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論呼吸

徐開來譯

【1】有些早期的自然哲學家研究過呼吸,但有些人并沒有說明這種現象為什么存在于動物之中,而有些作過解釋的人,所說的話既無道理,也沒有和事實進行充分的比較。其次,他們說所有的動物都呼吸,這并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必須先來說明這些問題,以免有人認為我們對那些已經不能捍衛自己觀點的人們進行沒有根據的攻擊。

很顯然,所有有肺的動物都可以呼吸。但是,那些具有無血肺葉或海綿狀肺葉的動物,其呼吸比其他動物要少;因此,它們能夠因為身體的力量而長時間地在水中生存。所有卵生動物,例如青蛙這一類,都具有海綿狀肺葉。其次,淡水龜或海龜能長時間在水下生存;因為它們的肺葉里很少有血,這種肺也沒有太多的熱;所以,一旦它充滿了空氣,通過其運動,它自身就會變冷,并使龜能長時間地在水中生存;但如果有人強行將其長時間浸入水中,這類動物就會被淹死;因為這些動物不可能在水里像魚一樣生存。而所有其肺葉包含有更多血液的動物,因為其大量的熱,而需要更多的呼吸;那些沒有肺葉的動物,根本就不呼吸。

【2】阿布德拉的德謨克里特和其他一些談論過呼吸的人,并沒有對別的動物[1]作過任何詳細的界說,而似乎在說,仿佛它們全都呼吸;阿那克薩戈拉和第歐根尼都認為所有動物都呼吸,他們解釋過魚和牡蠣呼吸的方式。阿那克薩戈拉說,當魚用鰓排出水時,它們通過吸入進入嘴里的空氣而呼吸,因為并不存在什么真空;第歐根尼說,當魚借助于嘴里的真空,用鰓排出水時,它們就從嘴周圍的水中吸到了空氣;這意味著水中有空氣。但這都是不可能的。首先,由于他們只是涉及了對于兩者共同的部分一,而對另部分事實未予說明。被稱為呼吸的東西,既包括呼氣,也包括吸氣;然而他們根本就沒有提到呼氣,即這樣一些動物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呼氣的。其次,他們也不可能說明這一點;因為當動物呼吸時,它們也必然會以和吸氣同樣的方式再呼氣,就這樣不斷地交替進行,其結果是,在它們呼氣的同時,它們又將水吸入嘴中。但水和空氣必然會相遇和相阻。另外,當它們排出水時,它們同時也通過嘴或鰓而呼氣,所以它們必然是同時進行呼氣和吸氣;因為他們說這個時間正是它們呼吸的時間。但是吸氣和呼氣不可能同時進行。從這個結論將會得出,如果有呼吸的動物必然既呼氣又吸氣,而且,如果這些動物不能呼氣的話,很顯然它們也不可能吸氣。

【3】此外,這種說法,即它們是通過嘴或通過經由嘴的水吸入空氣,乃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由于沒有肺而沒有氣管,它們的肚子直接靠近嘴一,所以它們定是利用肚子來呼吸。如果這樣的話則所有其他動物也都是這樣;但事實上并非如此。而且當魚出了水面后,我們就應當看到魚也是這樣;但它們顯然并不是如此。再次,就所有能呼吸和吸入氣息的動物來說,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吸的部分具有某種運動,而在魚身上則看不到這一點。因為它們顯然并沒有用肚子的任何部分運動,而只有鰓在動,無論是在水中,還是被捕撈上岸喘息時。再次一,旦任何進行呼吸的動物在水中被淹死就會猛然排放出一,些氣泡;例如,如果有人強行將龜或青蛙,以及這一類的其他動物浸入水底,就會這樣;但是,無論我們用什么方式來試,魚絕不會這樣,這說明它們并不是從水面外吸入氣息。而且,他們所說的魚的呼吸方式,對于潛于水底的人也應當是可能的;因為既然魚可以憑借著嘴從周圍的水里吸入空氣,那么人和所有其他動物為什么就不能這樣呢?我們也應該可以像魚一樣從嘴里吸入空氣。如果前者是可能的,那么后者也應當是可能的;但既然在一種情況下不可能這樣,在另一種情況下顯然也不可能這樣。除此之外,如果魚能呼吸,那么它們為什么在空氣中會死,而且可以看到它們仿佛就像窒息一般顯出奄奄一息的樣子呢?這并不是因為它們需要食物。第歐根尼所用來說明的原因幼稚愚蠢。他說,在空氣中它們會吸入過多的空氣,而在水中則吸入的空氣適度,這就是它們死亡的原因。如果是這樣,那么這對于陸棲動物也應當是可能的;然而事實上,陸棲動物并不會因為過量的呼吸而窒息。再次,如果所有的動物都呼吸,那么很顯然昆蟲也就應當呼吸;但是即使它們被分成多段,無論是分成兩段還是被分割為多段,它們仍然能夠生存,例如所謂的千足蟲;那么它們又是如何呼吸或又用什么來呼吸呢?那些人在談論這些事實時之所以不正確,最關鍵的原因乃是他們忽視了它們內在的部分,而且沒有了解到自然所造就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某一目的的;因為如果他們詢問過呼吸是因為什么目的依存于動物之中;而且如果考慮過與這些部分有關的這個問題,例如鰓和肺,那么他們要找到這個原因就會容易得多。

