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這些年中,徽宗準備過什么樣的生活呢?皇帝的兄弟們的處境很尷尬,試圖廢黜皇帝的大臣會主動接近他們,因此讓皇子擁有實權非常危險。然而,文化價值觀強調對皇帝與其兄弟們共同母親的孝道,更不要說還有手足之情,這就要求皇帝友好地對待眾位兄弟。在宋朝,皇子并未被授予實質性的政治軍事職務,也不會統領軍隊與管轄府州。他們被賜予充足的俸祿與所有象征性的高等特權,比如有權擁有大批扈從,或佩戴能顯示其地位的服飾。但他們必須避免給人留下懷有政治野心的印象。任何皇帝都無法容忍皇位的潛在競爭者周圍聚集著野心勃勃或詭計多端的大臣。
皇子們要證明自己沒有政治野心,一個辦法是盡可能地以種種跡象表現自己享受放縱的生活——縱情于酒色犬馬。放蕩的皇子是一種被認可和理解的社會類型。
皇子還有一種方式來消磨時光,那就是鉆研學問與藝術,這正是神宗的兩個弟弟(徽宗的叔叔)趙顥和趙頵選擇的道路。作為高太后留在世上的兒子,趙顥、趙頵在哲宗朝的后宮女眷中很受歡迎。事實上,他們屢次請求搬出皇宮住進自己的宅邸,但因為神宗每每拒絕,徽宗的這兩位叔叔在成年很久后仍住在皇宮里。他們只需履行一些不重要的禮儀職責。趙顥的碑文中記載,神宗每次郊祀,以及兩次明堂祭祀時,都由他擔任亞獻;此外,趙顥偶爾會代表神宗主持太廟祭祖。既然徽宗逐漸意識到自己身為皇帝弟弟,毫無疑問,他會特別留意這兩位叔叔,因為他們為他提供了一個也許可以效仿的范例。
趙顥和趙頵都對宗教感興趣。據說趙頵“喜浮屠、老子之言,撮其精要,刻板流布”。趙顥尤其癡迷佛教,代表皇帝參加了重大的佛事。他還喜好醫書,并自己配制藥方。趙顥精通書法與箭術,對音樂興趣濃厚。有一年,他曾為元宵節的娛樂活動創作了一些曲子。他還熱衷于收藏善本圖書,神宗鼓勵他這種興趣,每次得到異書,都會派人給他送去。趙頵在書畫與醫學上也有同樣的興趣。他的書法作品中包括幾種不同字體,畫過花、竹、蔬、果、蝦、魚、古木和江蘆等作品。他編著了一本名為《普惠乘閑集效方》的醫書,還用自己存的藥材配制藥方,為人治病。趙頵的妻子王氏也擅長繪畫,據說她在十六歲嫁給趙頵后,便醉心繪畫與文學,而不是珠寶等奢侈品。趙頵于1088年去世,徽宗當時才六歲。趙顥是在八年后的1096年離世,因此徽宗有更好的機會來了解他。趙頵與趙顥都有好幾個兒子,是與徽宗年齡相仿的堂兄弟。
不過,在徽宗培養這些與叔叔嬸嬸相同的雅好之前,必須先精通標準的文學課程。11世紀80年代末,為了確保哲宗接受全面的儒家教育,朝廷中很多人做出了努力,徽宗所接受的教育類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下面這件事的影響。六十多年前專門為年幼的仁宗編寫的三本圖文并茂的書籍,也都給哲宗重新印制出來了。其中一本關于歷史上著名的君臣,一本囊括了宋初三朝發生的一百件大事,最后一本共有三十卷,用插圖描繪了郊祀隊伍使用的各種物品,如旗幡、旗幟和裝飾華麗的車輛等。當時還多印了一些卷冊,分發給各王宮及眾高官,徽宗的早期教育中所用書籍很可能就包括這些。
哲宗的一位老師范祖禹編著了八卷本的《帝學》,通過講述早先帝王的軼聞,來說明偉大的帝王尊師重教,篤好學問。這本著作如今依然存世,書中對所有用兵的先例一概不提,帝王不會由于行事果斷、開疆拓土或提高人民福祉而受到稱贊,而是因為遵從師教而被褒揚。例如,后漢開國皇帝光武帝邀請儒生入宮,指定五經博士,聆聽他們的講解,并親臨他們講學的太學,因此備受贊揚。在打敗所有敵人后,光武帝就對軍隊只字不提。太子詢問軍事戰略時,他的回答是:衛靈公詢問孔子軍隊部署的問題時,孔子就曾表示反對。在宋朝早期的皇帝中,范祖禹著重介紹了仁宗,因為正是在仁宗時期,儒家學者給皇帝講學形成了制度。
1091年,徽宗九歲時,有位翰林學士為宗室和皇子的教育提出一個方案。根據最終方案:皇子從八歲到十四歲,每天要背誦二十個字的段落若干。每年還要對他們的進展進行考試。1093年二月,徽宗十歲時,高太皇太后決定讓皇子們到宮外就學,并在以前一位皇子的住處設立了學舍,兩名大臣擔任老師,四名宦官負責管理。大約六周之后,皇子們開始學習,哲宗給每人頒賜“九經”一部,還有儒家大師孔子、孟子、荀子與揚雄的著作。
在1095年,哲宗請高官推薦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皇弟們的侍讀?;兆诘氖套x中有三位是知名的學者,傅楫、朱紱和何執中。三人都有文官職位,前兩位早在將近三十年前的1067年就獲得了官位。三位侍讀都是南方人,傅楫與朱紱都來自福建路仙游縣,何執中來自稍北的今浙江境內。傅楫和何執中早年都曾經擔任地方官,后于11世紀90年代來到京城。從1087年開始,朱紱擔任皇宮的“大小學教授”。1094年,章惇升任宰相,朱紱被召入宮中,向哲宗講授有關“正心、誠意、知人、安民”的道理。接下來四年,他一直擔任皇宮侍講,并兩次獲得提拔。
傅楫或許是三位侍讀中最致力于儒家學問的,他年輕時曾師從著名的儒家學者,還娶了老師的女兒為妻。他在二十年間游宦各地,收集了大量的藏書。此后四年,傅楫一直任太學教授。在傅楫作為皇子侍讀的五年間,建議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改革,在他看來,皇子的教育一直強調書法和作文,卻犧牲了經典教育。傅楫認為皇子教育應該關注美德與禮儀,而不是書法這樣的小道。傅楫請求朝廷同意他的方案,將授課內容限定在探討《論語》、《孝經》與《孟子》的范圍內,不再關注唐詩與詩歌創作。徽宗的侍讀還向徽宗和其他皇子講授基本的歷史知識,尤其是可以從中汲取明確的道德教訓的事件,如秦始皇與隋朝亡國之君(隋煬帝)等歷史上有名的揮霍無度的統治者,都建造了奢侈的宮殿與庭院。儒家關于節制的教導一定常常與他們實際所處宮殿的富麗堂皇之間存有矛盾。
哲宗婚后不久,又發生了一次巨變:掌握皇宮實權的高太后在1093年九月初三去世了。高太后不信任十六歲的哲宗的治國能力,在病床上召見了范祖禹等幾位值得信賴的大臣,要求他們如果哲宗在她死后試圖推翻她的政策,一定要抵制。事實證明,高太后的懷疑是正確的。沒過多久,哲宗便決定罷免祖母的重臣,開始恢復父皇神宗的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