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斷,是一項關系全局的政治考量。社會主要矛盾,是發展歷史方位的基本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踐基礎,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是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基石。

1.主要矛盾轉化,標志著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出現根本性轉折,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堅持不懈地探索在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從社會主義建設目標和中國國情現狀出發,明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黨的八大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不渝地著力解決這一主要矛盾,使人民需要層次提高、內涵拓展、更加豐富,使社會發展速度加快、水平提升、更加全面。這就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促成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社會主要矛盾以一種集中、凝練、典型的形式,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基本關系、核心要素、關鍵問題,是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新時代主要矛盾的轉化,意義非同尋常,它表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在當代中國表現為新的性質、新的內容、新的水準,實現了人民需要和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躍升;表明中國社會主義出現了一次根本性轉折,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在富起來的過程中讓中國全面強起來、真正強起來、持久強起來,顯示出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這一主要矛盾的轉化,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勠力同心、接續奮斗的重大結果,是我們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根本途徑的重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進展。這一根本性轉折,有力證明了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就能夠走出一條獨立自主的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道路,就能夠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主要矛盾轉化,標志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處于質量水平提高期、實現現代化的醞釀過渡期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時起,需要上百年的過渡時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是在初級階段這個總階段中的新時代,是在初級階段這個總過程中的新時代。同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表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內涵,同以往幾十年相比,不是處于同一個水平和尺度,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是社會發展水平和狀況的一個尺度,主要矛盾的概括和定位,實質上是社會發展的“地標”。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可以看出,雖然“三個同時存在”所揭示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同時存在,仍然處于跨越“九個歷史階段”的進程之中,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經處于初級階段與現代化的銜接過渡期,走出初級階段的醞釀加速期、初級階段的質量水平提高期,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躍升期。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等等,都是解決新的主要矛盾的基本方針,是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好未來的重大戰略。

3.主要矛盾轉化,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提出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

時代是表述特定社會歷史的范疇,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了不同內涵的時代。對于民族和國家而言,新時代表明戰略任務的變化、發展坐標的前進、國際影響的增強。黨的十九大報告從中華民族、社會主義、當代世界的三重歷史坐標,來判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新時代的過程、內容、水準、民心、世界維度,來標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內涵。社會主要矛盾是時代的基本依據,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著主導的、支配的、決定的作用,貫通于時代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各個階段。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表明原有的主要矛盾已經被新的主要矛盾所替代,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代。新時代是新的主要矛盾的總體性概括和歷史性表述,新的主要矛盾則是新時代的本質內涵和基本特征。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先富到共富,從差距到共享;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等等,都是新的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也是新時代的具體特征。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首先就要認清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是什么,據此進一步回答一系列基本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的重大貢獻就是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個重大政治論斷,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是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長遠戰略的重要依據,為更好推進黨和國家事業提供了重要指引。

4.主要矛盾轉化,標志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勢在必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人民長期努力的結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結果。新時代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結果。由于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這就使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的主要矛盾表明,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具備了充分的條件。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可以在保持新的主要矛盾的狀態下進行和實現。主要矛盾是問題、動力和主攻方向,主要矛盾的提出本身,就蘊含著解決主要矛盾的目標和途徑。新的主要矛盾表明,只有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由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所適應、協調和滿足。黨的十九大做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要求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也正是解決新的主要矛盾,促進主要矛盾新的轉化的戰略安排。

5.主要矛盾轉化,標志著人民需要層次的拓展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前進上升,我國社會矛盾形成了新的性質和狀況

社會主要矛盾存在于社會歷史全過程,但矛盾的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正是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好證明,是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深層原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主體需要的方面看,人民需要的層次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到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從發展狀況的方面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落后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狀況。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指的是發展起來后的發展現象,突出體現在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依然繁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強等方面。可以說,新的主要矛盾是發展前進的矛盾,是相容相濟的矛盾,是良性循環的矛盾,是充滿希望的矛盾。

6.主要矛盾轉化,標志著解決矛盾的方向、重點、途徑、機制等都有了新的內涵和要求,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成為主要任務

矛盾與解決矛盾的方法同生共長。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新時代主要矛盾,同時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實踐、思想理論、基本方略、戰略安排、行動綱領中,包含著促進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新要求新路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一個階段,促進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二個階段,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這就是提出并解決我國社會新的主要矛盾的重大實踐意義,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张家港市| 榆林市| 齐齐哈尔市| 丰都县| 封开县| 巴南区| 大庆市| 平定县| 德令哈市| 西充县| 鹤山市| 塘沽区| 马山县| 江华| 双峰县| 临漳县| 普格县| 东海县| 彝良县| 繁昌县| 英吉沙县| 南宁市| 棋牌| 瑞丽市| 拜泉县| 清新县| 巴林右旗| 兴业县| 嵩明县| 湄潭县| 莒南县| 万源市| 紫阳县| 阿克陶县| 高雄市| 绍兴市| 靖安县| 平昌县| 沙坪坝区|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