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宋徽宗
  • (美)伊沛霞
  • 3069字
  • 2019-09-12 10:58:52

宮廷生活

在皇宮中成長是什么樣的呢?跟全國其他地方都不一樣(圖1.1)。對那些從未進入皇宮的人來說,最引人注目的是環(huán)繞皇城五公里的磚墻。宋朝皇宮的規(guī)模比今天北京的紫禁城稍小,沿著高大厚重的城墻,修有七座城門、四座六十米高的角樓作為防御。最壯觀的城門是正南的(皇宮正門)宣德門。宣德樓是一座雄偉的門樓建筑,上層兩邊有朵樓,屋頂上覆有燦爛的琉璃瓦。這座門樓的五座大門上了紅漆、裝飾有金釘,磚墻上則雕鏤著龍、鳳、云彩,棟梁上也都有雕刻或彩繪。《東京夢華錄》卷一,30頁。

宣德門是皇帝內(nèi)宮與開封城民眾、甚至與整個宋帝國之間的標(biāo)志性分界線。皇帝利用宣德樓的象征意義,定期出現(xiàn)在城樓上,以示對臣民的關(guān)心。每年正月元宵節(jié),皇城對面的御街就變成一個慶祝節(jié)日的場所,皇帝與一些宗室成員會來到宣德樓,在城樓的二層觀看表演。此外,皇帝在效壇祭祀天地之后,也要登上宣德樓宣布大赦。《東京夢華錄》卷六,173頁。《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八,葉1a-6b;卷三十三,葉3a—6b;卷八十三,葉2b—6a;卷一百,葉4b—8a。

皇宮通常也稱“大內(nèi)”,類似于尋常百姓家里禁止陌生人進入的內(nèi)宅,家里的婦女和仆人可以在里面隨意走動,不用擔(dān)心外人侵?jǐn)_。皇帝的侍仆中包括公務(wù)員即大臣,大臣手下的胥吏,畫家、天文學(xué)家與御醫(yī)等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宮女、宦官等貼身仆人,還有給皇帝擔(dān)任警衛(wèi)的禁軍。皇城中為皇帝的各類侍仆留出了不同的區(qū)域。皇城內(nèi)有兩條大道,一條東西向,一條南北向,將皇城劃為三塊大的區(qū)域。東西向大街從西華門一直通往東華門,將皇城一分為二:前部(南面)主要是大臣和文職人員辦公的地點,后部(北面)多為住宅區(qū)。可以進入皇城前部禮儀空間和辦公區(qū)域的官員,不能從正南門進入,那里只有皇帝與皇后才能走,他們只能從別的門進去,如右掖門,而且大部分官員必須下馬步行入內(nèi)。

在南部的中央,坐落著皇宮內(nèi)面積最大也最正式的宮殿,即大慶殿,用于舉行新年朝會等重要的國家典禮。大慶殿在重大典禮時可容納兩萬多人,六座殿門均可通往大殿。大殿面闊九間,長約五十米,東西兩側(cè)各建有一座角樓,有五間長,東西角樓的排列使人覺得猶如寺院中結(jié)構(gòu)對稱的鐘樓。主殿后是另一座大殿,東西廊各長六十間,皇帝在典禮期間使用。《東京夢華錄箋注》卷一,30-31頁;卷六,167頁,卷十,243頁。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31頁。關(guān)于各類建筑的開間尺寸,參見Guo Qinghua(郭慶華),“Yingzao Fashi: Twelfth-Century Chinese Building Manual.” Architectural History 41: 1-13。

大慶殿往東,佇立著秘閣,該建筑群約藏有四萬冊書籍。大慶殿往西是另一座大殿文德殿,殿前矗立著鐘樓與鼓樓,用于報時。從皇城的后門開始,一條南北向的大道一直縱貫至東西向道上,把皇城后半部分為兩個區(qū)域。文德殿后面的垂拱殿與紫宸殿有時也會被用作慶典場所。早在徽宗父親在位時,四位著名畫家就奉詔在垂拱殿的屏風(fēng)上作畫,每人畫一面。這幾位畫家也奉詔在紫宸殿的屏風(fēng)上作畫:艾宣畫四只鶴,崔白畫竹,葛守昌畫海棠花,郭熙畫巖石。《圖畫見聞志》卷四,168—169頁。郭熙《林泉高致》,載潘運告編《宋人畫論》,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0年,54頁。Susan Bush(卜壽珊), Hsio-yen Shih(時學(xué)顏), Early Chinese Texts on Paint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187.身居高位的大臣常常出入這些大殿。皇帝最親近的顧問與大臣——被稱為兩府——每天在文德殿朝見皇上。每隔五日,數(shù)十名官員在垂拱殿覲見。此外,還有多達(dá)數(shù)百名官員要每月覲見兩次,第一次是每月初一在文德殿,第二次是每月十五在紫宸殿。此外,皇帝還會定期邀請大臣赴宴,這時他們也可能要去別的大殿。《朝野類要》卷一,21—22頁。《政和五禮新儀》,散見各處。

