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卷五

  • 沉思錄
  • (古羅馬)奧勒留
  • 7532字
  • 2019-11-14 10:56:17

01

天亮的時候,如果你懶得起床,要隨時作如是想:“我要起來,去做一個人的工作。”我生下就是為了做那工作的,我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做那工作的,那么現(xiàn)在就去做那工作又有什么可怨的呢?我既是為了這工作而生的,那么我應(yīng)該蜷縮在被窩里取暖嗎?“被窩里較為舒適呀。”那么你是生來為了享樂的嗎?簡言之,我且問汝,你是被動地還是主動地要有所作為?試想每一細(xì)小的植物,每一只小鳥、螞蟻、蜘蛛、蜜蜂,他們是如何的勤于操作,如何的各盡厥職,以組成一個有秩序的宇宙。那么你可以拒絕去做一個人的工作嗎?自然命令你做的事你還不趕快去做嗎?“但是一些休息也是必要的呀。”這我不否認(rèn)。但是根據(jù)自然之道,這也要有個限制,猶如飲食一般。你已經(jīng)超過限制了,你已經(jīng)超過足夠的限量了。但是講到工作你卻不如此了,多做一點你也不肯。

你不愛你自己,否則你一定也會愛你的本性,而且按照本性去做。別人因敬愛他們的職業(yè)而辛勤工作,以至于羸瘦不堪,忘記洗盥進(jìn)食。但是你卻不尊敬你的本性,還不如金屬雕刻匠之于雕鏤,舞者之于舞術(shù),守財奴之于他的錢袋,好虛榮者之于喝彩聲;這些人,做事非常認(rèn)真,以至廢寢忘食,所以才能因興趣之所在而精益求精;但是你以為與社會有關(guān)的行為比較沒有價值,并且比較不值得注意嗎?

早晨是否黎明即起,是否貪睡懶覺,事情雖小,其意義所關(guān)甚巨。這是每天生活斗爭中之第一回合。故奧勒留有此思考,不過他的臥房極冷,兩手幾乎不敢伸出被外,但是他清晨三點或五點即起身。Fronto常勸他多一點睡眠。“要像一個自由人應(yīng)該睡得足夠。”

——梁實秋批注

02

對于每一惱人的或敵意的印象加以排斥抹殺,然后立即進(jìn)入完滿的寧靜狀態(tài),那是多么容易的事。

03

凡合于自然之道的言行,你都要認(rèn)為是值得做的,不要被別人的批評議論所左右。一項言行如屬有益,便不要認(rèn)為你不配去做,盡管別人自有他們的想法,追隨他們自己的意向。你絕不可旁顧,徑直向前走,追隨你自己的本性亦即宇宙之道,二者根本是同一條路。

04

我按照自然之道進(jìn)行,等到有一天我便要倒下去,做長久的休息,把最后的一口氣吐向我天天所從吸氣的空中去,倒在父親所從獲得谷類、母親所從獲得血液、乳媽所從獲得乳汁的大地上:那大地這許多年來給我以飲食;那大地任我踐踏在腳底下,任我隨意做各種的使用。

奧勒留哲學(xué)的一部分即是宗教。他教人對死坦然視之,這是自然之道。凡是自然的皆是對的。“我按照自然之道進(jìn)行,等到有一天我便要倒下去,做長久的休息,把最后的一口氣吐向我天天所從吸氣的空中去,倒在父親所從獲得谷類、母親所從獲得血液、乳媽所從獲得乳汁的大地上……”這說得多么自然,多么肅穆,多么雍容!

——梁實秋批注

05

你沒有敏捷的機(jī)智可以令人稱贊。就算是這樣吧!但是有許多別的品質(zhì)你卻不能說:“那是我生來所沒有的。”那么,表現(xiàn)一下完全在你控制之下的那些品質(zhì),如誠懇、尊嚴(yán)、耐苦、避免縱樂;不要怨命,要安貧知足,要慈愛、獨立、節(jié)儉、嚴(yán)肅、謙遜。你看出沒有,多少美德你現(xiàn)在大可以表現(xiàn),無法諉諸先天缺陷或性格不合,而你卻不肯盡力而為?難道你是被迫而不能不怨天尤人,貪婪無厭、甘心奉承、糟蹋身體、脅肩諂笑、大言不慚、心神不定,只因你是天賦如此?天哪,不是的!你早已就能擺脫掉這一切了,如果有錯,錯在認(rèn)識不清、認(rèn)識太慢。這一點你也應(yīng)該憑著訓(xùn)練而加以糾正,不可忽略你的遲鈍或自甘遲鈍。

