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青少年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一般問題

一、青少年與青春期

“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即“成長”或“趨于成熟”的意思,也有的翻譯成“成長為成年人”(grow up into adult-hood),這個詞就是指介于童年期與成年期之間的成長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過渡期,是指11~20歲年齡階段或11~22歲年齡階段。青少年期間,個體生理上、心理上的發展逐漸成熟,并要完成一定的社會化任務,認知、情感和社會性逐漸發展。青少年期是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青少年期可分為三個階段:青少年早期(11~14歲),大致相當于初中階段,即少年期;青少年中期(15~18歲),大致相當于高中階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歲),大致相當于大學階段,即青年中期。

青春期(puberty)是一個生物學術語,是伴隨著快速的生理成熟的一段時期,也就是說這一詞匯包括荷爾蒙和身體的變化等內容。青春期與青少年期有所不同。對于幾乎每一個人來說,青春期都比青少年期先結束。青春期時常被認為是青少年期開始的最重要標志。青春期發育的時間階段存在性別差異,女生的青春期大約是在11~14歲,男生的青春期大約是在12~15歲。青春期主要發生在少年早期,因此,人們往往會把青春期與青少年時期混淆。

二、個體發展與心理發展

個體發展是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過程中連續的和系統的變化,包括生理、認知、人格與社會情感等方面的變化。人的身心在生命進程中表現出量和質兩方面的變化,且與年齡有密切的關系,既表現出連續性又表現出階段性,形成年齡特征。兒童和青少年的發展包括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生理的發展包括大腦的發育,身高、體重的變化,生理機能的變化等;心理發展包括認知(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語言、注意等)、情感、社會性、個性傾向性、人格等方面的發展,心理發展是在生理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三、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征

(一)連續性和階段性

青少年心理發展是一個不斷地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具有連續性又具有階段性的特征。

首先,青少年心理發展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心理發展的連續性體現為,每一種心理現象的發展都以先前的發展水平為基礎,都是對先前心理活動的繼承與發展。個體的發展不是一個絕對的無聯系的或突變的過程,而是一種量的積累,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發生質的變化。青少年每一個發展階段都在有意無意地為下一發展階段做準備,每一發展階段都是青少年先前成長發育與經驗的結晶。

其次,心理變化遵循一定的發展順序,要依次經過不同的時期,同時每一時期又有相對固定的特性,這就是心理發展的階段性。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性是與年齡相聯系的。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是指個體心理發展在各年齡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心理年齡特征是個體在一定年齡階段心理發展水平的衡量標尺,它是從許多同齡人心理發展的事實中,通過比較分析概括總結而被確認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青少年,在心理發展的各方面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征。

(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一般情況下,青少年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其先后順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發展。比如青少年身體各大系統成熟的順序是: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生殖系統;大腦各區成熟的順序是:枕葉、顳葉、頂葉、額葉;腦細胞發育的順序是:軸突、樹突、軸突的髓鞘化等。青少年無論是生理發展還是心理發展,一般都遵循著一定的方向和順序,而且是不可逆的。這種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基因在環境影響下不斷地把遺傳程序顯現出來的過程。但也有研究表明,個體心理發展有時會出現固著或倒退現象。

(三)普遍性和差異性

心理發展具有一些共同的規律,具有普遍性,青少年心理發展也是如此。同時,個體發展在發展進程、內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差異性。心理發展的普遍性體現在心理發展的規律性方面。發展心理學一直在試圖揭示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比如兒童的身體動作是如何發展的?認知是如何發展的?情緒情感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什么?人格是怎么形成的?這些普遍的規律體現在各種社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共同發展的過程中。而與此同時,青少年發展領域也關注不同成長環境下的青少年的獨特特征。如有的青少年在小學高年級會出現青春期逆反行為,但有些青少年可能一直都沒有逆反行為;再比如在青少年的智力發展領域,有的青少年少年早慧,有的則大器晚成;有的青少年在言語方面有優勢,有的兒童則擅長操作等。