【4】德謨克里特說,在有呼吸的事物中,存在著某種因呼吸而產生的結果,他堅持認為,它不會使靈魂湮滅;但他從來沒有說明過,這正是自然造就呼吸的目的;因為一般而論,和其他自然哲學家一樣,他也從來沒有觸及過這一類原因。他認為,作為球形微粒的基本形狀,靈魂和熱是同一的一。所以,他聲稱當這些微粒被周圍的空氣擠壓到起后,呼吸就插入進來幫助它們。在空氣中存在著大量的這種微粒,他將其稱為心靈或靈魂。當人們呼吸時,空氣便滲透進來,這些微粒也隨之進入,由于抵消了周圍空氣的壓力,這樣就防止了存在于動物之中的靈魂分離。因此,生和死就在于吸氣和呼氣;因為當四周的空氣的壓力很大時,空氣就不可能從外面進入并控制它,由于不可能呼吸,死亡就隨之而產生;他認為,死亡乃是由于四周空氣的壓力致使這種形狀的微粒從軀體中離異。但至于這種原因,即所有動物為什么會一定在某一時間里死亡,并非在任何偶然的時間里,而且是由于衰老而自然地死亡,或由于天災人禍而非自然地死亡,他并沒有加以說明。這是很顯然的,即有時死亡發生了,有時卻沒有發生,那么這個原因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呢?他甚至沒有對呼吸開端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它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作出過說明;因為外在的心靈并不負責這種幫助;呼吸及其運動的本原是由內部產生的,而并不是由于周圍空氣的壓力。這種說法是荒謬的,即周圍的空氣在同時引起壓力,而且由于它的進入而膨脹。他的理論以及他解釋它的方式就是這樣。

如果我們認為以前所作的說明是真實的,即并非所有的動物都呼吸,我們就必須相信,以上的解釋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適用于死亡,而只是就有呼吸的動物而言的。甚至這些說明都不能令人滿意。從事實和我們所有人都有的這類經驗來看就十分明顯。因為在酷熱的天氣里,當我們發熱時,我們就會覺得需要更多的呼吸,而且呼吸更為頻繁;而當周圍的氣候變冷時,軀體就會收縮和變硬,其結果就是呼吸放慢。而這時正應當是外部空氣進入并抵制這種壓力的時候。但事實上,所發生的正好相反;因為,由于沒有呼氣,因而積聚了太多的熱,正是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呼吸;我們必然通過吸氣而呼吸。當人們熱的時候,呼吸就會頻繁,因為只 有這樣才會變冷一些,而根據德謨克里特的說法,人們應當在火上澆油才是。

【5】《蒂邁歐》所描述的呼吸循環并不能解釋這一點,即就陸棲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來說,其熱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得到保存的,是不是由于同樣的原因或不同的原因;因為如果呼吸只是存在于陸棲動物之中,那么我們就應該說明其原因是什么;如果呼吸也存在于其他動物之中,并以不同的方式發生,那也應當對此加以說明,如果所有動物都能夠呼吸的話。

而且,對這種原因的解釋方法乃是極荒謬的。因為根據這一理論,當熱從嘴里出來時,它就會推動周圍的空氣,空氣就經過肌肉中那些多孔的部分,被帶回到內在熱所出來的同一地方,這種相互替代是由于真空不可能存在;當空氣變熱以后又會以與前面一樣的方式跑出來,并將從嘴里排出的空氣再推回到熱的環境里;這種活動就這樣總是不間斷地進行著,吸氣,呼氣。那么從這一理論便可得出,所呼的正是以前所吸的。但事實正好相反,事實可以說明,雖然這兩者是交替進行的,然而呼是結束,所以吸必然是開始。

再者,動物又是由于什么樣的目的而具有這些功能的呢(我指的是吸氣和呼氣),持有這種理論的人根本就沒有對此進行說明,而僅僅只是將其看作是和生命同時發生的某種現象。但我們看到,正是它們主宰了生和死。因為當呼吸的動物不再呼吸時,死亡就降臨在它們頭上了。再次,說我們只能感覺到熱經過嘴時的連續存在和浸入,而覺察不到氣息進入胸腔,以及在熱的時候再次出來,那簡直是荒唐透頂。說呼吸就在于熱的進入也一樣荒謬。因為事實顯然正好相反;因為所呼的東西是熱的,所吸的東西是冷的。當天氣炎熱時,呼吸就會變得艱難;因為進入的氣息不足以起到冷卻的作用,所以就不得不頻繁地呼吸。

