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教學研究與管理

關于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研究綜述

首都師范大學 王 悅 王 志

摘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也有許多針對雙語教學的研究。本文就雙語教學的課程、課程建設、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對2004—2014年發表在中國知網的學術論文進行文獻綜述,并且討論以往研究的貢獻和不足,以期對以后的雙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雙語教學 課程設置 課程建設 教學效果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 “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更要先行一步,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 ”此后,各類型關于雙語教學的研究逐漸開展,研究成果也逐漸報告和發表。2007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鼓勵開展雙語教學工作,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要積極聘請國外學者和專家來華從事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鼓勵和支持留學回國人員用英語講授專業課程,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能力。該項意見的公布,更加促進了學者對于雙語教學的研究。可以從以下一組數據看出對于雙語教學的研究力度。從2001年至今,在中國知網博碩士學位論文庫中,2001年共發表關于雙語教學研究論文1篇,2002年8篇,2003年26篇,2004年36篇,2005年48篇,2006年52篇,2007年82篇,2008年77篇,2009年59篇,2010年80篇,2011年80篇,2012年93篇,2013年77篇。從2001年到2013年,博碩士共發表文章719篇,其中從2008年至今所發表的文章占全部此類文章總數的64.8%。由此可見,雙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

二、相關研究

現在,關于雙語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于各個學科或基于某個院校的研究,這說明已經有不少學校開設了雙語課程或者十分關注雙語課程。第二,關于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本身的研究,例如教材選用、教師培訓、雙語教學發展等。第三,關于學生和教師對雙語教學的影響。

2.1 基于各個學科或特定院校、系別的研究

這一類型的研究主要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進行研究,大多集中在理工農醫和金融外貿等科目。例如,張靜等(2004)在急救護理學課上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和研究。該研究事先發給學生相應的英語講義進行預習,下課后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結論,約有10%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可以豐富專業知識。而其他大部分結論,都是雙語教學可以提高英語水平,或者受教師英語水平影響較大等語言方面的結論。宋璐等(2013)做了關于電工電子實驗課的雙語教學研究設計。學生對于這類課程的興趣不高,但通常喜歡學習英語,因此兩者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賈睿等(2014)在分子生物教學中,進行了相關的雙語教學研究。該研究論述了該學科進行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了進行雙語教學的方法,確定實施并且進行了效果分析。他們認為雙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王金霞和王吉春在應用心理學課程中,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問卷調查,包括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知情況,影響雙語教學的因素等等。他們認為應著重在師資、教材和教學資源等方面下功夫,提高雙語教學的可行性和教學效果。馬逸萱(2014)對幼兒雙語教學進行了探討,認為適當的雙語教學可以為以后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王海春(2013)從師資、教材等方面對資產評估專業進行了研究調查。

2.2 雙語教學課程建設

這一部分的研究一般是關于課程建設方面的。對師資、教材、課程設置和政策等方面進行了論述。馬亦農等(2007)在學校管理和課程建設兩方面對我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現狀進行總結。他們認為,在學校管理層面上應從雙語教學資源的規劃、師資培訓、教學效果評估等方面進行總結;在雙語課程建設層面上,應從雙語課程教學大綱制定、教材建設、學習資源和助學平臺建設、教學方法探索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他們從以上這些方面系統地總結適合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經驗,以期對雙語教學進一步大范圍推進并持續發展有所幫助。吳平(2007)則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整個雙語教學的優缺點,著重分析了雙語教學產生的背景、教學模式、師資、教材、適用范圍等方面的問題。文章認為,當下的雙語教學流于形式的較多,真正符合雙語教學定義者甚少,并且教師的英語水平并不滿足學生對于雙語教學的期待。同時,沒有適合中國國情的雙語教材也成為掣肘雙語教學的重要客觀條件。而主觀上,一部分學者反對一窩蜂一刀切的雙語教學,認為應該謹慎對待、徐而圖之,并且應根據中國國情仔細研究、認真論證。龍國智(2011)則從教學質量方面分析了中國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開設雙語教學的課程少,適合的教材不多,師資力量不足。對于這些問題,他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法:挑選或者編寫合適的教材,培養師資力量,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在相關政策上進行扶持。

