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的休息裝備
※個人野營裝備
在旅途中,你會需要一些關鍵工具來完成一些日常普通的任務。這些工具也就是你的個人野營裝備。也許你會覺得這里所列的一些器具與你的旅行關系不大,而你需要的是另外一些器具。但是在你整理行裝的時候,一些器具還是可供參考的。
指南針
指南針是重要的導航工具,指南針有必要人手一個,而且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指南針。萬一你與大部隊失散了,指南針可能是你找到安全之路的唯一指望。很多人發現,量角器指南針要比棱鏡指南針好用。指南針是常用物品,請務必保管好你的指南針。要放在手邊,如放在衣服口袋里、系在皮帶上或掛在脖子上。

地圖
當你在野外探險的時候,擁有一張好的地圖是十分重要的。當然,只有在你懂得如何看地圖的前提下,地圖才會有用。平面圖上通常標有詳細的道路路線和城鎮位置,因此它是你規劃行程路線時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如果要了解某地的地形狀況,你就需要一張地形圖(野外旅行的標準式地圖)。你所需要的地圖比例尺應大于1∶100000,這樣的地圖才能比較好地顯示詳細的地貌特征,以便你進行正確的導航。務必把地圖放在合適的地方。當天氣比較潮濕的時候,最好把地圖放在防水的箱子里。
水壺
野外探險的時候,飲水是一個重要問題。在沒有水源的地方,你需要有足夠的飲用水儲備。因此,準備一個高質量的水壺是十分必要的,但應防止出現水壺漏水(特別是在遠離水源的地方出現這一事故是十分糟糕的)。如今有多種容量的水壺可供選擇。一般來說,1升左右容量的水壺比較合適,帶在身上不會覺得太重。水壺的蓋子最好和壺身連在一起,這樣蓋子就不容易丟失了。此外還應注意,壺蓋處也是一個易于漏水的部位。
凈水器
如果你不清楚將前往地區的水源是否干凈,那么最好帶上凈水器。凈水器在一般的戶外用品商店都能買到。將水倒入凈水器中,經過大約15分鐘的消毒凈化之后,水就可以倒出來安全地飲用了。

現金
旅行途中,將你的現金和護照放在棉布錢包里,而錢包則放在衣服里面的口袋中。這樣一來,既不會很顯眼,又能在需要時方便地拿取。為了以防萬一,你需要在錢包以外另外存放一些小面額的現金,以備應急之用。
貨幣的選擇取決于你所前往的目的地,但也要攜帶一定數量的途經國的貨幣。如果你所前往的某個國家的貨幣在你本國不能兌換到,那么一般來說,攜帶美元總是比較有用的。比如你可以攜帶面額為10美元和1美元的總計100美元的現金。因為,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是接受美元的。
手表
當你身處野外的時候,別忘了帶上手表。除了能看時間以外,手表還可以用來檢驗你是否在規定的行程之中。當到達一個計劃中的休息點的時候,你有必要看一下時間以核對自己是否符合當日的行程計劃。如果你沒有在特定的時間到達某一既定地點,這很可能意味著你在行進途中拐錯了一個彎。

手電筒
當你在昏暗的光線中看地圖的時候,手電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背包的空間比較大,則最好再帶上能固定在頭部的探照燈。這樣,能讓雙手空出來更方便地做一些事,例如在黑暗中搭帳篷或換車輪胎。

電池
除非你確定旅途中能夠買到電池,否則就得為手電筒、收音機等準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包括堿性電池和鋰電池)。堿性電池要比鋰電池便宜,且適用范圍也較廣;而鋰電池的使用時間更長,且能在異常低溫的狀況下工作。注意小心處理廢舊電池,不要將其投入火中或埋入地下,因為電池里面的重金屬會滲入土壤,造成環境污染。正確的做法是將廢舊電池扔進專門的回收箱。
小刀
如果你的行囊中沒有空間容納一個綜合性的工具箱,那么帶一把瑞士軍刀也會有用處。但是在上飛機之前,你要把小刀放在主要的工具袋里(飛機上是不允許在手提行李中放小刀的)。