【6】我們不能同意這種看法,即呼吸的形成是為了營養,內在的熱是由于氣息而獲得養料,呼吸仿佛給火提供了燃料,而且火的養料充足時呼氣便會發生。對于這種說法,我們可以重復在反對前面那些觀點時所說過的話;因為這種事情或與它類似的某事物也應當在其他動物中發生。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擁有維持生命的熱。另外,我們又怎樣來描述熱從氣息產生出來的荒謬過程呢?因為我們可以觀察到,毋寧說它是從食物中產生。除此之外,它還會得出,動物是用同一通道呼吸營養和排泄廢物;但我們可以看到,這在其他情況下并不會發生。

【7】恩培多克勒也討論過呼吸,但沒有論及呼吸的目的是什么,也沒有澄清所有動物是否呼吸的問題。他覺得在他談到通過鼻腔的呼吸時他是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呼吸的。甚至穿過鼻腔的呼吸也從胸腔出來穿過氣管。沒有后者通過鼻腔的呼吸就不可能。而且,動物缺少通過鼻腔的呼吸,但它們并不會遭受任何有害的結果,然而一旦穿越氣管的呼吸被阻礙它們便會死亡。在某些動物中,自然使得呼吸經由鼻腔乃是為了一個次要的目的,即為了能讓它去嗅;這就是幾乎所有動物都享有的嗅覺的原因,但它們并不是全部都具有這同樣的感覺器官。在其他地方我們已經對這個問題作過更為詳細的說明。

恩培多克勒解釋說,吸氣和呼氣的發生,是由于存在著某些血管,它們盛有一些血但并沒有被血所充滿,具有一些空隙與外部空氣相通,對于物體的部分它過于小,而對于空氣則足夠大;由于血的本性就是向上和向下運動,當其向下運動時,空氣便流了進來,吸氣便產生了,但當其向上運動時,空氣就被排擠出去,呼氣就產生了。他把這個過程比做計時漏壺所發生的過程。

萬物皆呼吸,肌肉中具有

無血的細管,向外抵達身體的邊緣,

在它們的開口處插入了許多細孔,

正好通過皮表,所以血不能外溢,

而空氣卻可以輕易地穿越這個通道,

緩和的血液一旦退卻,洶涌的空氣便會奔突而至,

一旦血液躍起,空氣再次呼出,

宛如少女玩弄著閃亮的銅制漏壺,

當她用纖纖素手封住窄窄的頸口,

浸入晶瑩透明的水中,

水并沒有流進這個容器之中,

由于空氣在這些稠密的通口之內具有壓力

阻止了水的進入,除非她放開這稠密的氣流。

這樣當水進入時空氣便被排走,

同樣,當銅器中注滿了水,

手又封住了它的開口通道,

外面想進入的空氣將水阻止在有聲響通道的出入口,

由于緊壓著它的表面,

除非少女將手移開。然而與此相反,

一旦氣體進入,水就外流,

當和緩的血液流經四肢時也是這樣,

一旦它退卻到那較深的去處,

那便會立刻導致氣流奔突而至,

而一旦血液躍起,等量的空氣便會再次呼出。

這就是恩培多克勒關于呼吸的說明。但正如我們所說的,那些呼吸顯著的動物,在呼吸經過嘴或鼻腔時,其呼吸經過氣管;所以,如果他是在這種意義上說到呼吸,我們就必須要考慮,他對這種原因的說明又如何和事實吻合呢;因為所發生的結果顯然正好相反。當吸氣時,人們便會提高胸腔的位置,就像熔爐的風箱一樣(這是有道理的,正是熱提高了這個位置,而且血液占據了熱的區域);而當呼氣時它便衰微和下降,就像在其他情況下的風箱;如果是那樣,它們便不會讓空氣從同一通道中進入和排出,然而,呼吸的動物可以這樣。如果他說的僅僅是仰仗鼻腔的呼吸,那他就大錯而特錯了;因為呼吸并不為鼻腔所獨有,氣息要經過小舌附近的管道,嘴的最后端的部分便位于此,無論空氣是進入還是排出,部分是經過鼻孔,部分是經過口腔。這就是其他哲學家在論及呼吸時所作說明中包含的問題的本性和艱難之處。 【8】我們以前說過,生命和擁有靈魂要取決于某種程度的熱;因為消化既不能沒有靈魂也不能沒有熱,而動物乃是仰仗它吸收食物,只有火才能在所有情況下都具有這樣的能力;所以第一營養靈魂一定是存在于軀體的這個位置,而且存在于本原直接依存的這個位置的這個部分之中。這個位置就在食物進入和廢物排泄出去的中間。對于無血動物它沒有名稱,但對于有血動物這個部分就是心臟。動物的部分直接從其中得到生長的養料就是自然血液。血液和血管必然具有同樣的來源因為其一一,是另存在的目的,即作為容器和接收器。在有血動物中心臟乃是血管的出發點,因為所有的血管都不能穿越它,而是從它向外伸展,我們可以通過解剖看到這一點。

