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陳爭平 朱蔭貴 胡政
- 1343字
- 2019-10-11 16:58:43
一 蔡增基與《蔡增基回憶錄》
目前國內關于蔡增基生平的記錄,可謂鳳毛麟角,僅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網及中山市檔案信息網等少數平臺,提供關于蔡增基的簡要介紹。[4]此類不過百余字的簡介,自然無法呈現蔡增基風云際會的人生歷程,亦難以突出其在中國近代史中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
韋慕庭(Martin Wilbur)及何廉(Franklin L.Ho)在《蔡增基回憶錄》的前言中,概述了蔡氏生平。蔡增基祖籍廣東中山,1892年出生于夏威夷。中山網絡在中國近代史和商業史上十分重要。我們可以用香山及后來的中山縣商人的文集及回憶錄[5]和近人研究香山和中山縣的成果,[6]來探討蔡增基和這一地區商人的商業網絡、經營手法及商貿經驗是如何促進中國工商業發展的,這有助我們加深對中國近代企業史,特別是華商、商業組織的認識和了解。此外,中山網絡也可加深我們對近代中國一些中山地區人物,包括孫中山、孫科、王云五和吳鐵城等的認識,他們的地位在近代中國都是舉足輕重的。
蔡增基17歲時結識了彼時正在夏威夷從事革命活動的孫中山,由此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追隨者”[7]。1911年回國,次年進入廣東省議會工作。不久,蔡增基在好友盧信的安排下獲得赴美留學的助學金,由此重返美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進修。[8]1915年,蔡氏學成歸國,歷任香港工商銀行副董事長、廣州市政廳財政局局長、上海商標局局長、廣州國民政府土地局局長等職。1920年代末,蔡氏還負責過漢口、廣州、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鐵路運輸建設、管理工作。蔡增基為中國鐵路交通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蔡增基回憶錄》二十章中有幾乎一半的篇幅與蔡從事的鐵路工作有關。1930年,蔡增基被任命為杭州市市長,次年又轉任上海市財政局局長。[9]1935年,蔡增基開始了長達六年的輪船招商局總經理的職業生涯,在此期間他成功解決了招商局的貸款危機,并鐵腕推行一系列改革,扭轉了招商局的局面。[10]1941年,蔡氏在輪船招商局的工作因戰事被打斷,他本人亦幾經周折奔赴重慶避難,直至1944年返回美國。[11]
“實用主義”與“理想主義”并存,是蔡增基的兒女對蔡氏之為人的描述。蔡氏亦自稱其本人為“一個受理想驅動的實用主義者”[12]。因此,蔡氏一生有著頑強的信念與務實精神,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實干家、企業家的必備品質。此外,據蔡增基之子蔡守仁回憶,蔡增基精力旺盛,自學能力極強。及至年過半百回到美國后,還通過三年“馬拉松式的閱讀”,自學了凱恩斯、拉斯基、弗洛伊德等人的經濟學、社會學乃至精神分析學等思想。[13]
1969年,蔡增基在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引介下,將其于1950年代中期撰寫的回憶錄初稿交給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口述歷史項目組。[14]該項目組通過訪談及書信詢問的方式,幫助蔡氏對其回憶進行深入挖掘,并以此對回憶錄初稿進行補訂及重新編輯。1973年,《蔡增基回憶錄》正式出版,其英文書名為My China Years:1911-1945。[15]2016年首次出版的中文版《蔡增基回憶錄》,正是由此轉譯而來。
《蔡增基回憶錄》全書共二十章。其中,前十八章講述了自1892年蔡氏出生至1944年返美前后的種種經歷;第十九、二十章則是蔡增基在1970年代增補的關于對新中國及蔣介石政權的看法,以及1944年返回美國后的生活與工作概述。[16]事實上,蔡增基一生在中國的時間,前后不過30年。然而就在這30年間,蔡氏的工作涉及航運、經濟、金融、政治等諸多領域,其人生經歷更是豐富非常。蔡增基個人傳記對民國史諸多課題的研究皆有幫助,學人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