餐具
野外探險需要帶兩只盤子(其中一只應為內部較深的),或者是帶一套軍用飯盒。軍用飯盒的優點在于既能用來當餐具,也能用做炊具。此外,你還需要有個杯子(大約300毫升容量)。你要綜合考慮各種材質餐具(塑料餐具、瓷餐具、鋁餐具等)的優缺點。塑料餐具的優點是分量輕、不易損壞,缺點是遇火會熔化。而瓷餐具和鋁餐具雖然更牢固,但分量比較重,而且盛上熱東西的時候比較燙手。刀、叉、湯匙等餐具最好是鋁質或強化塑料的。如果可能的話,你也可以買那些比普通餐具更為輕便的專業野營餐具。
帳篷

帳篷是旅行途中休息和睡覺的場所。帳篷的形狀和大小有很多可供選擇的范圍,有許多帳篷是專為某些特殊情況設計的。你所選擇的帳篷要適合旅行地的氣候和特點。如果是背包徒步旅行,你還應該考慮到你能背多重的行李。正式出行前,你應該背上帳篷等行囊做一些負重適應訓練。
睡袋

在野外生存的時候,睡袋能帶給人家的感覺。睡袋的選擇要適合旅行地的氣候特點。如果選擇不當,不是太熱,就是太冷。要是在一些氣候條件極端的地方,睡袋選擇不當將會導致嚴重后果。在睡袋里面,你還可以鋪上一層隔熱的席子。你得注意保管好睡袋,千萬別把它弄濕了。
洗漱用品
除了肥皂、牙刷、牙膏、洗臉毛巾和梳子之外,你的洗漱用品還應該包括洗發水、指甲刷、指甲剪,如果需要的話還應該帶上剃須刀以及剃須泡沫。所有這些物品都應該放在一個防水的小包里面。如果你計劃的野外旅行將持續好幾周,則有必要在帆布背包里帶一個綜合性的洗漱用品箱,其中的洗漱用品應該能滿足各項日常洗漱需要。另外,一些每日必用的洗漱用品應放在一個小袋子里隨身攜帶,如浴巾、洗臉毛巾、廁紙等。除此以外,你可能還需要帶上防曬霜、唇膏、驅蟲液等用品。這些物品在高溫下通常會溶化,因此要特別注意保存。許多女性在外出旅行時很喜歡帶上一些自己常用的衛生用品,因為她們怕這些東西在有些國家買不到。即使能找到這些東西,通常價格也不便宜。

急救用品
每一個準備野外旅行的人都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準備好一些基本的急救用品。這些基本的急救用品應該包括各種型號的防水膠布、消毒紗布、腹瀉藥、阿司匹林或撲熱息痛(退熱凈)、消化藥和電解質平衡粉劑等。此外,如小剪刀、滅菌手術刀以及繃帶等物品也是十分有用的。



電子產品
收音機雖說不上是一件重要物品,但它確實能夠在漫長的旅途中為人們增添幾分樂趣。如果前往國外進行野外旅行,期間又看不了電視或上不了網,那你就只能用一只短波收音機來收聽一些當地或國際的電臺節目當消遣了。
此外,照相機和手機也是很有必要攜帶的。照相機可以記錄下旅途中的美景;手機能夠方便聯絡,雖然在一些偏遠地區有可能收不到信號。當然,如果你是前往國外,別忘了帶上電源適配器(方便給電池充電)。

■所有權的問題
如果探險活動中所使用的一些團體裝備是用團隊集體資金(包括團隊成員的會費以及其他的贊助或捐贈)購置的,那么探險活動結束之后就得考慮這些裝備的歸屬問題:是直接遺棄在旅行地還是送給當地的某些人或組織,或是存儲起來以備日后的旅行使用,或是允許團隊成員折價買走,也許還可以采取拍賣的形式,拍賣所得捐獻給慈善機構。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旅行前就應該達成一致。
雙目望遠鏡
在野外旅行中,雙目望遠鏡十分有用,而且能為旅行增添不少樂趣。有了雙目望遠鏡,你就能夠遠遠望見前方的某些潛在危險,并且能夠仔細觀察到一些遠處的花草樹木;有了雙目望遠鏡,你就能夠在遠處提前發現一些野生動物,而不去驚動它們;有了雙目望遠鏡,你就能夠確定遠處的某塊區域是否適宜作為營地,而不必親自走近觀察;有了雙目望遠鏡,你就能夠在高處判斷出最佳的渡河位置。一些鳥類觀察愛好者也許需要攜帶那種比較高級的望遠鏡,但對于一般人來說,帶一副迷你型望遠鏡就足夠了。