離開了營養,靈魂的其他能力就不可能存在(其原因我以前在《論靈魂》中作過說明),它也離不開自然之火,因為在火之中自然將它照亮,但火的毀滅既可以是由于熄滅也可以是由于燃料耗竭。熄滅是由相反者造成的;所以,無論火成團時還是散開時(這樣熄滅得更快),它都會由于周圍的冷而熄滅。這類毀滅是由于過分猛烈而導致,在有靈魂和無靈魂的事物中都同樣如此;動物無論是由于器官被分割還是由于過于寒冷而被凍結,都會造成死亡。而耗竭則是由于過多的熱;因為如果存在過多的熱,如果不給燃燒的物體提供新的燃料,它就會熄滅,這并不是由于它變冷的緣故,而是由于燃料耗竭。所以如果它要繼續生存,就必須要有冷的發生;因為這可以使它免于毀滅。

【9】有些動物在水中,有些則生活在陸地上,就那些極小而且無血的動物來說,那由周圍的水或空氣所導致的冷就足以使它們避免這種毀滅。因為它們只具有微量的熱,所以它們也只需要極少的保護。所有這樣的動物幾乎都壽命短,因為過小,它們在兩個方向幾乎都沒有什么多余。但所有長壽的昆蟲(因為所有的昆蟲都是無血的)都在腰部有一裂紋,以確保它們透過一層薄膜而散熱,因為那兒的薄膜更薄;由于它們具有更多的熱,所以更需要冷,例如蜜蜂(有些蜜蜂壽命長逾7年)和所有嗡嗡叫的昆蟲類,如黃蜂,大甲蟲和蟋蟀。它們的聲音就是通過呼吸而產生的,就仿佛動物在喘氣;由于正位于腰部,它們內在的呼吸通過上下起伏而和薄膜發生摩擦,于是就使得這個地方運動,如同其他那些從外部吸進氣息的動物是用肺,魚是用鰓一樣。這與通過堵塞有呼吸動物的嘴巴而使其窒息的情況相同;因為這些動物也是用肺進行這種起伏運動的。對于它們來說,這種運動不能產生足夠的冷,而對于別的動物來說則可以。正如我們所說,通過和薄膜發生摩擦,它們便發出嗡嗡的聲音,就仿佛孩子們將一層薄薄的黏膜貼在鉆了洞眼的蘆葦上,然后透過蘆葦吹出聲音來一樣,鳴唱的蟋蟀之所以發音,原因也就在此,因為它們是極熱的動物,在腰部有一裂紋;但是,那些不能鳴唱的動物則沒有這樣的裂紋。

有肺然而肺中少有血且呈海綿狀的有血動物,有些就因為這一原因能不呼吸而存活較長時間,因為肺能作相當大的舒張,它只有極少的血和濕氣;它自身的運動足以使它長時間地保持冷。但是最終它不能一直繼續;如前所述,如果它不呼吸的話它就會悶死。由于缺乏冷而采取毀滅形式的衰亡就叫做窒息,我們說以這種方式死去的動物就是窒息而死。

我們以前說過,在動物中昆蟲并不呼吸,這對于一些小動物是顯而易見的,如蒼蠅和蜜蜂,因為它們能在液體中長時間游動,只要那里不太熱或太冷(稚弱的動物具有較頻繁呼吸的特點);但是一旦它們的腹部被塞滿,腰部的熱一旦被耗盡,它們就會死亡,而且有人說它們會窒息而死。所以,即使它們已經在灰燼中呆了一段時間它們也仍然能夠復活,在水棲動物中無血動物比起有血的、能在水里的動物,如魚,能在空氣中存活更長的時間;因為它們僅有少量的熱,空氣能使它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保持冷,特別是甲殼類動物和烏賊。因為它們只有少量的熱,這并不能使它們長久地活下去,大多數魚也能在泥土中生存,雖然它們不能運動,人們通過挖掘能發現它們。因為沒有肺或有肺而無血的動物,很少需要冷。

【10】關于無血動物,我們已經指出過,它們是借助于四周的空氣或者濕來維持生存;而對于有血和心臟的動物,即所有有肺的動物,都是通過呼和吸接受空氣和制冷。所有胎生動物都有肺,而且本身即是胎生,而不僅僅外在地是這樣(鯊魚就是胎生的,但這并不是在本身的意義上說的),還有有翅類卵生動物,如鳥,以及有鱗類卵生動物,如烏龜、蜥蜴和蛇。前一類其肺部帶血,而后一類的大多數其肺部呈海綿體狀,所以,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的,它們很少使用呼吸。

