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陳爭平 朱蔭貴 胡政
- 5130字
- 2019-10-11 16:58:43
二 招商局與航運
據蔡增基回憶,接手招商局的管理工作,本是一場意外。
我接受了一個新職位,而這個職位是我在中國生活這么多年以來從未想過要擔任的……因為我沒有絲毫航運方面的經驗,所以我對接管輪船招商局一事并不感興趣。我甚至不知道輪船招商局在上海的總部地址。因此,張群的提議成為我生命中最大的一個意外。我第一個反應是拒絕這個提議,因為輪船招商局最初是由廣東人組建的,后來在其他省份人士的管理下變得支離破碎。作為一個廣東人,如果我拒絕掌管這個企業,一定會讓我的老鄉們感到失望。[17]
蔡增基此前一直從事著金融、財政及鐵路方面的工作,因而對其不熟悉的航運領域的工作,自然不感興趣。不過,出于“廣東中山人”的身份認同,蔡氏最終接受了這一任命。這一動機倘若不是出于蔡增基本人之口,恐怕難以令人信服。這一案例也為近代史中地緣及鄉族認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帶來了新的思考。當時上海有中山同鄉會、廣肇公所,四大百貨公司都是由廣東中山人所主持。
蔡增基上任伊始,發現1935年的輪船招商局正面臨著一場空前嚴重的危機。
董事會的所有成員和總經理都向政府提交了辭呈,因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威脅說要取消該公司對其財產和輪船的抵押品贖回權,因為輪船招商局已經欠了這家英國銀行1600萬元的債……由于總部和全國各地分公司里官員多有貪污腐敗和管理不善的問題,公司業績開始下滑。到民國政府接管該公司并開始重組之時,這家航運公司的狀況已經是混亂不堪了……擔任輪船招商局的總經理還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因為輪船招商局一直受制于青幫……其控制力已經滲入了輪船招商局的運營,控制著上海五個碼頭的作業……輪船招商局的兩位前任經理就是被青幫暗殺的;他們還逼迫董事會默許他們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干預輪船招商局經營的要求,而這些都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18]
1600萬的巨額債務、公司內部經營管理體系的腐敗與混亂、青幫的脅持、兩任死于非命的總經理,蔡增基就在這樣的險境中開始了他的工作。
蔡增基首先著手處理最為緊迫的債務危機,因為一旦匯豐銀行決定收回招商局對其財產及輪船等抵押品的贖回權,招商局當即“等同破產”[19]。此前,招商局的總經理面對銀行的催收往往采取拖延戰術,以至于招商局與匯豐銀行在債務問題上,進入了一種毫無轉機的惡性循環。然而,蔡增基的到來打破了僵局。
我之前曾在滬寧鐵路公司工作,而滬寧鐵路又是由中英銀公司投資興建的,且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關系密切,因此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管理層和我之間一直維持著良好的關系。他們聽說我被任命為輪船招商局的負責人之后非常高興,并且完全相信我能夠找出一個清償拖欠貸款的辦法……在接下來的一周里,比爾爵士邀請了利絲羅茲先生和我在華懋飯店共進午餐并進行會談。當他們要我提出一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時,我首先打趣說,一個可能的方法就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向輪船招商局出借更多的資金,這樣輪船招商局就能以此賺錢來償還之前的舊貸款;另一個更切實可行的方法則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減免還款金額,降低貸款利率,并同意以按年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剩余貸款……多虧了比爾爵士和利思羅斯先生在清償貸款一事上的疏通協助,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最終同意將貸款的金額由原來的1600萬元減免為1000萬元,將貸款利率從原來的6%降為4%,并且同意招商局10年分期償付余額。我說服了財政部長兼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請其下令由政府的中央信托局為招商局擔保。因為雙方都抱著真誠的態度尋求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案,并且甘愿作出一定讓步,所以最終達成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20]