個人日記本、記事本等
紙張在受潮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弄破,因此你應將一些本子放在防水的袋子里。你可以在日記本上記下旅行中所做過的一些事及所見所聞,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等到旅行結束,再翻看一下這些旅行日記,你仍會覺得很有意思。
針線盒
針線盒可以只有火柴盒那樣大小,但里面應該包括這些東西:針線、一兩顆不同大小的紐扣、別針、小剪刀。現在,這種輕便小巧的針線盒很容易在戶外用品商店里買到。
如果你戴眼鏡,那么最好再攜帶一些修理眼鏡的小工具,以便自己能夠修理一些小毛病。如果你的眼鏡破了或丟失了而又配不到新眼鏡,可以買一個放大鏡將就一下,總比沒有強。

洗衣工具
如果你的旅行將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并且需要在旅途中洗曬衣服,那么你還應該帶上清潔劑、曬衣繩、曬衣用的夾子等物品。建議你把這些洗衣用品都裝在一個塑料袋里。

旅途游戲
在行囊中帶一些娛樂玩具絕對是一個好主意,可以供晚上或途中休息的時候消遣。當待在營地的時候,你們可以進行一些棋類游戲、球類運動。但如果你是背包徒步旅行,那么最好只帶一副紙牌,因為紙牌體積小且質量輕。
記住,不要帶那些容易損壞和被盜的貴重的電子游戲機。如果是和一群青少年一起旅行,你可以組織大家進行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團隊游戲。這些計劃在旅行前就應該想好,并且要記著帶一些小道具,如鉛筆、鋼筆和記事本。
※基本生存裝備
進行野外探險時必須攜帶一些必要的生存裝備。有了這些裝備,即便在迷路或受傷,無棲身之所,并且缺乏取暖用的火和飲用水的情況下,你照樣能維持24~72小時。有時候,是否擁有這些裝備關乎性命。
這些必要的生存裝備必須時刻帶在身邊,以備應對可能隨時出現的危險情況。因此,它們一定得體積小質量輕,這樣才方便隨身攜帶,最好是綁在結實的腰帶上。用來裝這些裝備的包裹里不要放其他物品,并且要經常檢查包裹,看是否需要更換其中的一些物品。這些生存裝備最好放在防水的袋子或有密封蓋的小罐子里面。
當遇到危險時,你的當務之急是做以下事情。
●保護自己免受自然環境的傷害。
●生火。
●儲存并凈化飲用水。
●發出你所在方位的信號。
●找到路。
●做一些簡單的急救處理。
你必須要學會使用自己攜帶的那些生存裝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才能夠在危機發生時從容應對。
棲身之所
當你遇到危險情況時,當務之急就是搭建一個能避寒的棲身之所。
太空毯
太空毯是一種輕質的毯子,它有3種用途:保暖、防曬、避雨。
帳篷包
所謂的帳篷包,也就是那種橘紅色的大塑料包,質地很輕,有多種用途。天冷或風大的時候,可以鉆入包中避寒取暖。此外,帳篷包還可作為防潮布或空中救援的信號(明亮的橘紅色是一種十分醒目的顏色,易于辨識)。