所有在水下生存并度過其光陰的動物也都得呼吸,例如水蛇、青蛙、鱷魚以及淡水龜;海龜、旱龜以及海豹也是如此。所有這些動物和同類動物都是在旱地里產仔,在岸上睡覺,或在水中睡覺時將嘴露出水面以便呼吸。但一切有鰓的動物都是通過讓水進入而冷卻自身。鯊魚和所有其他無足動物都有鰓。所有的魚都是無足類;它們在四肢的位置上所長出的東西,按照和翅膀的相似點而得到自己的名稱。而在只有足的動物中,正如我們已經注意到的一種有鰓的動物被稱為水蠑螈,在我們所觀察到的動物中沒有一種既有肺又有鰓。其原因就在于肺的目的是通過呼吸而變冷(它的名稱pneumon似乎來源于它是作為氣息pneuma的接收器),而鰓是借助于水來冷卻;一個器官只能用于一種目的,對于任何動物來說,具有一種冷卻的工具就已經足夠了。我們可以看到一,自然的切都是有目的的,而且,如果存在著這樣兩個器官其中一,個必然是不起作用的。因此,有些動物有鰓,有些則有肺,但絕不會既有鰓又有肺。

【11】所有的動物都必須用食物來維持其生存,并依靠冷來保存自己,自然利用了同一器官來達到這兩個目的;正如有些動物可以用舌頭既品嘗滋味又用于發音,有肺的動物也是一樣,嘴既被用來咀嚼,也被用于呼吸。但那些沒有肺而且不呼吸的動物,嘴是用來咀嚼的,而鰓則提供所需要的冷以后。[2]我們將要說明前面所說的那些器官何以具有制冷的功能。為了防止因食物而引起的堵塞,同樣的過程經常地發生于有呼吸的動物和讓濕進入的動物之中。它們在呼吸時并不進食;如果進食,它們就必然會被食物窒息,無論是干的還是濕的食物,食物就會經由氣管而進入肺部;因為氣管位于食道的前部,食物要經過食道而進入被稱為胃的腹腔。有血的四足動物其氣管有一種被稱為會厭的孔蓋;鳥和卵生的四足動物沒有會厭,但它們可以通過氣管的收縮而達到同樣的目的;因為當攝取食物時,后一類動物就會收縮它們的氣管,而前一類動物則將會厭閉合起來。當食物在運行時,后一類動物就會將氣管脹大,而前一類動物則張開會厭,并為了制冷而進行呼吸。有鰓的動物當其將水從鰓部排出時會通過嘴來攝取食物;因為它們沒有氣管,所以它們不會因為水的進入而受到傷害,只有在它進入胃中時才會受到傷害。它們之所以排出水并快速攝食,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它們具有銳利的牙齒,就像鋸齒一樣地排列著,其原因就在于此;因為它們不可能去嚼碎它們的食物。

【12】在水棲動物中,可能有人會就鯨目動物提出這樣一個難題,雖然也可以對它們進行合理的解釋,這樣的動物如海豚、鯨以及其他一切具有被稱為鼻孔的動物。它們無足,有肺,然而又容許有水進入。我們已經說明了這一原因;因為它們并不是為著冷的目的而容許有濕進入。因為它們有肺,所以在呼吸時就會產生冷。這就是它們之所以在睡覺時將嘴露出水面,而鯨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打鼾的原因。此外,一旦落入漁網,它們很快就會因不能呼吸而窒息;人們能看到,它們浮上水面以便進行呼吸。但由于它們必須在水中攝食,所以不得不讓水進入然后又將水排出,這就是它們全都有鼻孔的原因;它們用鼻孔將水吸入然后又排出去,就像魚使用鰓一樣,鼻孔的位置就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它不會導向任何有血的器官,而是位于大腦的前面,并從這里將水排出去。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將水吸入,我所說的這種動物如龍蝦、螃蟹。它們并不需要冷;因為它們每一種幾乎都沒有什么熱而且是無血的,所以依靠周圍的水而產生的冷對于它們來說就足夠了。但它們進食時吸入了水;(所以就必須排出水)以便它們吸收食物時水無法涌入。硬體動物,如螃蟹和龍蝦,是通過在多毛部分之間的褶皺而將水排出的,烏賊和章魚是靠所謂的頭上部的空洞來達到這一目的的。我們已經在《動物志》中對這些現象作了更為確切的說明。關于水的進入,我們已經解釋過,其原因是制冷,而且是因為本性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必須從水中得到食物。

