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項目落地的法律之道
- 李金升
- 653字
- 2019-11-15 21:03:29
第二步 確定特許經營項目實施機構
提出特許經營項目的建議單位,并非想當然地或順理成章地成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當然,如果是政府的行業主管機關或政府授權的部門提出特許經營項目的建議,一般來說,均會成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
對于確定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需要明確三個問題,即第一,誰來確定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第二,誰可以被確定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第三,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具體做什么?
第一,誰來確定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是政府還是政府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權確定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因此,政府的行業主管部門或政府授權部門均無權確定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
第二,誰可以被確定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是政府的行業主管部門、授權部門?還是政府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可以作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嗎?對此,《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第十四條作了非常寬泛的規定,寬泛到用“有關部門或單位”來表述。因此,從該條的字面意思了解,政府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均可作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但是,在以特許經營方式實施PPP項目的實踐中,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并不被建議作為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
第三,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具體做什么?這需要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在確定具體的實施機構時,在政府公文中,明確特許經營項目實施機構具體的工作范圍。因此,政府在確定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機構時,不能僅確定主體,還需確定其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