繩索
當需要搭建一個棲身之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降落傘繩十分有用。因此,在行囊中攜帶至少20米長的繩索。
繩鋸
繩鋸占的空間很小,當生火或搭建棲身之所時,可用于鋸斷樹枝。
生火
你可以買一些現成的生火工具,或者自己做也行。火鐮就是一種最有效的自制取火工具,或者是用凸透鏡聚焦太陽光取火。你可以帶一些棉絮,以備在找不到引火物的時候充當引火物。如果你備有火柴,就務必要保持劃火面的干燥,并要有備用劃火面。
蠟燭
蠟燭所占的空間并不大,而且可以用來生火。但是請你不要攜帶那種以動物脂肪為原料做成的蠟燭,因為這種蠟燭在炎熱天氣下極易溶化。
儲存并凈化飲用水
一旦你發現了水源,就需要用容器把水儲存起來。塑料袋和避孕套都可以用做儲水容器;一只避孕套大概能夠儲存0.9升的水。用避孕套裝完水后,再把灌滿水的避孕套用襪子或褲管套起來,以防其破裂。這些水在飲用之前,必須經過消毒凈化。高錳酸鉀就具有凈化水的功能(它還具有防腐作用,并可用來生火)。

發信號
請在行囊中裝上手電筒和日光儀,并在脖子上掛上一個哨子。此外,你還可以用紙和筆寫下一些信息留在途中,以便營救者找到你。另外,前面說到的那種橘紅色的帳篷包也能作為一種指明你所在位置的信號。
導航
建議你在生存裝備包中準備一只備用的指南針,以防另外一只丟失或損壞。


急救工具
生存裝備包中應包含以下急救物品。
●膠布(橡皮膏)。
●消毒創可貼。
●電解質口服粉劑。
●鹽片。
●繃帶。
●消毒解剖刀。
●針。
●線。

食物
一個人在不斷水只斷食物的情況下能維持5天,而在斷水的情況下僅能維持1天。因此,當處于危險情況時,當務之急就是確保能喝上水。在生存裝備中放食物是不太實際的,但是可以帶上魚線、魚鉤和魚餌,這樣你就可以自己釣魚吃了。

※團體野營裝備
一個人數眾多的野外探險團隊,肯定會涉及到很多團體要使用到的裝備和器具。由于團體裝備牽涉到每一個團隊成員,其丟失或損壞將影響到每一個人,因此要特別小心保管這些團隊裝備,如帳篷、運動器械和旅行指南等。
任務分配
一些團隊使用的大件物品,如睡覺用的帳篷、炊具等,應該由幾個人共同來保管,以便每個人都分擔責任。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知道誰保管帳篷A,誰保管帳篷B,這樣做有利于減少某些重要部件丟失的概率,如帳篷樁。如果團隊物品并不太多,并非每個人都會分配到保管任務,那么,為公平起見,可以采取輪流的方法,以便每個團隊成員都承擔一定的保管任務。
地圖和旅行指南
諸如地圖和旅行指南之類的重要物品一定要放置在營地中最安全的地方,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此外,最好指定團隊中的一個人專門負責看管這些物品。

炊具
對于一個探險團隊而言,集體解決伙食問題顯然要比各自搭灶臺生火煮飯來得更為方便。對于一個大的團隊來說,生一堆大的營火能夠提供更多燒煮大量食物的方法。這種做法也可以使得人們免于攜帶笨重的爐子,而且取暖也更為方便。當你們僅在某地逗留一夜的時候,也許你會覺得并無必要生營火;但如果你們要在某地駐扎好幾天,生一堆營火絕對是一個好主意。此外,一大群人圍在營火旁邊吃邊喝也能增添不少野趣。如果你打算把炊具直接放在營火上燒,你得確定你帶的炊具能承受得住高溫加熱。一些比較輕薄的炊具很可能會被熾熱的營火燒熔化并把食物燒焦。要為整個團隊同時準備伙食,你就得有適合團隊人數的足夠大的炊具。