06

有一種人,在加惠于人的時候,希望對方要有回報。另一種人,雖不作此想,但在內(nèi)心總念念不忘對方是他的債務(wù)人,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但還另有一種人,則行若無事,有如一棵葡萄樹,一旦生出了一束葡萄,并不希望什么報酬,又好像是一匹跑完一段程途的馬,一條追奔了獵物的狗,一只釀好了蜜房的蜂。他做好一件事,并不大聲喊叫,只是默默繼續(xù)去做第二件,就好像是葡萄樹在適當(dāng)?shù)募竟?jié),再去生一束束的葡萄一般。

“那么一個人做事就應(yīng)該這樣行若無事嗎?”是的!不過他還是要明察自己所做的是什么事,因為一個真正有樂善好施的品德的人,一定要注意到他的這種品德是否已付諸實施。“那么他一定也愿他的鄰人知道他所做的事了。”你說得很對;但是你誤會了我現(xiàn)在的意思;因此你也不免成為我上述的那些人之一,好像是推理正確,其實是誤入歧途。不過你如果認(rèn)為我方才所說的話有加以理解的價值,無須疑慮你會被誘導(dǎo)去忽略做任何有益之事。

07

雅典人有一個祈禱:“親愛的宙斯,落雨!落雨在雅典人的田地和原野上吧!”根本不要祈禱,否則就這樣簡單而坦白地祈禱。

08

我們?nèi)悸犝f過:“愛斯鳩雷皮阿斯【1】曾為某人處方,要他練習(xí)騎馬,或洗冷水澡,或赤足走路。”同樣的我們也正可以說,宇宙之道也曾為某人處方,要他生病,或肢體不全,遭受親屬死亡,或其他類似的事。因為就前者而論,所謂“處方”其意義是這樣的:他指定某某要如此做,以適合于他的健康;就后者而論,則是每個人所遭遇者乃是早已命中注定,以適合于他的命運。因為我們說事情“落”在我們頭上,猶如泥水匠將墻或金字塔上的大塊方石“落”在各個位置上,按照建筑計劃而彼此協(xié)調(diào)。簡言之,一切事物均有和諧,宇宙即是由一切物體集和而成一整體,所以命運即是由一切的因緣集和而成為一個總因;這道理就是最不善思維的人也承認(rèn),因為他們說:“他是命該如此。”既然此人命該如此,也可說是此乃對于此人之處方。那么我們接受我們的命運吧,就像是我們接受愛斯鳩雷皮阿斯的處方一樣!老實講,命運里也有許多“苦藥片”,但是我們歡迎之,希望增進(jìn)健康。

對于自然之道所認(rèn)為于你健康有益的種種安排,即應(yīng)作如此觀,一切發(fā)生的事縱然不大適口,也要表示歡迎;因為那是適合于宇宙的健康,并且也符合宇宙本身的安寧。他不會令某一個人遭遇某一樁子事,除非那是對“整體”帶來了福利。任何事物,絕不會把不符合其本身利益的任何事物加諸其所控制的任何事物之上。

有兩個理由,使你安心接受你的遭遇:一、那是為你才發(fā)生的,是給你的處方,是和你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的,是命運中的一條線索,而且是在當(dāng)初由于最古遠(yuǎn)的因緣而特別為了你而紡成的;另一理由,每個人的遭遇對于那控制宇宙的力量都是一種緣因,可以增加其福祉,助長其完美,甚至促使其延續(xù)不斷。因為整體的完整性會受損害,如果你把它的緣因或部分之連續(xù)性稍稍加以割裂。抱怨的時候,你便是在盡力割裂它,使它歸于破壞。

