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6 AI產品經理的創新方法

許多AI技術在飛速發展之中,有些AI技術是自帶概率屬性的,所以AI創新是一場無限逼近完美的過程。

筆者對AI產品創新實戰的要求匯總如下。

(1)多做。工作量越大,找到創新方法的可能性越高,想出200個以上的點子,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2)不盲從,打破慣性。

(3)具備向競爭對手競爭的思維。

(4)學會書面頭腦風暴,挖掘個體的需求。

(5)及時激勵最佳創意的提出者。

(6)具備鑒別好想法的能力。

(7)產品總監要營造競爭氛圍。

(8)要將產品趣味化。

(9)要將團隊敏捷化。

此外,筆者再深度解讀一下協同打造AI產品的方法。

在產品的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產品的創新成本快速上升、用戶需求個性多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關鍵需求的“點”來進行產品創新,以實現產品差異化發展,達到提高產品競爭力、附加值、創新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的目的。用戶協同產品創新(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簡稱CCPI)作為一種新興的、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用戶潛力的產品創新模式,得到了AI產品創新設計、研究領域的專家及學者的普遍關注。然而,撰寫本書時筆者未檢索到CCPI中“面向用戶關鍵需求的產品協同創新方法”的系統性研究成果。

因此,筆者在這里立足于“對用戶需求進行排序”等相關理論和技術,重點對CCPI中“面向用戶關鍵需求進行協同創新”的原理及形成機制、影響協同創新的因素及識別企業內部協同創新因素、產品創新方案生成法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開發、工程設計等專業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創新。潛在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單個人或組織的創造力是有限的、漸進的,但活動累加的影響是深遠的。大多數企業的創新活動建立在個別技術的基礎之上,依靠AI技術突破取得成功的企業尚未形成一套系統、全面、驅動全員參與的創新流程。基于用戶需求的變化,引導并驅動創新活動的開展,調動滿足用戶需求的積極性和有利因素,是協同創新的關鍵。

2.6.1 用戶協同創新

1.用戶協同創新的形成機制

首先回顧一下用戶協同創新的知識和內容。用戶協同創新是適應信息技術和信息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創新模式。通過利用用戶協同創新模式,挖掘用戶不同的需求模式和需求信息,區分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是實現基于用戶需求的協同創新的關鍵。任何類型的項目或產品,其復雜性和新穎性都是影響其開發成功的關鍵因素。

高新穎度產品最常用的創新方法是市場細分、原型設計和成為產業專家。低新穎度產品常用的創新方法是消費者參與、市場細分和用戶開發。常規產品常用的創新方法是市場細分和消費者參與。

對產品的市場成熟度、技術成熟度有清晰的認識是實施產品創新的前提。不同的創新驅動著不同技術成熟度、市場成熟度的產品的開發和商業化過程。當技術和市場都處于低新穎度時,創新的重點在于改進現有技術的使用以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通過與用戶協同,實現產品和服務在定價、包裝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差別化創新。當使用原有技術去開發新的市場,或為原有市場提供新的使用方式時,企業主要通過原有技術的新穎組合服務于特定市場,此時企業必將與顧客保持密切的關系,創新的主要來源在于潛在用戶的參與。當開發新技術以滿足成熟市場的顧客需求時,企業競爭的焦點主要在于產品的性能和新穎性,即為現有市場提供性能更高或者更新穎的產品,而不在于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創新的源泉是開發者,但了解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和欲望是創新的關鍵。當技術和市場的新穎度都較高時,由于新技術的應用和新市場的開發都沒有明確的界定,所以新產品在多數情況下是由開發者和領先用戶合作來進行的。

2.用戶協同創新的流程

作為AI產品經理,再來看一下用戶協同產品創新的流程。由于不斷接觸新產品,領先用戶會不斷給銷售或服務人員提出他們的需求愿望,這種愿望通過銷售或服務人員的描述將在專業設計人員那里轉變成產品構思,產品設計人員依據該產品構思,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最終形成滿足客戶需求的成熟的創意方案。