如果你所前往的地區并不十分偏僻(能夠通往當地市場),你便可以在當地市場上采購到一些便宜的物品,如平底鍋、簡便油桶、貯藏容器等。這也就意味著你不必在旅途中攜帶笨重的物品,并且還節省了行囊的空間。如果你是坐飛機旅行,這可能還將為你節省一筆額外的行李超重費。一旦你完成了炊具的采購,你就可以將其交給負責營地事務的隊員了。
急救包
對于一個大的旅行團體來說,攜帶一個綜合性的急救箱是十分必要的。當然每一個成員還應當攜帶各自的急救包。此外,最好讓每一個團隊成員填寫一份健康狀況表(過敏癥及所需的藥物等),并將這些表格放在急救箱里面,便于到需要的時候使用。
建議你將各種急用和非急用物品按其各自的功用分門別類地放置,以便于各種日常處理,如水泡、傷口、瘙癢、頭痛等。這有利于團隊成員迅速地找到所需的醫藥品,而不會老是打開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因此像消毒紗布、繃帶等醫療物品就不易被經常誤拿而弄臟了。
存放急救物品的容器必須是防水防塵的,以免急救物品被污染或損壞。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應該知道急救箱放在營地的哪個地方和由誰負責行進途中的保管。因此,對于一個較大的團隊來說,最好指定一個人專門負責保管急救箱——及時補充必需的急救物品,并確保將各種急救物品擺放整齊。此外,團隊中的急救員最好要具備最新的急救知識。
工具
你得將各種工具明確分配給各個成員,讓他們負責攜帶和保管。有許多工具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如小刀、火柴、斧子等。這類工具一定要交由那些可靠的人保管,特別是在團隊中有許多孩子的時候,最好將這些危險工具鎖起來。工具保管者要確保其所保管的工具一直保持良好的性能狀態,并能維持至旅行結束。
※帳篷
在選擇帳篷的時候,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款式、顏色、質量和型號。為了買到適合你實際需要的帳篷,你得考慮以下因素:何時何地使用帳篷、打算如何攜帶帳篷、帳篷的使用目的以及打算供幾個人使用等問題。
何時何地使用帳篷
這個問題也就是說你得考慮到你所前往的目的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狀況等因素。在非洲叢林,你所需要的帳篷應該能夠較好地抵擋酷熱和暴雨;在北極圈以內的山區,你所需要的帳篷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具有抗強風能力。


如果你將前往燥熱氣候地帶旅行,最好選擇那種內部空間較大的帳篷,以利于空氣流通,降低室溫。如果你是背包旅行,你得綜合考慮一下質地輕和質地重的帳篷的各種利弊。通常來說,棉布和帆布材料的帳篷的防曬性要比合成材料的好。一般來說,熱帶地區的紫外線比較強烈,比較容易損壞像尼龍之類輕質材料的帳篷;另外,輕質地帳篷還易被叢林中的荊棘弄破。
如果你前往濕熱氣候帶旅行,而且是在雨季,那么你所需要的帳篷必須要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棉布或帆布面料的帳篷就非常適合在這種環境下使用。
■帳篷的標準
當你在野外的時候,帳篷就是你的家。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個干燥溫暖的睡覺場所;當然有時候你也會在里面煮飯或在極端天氣下作為避身之所。以下標準對于帳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帳篷要有足夠的睡覺空間,并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
⊙帳篷內部要有足夠的高度,能夠讓每個在帳篷里面的人坐直。
⊙帳篷內部的防潮布質地要足夠結實,能適應各種地面條件;如果防潮布達不到該要求,你可以帶一張額外的席子,這樣睡覺的時候會更舒服一點。

