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記第二 帝顓頊

帝顓頊(zhuān xū) 是五帝中的第二位天子,黃帝的孫子。其父昌意是黃帝正妃嫘祖的次子,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為妻,生子顓頊。顓頊從小性格深沉而有謀略,德行高尚。十五歲時就輔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區,成績卓著,封于高陽(今河南杞縣東),人稱其為高陽氏。黃帝死后,因顓頊有圣德,立為帝,時年二十歲。

帝顓頊所居玄宮為北方之宮,北方色黑,五行屬水,因此古人說他是以水德為帝,又稱玄帝。帝顓頊以帝丘(今河南濮陽)為都城,設木正、金正、火正、水正、土正五官,以句芒、蓐收、祝融、玄冥、句龍分任其職。他認為:“最根本的規律(道)不能改變,最正確的行為(義)不可更動,天下才能得到治理。”因此,他即位后,嚴格遵循黃帝的政策行事,并加以發展。大臣們凡是行黃帝之道的,都給予表彰賞賜,使社會安定太平。黃帝晚年,九黎亂德,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靠占卜來決定,真正有能力的大臣得不到重用,有才華的士人都遠避于野外,家家都有人當巫史搞占卜,人們不再誠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農業生產,而是紛紛離鄉背井,到外地去碰運氣,軍隊喪失戰斗力。顓頊認為:“上世人和神各有專司,所以天順人和,不出現災禍,人們有吃有穿。”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社會問題,顓頊親自凈心誠敬地祭祀天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天,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去辦事和從事農業生產,鼓勵人們更多地開墾田地播種作物,以充分發揮土地的潛力。禁斷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使社會恢復正常秩序。

顓頊為帝后仍酷愛學習,他知識淵博,通達事理,很注重了解下情,以化解怨恨。他依照前人的經驗制定法則,治理四時五行之氣以教化萬民。他根據天象的變化,修訂了歷法,規定一年為十三個月,以日月直艮維、五星會于天歷之時為一年之始。冰開始分離、蟄蟲開始活動、雞啼叫三聲,就是春天到了。這時天為作時,地為作昌,人為作樂,鳥獸萬物都予以應和。為此,古人稱顓頊為“歷宗”。他還讓飛龍氏根據八種風的聲音制作音樂,叫做《承云樂》,用來祭祀上帝。他親自巡視各地,北邊到達幽陵(今遼寧境),南邊到達交趾(今兩廣境),西邊到達流沙(我國西北的沙漠地區),東邊到達蟠木(日出之處)。他的統治取得了成功,天地間所有的生物,各地的大小神靈君主,只要是日月照到的地方,沒有不馴服和歸附的。

顓頊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葬于濮陽。他的九個嬪妃安葬在陵園北邊。


評:顓頊也是一位半人半神的英雄。先秦典籍《國語》中說他將星與日辰的位置安排于北維,看來他既是人間的帝王,又是天上的主宰,所以才能有這么大的能耐。作為守成之主,他傾全力安定社會,禁止迷信泛濫,又誠心祭祀天帝,反映了當時人事與神事混雜,統治者左右為難的境況。他將通鬼神的巫卜之事從民間收回帝室,要求百姓專心從事生產,和洽人際關系,可以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意識形態的專制,而這在當時不僅是十分必要的,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永和县| 获嘉县| 都昌县| 宜宾市| 平谷区| 体育| 洪泽县| 微山县| 凌源市| 莱芜市| 科技| 无棣县| 德庆县| 华池县| 苗栗市| 浮梁县| 陕西省| 菏泽市| 阿城市| 偏关县| 乌鲁木齐县| 治多县| 卢龙县| 隆林| 马山县| 子长县| 新邵县| 阿城市| 改则县| 东阿县| 新河县| 洛南县| 福泉市| 聊城市| 克拉玛依市| 建始县| 扎鲁特旗| 德格县| 辽阳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