圖1.1 汴京宮城

這些朝會大殿的西面是中央決策機構(gòu)的辦公地點,尤其是三省與樞密院和翰林學(xué)士院。附近還有御史臺與諫院,這兩個機構(gòu)的官員被稱為“言官”,因為他們的職責(zé)是對行為不端的官員、錯誤政策進行批評,并直言進諫。這些辦公地點是官員工作、文書存檔和抄錄奏疏與詔書的場所,排場自然比不上皇帝主持典禮的大殿,但也不一定會破舊狹窄。翰林院共有十間建筑:其中一間供文職人員辦公用,翰林學(xué)士四間,信使和待詔各一間,兩座御書樓,還有被稱為玉堂的正中大殿。裝飾玉堂內(nèi)壁的是幾位有名的藝術(shù)家。10世紀(jì)80年代,董羽在東西屋壁上畫了波濤洶涌的海浪,每幅長達(dá)十八米。幾年后,畫僧巨然在北墻上畫了一座云霧籠罩的山峰。1030年,大臣晏殊將自己所畫的六曲山水屏風(fēng)送給翰林院。如果皇帝臨幸,屏風(fēng)就置于皇帝御座之后。據(jù)當(dāng)時的人說,這些畫整個看上去會使人感覺自己置身于海上的仙島,傳說那些島上住著神仙。Scarlett Jang(張珠玉),“Realm of the Immortals: Paintings Decorating the Jade Hall of the Northern Song.” Ars Orientalis 22, 1992, pp. 81-96.小川裕充《院中の名畫——董羽·巨然·燕肅から郭熙まで——》,《中國繪畫史論集:鈴木敬先生還暦記念》,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年,23—85頁。

宋徽宗孩童時期的大部分時間應(yīng)當(dāng)是在皇城的后面度過的,那里多為住宅和精致秀麗的園林。在徽宗的父皇神宗在位期間,宦官宋用臣監(jiān)督整修了后苑的瑤津亭。他從南邊幾百公里外的杭州運來一座獨特的亭閣,還挖了一個新池子。池子里沒有荷花,宋神宗感到很失望,宋用臣請神宗次日再來,隨后將城里所有盆栽荷花悉數(shù)購入宮中,種在池塘里。第二天宋神宗親臨,看見滿池的荷花,龍心大悅,于是讓他最喜歡的畫家郭熙為此亭閣作畫一幅。宋神宗青睞的另一座花園在睿思殿,這里樹木環(huán)繞,溪流潺湲,夏季極為涼爽。郭熙為睿思殿所繪之松巖壁畫也大獲成功,引來宮里的人題詩數(shù)百首。《林泉高致》, 53—54頁;Susan Bush, Hsio-yen Shih, Early Chinese Texts on Painting, pp. 189-190.

文官在皇宮里是皇帝最高級別的侍仆,但他們的人數(shù)還不是最多的。兩千多名禁軍在皇城值守,把守皇城城門的出入,并擔(dān)任皇帝的護衛(wèi)。皇城中還有1069名廚師及幫工,里面所有人一日的飯食需要數(shù)千斤面粉,每年需要幾萬只羊、三十二噸糖。英嚴(yán)《宋代宮廷的供給制度》,《河北學(xué)刊》1991年第5期,82—87頁。Robert M. Hartwell(郝若貝),“The Imperial Treasuries: Finance and Power in Song China.” Bu letin of Sung-Yuan Studies 20, 1988, pp. 42-43.

為了管理文件,文官手下配備數(shù)千名書吏。這些書吏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與文官截然不同,他們可能要在同一辦公地點工作數(shù)十年,可以想見,他們的子輩到了年齡也會從事類似的工作。有一類技術(shù)專家,例如天文學(xué)家、醫(yī)生與畫家,比書吏身份稍高,但地位仍比不上普通文官,他們的辦公區(qū)域集中在皇城后部的東側(cè)。關(guān)于文員,參見James T. C. Liu(劉子健),“The Sung Views on the Control of Government Clerks.”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10, nos.2-3, 1967, pp. 317-44。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京都:同朋社,1985年,501—548頁。關(guān)于技術(shù)專家,參見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98—141頁。