蔡增基利用了此前在鐵路、金融領域工作中建立的人脈資源,以及與孔祥熙的密切關系——蔡氏在上海任職時曾協助孔祥熙處理金融及財政問題,并與孔氏建立了“長久友誼”[21]——否則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匯豐銀行管理層的信任及孔祥熙的配合。同時,蔡增基務實的態度與靈活的談判手腕,也是僵局得以化解的關鍵。在另一樁招商局與匯豐銀行的糾紛中,蔡增基憑借這種“實用主義”的行事風格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他在事后總結道: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和輪船招商局之間另一個有爭議的小案件是輪船招商局所簽發的一份倉庫憑單丟失的規則問題……我于是邀請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經理一起吃午餐,并在餐桌上做出了讓步和妥協,即雙方各承擔一半的損失。在處理不涉及原則性問題的糾紛時,我的政策是秉持互諒互讓的精神,而我的前任總經理們處理糾紛的政策則是堅決捍衛輪船招商局的利益而完全忽視另一方的利益,所以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22]
與處理對外事務時的靈活多變相比,蔡增基在推進招商局內部改革的過程中,則呈現一種完全相反的鐵腕風格。盡管招商局的債務危機在蔡增基的努力下暫時得到了解決,但倘若沒有盈利能力,招商局終究無力實現債務的最終償還,遑論長遠發展了。為了使招商局的航運業務回歸正軌并提高效益,蔡增基以強硬而果斷的方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重組輪船招商局的過程中,我嘗試使所有的辦公室員工和船員變得高效且有紀律性。所有輪船一經裝滿就立刻下海,以保證投資能實現利用最大化。輪船??吭诖a頭進行維修時,船長要負責監督輪船的維修工作。所有客票均在岸上的售票處出售,除艙面旅客外,售出的所有船票上都有一個編號。以前,除頭等艙乘客之外,所有乘客都可以登船后再買票,所以船上賣票的買辦們往往少報實際銷售的票數,而把這部分錢款裝進自己的腰包……作為新任總經理,我決定展現我的強硬手腕,并且表明我擁有警力支持……為了協助輪船招商局重組,交通部給我派來了一批技師學校的畢業生。我給這群學生分配的任務是研究導航、客運和貨物運輸。在過去,學生并不受輪船招商局的歡迎,因為他們被認為是麻煩制造者。但我的政策是只要他們表現良好,就給予他們合理的待遇……我從這些學生中挑選出了一些比較優秀的,然后任命他們為客船上的事務長,以取代已經被我解雇了的那些買辦……對河運的下一步改革是清理賺取非法收入的“茶童”……他們的主要作用是走私大煙和毒品,以及在港口之間運送他們自己的貨物。他們以損害公司利益為代價賺取個人的收入,還經常逼迫乘客為他們提供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服務支付高額小費……改革方案的第一步是登記所有的茶童……完成登記工作后,我下令所有茶童要在中國紅十字會和上海市衛生局的醫生那里接受體檢。檢查結果出來后,我解雇了所有患傳染病、性病、晚期肺結核和其他不治之癥的茶童……如此,大約有2/3的茶童都被遣退了……輪船招商局按月向剩余的茶童支付工資,但是嚴禁他們在港口之間私帶貨物或做任何其他生意,同時也規定他們向乘客收取小費的額度不得超過10%。[23]
蔡增基的這段回憶,不僅是對其大刀闊斧的航運服務改革的記錄,更可反映彼時長江航運的管理之混亂、乘客體驗之惡劣。低劣的服務品質,碼頭及船舶低效的工作方式,為買辦、茶童層層截流損耗的利潤,再加上外國航運企業在長江上游的競爭,招商局在這樣的環境中試圖贏利,確實是天方夜譚。
蔡增基改革措施的推行,不可避免地觸動了青幫[24]的利益。面對青幫威脅,蔡增基沒有做出任何退讓,他以強硬手段進行彈壓,以徹底驅逐長期盤踞于招商局之中的青幫勢力。
更糟糕的是,輪船招商局的買辦常常也是青幫的成員,因此他們的權力甚至比分公司經理或船長的更大。我發現輪船招商局的基層員工中已經有青幫成員滲入,并且公司的高層領導人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勾結和賄賂的現象……青幫最大的據點是上海法租界的金利源碼頭,所有客船和河船都要在那里停泊。這些幫派成員會向入境旅客收取定額的服務費……至于旅客們失竊或存儲在這個碼頭的貨物丟失造成的損失則難以計數。我下定決心要清除金利源碼頭的這些幫派成員,于是我邀請了法國的總領事、市政主管和警察局局長共進午餐。我告訴他們我不久將撤走在法租界碼頭停靠的所有船只,改為??吭诠沧饨杌蚱謻|的其他碼頭。這一舉動意味著法租界將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他們主動提出將配合我清除金利源碼頭上的那些流氓……一周后,法國警察包圍了碼頭,搜查并沒收了大量的走私貨物和武器。這樣,輪船招商局就重新取得了對金利源碼頭的控制權。上海的青幫十分強大,以至于國民黨的許多顯赫的領導人都與青幫成員有私交,并以政治伙伴的禮遇對待他們。