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信息服務理論與英語教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趙軼潔 潘淑敏

摘要: 從信息服務理論角度來看,英語教學是指為滿足英語學習需求、提高外語水平的信息(知識)的搜集、整理、加工、傳遞的信息服務。運用信息服務理論指導英語教學可以明確英語學習過程的真正主體與中心,實現學習者需求與信息服務的最大耦合度和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關鍵詞:信息服務 用戶需求 信息素養 英語教學

數字信息時代引發的社會全面變革,對外語學習的影響也日益凸顯。如何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成為教育工作者要考慮的重要議題。運用現代信息服務理論,透徹分析學習者需求與信息素養,可以真正做到以學習者需求為中心,以期達到學習者需求與信息服務的最大耦合度和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一、信息服務理論

信息服務是以信息為內容,以滿足社會信息需求為目的的服務活動(胡昌平,柯平2005),泛指以產品或勞務形式向用戶提供和傳播信息的各種信息勞動,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儲、加工、傳遞以及信息技術服務和信息提供服務等(顏端武,王曰芬 2010)。從信息服務理論角度來看,英語教學是指為滿足英語學習需求、提高外語水平的信息(知識)的搜集、整理、加工、傳遞的信息服務。具體而言,學習者即是信息用戶;教師或管理人員作為信息服務人員,提供英語學習的信息資源與服務,以滿足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信息需求;教學中信息服務的最終目標是通過信息服務人員,即教師,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資源,并依據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和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對教學內容、教學材料和教學方式進行選擇,為不同學生量身打造不同難度等級的學習資源,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達到教學效果最大化,并以此為推力,實現信息服務的學科化與個性化。

信息用戶是信息服務活動的主要服務對象。信息服務理論強調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科恩將用戶的信息需求分為信息需求的客觀狀態與表達狀態。信息需求的客觀狀態是由用戶所進行的活動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知識結構等客觀因素決定,不以用戶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通過用戶活動與交往,用戶認識的信息需求將得以表達,這便是信息需求的表達狀態,這一狀態與用戶的實際體驗和表示有關。信息行為產生于信息需求,有了需求,用戶才能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來獲得滿足(胡昌平 2008)。

信息素養是指具有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有效地搜索、評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 ) 。在學習的高階階段,學習者需要具有較強的搜集、獲取信息的能力,即較強的信息素養,以便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實現自主發展。學習者信息素養的培養是教學改革的關鍵,也是學習者適應獨立學習、終身學習、個性化學習,實現自我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保證(鐘志賢 2006)。

二、英語教學中的信息服務用戶分析

在英語教學中,用戶分析是信息服務的基礎,是信息服務的原動力,表現為有怎樣的信息需求就應有怎樣的信息服務(胡昌平 2008)。學習者需求是教學改革的驅動力與核心所在。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活動的需求、滿意度不僅是衡量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還是教育管理者、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用戶分析對于提高信息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提升用戶滿意度、研究應用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新方法和技術等均有重要意義(顏端武,王曰芬 2010)。具體而言,英語教學中對信息服務用戶的分析包括用戶需求客觀狀態、表達狀態和用戶信息素養三方面。

1. 用戶需求客觀狀態

外語學習中用戶需求的客觀狀態是指學習者的真實語言水平及社會環境的預期和要求,不以學習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也就是Hutchinson與Waters劃分的“目標場合的客觀需求(necessities) ” ,即學習者將來語言使用的客觀需要,也就是為了在目標場合(即未來市場環境中)有效使用語言,學習者應該掌握的語言知識和技能(Hutchinson & Waters 2002)。

外語水平測試的方法,可以是傳統的紙筆考試(pan-and-paper test) ,也可以是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機適性(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原則設計的測試。機適性測試的優點是系統根據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分配題目,實現測試個性化,提高測試的效度。

針對不同水平、不同學能的學生,建議采取分級教學,根據學生水平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提供不同難度的信息資源、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務,避免出現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跟不上的矛盾。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建設符合學生專業要求與水平的英語資源平臺與資源庫,充分利用現有社會化教學資源,如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慕課) 、批改網、聽力資源網等,形成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并重的立體化學習體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具體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鐘志賢 2006),使學生能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共同進步,使學力不足的學生能鞏固加強基礎訓練,鼓勵和支持學有余力的學生實現跨越式進步(陶全勝 2014)。