09

如果你的行為偶然地沒有能從正義出發(fā),你無須受良心譴責(zé),無須沮喪不安;但是一度挫敗之后,不可重蹈覆轍,不可以大部分行為尚無差誤而自滿,更不可自甘暴廢。不要回到哲學(xué)像回到教師面前一樣,要像是眼痛的人去乞靈于海綿與蛋白,要像是一個病人借助于膏藥與敷滌,你對于理性也應(yīng)該這樣地認(rèn)為滿足,而同時不要以服從理性而炫弄。不要忘記!哲學(xué)所要求的,正是你的本性所要求的;而你所要求的,卻是不合于自然之道的。“是的,但是我所要求的正是快樂的極致。”唉!快樂使人滅亡,不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嗎?請看下面這些是不是更為使人快樂:心胸高超、卓立獨行、樸素?zé)o華、慈悲為懷、生活圣潔;當(dāng)你想起理解與知識的機(jī)能運用起來是如何的準(zhǔn)確與圓融時,有什么東西比智慧更能使人快樂?

10

一般的事物都可以說相當(dāng)神秘,許多哲學(xué)家,并且是非凡的哲學(xué)家,都認(rèn)定這些事物非他們所能了解:甚至斯多葛派哲學(xué)家也認(rèn)為難于理解。我們的感官的印象都可能是錯誤的,誰能永遠(yuǎn)不犯錯誤?我們再觀察一下客觀的東西,它們是何等的短暫!何等的無價值!很可能是屬于一個寵仆、娼妓或盜匪的資產(chǎn);再看看和你一同生活的人們,即使其中最有修養(yǎng)的也令人難以忍受,至于自己是否能忍受自己就更不必提了。

在這樣的黑暗齷齪之中,物質(zhì)與時間如此不停地流動,一切的東西隨著流動以俱逝,這其間有什么真值得我們重視,能激起我們的一點點野心,我真看不出來。相反的,一個人應(yīng)該怡然自得地等候著他的解體,并且不必因迫不及待而煩惱,要以下述的兩個念頭安慰自己:“一個是:凡是與宇宙自然之道不相合的事物,絕不會降在我的頭上;另一個是:凡是與神及我內(nèi)心神明相反的事,我絕不去做。”因為沒有人能強(qiáng)迫我去反抗。

11

“我現(xiàn)在是怎樣地使用我的靈魂呢?”永遠(yuǎn)要用這句問話質(zhì)詢自己,并且要這樣反省:我自己的一部分是大家所謂“理性”的,我對于我自己這一部分,是保持著怎樣的一種關(guān)系呢?我所有的靈魂是何等樣的靈魂呢?是一個嬰孩的靈魂嗎?是一個青年人的靈魂嗎?是一個女人的靈魂嗎?是一個暴君的靈魂嗎?是一個家畜的靈魂嗎?是一個野獸的靈魂嗎?

12

大多數(shù)人所認(rèn)為好的東西,究竟是些什么,你可以從下面的探討中發(fā)現(xiàn)出來。如果一個人認(rèn)定某些事物確實是毫無疑問的好,例如智慧、節(jié)制、公道、勇敢,有此定見之后他便不屑去聽詩人所說的“只因他擁有財富——”;因為那是毫無關(guān)涉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先已決意追求一般人所認(rèn)為好的事物,他便會傾聽而且承認(rèn)此一喜劇詩人的句子為適當(dāng),這一分別,任誰都可以明辨;否則,這一句話在前一例中便不會遭人厭惡,而我們卻認(rèn)為是有關(guān)財富及名利享受之適當(dāng)?shù)那纹ぴ挕D敲矗M(jìn)一步問,凡是可以利用詩人“只因他擁有財富,以至無處可以安生”【2】這句話來加以諷刺的人,其所擁有的事物,我們是否應(yīng)認(rèn)為是好的而加以推崇呢?

13

我是由因緣與物質(zhì)而形成的,二者都不會破滅而歸于無,因為二者都不是無中生有的。所以我的每一部分,將要經(jīng)過變化而成為宇宙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變成為另一部分,以此類推以至于無窮。我之所以存在,也是靠了這個變化的過程,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如是向后推轉(zhuǎn)以至于無窮。這個說法全然正確,縱然這個宇宙是按著循環(huán)的劫期而安排的。

14

理性與理性的藝術(shù),在本身上及其工作上,都是自足的天賦。從固有的原則出發(fā),向著目標(biāo)誠直前進(jìn)。所以這樣的行為便名為正當(dāng)?shù)男袨椋硎酒錇檠范械摹?