形成創意方案后,進入不同的協同創新流程。技術和市場比較成熟的項目直接進入協同開發流程,以快速滿足用戶需求;技術成熟而市場新穎度較高的項目,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重新組合,在制定項目任務書之后進入協同創新流程;市場比較成熟而技術比較新穎的項目,將制訂技術開發路線圖,與用戶協同開發新技術,形成技術開發路標,并最終形成技術開發的任務書,進入產品協同創新流程;市場和技術都比較新穎的項目,進入市場管理流程,形成產品開發計劃、市場和技術開發計劃,形成技術與市場開發路標后制訂項目任務書,再進入用戶協同產品創新流程。

實現用戶創意包括三個漸進的過程:①用戶創意的形成,由于現有產品可能在性能、款式、顏色或者其他滿足用戶價值的因素上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要求,或是信息黏滯驅使用戶產生產品創新的動機。②用戶創意的實現,用戶創意經過市場營銷人員的加工,變得更加清晰而明了,但要真正實現用戶的創意,產品經理必須加強與專業設計人員的溝通與聯系。③形成成熟的產品創意方案,用戶、營銷人員和產品設計人員的良好溝通是形成產品創意方案的基礎,設計人員通過溝通不斷學習和積累知識,并將用戶的創意不斷融入產品創新的過程,設計人員的知識將得到更新和傳播,隨著知識的更新和傳播,設計人員可能會被激發產生新的知識,從而保證用戶最初的創意演化成完全可行的創新產品。當整個協同創新過程完成之后,可以通過對整個產品協同創新過程進行評價,更新產品設計庫,形成企業知識庫,以便讓企業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2.6.2 影響用戶協同創新的因素

上面回顧了用戶協同創新的相關知識,我們再來看一下影響用戶協同創新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決定了用戶協同創新的深度。

1.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協同創新的特征

(1)用戶深度參與。在基于用戶需求的協同創新過程中,用戶不僅僅是產品的消費者,更是產品創新的參與者。用戶對于企業產品創新不再是通過定制或者是選型、配型來參與產品的設計、生產活動,而是與企業的市場營銷、研發、生產等人員一道協同進行產品的創新。

(2)協同技術網絡化。市場信息化和知識網絡化的快速發展為用戶協同創新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盡管用戶、營銷、研發、生產等人員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基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協同創新環境可以利用各種先進的創新工具和創新知識來進行用戶所需的產品創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要。

(3)目標一體化。用戶協同產品創新始終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特征,創新團隊成員通過相互交流、學習,他們的知識、經驗和創新能力出現螺旋式上升,快速實現新知識的創造,并確保創新知識或創意轉化為最終的創新產品,而客戶在此創新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自己的需求。

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協同創新是網絡環境下的、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的、用戶深度參與的、復雜的協同創新過程,主要受到企業外部的協同創新因素、企業內部的協同創新因素、用戶因素的影響。

2.企業外部的協同創新因素

好的協同創新環境可以激發創新組織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加速產品創新的進度。外部的協同創新因素主要包括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技術環境等。

(1)市場環境。企業需要對市場環境進行動態的把握和理解,識別市場要素的各種變化所蘊含的潛在機會;充分利用各種預測工具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獲得工藝創新的目標。市場環境調研是與用戶合作,由用戶提供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小組調查、常規調查和其他相關的調查獲得,以快速響應顧客、提高產品創新的針對性和成功率、降低創新成本。成功的協同創新強調在供應商和顧客之間維持長期的互動,企業可以通過邀請客戶加入協同創新小組或進行雙向拜訪的方式維持與用戶的持續溝通,將用戶理念不斷灌輸到企業所有職能部門,而不是簡單地將其作為一個市場信號傳遞給產品研發人員,牢固樹立“全體員工為用戶服務”的理念。

(2)政策環境。①國家創新系統環境,國家創新系統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面對機會和威脅時的選擇范圍,多數企業是在一個或者兩個國家內培育、制定和發展其執行創新戰略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各國都有不同的領先技術領域。②國家企業治理系統,即企業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實施和改善體系。不同治理模式決定著不同的創新激勵機會和創新動力。③他國創新系統環境,密切關注他國創新系統在組織、技術和生產能力方面的優勢,學習那些發展勢頭“猛”的新型國家的創新系統。因為這些創新系統可能培養出一大批具有較強創新競爭力的新企業,本國企業也可以從國外創新系統產生的技術獲利。