2. 用戶需求表達狀態

外語學習中用戶的信息需求的表達狀態是指學習者在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表達出的對信息資源、信息服務形式的需求。也就是Hutchinson與Waters劃分的學習者知識與能力的實際水平與理想水平之間的差距及對此的主觀看法(lacks and wants)(Hutchinson & Waters 2002)。具體而言,是學習者通過反思、交流表達出的對學習材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需求,與學習者的認識有關。可以通過對學習者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得知。

面對學習者對信息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提出的新要求,應該綜合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網絡技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信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擺脫教師是信息資源唯一提供者的現狀,對課內課外時間如何運用進行重新安排,從而把學習主動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使用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實現對信息資源、信息用戶的分項分層系統性,達到在線使用便捷性,體現題型編排新穎性,同時可以巧妙設置學習內容與方式提高學習激勵性與計分定位準確性,從而體現個體學習靈活性。在信息化時代,英語學習的資源和方法發生了質的變化,需要學習者和教師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認知,改變傳統的教師進行信息資源選擇、傳遞的單向信息服務,轉變為教師與學習者共同進行信息資源選擇、反饋與傳遞的雙向交流。

高效的外語學習模式的基本特點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者、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何克抗 1997)。

3. 用戶信息素養

外語學習中對學習者信息素養的要求是如何在廣闊的數字網絡資源中查找、選擇、評價并利用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的能力,與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緊密相關,包括學習前制訂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中選擇材料、方法,監控學習過程;學習后評估學習成果等方面,也包括對學習過程中其他主體,如教師、同伴等的態度和看法。這些可以通過對學習者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得知。現階段學習者信息素養的普遍狀態是:雖然具有一定的自主信息獲取意識,但是信息搜集、評價、使用等具體操作能力較弱,自主學習能力與意識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需加強自主學習實踐。有必要對學習者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素養培訓,依托現代化多媒體網絡技術,學習過程中培訓學習者掌握一系列的方法或策略,促進學習者發展成為語言善學者(Good Language Learner) ,提升學習者信息素養,提高學習者信息選擇與信息深度加工的能力,達到促進學習者發展的目的。

三、結語

信息時代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在外語學習過程中“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英語學習中用戶需求的客觀狀態、表達狀態和用戶信息素養三個方面,信息時代下英語教學呼喚信息服務內容與服務形式等多方面改革。應該加強英語學習,采用分層教學,滿足不同語言水平、語言學習能力的學習者的需求;充分利用計算機數字化教學平臺與社會網絡資源,提供符合信息時代要求的信息服務內容與服務形式;培養學習者信息素養,增強信息時代自主搜集、評價、利用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習者自主能力培養。運用信息服務理論指導英語教學可以明確真正主體與中心,改變教學與學習的思維模式,提高用戶滿意程度,提高信息服務效率,增大信息用戶需求與信息資源、信息服務形式的耦合度,為教學改革研究提供新的有益的研究思路。

       參考文獻

1. 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理論的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

3. 胡昌平,柯平.信息服務與用戶研究[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4. 胡昌平.信息服務與用戶[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5. 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S/OL].

6. 喬愛玲,托婭.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影響[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4, (9).

7. 陶全勝.研究生英語課程分級教學改革的現狀與思考——基于全國10所高校有關研究生英語教學管理規定的調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 (5):28-31.

8. 顏端武,王曰芬.信息獲取與用戶服務[J].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9. 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明光市| 金平| 洪洞县| 石城县| 博罗县| 扎赉特旗| 尼木县| 大城县| 抚州市| 隆林| 阿坝县| 沂源县| 温州市| 新乐市| 青铜峡市| 双鸭山市| 陆川县| 武夷山市| 旅游| 包头市| 隆德县| 那坡县| 洪泽县| 舞钢市| 赤峰市| 郁南县| 昭觉县| 临夏市| 衡南县| 塘沽区| 甘孜县| 宜宾市| 交口县| 嘉祥县| 乐都县| 郴州市| 屏山县| 佛冈县| 镇平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