【13】接下來我們必須要解釋對于有呼吸的動物和有鰓的動物這種冷又是如何發生的。我們以前說過一,切有肺的動物都呼吸,這樣就產生了兩個問題,為什么有些動物擁有這一器官一,為什么擁有這器官的動物需要呼吸。其原因就在于,愈高級的動物所需要的熱就愈多;同時它們一定具有一種更高級的靈魂,因為它們擁有比魚的本性更高級的本性。所以,肺上具有極多的血和熱的動物體形更大,而且血液最純凈最豐富的動物乃是最直立的,這就是人;人的這種“上面”部分和宇宙整體的“上面”部分相一致,這僅僅是由于人具有這樣一個肺。所以,無論是就人還是就其他動物來說,這個部分一定和其他部分同樣都是動物本質的原因。由于這個原因它擁有它。我們必須設定,由于必然的原因和動力因,這樣的動物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正如還創造了許多并非這種構造的動物一樣;因為有些生物是由更多的土而產生出來,例如植物這一類,有些則是由水而生,例如水棲動物;但是對于有翼類和陸棲動物來說,有些則是出自于氣,有些出自于火。每一種都在與其特有元素相應的區域里生存著。

【14】恩培多克勒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他認為含有最多熱和火的動物生存在水中,它們可以憑此而避免它們本性之中的過多的熱,以便它們能夠仰仗其棲息地的相反特性而得以生存,它們的冷和濕過少;因為濕中的熱要比空氣中的熱少。但是以為所有這類動物都應當生存在陸地上然后再遷徙到水中的想法是極其荒謬的;因為它們幾乎都無腳。然而他在描述它們最初的構造時說,它們最初是生于陸地,然后離開了陸地而遷到水中。而且,很顯然它們并不比陸棲動物具有更多的熱;因為它們中有些根本就沒有血,有些只有極少量的血。

但是,關于這個應稱之為冷和熱的問題,我們已經就每種情況討論過了。就恩培多克勒所作出的解釋來說,一方面他所確立的觀點是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他所作出的說明是不真實的。任何狀況的過度都會在對立性質的環境里和季節里得到緩解,它們的構造只有在與其相適應的環境里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因為任一個別動物的質料都和它的狀態與排列不同。我的意思是說,如果自然用蠟來構造某一事物,那它就不會將其置于灼熱的氣候下以保存它,如果它用冰制造了某一事物也一樣不會;因為那樣的話它就會很快地被其相反者所毀滅;熱會熔化由其相反者構成的事物。如果它是用鹽或硝石制造的事物,它就不會將其取來置于水中;因為水會毀滅由熱和干構成的事物。如果構成所有物體的質料,其性質是濕和干,那么由濕和冷所構成的事物自然就存在于水中〔而且如果它是冷的,那它就將存在于冷中〕,由干所構成的事物則存在于干燥中。因此樹木不是在水中生長,而是在陸地上生長。然而按這同一種理論卻應將它們安排在水中,因為它們太過干燥,正如他所說的那些太過熱的事物一樣。它們之所以存在于水里并不是因為冷而是由于濕。

所以質料的本性和它們所存在的位置是相互一致的,濕的事物存在于水中,干的事物存在于陸上,熱的事物存在于空氣中。但是,過熱的狀態會在冷的環境里消解,過冷的狀態會在熱的環境里消解;因為它們的環境消解了狀態的過度。我們必須在每一種質料所存在的位置上,并根據共同的季節變化尋找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因為身體的狀態可以和它們的環境相反,但質料卻絕不可能這樣。這也就足以解釋,何以在它們的構造中,有些動物是水棲的,有些則是陸生的,這并非如恩培多克勒所說的是由于它們的自然熱,而且也說明了為什么有些動物有肺,有些則沒有肺。

【15】那些有肺的動物,特別是在肺中充滿了血的動物,之所以接受空氣并呼吸,其原因就在于肺具有海綿體的特點并布滿了細細的管道。這一部分所含的血比任何其他內部器官所具有的血都多。這個部分充滿了血的所有動物都需要急速的冷卻,因為它們生命之火的變化余地太小,而且由于大量的血和它所含有的熱,空氣必須穿透整個肺。空氣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這兩個功能;因為它在本性上是如此之稀薄,所以能夠很快地充滿整個肺部并使其變冷。但是水正好相反。因此,肺部充滿血的動物其呼吸最頻的原因是十分明顯的,因為愈熱的動物就需要愈多的冷,而在同時氣息能夠輕而易舉地傳遞到心臟中的熱源上。