(3)技術環境。新產品創新的機會大多來源于知識的不斷積累和發展,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服務的很多創意和構思之所以會成為一種可能,是因為明確了一種技術在未來的發展軌跡之后,企業會積極尋求信息或技術供應商,并建立聯系,聯系的模式可以是通過建立“虛擬大學”等形式將各方面的專家聯系起來,為公司提供新的技術信息。技術信息的搜尋和組合還必須通過開展標桿比較去探索技術信號最有力的變化,從而去發現更有競爭力的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的市場。

3.企業內部的協同創新因素

(1)精益生產。對任何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建立能夠對變革做出快速反應的組織結構,將很難獲得成功。在當前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創新已不僅僅是研發部門的事情,而日益變成整個組織的任務,組織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增長和組織制度的不斷變革,給傳統的穩定而機械的組織結構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精益生產就是一種解決創新問題的生產組織模式,這種組織模式通過團隊協作、共同參與、靈活的工作單元和打破層級壁壘,建立了一種更加松散的組織結構,將非常有利于協同創新活動的開展。

(2)核心人物。創新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往往會造成很多創新的夭折,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確定創新活動的靈魂人物,他支持創新,并以自己的極大熱情和精力去組織創新、推動創新。靈魂人物的作用在于能夠理解關鍵技術、核心知識,能夠解決從實驗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大量問題;對創新成果擁有的潛力有極大的自信,而這種自信可以有效地說服企業決策者為之提供有效的支持。創新的成功離不開高質量的信息交流,僅僅通過先進的IT技術和軟件是不可能實現有效的溝通和知識共享的,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實現,核心人物在知識管理領域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3)培訓、發展。通過員工培訓和員工發展可以讓員工運用新設備、掌握新工藝、理解新理念,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同時也能夠增強員工的責任感,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當組織進行一項重要創新時,不少員工也許會感到創新對技術能力的要求是他所不具備的,由此會產生焦慮,這種焦慮和不安使得員工可能會抵制創新。培訓使他們明白了創新戰略的合理性,使得創新項目得到順利推動。培養組織、團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培訓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培訓有助于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的核心在于其學習的持續性和團隊性,但要讓員工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所以,我們在制訂員工技能培訓計劃時還要考慮如何培養員工養成良好的團隊學習習慣。

(4)團隊協作。有效開展協同創新的一個最佳組織方式是團隊。融合不同的觀點來解決現實問題是協同創新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團隊工作模式為這種融合創造了可能。衡量一個團隊高效與否的重要標志是團隊的任務和目標是否明確;團隊的領導是否高效;團隊內個人角色與能力的匹配是否合理;團隊內部的爭端處理機制是否健全;團隊與外部組織的持續聯絡是否通暢。

(5)創新氛圍。創新不僅是新事物的發明,更關鍵的是新事物的應用。許多偉大的發明都來源于幸運的偶然發現。雖然創意的形成需要靈感的閃現,但在實現和應用創意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發現和解決一系列的小問題。不管是燈泡、即時貼、便簽條的發明,還是其他一些成功的創新活動,都包含著各個時代、各種人的創造性勞動。建立創新性文化氛圍涉及組織結構、溝通渠道、獎懲系統、培訓政策、會計和評估系統以及戰略展開這一整套內容。

(6)關聯業務。業務聯系密切的部門之間的關系協調與否會對協同創新產生重要的影響。協同創新尤其需要兩個業務往來頻繁的部門間進行有效的協同。如在一些大型企業中,由于部門相對較多,業務處理復雜,涉及人員多,如果部門業務銜接失利,可能會導致企業處理問題的周期過長,造成企業無法有效對用戶的需求產生快速反應,從而失去用戶、失去市場。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促使不同部門在同一項任務中分工明確,既各司其職又精誠合作。