在寒冷的高山地區,你需要的是內部空間較小的小型帳篷。因為小型帳篷更易保存人體所散發出來的熱量,并且其抗風能力也更強。相比棉布和帆布面料的帳篷,合成面料的帳篷質地較輕,因此更易于攜帶。當然,這種環境所要求的帳篷還得十分結實,其內部應有厚實的防潮布。這樣,無論是在冰、雪或巖石上搭建帳篷,都不會感覺不適。
在極端寒冷的氣候狀況下,帳篷的門還是用繩子或搭扣系起來比較好,而不是用拉鏈。因為拉鏈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被凍住。
如何攜帶帳篷
如果你是自駕車旅行,那么行李的重量和體積就不是大問題了,因為車的后備箱通常能放很多東西。但如果是背包徒步旅行,你就要盡量挑選那些輕質的裝備。
帳篷的使用目的
你是打算將帳篷作為臨時的棲身之所,隨時準備安營或拔寨;還是打算在帳篷里住上一段時間。你得考慮打算怎樣使用帳篷,然后相應地做出合適的選擇。
帳篷的容納空間
如果你的帳篷將作為一個大本營,你得確定將有多少人會睡在帳篷里面以及每個人所占的空間。如果團隊中有男有女,則還要分營睡。此外,如果每個人所攜帶的裝備需要存放在帳篷里面,裝備的數量也要考慮在內。
山脊帳篷
這種多用途的帳篷適于在任何環境下安營扎寨,無論是自家的后花園還是沙漠或叢林。山脊帳篷通常由中間一根垂直的鐵桿或兩邊呈A字型的鐵桿支撐。有時,還有一根帳篷橫梁作為固定之用。這雖增加了帳篷的重量,但同時也使其具備了更好的穩固性。如果你前往某個多風的地方,帳篷的穩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有些山脊帳篷采用斜梁的形式來減少重量。
帳篷的外帳連有一些可調整的繃索,這些繃索可向外拉伸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帳篷內部的空間,同時沒有觸碰到帳篷內帳。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帳篷內帳與外帳防雨層接觸而導致下雨的時候被弄濕。帳篷的兩端最好都開一扇門,這樣當你在帳篷里面生爐子煮飯的時候(爐子一般都應該放在門口處),就不會妨礙別人出入帳篷了。
單桿帳篷
單桿帳篷通常僅由中間一根桿子作為支撐,既可以是垂直形的也可以是A字型的。這兩種結構的穩固性都很好。



圓頂和穹頂帳篷
圓頂帳篷的內帳和外帳都需要許多帳篷桿來支撐。這種類型的帳篷價格比較貴,而且帳篷桿也極有可能在使用中折斷,因此你還必須多買一些帳篷桿備用。
在惡劣氣候條件下,穹頂帳篷的穩固性比普通的圓頂帳篷要好;但是它不容易在強風下搭建。
隧道式帳篷和露宿帳篷

隧道式帳篷的優缺點介于山脊帳篷和穹頂帳篷之間。隧道式帳篷采用半圓形營柱支撐起內帳,使其具有更大的內部空間。但其缺點是無法抵擋強風的吹襲,容易變形。露宿帳篷具有隧道式帳篷的很多缺點,卻又不具備其優點。露宿帳篷的最大問題就在于其不穩固,在刮大風時無法招架。
※睡袋
在野外,你需要有一個溫暖舒適的睡袋來保證你在夜晚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只有晚上睡好覺,白天才會有充沛的體力和好的精神狀態。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睡袋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睡袋的填充物通常都有隔絕空氣的作用,能夠很好地保存人體所散發出來的熱量。睡袋內部空氣越熱,說明其隔熱效果越好。
睡袋可供選擇的范圍和種類十分廣泛,既有便宜的單層棉被型的,也有質量較好的羽絨填充物類型的。選擇睡袋的標準有:睡袋的構造、面料、填充物、拉鏈、型號以及是否有兜帽等。
構造
從構造來說,通常有3種類型的睡袋:簡單縫合式、封筒式和雙層縫合式。
簡單縫合式
這種縫合工藝通常用于價格比較便宜的睡袋。采用這種縫合方式的睡袋不易保持熱量,因為熱量很容易從縫合線處散失。因此,這類睡袋適合在夏季、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使用。

封筒式
這種構造的睡袋有較好的保溫性,四季皆宜。其通常有3種類型。
●封筒式構造。該種工藝在加工的時候,將填充物裁成規定的小塊縫合在一起,有助于填充物均勻分布。
●疊交式構造。該種工藝在加工的時候,將填充料整理好后,再裁成規定的小塊,小塊的一端和里兒縫合在一起,另一端和面兒縫合在一起。這種工藝有更好的保暖性和透氣效果,強度也大。
●V形隔板構造。該種工藝與疊交式大致相同,但是填充物更多。
雙層縫合式