2.3 學生和教師對雙語教學的影響

這個方面的研究主要關于教師和學生是如何影響雙語教學的。徐恒戩(2009)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態度。一般來說,學生對雙語教學是十分支持的,也很愿意上課,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成正比。每學期開設一到兩門雙語課程比較合適。董春穎等(2013)則討論了學生應具有怎樣的英語水平,才能有效地進行雙語課程的學習。通過SPSS分析,他們得出結論: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大學英語四級450分以上,那么就能較順利地進行雙語課程的學習。韓建俠等(2007)也做過類似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論。曹東云(2009)的研究結果表明教師的態度都較為積極主動,能認識到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好處,并對學校未來的雙語教學充滿期待;教師目前提高雙語教學能力主要依靠自己的摸索與努力;大部分教師對學校培訓的效果基本滿意,并且希望今后可接受雙語教學技能技巧和英語知識與文化方面的培訓。但總體而言,學校現有雙語教師的來源單一,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目前雙語教學的需要。學生也能夠認識到雙語教學的好處,但是在落實上,受到自身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英語水平的影響。

三、討論與分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現在對于雙語教學的研究,在學生方面,主要集中在學生是不是能夠聽懂教師用英語講的內容,是不是愿意進行雙語學習。在教師方面,則主要關注是不是能夠開設雙語課程,教師的英語水平和課程水平如何。在教材方面,大部分研究者都認同,現在還缺乏符合我國特色的雙語教材,應結合我國國情和相關領域外國已有教材進行編寫。在課程設置方面,大部分雙語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一定的規則體系,往往是任課教師有能力開課的時候就進行雙語教學,沒有條件就暫時不開設。

通過分析,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顯現出來。第一,缺乏相關的理論研究。雙語教學的教學模式是否和普通的中文教學一樣?是否可以使用相同的教學理論?可供查閱的研究文獻少之又少。第二,關于學生的反饋。以往的研究大多是關于學生能夠聽懂英語,這樣使得雙語教學變成了英語課。而很少有研究致力于調查在進行雙語教學以后,在工作或閱讀相關英語資料時是否會更順利。如果缺少這兩方面的研究,則雙語教學既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撐,也沒有相應的實際意義。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加強這兩方面的研究,教育主管部門要大力扶持,高等院校積極改革,促進我國教育盡快與國際接軌,培養出更多符合我國發展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曹東云.影響高校雙語教學效果的學生、教師因素調查研究 [J]. 科技信息,2009, (3): 37-40.

2.董春穎,杜春慧.雙語教學效果和學生英語水平關系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3, (5): 128-130.

3.韓建俠,俞理明.我國高校進行雙語教學學生應具備的英語水平[J]. 現代外語,2007, (2): 65-72.

4. 賈睿,蔡春爾,何培民.雙語教學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探索和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4, (1): 201-202.

5.龍國智.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現狀評析[J]. 教育論叢,2011, (2): 173-174.

6.馬亦農.中國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現狀觀察[J]. 北京大學學報,2007, (5): 66-67.

7.馬逸萱.幼兒雙語教學初探[J]. 基礎教育,2014, (2): 251.

8.宋璐,王紅霞.電工電子實驗雙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討[J]. 中國電力教育,2013, (11): 115-116.

9.王海春.資產評估專業雙語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 金融商務,2013, (12): 78-79.

10.王金霞,王吉春.應用心理學專業雙語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 (3): 88-89.

11.吳平.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 中國大學教育,2007, (1): 37-45.

12.徐恒戩.從學生視角對普通高校雙語教學的調查研究[J]. 教育學術月刊,2009, (3): 39-41.

13.張靜,陶紅,桂麗.急救護理雙語教學的嘗試與思考[J]. 中華護理雜志,2004, (1): 48-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招远市| 云龙县| 凤山县| 财经| 沈丘县| 绵竹市| 灵武市| 夹江县| 平谷区| 桓仁| 阳原县| 库伦旗| 东辽县| 望都县| 垣曲县| 女性| 富宁县| 新兴县| 青州市| 准格尔旗| 土默特右旗| 长兴县| 微山县| 泰宁县| 鲜城| 临澧县| 凌海市| 渭源县| 分宜县| 延庆县| 海阳市| 罗定市| 手游| 平武县| 拜城县| 郑州市| 阳朔县| 裕民县| 穆棱市|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