15

不合于人的身份的事物,不可稱之為人的;那些事物不是人所需要的,人性不包括那些在內(nèi);那些事物對于人性之完成亦無助益。所以,人生之目標(biāo)不可放在那些事物上面,幫著達(dá)成人生目標(biāo)的方法(即所謂善)亦不可寄托在那上面。并且,如果任何這些事物是屬于人的,他便不該蔑視而加以峻拒;如果他表示不需要這些,此人便是不值得贊美的;如果這些事物是好的而他尚未具備,那么他也不能算是一個好人。不過,就事實而論,一個人越能在摒棄或被剝奪這些以及類似這些事物時無所怨尤,他便越是一個好人。

16

你時常怎樣想,你的心靈便是怎樣的模樣,因為靈魂是受思想熏染的。不斷地用這些思想去熏染它。例如,在能生活的地方,便能生活得好;但是所謂生活乃是宮廷中的生活。噫!在宮廷里也能生活得好。再例如,一件東西,無論它是為了什么目的而被制造出來,總是要被帶到那個目的去,它的終點即是它所要被帶去的地方,并且它的終點之所在亦即是它的利益與它的好處之所在。對于一個理性動物而言,“善”即是與人和諧相處。我們是為了和諧相處而生,這一點早已交代明白了。低級的是為向高級的服務(wù),高級的也是為彼此服務(wù),這不也是很明顯的嗎?生物是比無生命的事物為高,有理性的是比僅有生命的為高。

17

追求不可能的事物,也是瘋狂,但是惡人行事不可能不如此。

18

一個人生來不適于擔(dān)任的事,根本不會落在他的頭上。別人和你有同樣的遭遇,但是由于懵然罔覺,或是由于有意地要表示擔(dān)當(dāng),他們堅定不移,竟無傷害。愚昧與虛榮竟會比智慧更有力量,真乃怪事!

19

一切事物靠了它的本身,絕不能一絲一毫地把持住靈魂,也不可能打進(jìn)靈魂里去,也不可能轉(zhuǎn)移靈魂;但是,只有靈魂可以轉(zhuǎn)移它自己,它所下的任何判斷乃是它所認(rèn)為正確的,然后為了適合于那些判斷,便從而安排它所控制下的一些外界的事物。

20

從一方面看,人乃是與我們最有密切關(guān)系的;因為我們必須為他謀福利并且要容忍他:但是有些人卻常妨礙我的正當(dāng)行為;那么,對于我,人便變成為漠不相干的一件東西了,猶如太陽、風(fēng)或一只野獸。雖然一個人可以束縛我的活動,實則我的主動和我的心理態(tài)度是不會受到束縛的,因為具有隨機(jī)應(yīng)變的力量之故。任何足以妨礙心靈活動的事物,都會被心靈轉(zhuǎn)變而成為助長心靈活動之事物,障礙能轉(zhuǎn)變而成為助力,我們途中的阻礙反倒可以使其變?yōu)楦裢馄教埂?

21

要珍視宇宙間那最美妙的東西,那即是利用一切控制一切的東西。同樣地要珍視你自己內(nèi)部最美妙的東西,那即是與前者頗為類似的東西。因為這利用一切的東西在你身上也有,你的生活便是被它統(tǒng)治著的。

22

對公眾無害的亦不能對個人有害。對于每一樁子有害的事均可以此衡量:如果公眾未受損害,我便亦未受損害;但是如果公眾受了損害,對于那個加損害的人亦無須憤怒,只消探詢一下,他的錯誤是在什么地方?

23

要常加以思索,一切存在的事物以及即將發(fā)生的事物,其逝去到無蹤無影,是何等的迅速。因為一切事皆如川流不息,其活動是不斷地變化;其起因受無窮變化的支配,幾無固定不變者;在我們身邊的是無限的過去與張著大嘴的將來,一切的東西均在消逝于其間。在這種情形之下,一個人若是自鳴得意,或是感到困擾,或是覺得煩惱,好像那些惱人之事是長期永久的一般,這個人不是蠢嗎?

