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太史公自序

《史記》

原文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鬃幼浜笾劣诮裎灏贇q,有能紹[1]明世[2],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鬃又灾挥茫乐恍幸病J欠嵌偎氖曛?,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颉洞呵铩?,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于變;《禮》經紀[3]人倫[4],故長于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于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5]牡[6]、雌雄,故長于風[7];《樂》樂所以立,故長于和;《春秋》辯是非,故長于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洞呵铩肺某蓴等f,其指[8]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洞呵铩分?,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视袊卟豢梢圆恢洞呵铩罚坝凶嫸ヒ?,后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9]。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10]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11]之空言而不敢辭[12]。夫不通禮義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洞呵铩凡缮瀑H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瘽h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建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13],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14]款塞[15],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圣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圣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謬矣?!?

于是論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于縲紲[16]。乃喟然而嘆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庇谑亲涫鎏仗埔詠?,至于麟止,自黃帝始。

注釋

[1] 紹:繼。[2] 明世:太平盛世。[3] 經紀:安排。[4] 人倫:指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系。[5] 牝(pìn):雌性的鳥獸。[6] 牡:雄性的鳥獸。[7] 風:教化。[8] 指:通“旨”。意旨,要旨。[9] 權:變通。[10] 實:實心,本意。[11] 被:加。[12] 辭:推辭。[13] 穆清:指上天,天氣清而和。[14] 重譯:經過幾重翻譯。[15] 款塞:叩關,叩開塞門。[16] 縲紲(léi xiè):捆綁人的繩索,這里指牢獄。

譯文

太史公說:“先父曾經說過:‘周公死后五百年孔子出生,孔子死后到今天已經五百年了,又到了應該出現一個人能夠繼續敘述太平盛世,到了考訂《周易》,續寫《春秋》,探求《詩》《尚書》《禮》《樂》本源的時候了?!@番話的意思就在這里吧!我怎么敢謙讓呢?”

上大夫壺遂說:“從前孔子為什么寫作《春秋》呢?”太史公說:“我聽董仲舒說:‘周朝的制度衰微荒廢,孔子做了魯國的司寇,諸侯把他視為他們的禍害,大夫處處給他設置障礙??鬃又雷约旱囊庖姴粫徊捎茫沃鲝堃矡o法實現,因此便對二百四十二年中發生的大事進行評論、褒貶,把它作為天下行事的標準,譏貶天子,斥責諸侯,聲討大夫,只是為了要實行王道罷了?!鬃诱f:‘我想只提出褒貶的空論,不如把褒貶表現在具體事件中更為深刻鮮明?!洞呵铩愤@部書,上則闡明三王的政道,下則分辨人世的倫理綱常。解釋疑惑和難明的事理,辨明是非,確定猶豫難定的事,表彰善良,貶斥邪惡,尊敬賢良的人,鄙視不肖的人,恢復已經滅亡了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世系,修補弊端,振興衰廢,這都是王道的重大內容?!兑住氛f明天地、陰陽、四季、五行,所以善于變化;《禮》安排人世倫常綱紀,所以善于指導;《尚書》記載過去帝王的事業,所以長于政事;《詩》記述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的狀況,所以長于教化;《樂》是禮樂建立的依據,所以長于陶冶性情;《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長于治理百姓。因此,《禮》用來節制人的行動,《樂》用來抒發和樂之情,《尚書》用來指導政事,《詩》用來表達心意,《易》用來推演事物的變化,《春秋》用來引導人民遵守道義。治理亂世,使它歸于正常安定,沒有比《春秋》更實用的了?!洞呵铩返淖謹涤袔兹f,要旨有幾千條,萬事萬物的成敗、聚散的道理都在這部書里?!洞呵铩芬粫校涊d殺死國君的事件有三十六起,國家滅亡的有五十二個,諸侯逃亡失去政權的數不勝數??疾爝@些事情發生的原因,都是由于失去了仁義這個根本。所以《易》上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哉f:‘臣子殺死君王,兒子殺死父親,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很長時間內逐步發展形成的?!虼?,一國的君主不可以不懂《春秋》,否則面前有人進讒言卻看不出,背后有叛逆作亂的人也不了解。做臣子的不可以不懂《春秋》,否則就不知道日常事務怎樣處理才恰當,遇到事變就不會相機應付。作為君主、父親,如果不通曉《春秋》的大義,就一定會蒙受首惡的名聲。作為臣下、兒子,如果不通曉《春秋》的大義,必然陷入篡位殺父的境地,落個死罪的名聲。其實他們都是把這些當好事來做的,只是不知道禮義,人們憑空給他們加上罪名也不敢反駁。由于不通曉禮義的要旨,就會造成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君不像君就容易被冒犯,臣不像臣就會被誅殺;父不像父,就沒有道德規范;子不像子,就會成為不孝之徒。這四種行為是天下最大的過錯。把天下最大的過錯加給他們,也只好接受而不敢推托。所以《春秋》是禮義的本源。禮是在壞事發生前加以防范,法是在壞事發生后加以懲處;法起的作用很容易被人看見,而禮的預防作用卻不易被人了解?!?