加工的時候,把里子和一層填充料縫合在一起,面兒也和一層填充料縫合在一起。然后把兩層的縫合線錯開疊加在一起。這種工藝的睡袋保暖性較好,不會有針眼透風。這種工藝的睡袋采用的填充物質量較好,但通常也較重,因此不適合背包旅行時使用。
面料
睡袋面料的選擇取決于你所前往的目的地的環境和氣候。
棉質面料是高溫和潮濕環境下的理想類型,因為棉布是一種透氣性、吸汗性較好的天然纖維。
尼龍則適用于氣溫較低的環境。有些尼龍睡袋有棉布襯里,這樣睡起來會更舒服。
專業羽絨面料能夠很好地防止填充物移動。此外,這種面料還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水性,因此適合在微潮的環境下使用。
■保暖度
任何種類的睡袋所給出的保暖度都只能當做一個參考,因為關于睡袋的保暖度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些生產廠家是以適用于不同的季節來區分保暖度的;而另一些則以具體的溫度來區分。這些標示既可能是以感覺舒適溫暖為標準的,也有可能是以能生存的最低限度為標準的。
軍用睡袋的下面還有一塊防潮布,因此即便沒有帳篷或席子也可以直接放在地上使用。然而這種睡袋比較笨重,不易攜帶且不方便清洗。軍用睡袋可以在特種戶外用品商店中買到。
填充物
不同睡袋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填充物的類型及其厚度。睡袋填充物的功能在于通過隔絕空氣來達到保暖效果。填充物越厚,其隔絕空氣的效果就越好,睡袋的保暖效果也就越好。天然填充物睡袋通常會采用以下3種填充材料:羽絨、羽毛以及羽絨和羽毛的混合物。此外還有合成纖維填充物。
羽絨
純正的羽絨只能取自鴨或鵝的翅膀下面部分。目前為止,這種羽絨是已知的最輕且最保暖的睡袋填充物,且其適用的溫度范圍也較大。與合成纖維不同,羽絨能夠緊貼人的身體,故而具有更好的保暖舒適性。而且羽絨填充物的壓縮性也比合成纖維要好,因此將其打包后放入背包時所占的空間也更小。羽絨填充物的缺點是當弄濕以后就會失去其隔熱效果,而且存儲在潮濕環境下易腐爛。當然一般情況下,睡袋也不太容易被弄濕,除非你不小心將睡袋掉在了水中或淋了雨。





雖然羽絨睡袋的價格比較貴,但是其使用壽命也比較長——在保養良好的情況下能使用20年,這從長遠看不失為一種更經濟的選擇。羽絨睡袋具有輕便舒適、保暖效果好的特點,最適合在寒冷的氣候環境下使用。




羽絨和羽毛混合物
有許多睡袋生產商將羽絨和羽毛混合起來,以降低成本和價格。這種混合填充物具備羽絨填充物的所有優點:溫暖、舒適、輕便、易于打包;當然要達到與羽絨填充物睡袋相同的保暖性,得填充更多的混合物。一般來說,混合填充物中羽絨所占的比例越高,其保暖性能也就越好。不過,通常混合填充物中羽絨所占的比例都低于50%。
羽毛
這種填充物是指相對羽絨而言較大且硬的鴨毛或鵝毛。羽毛填充物的保暖性能不如羽絨及羽毛和羽絨混合填充物,因此其填充量必須是后者的兩倍,才能達到同等的保暖效果。不過羽毛填充物睡袋的價格比較便宜,而且睡起來同樣比較舒服。
合成纖維填充物
合成纖維填充物的質量要比羽絨和羽毛重,它是睡袋中最低檔的一種,體積笨重,柔軟性也不是很好。這種睡袋的使用年限也不是很長,基本上用過兩三年之后,其隔熱效果就不太好了。這種睡袋的優點在于價格便宜、易于干燥并且可以機洗。此外,合成纖維填充物的睡袋對保養的要求也比較低。總之,這種睡袋比較適合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使用。
毛絨是一種專業的合成纖維填充物,也可以說就是更厚一些的抓毛絨材料。這種材料在受潮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較好的隔熱效果,且易于干燥、可機洗。但是其缺點就是要比其他的合成纖維睡袋都要笨重,因此不適用于輕裝野營活動。此外,這種睡袋在市場上不太容易買到。