24

要記住那宇宙的本質(zhì),你不過是其極微小的一部分;還有宇宙的時間,你所分到的,只是其中很短暫的,幾乎是片斷的一段而已;還有命運,你的那一部分是何等的渺小啊!

25

有人做了對不起我的事了嗎?這是他的事。他的脾氣是他自己的,他的活動也是他自己的。宇宙的自然之道要我有的,我現(xiàn)在有了,我的本性要我現(xiàn)在做的,我就那樣做。

26

做你靈魂主宰的理性,不可被肉體的任何活動所騷擾,無論其為愉快的或苦痛的。理性不可和那些活動混在一起,要限制那些活動在其本身范圍之內(nèi)。但是一個單一的有機(jī)體是難以分割的,有時候肉體的動向會上升到心靈里面來,那么你便不可抵拒那感覺,因為那是自然的;不過要注意:你的主宰的理性不可參加意見表示此項感覺是善的或是惡的。

27

和神祇們在一起生活!一個人如果經(jīng)常向神祇表示他的靈魂對自己的命運完全滿足,宇宙賦給每個人的主宰內(nèi)心的神明,實即宇宙的一部分,其一切意愿亦均已照辦,這個人便可以算是與神祇們在一起生活了——這所謂的神明亦即每人都有的理性吧!

28

一個人腋間發(fā)狐騷臭,你會對他發(fā)怒嗎?若是他患有口臭呢?你發(fā)怒有什么用?這人是有這樣的一張嘴,是有這樣的雙腋。從怎樣的來源就會發(fā)出怎樣的氣味。你也許要說:“但是人是有理性的呀!稍微注意一下,他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如何的令人討厭。”我祝賀你!你也有理性。那么用你的理性的態(tài)度便可以引發(fā)他的理性的態(tài)度;啟迪他,勸導(dǎo)他;如果他聽你的話,你便可以治療他,用不著發(fā)怒。

29

你打算在離開塵世之后還要生活下去,當(dāng)然在塵世之上你可以生活。但是如果人們不準(zhǔn)許你活,那么你便是到了脫離生活的時候了,而臨走時還不可露出冤屈的樣子。“這里煙太多【3】,我要走開。”為什么要以為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呢?但是在沒有這種緣由趕我走的時候,我還是一個自由人,沒有人能阻止我做我所愿做的事,而我所愿的都是適合于理性的,并且合群的人性。

30

宇宙的理性是喜歡合群的,無論如何,它安排下的低級的事物,是為了高級的事物而設(shè)的,它又使高級的事物互相適應(yīng)。你可以看得出來,它使得個個事物上下呼應(yīng)、彼此協(xié)調(diào),并且賦予每個以其應(yīng)得的一份命運,使得較為美妙的事物彼此和諧相處。

31

你一向是怎樣對待神祇、父母、兄弟、妻室、子女、教師、導(dǎo)師、朋友、親戚、家人?你敢說直到今天為止對待他們實實在在的是“沒做過一件錯事,沒說過一句錯話”【4】嗎?想想看,你所經(jīng)歷過的一切,你所忍耐過的一切;你的一生已告完成,你的任務(wù)亦已告結(jié)束,你看見了多少美麗的事物,你已經(jīng)解脫了多少歡欣與苦痛,拒絕了什么樣的野心雄圖,以德報了多少怨。

32

為什么沒本領(lǐng)的和愚昧的靈魂使得有本領(lǐng)的有知識的靈魂感覺惶惑不安呢?那么,什么樣的靈魂才算是有本領(lǐng)有知識呢?那便是能明察事之始終,能通曉遍布于一切物質(zhì)之理,以及“用循環(huán)往復(fù)至于永恒”“統(tǒng)治整個宇宙”之理的靈魂。

