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經濟》對經典社會學的理論融合與方法超越
郭大水[1]
一個值得費孝通26次訪問的江南村落及30年之后出版的中文版《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1986年),必定在他老人家心目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江村調查80周年之際,作為社會學的后人,重新拜讀《江村經濟》、體會其中的社會學原理,通過將它與西方早期社會學經典大師理論與方法的比較,探尋其所蘊含的社會學理論、方法以及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意義,爭取達到對如何開展社會學研究的理論自覺,以推進社會學的學科建設。這既是對于費孝通晚年多次要求人們重讀社會學經典原著“補課說”[2]的執行,也是對他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