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0章 注釋
- 第19章 加強黨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全面領導
- 第18章 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
- 第17章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 第16章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 第15章 大力提高就業容量和質量
第1章 前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的新發展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針對我國現階段的發展實際作出的重大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新形勢下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把握和實踐運用,是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找準經濟發展路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指南。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既需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同時也需要積極參與國際循環,從而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從國內大循環來說,需打通各個地區之間的壁壘,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內部及其相互之間的堵點,促進現代金融、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從國際循環來說,需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不斷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增強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為我國企業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將推動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推動國內資源和國際資源更有效利用,促進國民經濟實現更加強勁、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發展。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環境下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必由之路。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有利于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將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能夠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實現更為安全的發展,使我國既能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又能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實現發展和安全的相互促進。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條件下培育新動能、重塑競爭新優勢的根本舉措。我國要素稟賦條件已發生深刻變化,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0萬億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暢通國內大循環,以國內促國際,可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國內市場越大、創新能力越強,就越有利于暢通創新資源的流通渠道;參與國際大循環,以國際促國內,可以更好地學習和吸收全球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將在更高起點、更大空間推動科技創新和比較優勢轉換,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