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味百變(食在家常系列)
- 甘智榮
- 2744字
- 2020-06-11 15:47:43
川菜的麻、辣、酸、咸、甜、香
麻
川菜中的“麻”主要是由花椒產生的。四川是花椒的主要產地之一,其中以四川漢源清溪花椒、川陜交界之地的“大紅袍”花椒為最佳。另外,四川還出產青花椒(俗稱土花椒)、鮮花椒等多個品種。花椒在烹飪中可壓腥去膻,增香提味,常見的花椒制品有:花椒油、花椒粉、椒鹽、刀口花椒、花椒水等。
川菜的許多菜式都離不開花椒。比如,做麻婆豆腐需用花椒面,豆腐很潤滑柔嫩,花椒面摻入豆腐中能夠迅速入味。

花椒的使用技巧
在川菜烹飪中,花椒的使用講究“先放后放,生放熟放,用面用口”。
“先放后放”是指下鍋的順序。例如做紅燒類的菜,花椒要先下鍋,和辣椒、豆瓣等調料一起炒。熗炒時蔬時,如空心菜、油菜薹、小白菜、豌豆尖等,都要將油燒熱后,先下花椒粒、干辣椒,炸出香味,再下蔬菜翻炒。
“生”指生青花椒,不烘干。比如麻辣饞嘴蛙,就要用生青花椒,這是因為蛙的肉質細嫩,只能夠經受住青花椒,而干花椒的老麻味道則會破壞其口感。
“面”是指花椒面,比如麻婆豆腐就一定要用花椒面。
“口”是指刀口花椒,就是指用刀剁一剁,常用在水煮牛肉和水煮魚中。

如何挑選好的花椒
花椒的選購需要掌握四個步驟:一看、二捏、三聞、四嘗。
看,主要是看花椒的色澤、椒粒的大小、開口的多少以及有無雜質。
捏,是指要去感受花椒是否干燥,干燥的花椒捏起來會發出沙沙的響聲。另外,捏后放回花椒時,再觀察手掌殘留,就能檢查出花椒含泥灰雜質多不多了。
聞,就是聞氣味了,質量好的花椒都帶有天然的香味,而不是霉變的味道或者其他雜味。抓起花椒后,先在手心內稍握片刻,然后聞手背而非手心,如果在手背都能感受到花椒香氣,就說明花椒品質好。
嘗,就是隨便取一粒花椒,用牙齒輕輕咬開,再用舌尖去感觸,然后輕咬幾下吐出,再仔細揣摩這花椒是否帶苦味、澀味等異常味道,只有麻味純正者,方稱得上是佳品。

辣
辣是川菜的靈魂,不同品種的辣椒經不同的方法烹飪,生出了麻辣、香辣、酸辣、紅油等多種不同的味型,構成了川菜的辣韻風情。最具四川特色的辣味調料有以下幾種:
辣椒
辣椒在川菜中的應用是靈活而講究的,常用于川菜的辣椒有二荊條、小米辣、子彈頭、七星椒等。其中,子彈頭辣椒是朝天椒的一種,在川東一帶使用較多,其辣味較為濃烈。二荊條辣椒在川西一帶使用較為廣泛,其辣味略淡但香味濃郁,口味香辣回甜,色澤紅艷。子彈頭辣椒辣味比二荊條辣椒強烈,但是香味和色澤卻比不過二荊條辣椒。七星椒也是朝天椒的一種,皮薄肉厚、辣味醇厚,比子彈頭辣椒更辣。小米辣辣味濃郁,口味辛烈,但是香味不濃。
這些辣椒不僅可直接用于川菜烹制,還能制成多種辣椒制品,在川菜的烹制過程中應用廣泛。如干辣椒、油辣椒、糍粑辣椒、泡椒、剁椒、刀口辣椒等。
干辣椒:是指晾曬干燥的新鮮紅辣椒,可廣泛應用于涼菜、熱菜、火鍋的調味,也可加工成辣椒粉、辣椒油、糍粑辣椒,是川菜多種味型的重要調味料。

