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陳爭平 朱蔭貴 胡政
- 2314字
- 2019-10-11 16:58:44
三 經濟
蔡增基在中國從事的經濟方面的活動,主要涉及創辦香港工商銀行,重組及管理新寧鐵路、粵漢鐵路、滬寧鐵路,以及在廣州、杭州、上海從事的財政、稅收管理工作。
1917年秋,蔡增基接受夏威夷同鄉陳天斗的邀請,與其一同籌建香港工商銀行有限公司。
陳天斗也來自檀香山,畢業于芝加哥大學……袁世凱倒臺后我又去了一趟北京,并在那里遇到了陳天斗。我們聊到了對中國政治的失望,但是他說服我打消了回美國的想法,于是我轉而投入銀行業。我成功地說服了我的朋友劉惠民入股,他畢業于紐約大學,認購了2萬美元的股份……薛仙舟畢業于加利福尼亞大學,后來又去德國留學。民國元年時曾擔任中國銀行的代理行長。鑒于他在銀行業界的聲譽,而且又是陳天斗的朋友,所以他也被邀請加入了我們,然后他又推薦了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陳公衡作為我們銀行的經理。[33]
從香港工商銀行籌建時期的管理層來看,歸國留學生群體在其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隨著銀行業務的擴展,蔡增基甚至吸引了詹天佑的入股。在詹天佑的感召下,王寵佑、蔡國祖等歸國留學生亦紛紛投資入股。這些歸國留學生大多畢業于海外名校如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愛丁堡大學等。[34]據蔡增基回憶,香港工商銀行不僅是一間名副其實的“歸國學子銀行”,此后更為中國金融界培養了諸多銀行家。[35]而歸國留學生的人際網絡,也成為蔡增基此后在中國從事各方面工作的主要助力。
在鐵路重組與管理方面,蔡增基的專家顧問及團隊亦通常由具有留學背景的人士組成。如蔡增基受孫科之邀重組新寧鐵路時,他便派出了“留學日本的陳鐵珊、畢業于康奈爾大學的劉菊可和畢業于紐約大學的鐘啟祥”作為接管小組,前往臺山負責鐵路管理工作。[36]在協助李濟深改造粵漢鐵路時,蔡增基起用了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的盧炳玉擔任總工程師;而盧氏亦在此后重建滬寧鐵路及滬杭鐵路時擔任蔡增基的技術總顧問。[37]
除了獲得歸國留學生群體的大力支持外,蔡增基在負責鐵路經營管理方面工作時展現出的優異的籌資能力,亦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蔡增基曾以金融手段巧妙地為隴海鐵路重建爭取了更多的資金。
在籌資方面,我做了多種嘗試,試圖找到更多未被開發的資金和物資來源。比如,我從交通部接手鐵路管理工作時,我們也接收了一批未出售的隴海鐵路債券,面值總計約100萬美元……中國的銀行家們試圖以票面金額60%的價格向交通部收購這些債券。當交通部在周會上討論這一出價時,我提出了反對,因為這個價格實在太低了……于是我與上海的比利時銀行合作,設法以最高的價格銷售這些債券。銀行和我都同意先找一家著名的、實力雄厚的經紀商行,以確定的價格買走一半的債券,這樣便在上海創造了一個市場價。剩余的一半債券則由這家銀行通過柜臺出售給出價最高的競買人,出價不得低于經紀商行的購買價格……這樣,鐵道部就多獲得債券面值20%以上的價值來用于隴海鐵路的恢復工作。[38]
在重組滬寧鐵路時,蔡增基以控制成本及增加收入為核心的財務能力,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我們嘗試了一切方法來縮減開支和增加收入。為了創收,大部分的被稱為“花車”的豪華私人車廂被改造成了普通客車車廂。這些私人車廂此前是免費供高級官員來往于上海和南京時乘坐的。我們還引入了車次更為頻繁的單機組蒸汽式火車來取代上海至吳淞口之間的大編組長列車,這樣空余出來的車廂就可以被用到主干線路上拉載更多乘客以實現創收。所有的物資采購均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39]
與此后處理困擾招商局的青幫問題一樣,在對待干擾鐵路正常運營秩序的組織及人員方面,蔡增基亦采取了強硬的態度與手段。
機械師協會成員通過各種勒索手段從粵漢鐵路榨取利益。由于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這個工會組織勢力十分強大……最后,李濟深將軍任命我為粵漢鐵路總經理。在接受任命前我提出如果沒有軍隊支持,就無法重建和改造粵漢鐵路,于是他當即簽發了一份密令,授權我指揮他駐扎在粵漢鐵路沿線的部隊……看到自己對粵漢鐵路的控制權受到了損害,機械師協會于是秘密組織了一次大罷工。我的巡查員發現了工人藏在鐵路動力室里的80多支步槍。于是我下令逮捕了其中兩名勞工頭目,并收繳了他們的武器。這次行動標志著機械師協會開始喪失對粵漢鐵路的控制權。[40]
同樣強硬的態度被蔡增基帶到了市政管理工作之中。1930年,蔡增基被張靜江任命為杭州市市長。[41]上任伊始,蔡增基便迅速開展了稅款催收工作。
這里的富裕人家都不繳納市政稅費……為了徹底鏟除這種特權,我和張靜江主席商定將警察劃歸市政府掌控,這樣就可以派他們到拖欠了市政府稅款的人家催繳稅款。此外,我們還選出了一些拖欠稅款的大戶,并將他們的名字公布在日報上以施加壓力。這兩種辦法之中,哪一個都會讓這些大戶人家感到有失顏面,于是他們只好乖乖繳稅。有了這筆額外收入,市政府不但改造了杭州的街道,還在郊外修建了更多的通路,方便游客使用。[42]
不過,諸如此類的強硬手腕,并不代表蔡增基習慣在管理工作中濫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通過這些事例,我們不難發現,蔡增基的原則和底線實際上是很清晰的:對于干預破壞秩序的行為及組織——無論是青幫、鐵路工會還是逃稅市民——蔡氏都秉持決不退讓的態度,并運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對其進行強力的打擊。
綜上所述,蔡增基在近代金融、鐵路交通、經濟等領域均有頗多建樹,由于篇幅所限,無法逐一詳陳。正是出于蔡增基在上述種種工作中的卓越表現,他才得以被張靜江、張群等國民黨人賞識,并推薦其臨危受命成為輪船招商局的總經理。[43]此外,在這一系列經濟工作中,蔡增基背后的歸國留學生群體亦發揮了顯著的作用。《蔡增基回憶錄》中的不少章節均有述及留學生群體在回國后的工作、活動情況。蔡增基的回憶錄將民國時期歸國留學生群體再度引入了研究者的視野之中,這一群體對近代中國的影響,仍值得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