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國衣冠拜冕旒:唐代卷
- 陳炎
- 483字
- 2019-11-15 14:22:38
4.“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詩歌、駢文
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而詩之盛者莫過于唐。從數量上看,僅《全唐詩》收錄的詩作就有四萬八千多首,還不算《全唐詩選》《補全唐詩》等各種版本的補遺之作,約為此前詩作總量的三倍,真可謂是蔚為大觀!從質量上看,初、盛、中、晚各個階段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各自的流派、各自的名篇,實可說是波瀾壯闊!關于唐詩繁榮的原因,學術界有著各種各樣的研究:從外部環境看,國家的統一,國力的強盛,為詩歌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和創作動因;從內部規律看,經過六朝的準備而導致的格律詩的成熟,為詩歌的發展提供了飛躍的條件;而除此之外,還有著“南北融合”“士庶之變”“儒釋道三教并舉”等多重原因。
就初唐詩風的變化而言,似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太宗時期,主要延續六朝遺風,因而如何擺脫宮體便成為詩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一方面,具有道家思想的王績和具有佛家傾向的王梵志可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唐詩的發展開辟著道路。二是武后時代,由具有儒家精神的“初唐四杰”和陳子昂等人繼續掃蕩文場、激揚文字。由于他們代表了新興的庶族知識分子的美學傾向,因而真正開啟了唐代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