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譯話
- 許淵沖
- 883字
- 2019-12-11 16:00:02
第九章 論自滿
第九章有些不同的解釋,如一開始:“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持”有人說是“恃”的意思,那就是說,自恃無恐,感到自滿,反而不如不自恃好,而蔡志忠在《老子說》中解釋說:“盛在任何器皿的水,太滿了就要溢出來。”不如“八分滿就夠了。”把“持”理解為“拿在手里”,那是本義,而且更形象化,可以譯成:
那就是說,手里拿一杯水不要太滿,以免太多會溢出來。其實就是謙受益,滿招損的意思。
第二句“揣而銳之,不可長保。”蔡志忠的解釋是:“刀錐能用就行了,如果磨得太銳利,鋒芒太露,就很容易折斷。”他把“揣”理解為“磨”,有人理解為“藏”,可以兼顧翻譯如下:
意思是說,磨得鋒利的劍(即使藏了起來,)也不能永遠保持鋒利。如果不好好保存,反而鋒芒外露,那寶劍就更容易損壞了。
第三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這句沒有什么不同的解釋,三句合并起來講,就是水不能盛得太滿,劍不能磨得太鋒利,金銀財寶不能貪得太多,這句可以譯為:
這就是說,一屋子裝滿了金銀財寶,怎么能保證安全,沒有人來偷盜搶劫呢?
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得出什么教訓?結論是:“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無論是水滿了,還是劍鋒利了,或是金玉多了,如果驕傲起來,那就是自找麻煩,這句譯文如下:
意思是說,不管是財富太多,或者是權力太大,都會帶來禍事。總之,就是物極必反。
這是反面的教訓,正面的意義呢?第九章最后說:“功成身退,天地道也。”蘇東坡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四時之運,功成者去,天地尚然,何況于人為乎!”這就是說,春夏秋冬,四時運行,日出日落,月滿月虧,萬物春生夏長,萬民秋收冬藏,都是自然規律,功成而去,這就符合天道了,結論可以翻譯如下:
成功之后,要退下來,否則,就不能避免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了。
外文出版社《老子》譯本認為第五章最后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應該放在第九章第一句前,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多言數窮”和“持而盈之”(太多的話和太滿的水),“不如守中”和“不如其已”(話不要太多,水不要太滿)有相通之處,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