對輪船招商局的歷任總經理而言,上任后立刻去拜訪青幫臭名昭著的領導人以請求他們配合甚至成為慣例……但是我就任總經理后根本沒有理睬他們,黃金榮于是登門拜訪,但我碰巧不在家中,之后我連電話也沒給他回過……為了恐嚇我,青幫在我辦公室前導演了兩次武力示威……然后我將此次事件通知給了公共租界當局,并要求他們提供警力保護……他們向我保證,他們的警察能夠維護公司所在地的安定與秩序。第二天中午之前,那群惡徒又出現在我辦公室前面,但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公共租界的警察獲得通知后很快便騎著摩托車到達了現場,驅散了那群惡徒。警察一定是嚴厲地懲治了參與其中的鬧事者,因為他們再也沒有出現過。[25]
蔡增基與青幫的正面沖突,可謂驚心動魄。值得注意的是,蔡增基在與青幫的斗爭中并未借助南京國民政府及國民黨高層的力量。事實上,蔡增基早已意識到蔣介石等國民黨領導人與上海青幫的關系,以至于他在與蔣介石的一次會面中,有意回避了關于青幫的“敏感話題”[26]。由是,蔡增基再度運用圓滑的談判技巧,在午餐會上以經濟利益為導向,促使法租界市政及警方出手幫助招商局清除青幫勢力。
獨立解決青幫問題,亦為蔡增基及招商局的管理層提供了一種正面界外效應(positive externality),即更大的自主權與獨立性。蔡增基曾表示:“以強硬而果斷的方式處理我面臨的問題后,我發現我其實并不需要南京政府的協助,因此,南京政府也就沒有理由對公司的管理層說三道四了?!?a id="w27">[27]
對外折沖樽俎,對內雷厲風行,正是借助蔡增基剛柔并濟的管理方式,輪船招商局才得以走出危局。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1937年抗戰的全面爆發,招商局的正常經營業務被迫中斷,蔡增基本人也著手處理一系列戰時備戰與善后工作。
蔡增基首先參照甲午戰爭時的先例,在撤離上海前將招商局在上海的財產管理權托管給了一位美國商人衛利韓(William Hunt),后者將負責日軍占領上海后招商局在公共租界的日常運營。[28]輪船招商局總部南遷香港后,其運營資金正是源于衛利韓對法租界金利源碼頭的經營。[29]
為了避免招商局的河運及海運船只落入日軍之手,蔡增基對這些船舶進行了相應的處理。
為了避免被攔截,輪船招商局的所有海船都在香港尋求庇護。公司的小型船只已經被政府征收,用來沉入水中以堵塞河道,為的是向日軍表明我們永不投降的決心。大型的內河汽船都駛往重慶避難。2000噸級以上的輪船以前從未嘗試過由上?;驖h口逆流駛向重慶,因為擔心長江上游峽谷水流湍急……我告訴他們,如果有好戰分子反對我的命令,就對他們說:寧可讓我們的船沉在長江里,也不能留給日本人……在戰爭期間,我們的船全都安然無恙,輪船招商局沒有一艘船只被強大的日本海軍俘獲……輪船招商局在香港避難的大型海運船只都被賣給了英國航運公司。[30]
由是觀之,蔡增基在抗戰期間對招商局的船只大體有三種安排:一是遵照政府命令沉入河道以阻擋日軍;二是沿長江逆流而上轉移至重慶避險;三是運往香港寄身英國航運公司名下以尋求庇護。盡管這樣的處置或許存在一定的爭議,但至少在客觀上避免了招商局的運輸力量為日軍所用,這也是蔡增基領導下的輪船招商局為抗戰做出的一大貢獻。
在香港期間,蔡增基曾“多次被重慶政府委派執行復雜任務”[31]。其中,在與日本爭奪煙臺正記輪船公司下屬的六艘輪船的控制權時,蔡增基與重慶政府發生了齟齬。
重慶方面在周四向我下達命令,并要求我依據中國法律扣留這些船只……我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在不適用中國法律的英國殖民地上依據中國法律將這些船只扣留下來……我選擇無視重慶方面依據中國法律扣留這些船只的命令,而是根據英國法律提起了訴訟。如果我聽從重慶方面的命令,那么我將不得不與香港當局進行外交談判,而香港當局一心只想避免與日本發生外交接觸,這樣做只會讓我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既然我們處于戰爭的非常時期,我就不得不按照我認為正確的方法果決地處理問題。使用英國法律大大簡化了這個案件,法院不僅向我頒發了禁令,許可我扣押船只,且指定我為這些船只的清算人……這個結果對于中國政府來說是大獲全勝了,但交通部仍然執拗地給我寫信強調依據中國法律解決這個案子的理由……這些狂熱的愛國主義者們不肯承認香港已經不再是中國管轄領域的現狀,也不愿面對中國法律不在香港適用的事實。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經常會影響人們的思考能力。[32]
蔡增基在處理此事時展現的實用主義作風,為自己引來了重慶政府內部頗為嚴厲的批評。
蔡增基在輪船招商局的任職,隨著日軍占領香港而終結。對蔡增基而言,在招商局近六年的任職經歷或許并非其人生中最重要的職業生涯;但對于招商局而言,蔡增基卻是其百年歷程中鮮為該局記住的領導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