33

你命在須臾,不久便要燒成灰,或是變成幾根枯骨,也許只剩下一個名字,也許連名字都留不下來。遙遠(yuǎn)的回響而已。我們生時所認(rèn)為很有價值的東西實際上是空虛的、腐朽的、卑賤的,我們只像是彼此互咬的野狗,只像是哭笑無常的孩提。但是忠誠、謙遜、公道與真理,已經(jīng)從這三千大千世界飛往眾神所居的奧林匹斯山去了【5】。那么還有什么東西使你在此留戀不去呢?——如果可感知的事物真是變化無常,我們的感官是如此的脆弱而容易陷入錯誤,可憐的靈魂本身也不過是血氣的蒸發(fā),世間的榮譽也不過是虛幻。那么,怎么辦呢?安心地等待終局吧,不管那是斷滅還是變化。但是在終局未到之前,該怎么辦呢?除了敬禮天神,贊美天神,對人行善,容忍別人并且克制自己,還要常久記住:凡是這肉體的人生以外的一切事物皆不屬于自己,皆非自己所能控制,除此以外還有什么可為的呢?

在斯多葛哲學(xué)體系中,人的靈魂居在胸間,從血氣的茂發(fā)中攝取營養(yǎng),天上的星火也是同樣地攝取地上的水汽以為營養(yǎng)。另外,在“斷滅還是變化”這一點上,奧勒留好像從未能決定孰是。

——梁實秋批注

34

你可以把生活過得舒適如意;如果你走正路,如果你按照正路去想去做。神的靈魂、人的靈魂,以及一切理性動物的靈魂,有兩個共同點:彼此各不相妨,而且承認(rèn)公道,實行公道,不以私欲超越公道的范圍。

35

如果這不是我的罪過,也不是我的罪過的后果,并且公眾利益也沒受損傷,我為什么要為之惶惑不安呢?公眾利益如何才能受損傷呢?

36

不要漫不經(jīng)心地被感官印象所誤,要盡你的全力并且按照其應(yīng)得之本分去幫助大家。如果在無關(guān)輕重的事物上遭遇挫折,也不要認(rèn)為是有多大的害處;因為那是一個壞的習(xí)慣。像劇中的那個老年人一般,臨行時,索還他的義子的陀螺,明知那不過是一個陀螺,你在這情形之下亦該如此【6】。你在演說壇上大聲疾呼:“人啊!你忘了這是什么意義嗎?”“是的,但是大家想要它。”難道你也就跟著大家變成了一個傻瓜嗎?

好久以前我是個幸運的人,現(xiàn)在卻不知是如何的敗落了;但是所謂幸運的人乃是自己給自己安排幸運的人;所謂幸運乃是靈魂之良好的趨向,良好的動機(jī),良好的行為。

奧勒留即位后就遭遇戰(zhàn)端四起的威脅。首先是162年戰(zhàn)云起自東方。帕提亞人擊潰了一整個羅馬軍團(tuán),侵入了敘利亞。L.維魯斯奉命率軍征討,亂雖平而維魯斯酗酒荒淫大失風(fēng)度。在北方的邊境亦復(fù)不靖,夸地等諸族皆叛。在羅馬本境,由于L.維魯斯所部自東方帶來疾病及洪水泛濫,疫癘饑饉蔓延不休,民窮財盡,局勢日非。奧勒留被迫出售私人所藏珠寶,籌款賑災(zāi)。此種困窘情形,在奧勒留在位之日,一直繼續(xù)存在。內(nèi)憂外患,交相煎迫。所以奧勒留說他自己現(xiàn)在敗落了。

——梁實秋批注

注釋:

【1】羅馬神話中之醫(yī)神。

【2】引自Menander的一個殘篇。

【3】據(jù)Gataker,這句話是指一句諺語:“有三種東西可以把人驅(qū)逐到室外——煙,屋頂漏水,好吵鬧的妻。”

【4】引自荷馬《奧德賽》(iv,689)。

【5】引自Hesiod。

【6】這一節(jié)語意不明,陀螺的故事亦不知何所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额济纳旗| 鄄城县| 信宜市| 肥东县| 襄垣县| 永丰县| 右玉县| 微博| 成武县| 沂南县| 那曲县| 紫金县| 双牌县| 秦安县| 公安县| 开远市| 曲麻莱县| 桃江县| 日土县| 栖霞市| 同江市| 哈密市| 闸北区| 友谊县| 绍兴县| 永德县| 兴文县| 怀宁县| 乐亭县| 布尔津县| 湄潭县| 阿巴嘎旗| 漳平市| 吉安市| 林周县| 永善县| 江安县| 郸城县| 新晃|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