油辣椒:也叫紅油辣椒,是指把干辣椒碾成碎末,再將加熱的植物油倒入辣椒末中攪勻,隔夜存放后而成的辣椒制品。
糍粑辣椒:選用辣而不猛、香味濃郁的干辣椒去蒂,淘洗干凈,放入鍋中煮軟,瀝干水分,放入攪拌機磨成辣椒泥。這是制作火鍋底料的基本原料之一,也可用于制作冷菜和熱菜。
泡椒:川菜特有調味品之一,是選用新鮮辣椒經鹽水腌漬而成的辣椒制品,也可單獨食用。
剁椒:將干辣椒去蒂,洗凈后放入鍋中煮軟,撈出瀝干水分,晾涼后剁碎,加鹽、白酒或醪糟拌勻,放入壇子中密封半個月以上即可。剁椒在烹調時,需與蒜、姜、蔥等調料配合使用,才能產生清辣鮮香的獨特風味,如泡椒魚頭等。
刀口辣椒:炒鍋燒熱,將干辣椒放入炒鍋中,加少許花椒,烘片刻,再加少許油炒至酥脆,用刀切成粉末即可。刀口辣椒香辣味麻,味道濃烈刺激,適合做水煮、熗鍋、涼拌菜。
豆瓣醬
豆瓣醬,又稱“豆瓣”,是川菜特色調味品之一,有“川味之魂”的美譽。豆瓣醬是用蠶豆瓣經發酵,再配以辣椒醬、香料等制成。其中,四川郫縣豆瓣醬最為上乘。這里的蠶豆品質優良,以它作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豆瓣醬油潤紅亮,瓣子酥脆,有較重的辣味,香辣可口。除用作調味外,也可單獨佐飯。用熟油拌,其味更佳。

水豆豉
水豆豉是以黃豆為原料,經煮熟,天然發酵后,加鹽、酒、辣椒醬、姜米(即將姜洗凈、去皮,先切片,再切絲,最后切成顆粒的姜)、香料和煮黃豆的汁水攪勻,入壇密封,存放半個月左右制成的調味品。水豆豉可直接佐餐,或作調料供烹調、蘸食之用。
酸
酸是川菜六味之一,應用廣泛,多與其他味道相結合,形成復合口味,比如在經典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中,酸味就是不可或缺的。川菜的酸味主要來源于醋和泡菜。
醋在川菜中應用廣泛,從酸辣土豆絲、拍黃瓜到糖醋魚、宮保雞丁等,都離不開一口好醋。在四川,保寧醋就是非常有名的一種,其色澤棕紅、酸香濃郁,有“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的美譽。
很多時候,川菜大師也非常注重泡菜的應用,因為其中特有的乳酸味比醋酸味更加有層次感,酸中帶鮮,賦予川菜獨特的韻味。如酸菜魚、酸蘿卜老鴨湯,泡菜不僅能去除肉中的腥膻之味,還與肉類的鮮香相得益彰。

咸
咸是五味之一,俗語說:“好耍離不得錢,好吃離不得鹽。”在川菜中,鹽不僅是主味,還是復合味型的基礎味。在川菜中,用鹽是極為講究的:多用一點則咸,少用一點則淡;而鹽味失調,無論咸鮮、麻辣、甜酸等復合味均無法充分體現出其特色和風味。
川菜常用的鹽是井鹽,其氯化鈉含量高達99%以上,味感純正,無苦澀味,色白,結晶體小,疏松不結塊。川鹽能定味、提鮮、解膩、去腥,以四川自貢所生產的井鹽最佳。
在烹制川菜時,常用的咸味調味料還有豆豉和腐乳兩種。其中,豆豉是大豆經發酵制作而成的,腐乳是豆腐經自然發霉后發酵而成的。兩者均可佐餐或作為菜肴的調味品。

甜
川菜中的魚香、糖醋、怪味、咸甜等味型都離不開糖來調味,因此,糖是川菜中調制復合味的一種重要調味品。拔絲、糖霜、酥泥更是以糖為主要調味品。
在燒制川菜過程中,用糖調味也是有技巧的。在味道濃厚的干燒菜肴、鮮咸味中的爆炒燒燴菜肴,要求放糖不顯甜,即放一點糖體現復合口感即可。糖醋味和鮮甜味、荔枝味則甜味重,而糖醋味比咸甜味用糖量要多一些,荔枝味酸重于甜。
香
香味雖然不在五味之中,卻是構成川菜風味的重要因素。在川菜中,最有特色的調味料主要有:
五香料:是指八角、山柰、茴香、桂皮、草果、肉蔻、丁香等香料。這些香料氣味濃郁,有很好的除腥去臊、增香提味的作用,常用于鹵菜制作。在使用五香料時,要注意掌握好各種香料的用量,用量過多,則香味濃烈沉悶,反而影響菜肴的口感。
醪糟:又叫“酒釀”,是用糯米和酒曲釀制而成,色白汁甜,酒香濃郁。在烹調中可作為配料,也可作調料使用。此外,醪糟也常用于紅湯火鍋的調料中。

香菜:又叫“芫荽”,具有很好的除異增香、調味提鮮的作用,可作輔料,也可切碎用于味碟及涼菜的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