壺遂說:“孔子的時代,上沒有賢明的君主,下則不被重用,所以才作《春秋》,用文辭來判斷禮義,當作一位帝王立的法?,F在您上遇圣明的天子,下有固定的職位,萬事齊備,都各自安排在適當的位置上。你說的話,想用來說明什么呢?”

太史公說:“啊,不,不,不是這樣。我聽先父說過:‘伏羲極其淳樸厚道,他作了《易》的八卦;堯、舜那樣的盛德,《尚書》記載下來,禮、樂由此興起;湯、周武功業興隆,詩人加以歌頌?!洞呵铩贩Q贊善良,貶斥邪惡,推崇三代的盛德,褒揚周室,不僅僅是諷刺譏笑而已?!瘽h朝興起以來,到當今的圣明天子,得到了象征吉祥的瑞獸,舉行了祭天地的大典,改革歷法,變更衣服器物的顏色,承受天命,恩澤無窮無盡,連海外不同風俗的國家都經過幾重翻譯,叩開邊塞的大門請求貢獻物品、拜見君主,這樣的事多得數不清。臣下百官極力頌揚天子的明德,仍然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況且,賢能的士人不被重用,是國君的恥辱;皇上圣明而他的盛德沒有廣泛傳揚,這是官吏的過失。而我曾任過太史令,廢棄圣明天子的盛德不去記載下來,磨滅功臣、諸侯、賢大夫的功業不加記述,背棄父親的遺教,沒有比這罪過更大的了。我所說的記述過去的事,只是整理、歸納他們的世系傳記,算不上什么著作。而您把它和《春秋》對比,就不對了?!?

于是把有關資料加以編排,寫成文章。過了七年,太史公因替李陵辯解而遭禍,被禁在監牢之中。于是喟然長嘆道:“這是我的罪過嗎?這是我的罪過嗎?身體遭到毀壞,沒有什么用了?!逼届o下來深思道:“大凡《詩》《書》隱約其詞的地方,都是作者想實現自己的意志而必須深思的地方。當初西伯被拘禁在羑里,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孔子在陳、蔡受到困厄,后來作了《春秋》;屈原遭到流放,寫作了《離騷》;左丘的雙目失明,后來著作了《國語》;孫臏被挖去膝蓋骨,就研究兵法;呂不韋遷到蜀地,世上流傳著他主持編寫的《呂氏春秋》;韓非子被囚禁在秦國,寫出了《說難》《孤憤》等文章;《詩》三百篇,大多是賢人圣人抒發內心的憤懣而創作出來的。這些人都是志氣被壓抑,不能實現他們的主張,所以記述過去的事,想作為后世的借鑒。”于是我終于記述完了從陶堯以來的事情,從黃帝開始,一直到當今皇帝獵獲白麟的那一年為止。

評析

本文是作者為《史記》寫的序言(節選)。文章開頭揭示了作者的胸襟和使命,以繼承周公、孔子為己任。接著極力贊頌《春秋》的巨大社會作用,從側面闡述了自己寫作《史記》的宗旨。最后說明自己在寫作過程中,遭受到了身殘的巨大不幸,曾一度灰心,但最終決心忍辱負重,發奮寫作,實現自己終生的誓愿,終于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

這篇文章以另一種方式向人們傳達了一種精神: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文中列舉了眾多的學者,他們發奮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文章寓意深刻,值得我們細細研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东莞市| 炉霍县| 武穴市| 扎鲁特旗| 新营市| 东乡| 大英县| 仲巴县| 青川县| 武山县| 吉隆县| 肃宁县| 龙泉市| 乌审旗| 赤壁市| 长治市| 丰镇市| 肇源县| 中方县| 景宁| 临江市| 平泉县| 永仁县| 连州市| 屏东市| 永安市| 定陶县| 年辖:市辖区| 金秀| 兴宁市| 鄢陵县| 白山市| 锡林浩特市| 廉江市| 连山| 枣阳市| 曲水县| 丹寨县| 阳东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