設備等企業硬實力因素。(2)都具有資源依附性。企業的軟實力和廉實力建設都必須依賴資金、技術、設備等實體的存在,而不可能脫離企業的物質形態而單獨存在。(3)都具有邊際遞增性。與物料的消耗、設備的折舊和資金的流出等實物形態的減少不同,企業的軟實力和廉實力都不會因為使用的增加而減少或損失,也不會因為其他企業的復制或借鑒而流失或降低其效能。(4)都可以促進硬實力的提升。軟實力和廉實力的建設和提升,都可以促進本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比較有利的位置,從而使企業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并提升企業的硬實力。

但是,考察軟實力和廉實力的概念與內涵,可以看到二者具有明顯的不同。其主要差異包括:

(1)軟實力是一種精神或道德力量,而廉實力則更傾向于一種行為準則或管理流程。軟實力主要包含整體價值觀念、信仰追求、道德規范、經營特色、管理風格等可以從精神層面來定義的因素;而廉實力則主要包括行為準則、規章制度及其相應的權利和監督流程等,既區別于不可控制的精神層面因素,又區別于設備、資金等實物形態生產要素。

(2)軟實力的發揮必須要有價值客體的存在才能實現,而廉實力的發揮則不受此限制。軟實力是要影響、誘惑和說服別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制度安排,以產生擁有軟實力一方所希望的過程和結果。因此,軟實力常被認為是一種說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當存在所謂的“受力者”時,“施力者”才能體現出其價值。而強調企業的廉實力,是強調企業自身的內在活力,強調成功企業的經營管理特色,強調激發和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深化管理,創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給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3)軟實力具有獨特性和持久性,很難被復制或模仿,而廉實力既可以傳承也可以復制或發揚。因為廉實力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和加強內部控制等途徑來實現,而這些途徑都是明確的、可以實際操作或重復再現的。因此,即使在不同的企業,只要能夠做到廉實力所要求的各個條件,就都可以提升自己的廉實力。當然,由于管理層的決策風格不同以及對于風險等因素的傾向有所不同,能夠做到科學民主決策的企業做出的決策其實是各有差異的,這也正是廉實力可以復制或推廣而不會降低其功效的原因之一。

3.2.5 廉實力內涵的拓展

“廉實力”概念提出是基于企業廉實力的探討,對應于市場秩序并不完善的國內企業組織,強調企業以“廉”作為經營者個人決策、組織管理和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準則、進而合理調動自身資源在長期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能力。隨著黨的十八大之后反腐風暴的展開,日益凸顯的事實就是,過去“廉”之受損則“腐”之日盛,這不僅會嚴重傷害企業組織自身的管理和經營,還會嚴重惡化企業組織所面對的競爭環境和整個社會環境,更會腐蝕執政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的制度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

由此,“廉實力”的概念又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確切地說,“廉實力”可以用來界說和衡量國家、地區和組織在治理腐敗、預防腐敗方面的能力及其績效,可以用來認知和評價國家、地區和組織最為重要的健康發展狀況和祛病扶正的矯偏補救能力,還可以用來設計和評估國家、地區和組織的系統反腐、源頭治腐、綜合防腐以及全面倡廉的制度建設狀況。就此而論,“廉實力”概念以其清晰的指向和確切的用意,強調了國家、地區和組織在其轉型發展進程中所面對的重大問題和關鍵挑戰。

“廉實力”的概念首先切合了目前的反腐倡廉形勢和黨風廉潔建設的長期任務,強調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中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的工作環節,強調了反腐倡廉對于國家、地區和一切組織具有關鍵價值的重要議題。同時,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世界各國已經普遍意識到廉潔透明對于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清廉高效實際上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國家、地區或組織形象的重要表征,與此相關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排名層出不窮,更成為國際社會中建立相互聯系、增進友好往來和發展合作關系的重要依據。就此而論,“廉實力”也是一個合乎世界進步潮流和國際社會訴求的概念。

首先,“廉實力”是一個構成性概念。確切地說,“廉實力”意圖將國家、地區和組織在面對腐敗治理需求和廉潔績效提升時所進行的各種努力和構成要素加以整體衡量,尤其關注與反腐倡廉有關的資源投入和實際效果、與此有關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績效、規范制定及其內化效應。

其次,“廉實力”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廉實力”意圖將廉潔、誠實、正直等行為規范與公開、公正和開明等制度規定加以綜合考慮,強調“廉實力”所體現的是基于道德自律、制度約束和價值追求三位一體的現代治理能力和善治狀態。

再次,“廉實力”是一個聯結性概念。“廉實力”意圖將廉政、廉潔、廉正、廉直看作國家、地區和組織之“實力”的核心要素,其演進邏輯是“廉生潔,潔生明,明生力”;“廉實力”又是充實和提升“硬實力”的前提,還是強化和凝練“軟實力”的基礎,其發展脈絡是“無廉,則硬實力有其勢而無其實,軟實力有其名而失其實”。反之,有廉,硬實力才是勢與實俱佳,軟實力才能名與實相符。因此,廉實力,與硬實力和軟實力合為一體,實際上是國家之綜合國力的體現,地區和組織之綜合實力的表征。

最后,“廉實力”是一個發展性概念。“廉實力”意圖不斷吸納反腐倡廉的最近進展和最新認識,注重腐敗發生、復發和再現的緣由和規律,強調黨風廉潔建設的持續性和長期性,從而在動態進程中不斷更新和豐富自身的內涵和構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柏乡县| 长泰县| 沙雅县| 吉木萨尔县| 东至县| 广东省| 登封市| 绩溪县| 同德县| 什邡市| 五华县| 苏尼特右旗| 大安市| 铁力市| 西藏| 浦东新区| 昌江| 阿拉善左旗| 盐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炉霍县| 苏州市| 渝北区| 稷山县| 犍为县| 大宁县| 红原县| 溧阳市| 乐清市| 纳雍县| 沂源县| 剑阁县| 色达县| 那坡县| 徐闻县| 名山县| 墨竹工卡县| 苍南县| 阿克苏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