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史簡明讀本·遼史 金史 西夏史
-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 1127字
- 2019-11-15 14:01:13
志第四 社會生活
遼代人的衣食住行亦有特色。史書上雖說契丹人“皮毛以衣”,那是指御寒的衣服。平時他們也穿絲織品。葉茂臺遼墓、豪欠營契丹女尸墓、陳國公主墓及耶律羽之墓中的契丹人均穿著多套絲織左衽服裝,面料有錦、絹、羅、綺、綾、紗等品種。遼代契丹人腰中外系鞢帶,上面掛著一串金玉、水晶、靛石質料的裝飾品,還有取火石、筷子、餐具刀等。這與他們的游牧生活有關。壁畫中多有契丹人殺羊、整只煮羊、大塊吃肉的場面。各地出土的牛腿瓶、雞冠壺等均為奶具,是“人仰湩酪”的最好注腳。酒具、茶具的出土說明契丹人飲酒飲茶的風氣亦很盛。遼穆宗和遼興宗均是酒鬼,穆宗飲酒成癮甚至達到病態程度。敖漢旗遼墓壁畫中有整盤的石榴和切開的西瓜。契丹人栽培西瓜是從回鶻人那里傳入的,比漢人早。《胡嶠陷北記》中詳述了契丹人種西瓜和胡嶠初吃西瓜的感受。遼代大文學家蕭韓家奴曾典南京栗園,他還向遼興宗講過炒栗子的哲學:“炒栗:小者熟則大者必生;大者熟則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為盡美。”說明契丹人吃炒栗子很普遍。遼朝漢族地區則主要吃粟和麥。北京趙德鈞妻種氏墓壁畫中有蒸饅頭的畫面。
契丹人住的皆為氈帳,皇帝的御帳捺缽造得很豪華,有如宮殿一般。契丹人遷徙時用車裝載物品。出門騎馬則是契丹人的尋常事。
契丹人無論男女皆髡發。男子只在兩鬢(個別的外加前額邊沿)各留一綹頭發,其余部分全剃光。婦女只剃去前額邊沿部分,其他部分留長發。長發在頭頂用絹扎在一起。再從左側分成一小綹長發結成細辮。辮繞前額之后壓于頭頂結扎處。其他長發均披在耳后和腦后,垂至頸部以下。
契丹人只有耶律和蕭兩個姓氏。兩姓之間互為婚姻,同姓不婚。近親結婚、娶親不論輩分、離婚和再嫁不受限制,是契丹的婚俗特點。遼朝早期契丹人還有姐亡妹續的習慣法。如無妹者,岳父有義務為妻子過早亡故的女婿想方法續弦。如需花費牛羊,應由岳父籌辦。遼代契丹人結婚要送彩禮馬、牛、羊和金銀首飾。動輒羊三百只、牛六十頭、馬六十匹。
契丹貴族興厚葬。如非早期被盜,遼墓中多有珍貴文物出土。遼代貴族或官員一般為多室磚墓。契丹人尸體除了穿多套衣服外,往往還罩以銅絲網絡,臉部蓋以銅或銀的金屬面具。有用木棺者,有用石棺者,亦有不用棺者。棺或尸均置于主墓室的尸臺上,還有用木制的房屋式棺帳以罩棺。把棺帳置于尸臺上,再把棺放在里面。遼墓中多有壁畫,內容多為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寫照,如出行圖、宴飲圖等。石棺外面多涂白灰,繪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或游牧生活。遼代契丹人和漢人均禮佛極盛,因而也有按僧人葬俗火葬者。骨灰盒或木制,或陶瓷制。
遼代皇帝遇有大事則舉行柴冊儀,此乃世選之遺存。帝后還在本命年舉行再生儀,此乃生殖崇拜之遺存。摔跤、擊鞠(踢球)、射柳、射兔、下圍棋和雙陸等均是遼代人的業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