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眾多偉大的領導者都敦促其追隨者接納困境(在社會領域等同于失?。?,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展望未來。比如,丘吉爾(Churchill)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暗時刻的演講,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冷戰期間的演講,小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在美國民權運動中的演講,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在美國經濟滯脹時期以及后來美蘇軍備競賽期間再陷經濟困境時的幾次演講,都是極好的例子。我們認為,對于任何類型的領導者而言,要想帶領組織度過困厄,積極態度都必不可少。
3.自我覺知,包括學習敏捷性 學習敏捷性可以定義為“一種實用的智慧,讓個人能夠實時學習,并將所學應用到其他情境”。領導者必須有勇氣承認失敗,并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壞事中找到積極因素。失敗在所難免,重要的是領導者要敞開心胸接納它,愿意糾正錯誤,并從中學習。創新組織的領導者善于從失敗和成功中汲取經驗教訓,供手下員工學習,激勵他們向前。本文作者之一蘭德爾·懷特在為《打破玻璃天花板》(Breaking the Glass Ceiling)和《經驗的啟示》(The Lessons of Experience)這兩本書而做的研究中,曾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到這些特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