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研究(2018年第1期/總第1期)
- 李秉忠
- 1877字
- 2019-10-18 17:31:07
二 正義與發展黨執政前10年的貨幣政策——“埃爾多安經濟學”的基礎
2002年正義與發展黨贏得大選,延續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措施,增強了該國的經濟基本面,并在執政前十年開創了一個經濟增長強勁的新時代,創立了土耳其經濟增長的奇跡。在此期間,雖然有世界經濟高增長周期的外部環境助力,但正義與發展黨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貿易政策領域和產業政策領域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以銀行業為主導的高效的金融體系為正義與發展黨執政前10年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日后“埃爾多安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空間。
(一)以發行新幣為主導的貨幣政策調整
正義與發展黨開始執政后,延續了央行的貨幣政策,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貨幣政策方面,于2005年啟動了兩階段土耳其貨幣改革。第一階段,鑒于老里拉在60年間貶值了近60萬倍的事實,消除高面額貨幣產生的各種問題,提高土耳其貨幣的聲譽和可信度,2005年1月1日央行發行“新里拉”紙幣和“新庫魯斯”硬幣。新幣刪除了舊幣中的六個零,變革了貨幣單位。第二階段,從2009年1月1日起,發行新貨幣“土耳其里拉”和“庫魯斯”硬幣,取代“新里拉”。新版里拉的成功發行和流通,表明了土耳其中央銀行在履行法律賦予的最高標準的職責和權力時的高效和快捷,進一步體現了央行的獨立性和透明度以及央行在土耳其金融體系和土耳其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新版里拉穩定的幣值也讓土耳其的經濟步入發展的黃金時期。
(二)設立通脹目標和“利率寬走廊”政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無論對新興經濟體,還是發達經濟體都產生了嚴重影響,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忽視金融穩定不僅會威脅到中長期的宏觀經濟穩定,也會影響價格穩定。土耳其央行為了應對國際資本的沖擊,制定了一項新的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央行于2006年開始采用明確的通貨膨脹目標制,以保障金融穩定。截至2010年底,為了遏制全球危機的不利影響,中央銀行在現有制度中引入了一個不對稱的寬泛的利率走廊系統,銀行業的融資利率被用作利率工具。在傳統的貨幣政策中,政策利率決定了貨幣政策的立場,而在“利率寬走廊”中,貨幣政策立場取決于不同的融資利率,這個基于積極的、流動性的、靈活的框架政策,有助于在全球不確定性增加期間減少資本流動的波動性,但也影響了貨幣傳導機制的有效性。在此期間,央行還利用所需準備金和儲備期權機制等手段,使其政策工具多樣化,采取在不影響價格穩定的同時,確保金融穩定的措施。
(三)賦予中央銀行絕對權力,嚴格金融監管制度
土耳其的金融體系為銀行主導型,銀行業是金融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總資產占比超過95%,其余為保險、租賃、融資公司等。2012年6月,土耳其政府通過了《資本市場法(第6362法)》修正案,規范和監督資本市場,確保資本市場在安全、透明、高效、穩定、公平和競爭的環境中運作和發展,并保護投資者的權益。[16]2013年6月20日通過《支付服務和電子貨幣機構支付和安全結算系統法(第6493號法)》修正案,進一步明確了中央銀行的地位,央行具有規范土耳其里拉發行的數量和流通的權力,并建立支付、證券轉讓和結算系統,以確保所建立的系統的不間斷運行和受監督;建立并制定必要的法規以確定包括用于支付的電子環境的方法和手段;采取預防措施,加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并采取有關貨幣和外匯市場的監管措施;監控金融市場;確定銀行存款的條款和類型以及特殊金融機構的參與資金條款。[17]土耳其央行的獨立性和穩態的金融監管體系使土耳其成為國際資本一個具有超強吸引力的資金投放地。
(四)政策效果
2002~2012年,土耳其年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超過6%。即使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和緊縮的財政政策導致GDP在2009年收縮,但良好的金融市場和銀行系統監管幫助土耳其在危機后經濟率先反彈,快速恢復到正常水平。2010~2011年在全球經濟深陷金融危機之時,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已經強勁反彈至9%左右。當時,有兩家國際評級機構于2012年和2013年都將土耳其提升至投資級別。且于2013年如期償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2014年年底,土耳其的公共部門債務與GDP比率降至33%,外國直接投資的股票價值達到近1950億美元。但是,由于歐洲債務危機引發的土耳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場消費需求低迷,國內加齊公園事件和政府腐敗案導致的國內政局動蕩,盡管土耳其經濟依然保持增長趨勢,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卻下降至4.4%,2014年第4季度增長大幅放緩,全年增長率為2.9%。同時,政府于2014年1月大幅提高利率以加強該國的貨幣并降低通貨膨脹率,也是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土耳其在結構調整和經濟高速增長中,成為全球轉型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典范,一度受到國際經濟學界的廣泛認可,獲得了“經濟調整優等生”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