4.用戶因素

用戶不僅提供需求信息和形態各異的創新思維,更將自己在產品使用過程及其他方面獲得的與產品創新有關的經驗、知識和創新技能及時有效地和營銷人員、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和共享。影響用戶協同創新的用戶因素主要是用戶的知識類型和知識結構。用戶的知識有以下幾種類型:①用戶的基本知識,主要是指用戶的基本信息以及由于用戶與企業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大量信息;②用戶的創新知識,主要是指用戶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由于參與創新過程而學習并創造的新知識;③用戶的技能知識,主要是指創新用戶所具備的技能;④用戶的經驗知識,主要是指用戶在與團隊成員不斷交流以及不斷體驗產品所獲得的經驗。用戶協同創新還需要研究用戶行為及用戶與制造商的關系,具體包括識別領先用戶、創新用戶群體對創新的貢獻、用戶參與創新的心理及行為特點等,對這些因素的認知和了解可以幫助企業構建良好的用戶協同創新系統。

筆者對用戶需求協同創新方法進行整理和研究后,結合AI產品的實戰,發現AI產品的創新方法與傳統產品的創新方法的原則是一致的,AI產品的創新方法包含傳統產品的創新方法,且因為借助AI進行創新的靈活性更高,借助AI進行創新的方法為AI產品所獨有。

2.6.3 AI產品的創新方法

這一部分筆者將帶讀者一同了解“框定熟悉感”和“建立新奇感”兩大AI產品創新方法。

如果你刷抖音,你一定在抖音上看到過海底撈的各種“網紅”吃法;如果你經常去肯德基、必勝客等快餐店,不難發現它們每段時間都會推出新品;如果你看綜藝節目,肯定知道“我是歌手”“中國有嘻哈”“火星情報局”等;如果你玩《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會發現隔段時間就會有新版本(新英雄、新屬性、新時裝)出現??

還記得健力寶、大寶SOD蜜嗎?還記得天涯社區、貓撲網、西祠胡同嗎?這些產品是不是已經被你逐漸淡忘了。

上述產品的興衰,其實大多都是因為一件事:新奇感。PF(Parapsychology Foundation)等國際頂級研究機構對“新奇感”進行了研究,不論是從商業、記憶、歷史等方向,還是從其他方向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都是“人類喜歡新奇的事物”。

但是,我們不斷更新產品、不斷創新就能刺激用戶來體驗嗎?

可口可樂的咖啡味飲料、高露潔的牛肉寬面條、谷歌眼鏡等產品都做了創新,為什么沒有成功呢?其實,這些產品在做創新時少考慮了一件事:熟悉感。

一個產品通過創新刺激用戶應該遵守一個原則——保持熟悉的新奇感。這其實與旅游行業的底層原理相似,人類喜歡熟悉且新奇的事物。旅游滿足了用戶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讓用戶體驗新的美景、新的食物、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攜程給你推送一條“博茨瓦納”的旅行信息,而你對這個地方完全不了解,此時恐怕文案再深刻,圖片再絢麗,也不會馬上打動你,因為你完全不了解這個地方,這會讓你產生“對未知的恐懼”。

人類恐懼未知的事物,保險行業就遵循了這個底層原理——滿足人類,提供確定性和安全感。所以,你選擇的旅行目的地肯定是你從某個信息源(音樂、電影、文章、媒體、社群等),有過一定的了解的地方。

問題來了,如何掌握“熟悉的新奇感”,完成產品創新?

筆者整理了2個方法供讀者參考。

1.攜帶熟悉感

(1)攜帶場景。

目標用戶對這個場景的熟悉程度如何?會不會因為完全熟悉而無法產生想要體驗的欲望?會不會因為完全陌生而需要花大量時間來培養習慣?

場景熟悉感弱:下午茶源于英國,我國是沒有下午茶這個概念的。雖然有商業刺激(外賣平臺眾多的下午茶品類)和文娛內容(電視劇、音樂中對下午茶的呈現),但在下午茶這個場景中,相關產品的體量并不大,這種情況在一線城市以外的地區尤為明顯。所以,如果一個蛋糕店針對下午茶這個場景做產品創新,其性價比肯定不高。

在外賣行業發展初期,大多數用戶對“點外賣”這個場景并不熟悉,所以餓了么和美團最開始針對的是大學生市場,因為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后來隨著資本的介入,企業通過大量的補貼來培養白領用戶,外賣場景才逐漸被大多數人所熟悉,滴滴打車的發展也是如此。