【16】心臟是以什么方式通過通道與肺部相聯系,這應當求助于解剖學和在《動物志》中所作的描述。一般而論,由于靈魂在心臟中獲得的強烈的熱,動物的本性就需要冷。就那些有肺和心臟的動物來說,通過呼吸就可以導致冷;但對于那些只有心臟而無肺的動物來說,如魚,由于它們具有水棲的本性,它們就只有在水中通過鰓來制冷。心臟相對于鰓的位置,就可見的證據來說應當通過解剖學來尋找,而且要得到確切的細節必須涉及《動物志》;為了概括說明我們現在的目的,這些事實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看。有人也許會認為,陸棲動物和魚,其心臟的位置是不同的,但實際上是同一的。因為心臟的頂端位于它們頭部所指的方向上。但由于陸棲動物和魚的頭并不指向同一方向,就后者來說,心臟的頂端是直接朝向嘴的方向的。心臟的頂部有一軟管就像一,堅韌的血管,與所有鰓都聚合在一起的那一交合點相連接這是最大的一。根軟管,但是從心臟的兩邊還有一些細管和每一片鰓的兩端相連,冷通過這些細管而到達心臟,水不斷地從鰓的通道中經過。那些有呼吸的動物也一樣,當它們吸進和排出氣息時,胸部就不斷地向上、向下運動著一,正如魚鰓的運動般。如果空氣太稀少而且始終保持原樣,有呼吸的動物就會窒息而死;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它很快會變熱,因為和血液的接觸會使它發熱。血液的熱會妨礙冷;如果由于疾病和年老,有呼吸的動物不能啟動肺部,或水棲動物不能啟動鰓,那么死亡就會接踵而來。

【17】生和死是一切生命體的共同特點,但不同類的生物其生死的方式不同;因為毀滅就并非沒有差別,雖然它們有某些共同之處。死亡既可能是強迫的也可能是自然的;強迫的死亡根源于外部事件,而自然的死亡根源于生物體自身,而且其構造從一開初就包含了死亡,它并不是由于外部事件的影響。相對于植物這就叫枯萎,相對于動物則叫做衰老。死亡和毀滅是所有并非不完善的動物的共同命運;不完善的動物也具有同樣的結局但方式不同。“不完善”這個詞我是指,如蛋和植物種子在胚胎和根出現之前的狀態。在一切情況下,死亡都是由于缺乏熱所引起,而對于完善的動物,熱的缺乏就存在于其生存本原所依存的部分中。如前所說,這個位置就位于上、下兩部分交合的那一點上,相對于植物,這一點就在嫩芽和根部之間;相對于有血動物位于心臟,而相對于無血動物則位于類似的器官中。有些生物在潛能上具有多種生命本原,雖然在現實上只有一種。這就是有些昆蟲被分割后仍然能夠生存的原因,甚至在有些動物中,相對于那些生命力不夠旺盛的動物,在摘除了心臟后仍然能活較長一段時間;如龜,只要它們的殼還在,那么它們就能一直移動它們的腳,因為它們的本性在構造上還處于低級階段,對于昆蟲來說就更是如此。

一旦與生命本原密切相關的熱不能用冷來消解時,生命的擁有者就會喪失其生命本原。因為正如我多次所說過的,熱會被它自身所消耗光。一旦肺和鰓變硬,那么肺和鰓就會由于時間的流逝而發干,并且變成土質,動物就無法運動或舒展收縮這些器官。這時生存已走到了自己的盡頭,生命之火終至熄滅。

所以,在老年時即使微弱的驚嚇也會引起急速的死亡,因為它們所殘留的熱已經很少,大部分熱已經在生命的漫長時期里在呼吸時消散了,在這個部分上發生任何過于勞累的事情都會使它很快地熄滅。就仿佛心臟中的微弱的火苗,輕輕的運動也會使其熄滅。因此衰老者的死亡是無痛苦的;因為老年人的死亡并非發生了任何嚴重的疾病,而且其靈魂的消散是不知不覺地發生的。所有因腫瘤和分泌物或者過多的能致病的熱而引起的肺硬化的疾病,都會導致呼吸加速,就像人們發燒時一樣,因為這時肺部不能有效地舒張和收縮;當它們不再可能使肺部運動時,它們就會咽下最后一口氣而死去。

【18】誕生乃是第一次以熱為中介而分有營養靈魂,生命乃是它的繼續一。青年屬于第冷卻器官的生長時期,而老年則是它的衰退時期,壯年是處于這兩者中間的階段。強迫之死或毀滅乃是由于熱的喪失或衰竭(因為這兩個原因都可能引起死亡),而自然之死則是在時間流逝過程中同樣事物的衰竭,而且它已經達到了它所要達到的目的。在植物中這就叫做枯萎,在動物中就叫做死亡。老年時的死亡是由于年老而無法產生冷從而引起器官的衰竭。這樣我們就對誕生、生命和死亡作出了說明,并解釋了它們在動物中發生的原因。

【19】從這些事實就可以明白,有呼吸的動物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在水中被窒息而死,魚何以在空氣中被窒息而死,因為后者是依靠水,前者是依靠空氣來得到冷,而實現這種功能的兩種方式由于環境的變化而被替換掉,有關鰓和肺運動的原因,即通過舒張和收縮、呼和吸或接收和排出水,以及這一器官的構造,我們將在下面來加以說明。

【20】有關心臟存在著三種現象,它們似乎具有同樣的本性,但實際上并不相同,這就是悸動、跳動和呼吸。

悸動是由于排泄物或分泌物的冷卻而使得心臟中的熱猛烈地集中,例如在被稱為心悸動和一些其他疾病中就有這種現象發生,在恐懼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因為當人們害怕時,上面部分就會變冷,熱便移往他處并在心臟中集中起來,這樣就導致了悸動。由于被迫擠壓到一個如此狹小的空間里,以至于有時動物要遭受滅頂之災,并因恐懼或疾病而致死。