官員、書吏與技術(shù)專家只是在皇城里工作,晚上通常要回到自己家中。除了這些每日出入皇城工作的人員外,還有數(shù)千名侍仆在皇城內(nèi)過夜,人數(shù)最多的是尚書內(nèi)省雇用的幾千名婦女。關(guān)于她們的數(shù)量,參見朱瑞熙《宋代的宮廷制度》, 60—66頁、26頁;以及Patricia Buckley Ebrey(伊佩霞),“Record, Rumor, and Imagination: Sources for the Women of Huizong's Court Before and After the Fall of Kaifeng”,載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46—97頁。皇宮里的女人都不能向南越過東西大街,但被派去服侍皇室的那些侍仆,要頻繁來往于北面三分之二宮殿群內(nèi)的各個庭院。不過,其中有數(shù)百人不屬于貼身侍仆,因此只是留在東北側(cè)的服務(wù)場所,那里主要用來制衣與洗衣,儲存用餐與儀式的器物。

與在行政和軍事領(lǐng)域任職的男性一樣,宮女也有自己的封號及銜級制度,但這種對等是虛假的,因為宮女也是皇帝的潛在伴侶。宋徽宗在1082年出生時,父親神宗已經(jīng)即位十五年,當(dāng)時神宗除了妻子向皇后之外,還有十三位配偶。《皇宋十朝綱要》卷八,葉1a-2a.神宗的配偶似乎全部是從侍女中選上來的。

神宗主要住在皇城西北區(qū)域中央的福寧殿,就在他召見大臣的垂拱殿后面,而皇帝的母親、祖母與配偶居住的宮殿則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徽宗年幼時,宮中地位最高的女性是神宗的母親高太后,神宗在位時她居住在寶慈宮,神宗建議為她修建一座更大的宮殿,高太后并不贊成。神宗的妻子向皇后住在隆佑宮。《宋史》卷二百四十三,8625、8630頁。除了皇后與太后,這里可能還住著大約五十名皇親,均有各自的宅邸與仆人。這些親屬包括神宗的繼母、繼祖母(神宗之前的歷代皇帝遺留下的嬪妃),神宗自己的嬪妃、子女、兩個兄弟及其家眷。

宮中大部分內(nèi)務(wù)工作宮女都能做,但并不是全部:要跨越男人世界與女人世界,就用得著宦官了。自古以來,宦官在宮廷事務(wù)中一直發(fā)揮著作用,作為皇帝的貼身隨從,他們有時還會憑借這一身份,取得支配地位。9世紀(jì)唐朝時,宦官控制著接近皇帝的渠道。為了不讓此類事件重演,宋朝統(tǒng)治者嚴(yán)格限制宦官人數(shù):宋朝初期設(shè)定尚書內(nèi)省與內(nèi)侍省宦官的總數(shù)為180人。關(guān)于宋朝的宦官,參見張邦煒《宋代皇親與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263—303頁;王明蓀《談宋代的宦官》,《東方雜志》第15卷第5號,1981年,57—60頁;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 163—165頁。

宦官與宮女一樣,也有自己逐級晉升的職業(yè)道路。最高級宦官的職責(zé)遠(yuǎn)遠(yuǎn)不止是送信,他們可以被派出宮城甚至京城,并委以重任,例如檢查各路的軍事活動或稅務(wù)征繳,少數(shù)宦官甚至成為軍隊統(tǒng)帥,還有一些奉命掌管普通官員與文職人員構(gòu)成的政府機構(gòu)。宦官還要記錄并審查宮殿內(nèi)的官庫。內(nèi)藏庫是保管皇室奉宸庫資金的官庫之一,貯存著錢幣、黃金、白銀與絲帛等寶藏。其他官庫貯存皇宮人員使用的物品和禮品,例如茶庫與柴炭庫、油醋庫、存放典禮禮服的儀鸞司,以及貯存來自朝貢外交使團的香料、藥材、象牙的進口香藥庫。Robert M. Hartwell, “The Imperial Treasuries: Finance and Power in Song China.” pp. 21-26.

宋徽宗出生時,宮中最有勢力的宦官是石得一,他被派去修建尚書省的新房屋,共有四千間,工程于1082年年中開始,翌年年末完成。宮廷畫家郭熙負(fù)責(zé)在很多屋壁和屏風(fēng)上作畫。《宋會要輯稿·職官三四》,葉31b。《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百四十一,8210—8211頁。《文昌雜錄》卷三,142—143頁。《石林燕語》卷四,56頁。一個房間單位是四根臺柱之間的區(qū)域。作為一種長度單位,兩根柱子之間的空間被稱為一個“開間”,五個開間長和四個開間寬的一座房屋就是二十個房間單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石河子市| 偏关县| 深水埗区| 凤山县| 彩票| 读书| 华安县| 乡宁县| 石柱| 武宁县| 鹤岗市| 肃南| 民县| 裕民县| 通许县| 徐州市| 清远市| 碌曲县| 铜陵市| 英吉沙县| 东海县| 精河县| 视频| 舟曲县| 湖南省| 阳谷县| 义乌市| 会同县| 图木舒克市| 天全县| 嘉祥县| 酒泉市| 宁乡县| 白朗县| 肇东市| 桑植县| 新津县| 手机| 姜堰市|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