場景熟悉感強:肯德基和麥當勞在早餐中推出粥、油條、卷餅、春卷等產品,因為這些都是中式早餐非常常見的產品,用戶對粥、油條、卷餅等產品的熟悉感被攜帶了過來,再通過品牌加持,產品自然很容易就被用戶接受。

(2)建立新奇感。

產品熟悉感弱:對愛奇藝的三款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街舞團”“機器人爭霸”進行分析會發現,普通用戶能分別評判節目并給出如下評價。

中國有嘻哈:押韻、節奏感強、好看;

街舞團:節奏感強、好看;

機器人爭霸:好看。

所以,三個綜藝節目的主要元素在大眾的認知范圍內的排名是:中國有嘻哈>街舞團>機器人爭霸。對于元素的了解程度是能否讓用戶沉浸其中的核心指標。所以,拋開其他因素(明星、剪輯等),“機器人爭霸”定位的目標受眾自然就少于其他兩個節目。

產品熟悉感強:① 小米之家。在小米之家出售的產品(路由器、插線板、旅行箱等)基本都是用戶熟悉的產品,所以不需要再去培養用戶習慣,而小米通過性價比給用戶帶來新意。② 歐麗薇蘭橄欖油。橄欖油是用戶熟悉的品類,具有“健康”屬性,由于用戶對產品概念熟悉,所以不需要再培育市場。歐麗薇蘭基于熟悉感,通過“品牌營銷+移動營銷”獲取了市場成功。

2.建立新奇感

更新產品“感覺”是指:產品本質功能不變,利用外部因素(廣告語、包裝、場景、用戶等)使產品產生“新奇感”。

(1)廣告語。加多寶就是通過不同的廣告語傳達不同的感覺,從而賦予產品“新奇感”。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傳達加多寶為正宗,XX不正宗的感覺);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傳達XX改名為加多寶的感覺);對不起系列(傳達加多寶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信息,激發人同情弱者的本性)。

(2)包裝。可口可樂的“歌詞瓶”和“城市套罐”將外部感覺(歌詞的情緒、城市調性)賦予可口可樂,使用戶看到產品包裝時候產生“新奇感”。

(3)場景。喜茶將北京分店開在三里屯,將三里屯的時尚、潮流等元素賦給“喜茶”品牌,當用戶收到三里屯和喜茶兩個品牌的相關信息時,可能覺得喝“喜茶”是一件很“潮”的事。

(4)用戶。“特殊”用戶促進連帶效應。比如,Supreme作為年輕潮牌,在我國引爆于“中國有嘻哈”,基于“中國有嘻哈”的流量,大批用戶看到很多玩嘻哈的人都穿這個牌子,會產生一種感覺:穿Supreme才是最“潮”的事。

創新產品功能是指:基于用戶的痛點、爽點、癢點更新產品的本質功能,使產品產生“新奇感”。以下是幾個典型案例。

零度可樂、減脂雪碧:解決喝可樂的人怕影響身體健康的痛點。

小米插線板:在插線板中加入USB插孔功能,解決大插排不好看,小插排插孔不夠用的痛點。

偶像練習生:在大家都了解的選秀模式中,更換最主要的元素(把路人替換成練習生),解決選秀節目質量較差,用戶觀感不強的痛點。

抖音:區別于之前的內涵段子,極大地簡化用戶操作流程,且重視用戶“好看”的需求(智能推送、內容演繹等),讓用戶使用抖音的時候特別“爽”,為用戶制造爽點。

足跡:讓每個人都能拍出電影大片一樣的照片,滿足用戶體現自我拍照能力的這個癢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宁国市| 会东县| 郎溪县| 讷河市| 舒城县| 汤原县| 衡阳县| 寿宁县| 延吉市| 石首市| 长葛市| 桐庐县| 马边| 五峰| 通渭县| 镇巴县| 罗江县| 资溪县| 河津市| 钟山县| 临湘市| 桐乡市| 岗巴县| 营山县| 芮城县| 湛江市| 彭水| 仙桃市| 孟村| 无为县| 湄潭县| 彰化市| 瓦房店市| 习水县| 哈巴河县| 比如县| 双鸭山市| 衡东县| 宁远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