(四)不平衡性

個體要從出生到成熟并不總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線發展,而是體現了多元化的特點,表現為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不同系統在發展速度、起始時間、達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機能系統特征在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速度。從總的發展趨勢來看,3歲前兒童出現了第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然后是兒童期的平穩發展,青春期又出現第二個加速期,之后又是平穩發展,到老年開始下降。

四、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關鍵期的概念源于奧地利動物習性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研究小動物習性時發現的“印刻現象”。勞倫茲發現,小鵝、小鴨等會把在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對象(包括動物、人)當作自己的母親,并對其產生偏好和跟隨行為。但是,如果剛出生時就把它們與母親等分開,這些小動物就不會出現跟隨行為。小動物的其他行為也有類似情況。這說明動物某些行為的形成有一個關鍵時機,錯過了這個時機,有關行為就再也不能形成。勞倫茲將這種現象叫作“印刻”(Imprinting),印刻發生的時期就叫作關鍵期。

心理學家所講的關鍵期,是指人或動物的某些行為與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時間階段,如果在此時期給予適當的良性刺激,會促使其行為與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目前能證明關鍵期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四個方面:恒河猴的社會性發展、鳥類的印刻現象、人類語言的習得、哺乳動物的雙眼視覺。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等人將剛出生的恒河猴關在不銹鋼房間里,房間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空氣暢通,食物與水及時提供,但這些都由遙控器完成,猴子完全被隔離。6個月后,猴子被放出來后,表現出了極大的不適應,它們害怕其他的猴子,膽小退縮,咬自己,對同伴表現出極大的攻擊性。這一結果表明出生后6個月可能是恒河猴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總結前人及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個重要假設——5歲前是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所達到的普通水平看作100%,那么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其余30%是4~8歲獲得的,另外20%是8~17歲獲得的。此外也有研究證明,發展不同能力的關鍵期也不同:口語發展在2~5歲,書面言語在4~5歲,數概念在5~5.5歲,詞匯能力在5~6歲,動作技能掌握的關鍵年齡在10歲以前。

對人類心理發展的關鍵期,目前存在一些爭論。有的研究者認為,如果缺失關鍵期,會導致認知、語言、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低下。但是,近年來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關鍵期雖然非常重要,但是某些行為即使錯過關鍵期,只要經過一定的再學習,仍然是可以形成的。因此,所謂關鍵期實際上是學習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時期。確切地說,關鍵期也可以稱為敏感期。

五、教育與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關系

教育與學生心理發展之間存在著比較復雜的相互依存關系。這主要表現為:

第一,教育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起著主動的作用。教育作為一種決定性的條件制約著心理發展的過程和方向。科學的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沒有適當的教育措施就無法指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只是影響心理發展的主要條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無條件的。因為除了教育之外,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還有遺傳、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因素。

第二,教育必須以學生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為依據,遵循教學的準備性原則,即根據學生原有的準備狀態進行新的教學。在我國的教育學中又稱為“量力性原則”或“可接受性原則”。準備狀態,是指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時,他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其內含有兩層意思:學生的準備應保證他們在學習中可能獲得成功;學生的準備應保證他們學習時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經濟而合理”。

任何教育、教學都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準備水平,即要考慮學生原有知識的原有心理發展水平,教材、教法的選擇必須考慮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荔波县| 新沂市| 莎车县| 宁乡县| 阿坝县| 汉中市| 灌南县| 平山县| 南溪县| 横山县| 克东县| 平罗县| 乐山市| 马公市| 墨脱县| 体育| 同仁县| 莒南县| 东方市| 旬邑县| 铁岭市| 隆尧县| 华容县| 道孚县| 乐陵市| 西吉县| 台中市| 石棉县| 睢宁县| 绥江县| 蓬莱市| 东城区| 绥化市| 来宾市| 咸丰县| 修武县| 清远市| 双城市| 阿坝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