心臟的跳動,正如所看到的那樣,是連續不斷的,就像膿腫的抽動一樣。但是后者帶有疼痛,因為在血液中發生的某種不自然的變化,只要所形成的膿液沒有被消除,它就會一直抽動。這種現象和沸騰有些相似,因為沸騰就是由于熱使得液體蒸發,并且由于體積增加而膨脹。但是在膿腫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任何破口,膿液就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后就會導致腐爛,而沸騰的結果是容器中所盛液體的外溢。但心臟的跳動是由于熱使得液體膨脹而引起,食物則為它保證經常的供應。當這種液體上升到心室的外壁時,心跳就會產生,而且持續不斷地進行著;因為這種液體不斷地流入,它就構成了血液;血液是最先在心臟中被制造出來的。這在生育的最開初是很顯然的;因為在血脈變得有差別之前,可以看到心臟中所包含的血液。因此年輕人的心跳比老年人的心跳更有活力,因為年輕人的這種發散物更為豐富。所有的血脈都跳動[3],而且它們是相互同時進行的,因為它們都和心臟相連。心臟不斷地跳動著,所以血脈也在不停地跳動;當心臟在跳動時,血脈也就相互在同時跳動。而悸動則是心臟對冷的壓力所作出的一種反應,心臟的跳動乃是受熱液體的蒸發。

【21】當包含了營養本原的熱實體增加時呼吸就會發生。就像身體的其他部分需要營養一樣,這個部分也需要,甚至比其他部分更需要營養,因為它是其他部分營養的原因一。它的增加會引起這器官的隆起。人們可能認為這種器官在結構上極其類似鍛爐的風箱,因為心臟和肺與這種形狀十分一致。這種器官一定是雙重的;因為營養部分一定是位于自然能力的中間。當其[4]體積增加時它就會膨脹,而這又必然會引起它的周圍部分的膨脹。當人們呼吸時就可以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使胸腔膨脹,因為上述器官的本原即居于胸腔之中并導致這種器官的相同的膨脹;當胸腔隆起時,外部的空氣因為冷必然會進入胸腔,就仿佛空氣進入風箱之中,而且通過冷卻作用而抑制過多的火。正如增加會使這一部分隆起,減少必然會使其下陷,當其下陷時已進入的空氣就必然會再次溢出。它吸進冷而釋放熱,其原因就在于它和存在于這一部分中的熱相接觸,這種情況特別是與肺部有血的動物相關。在肺部中有許多類似于水渠的管道,空氣即由此進入,每一根管道之旁又有一血管,所以整個肺顯得充滿了血。空氣的進入就被稱為吸,排出就被稱為呼,只要動物活著并保持這一部分連續地運動,那么這一過程就不會停息。這就是生命要依賴于呼和吸的原因。

相對于魚來說,鰓的運動也是以同樣的方式發生的。當血中的熱實體通過身體中的這一部分而升起時,鰓也會舒張,并讓水通過;而當它冷卻并經過其通道而退回到心臟時,鰓便收縮,并排出水。由于心臟中的熱不斷上升,所以當它變冷時心臟會連續不斷地接受它并又排出它。所以,由于有呼吸的動物其生死完全依賴于呼吸,相對于魚來說,它們則依賴于水的進入。

事實上我們已經完成了有關生、死以及類似問題的研究。對有關健康和疾病的問題,不僅醫生,而且自然哲學家都應當在每一點上來討論它們的原因。但這兩種研究的不同以及研究不同問題所憑借的方法絕不能為我們所忽略,事實表明在某種范圍內他們的研究具有共同的目的;因為那些心靈敏感而且有學識的醫生也談論過一些自然科學的事情,并宣稱是從它們來獲得他們的原則,而絕大多數有造詣的研究自然的人都試圖以醫學原則來結束其研究。


注釋

[1] 指無肺動物。

[2] 見《論呼吸》,【13】。

[3] 并非所有的血脈都跳動,亞里士多德并沒有區分靜脈和動脈。

[4] 即熱實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阜市| 龙海市| 辰溪县| 沂南县| 准格尔旗| 冷水江市| 高雄县| 汨罗市| 阜平县| 阿拉善左旗| 简阳市| 灌云县| 榕江县| 贺兰县| 新乐市| 普兰店市| 陆川县| 西城区| 乌什县| 河西区| 中卫市| 丰顺县| 临武县| 布拖县| 兴文县| 敦化市| 延吉市| 津南区| 邵东县| 广饶县| 抚远县| 柯坪县| 高邮市| 大安市| 盐津县| 景德镇市| 喀喇沁旗| 洛隆县| 寿宁县| 重庆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