■影響睡袋保暖性的因素
除了構造和填充物之外,還有以下因素影響著睡袋的保暖效果。
⊙氣候條件,包括濕度(濕度過高會使睡袋受潮,從而降低睡袋的隔熱效果)。
⊙是在帳篷內使用還是露天使用。
⊙是否是獨自一人睡在睡袋里面。
⊙睡袋下面是否墊上了席子。
⊙你穿什么衣服睡覺。
⊙你吃了多少食物,因為食物能夠提供熱量。
⊙你的疲勞程度,因為一個人在疲勞的狀態下相對來說較難變暖。
型號與形狀
在選購睡袋的時候,你得當場試睡一下,看是否足夠寬和足夠長。與你的體形比較符合的睡袋的保暖性要比過于寬松的睡袋好,當然也不能過緊,以免束縛身體。一般來說,質量較好的睡袋都是錐形的。
拉鏈
大多數睡袋的拉鏈拉開之后可以將睡袋完全展開,這樣可以方便身體出入睡袋并有助于空氣流通。另外,這種設計對于清理睡袋也更為方便。盡管拉鏈的下面有一塊擋板,但是拉鏈仍然是冷空氣鉆入睡袋的潛在途徑之一。盡管如此,也不能因此就不裝拉鏈,否則人的身體就很難鉆進睡袋了。
兜帽
人體大約有20%的熱量是從頭部散失的,因此睡袋上有必要連有一個兜帽。這樣更有利于保暖,同時也使頭部感覺更舒適并保護頭部免受蚊蠅等昆蟲的叮咬。
安全性
當你不用睡袋的時候,注意不要將其隨意攤在地上,而應及時卷起來放入背包里面。特別是在一些氣候溫和或炎熱的國度,更要注意這一問題。因為這些地方的蟲子比較多,要防止蟲子爬進睡袋里面。


※其他睡覺裝備
除了睡袋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裝備能使你晚上睡得更舒服。當然在選擇的時候,你得考慮這些物件的價格以及攜帶的方便性等問題。
隔熱與保護
當地面又硬又冷或者比較潮濕的時候,或者那個地方蛇蟲鼠蟻比較多,那么你肯定需要在睡袋下面墊一些東西,以便與地面隔離。
行軍床
行軍床有多種型號和形狀可供選擇。其最大的問題在于比較重,因此只有在有車或動物載重的情況下才能攜帶。但是,行軍床確實能為晚上睡覺提供一個很舒適的場所。
當你使用行軍床的時候,最好在下面鋪上一條墊子之類的東西。這樣,晚上地面的寒氣就不易往上躥,隔熱效果自然更好。如果你所前往的地方蚊子多,可以考慮一下在行軍床上裝上蚊帳。還有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行軍床一定要放在平整的地方,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才會比較穩當。
氣墊
氣墊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用氣筒或嘴進行充氣,因此比較費時間。氣墊也有多種型號、顏色和厚度可供選擇。充氣的時候,注意不要充得過滿,否則氣墊就會很硬,睡在上面就不舒服了。
充滿氣的氣墊在夜晚也會變冷,因此也需要在其上鋪一條隔熱的墊子(當然天氣炎熱的時候除外)。注意不要讓氣墊碰到尖銳的石頭或小刀之類的東西,并且不能放在地上拖,以免導致氣墊被刺破。你最好帶上修補氣墊破洞的工具以防意外。
自動充氣式睡墊
自動充氣式睡墊只要打開閥門就會自動吸進空氣。在開始的時候,用嘴先吹進一些氣可以加速其自動吸氣的進程。展開氣墊之前要檢查一下地面上是否有尖石頭和荊棘。氣墊不用的時候要放在背包里面以防損壞。
隔熱墊
隔熱墊是一種最輕、最便宜的隔熱物品,有多種不同的厚度可供選擇。如果你所前往的目的地的氣候比較寒冷,建議攜帶一塊厚的海綿墊(盡管比較笨重,但隔熱效果非常好)。這種隔熱墊的最大優點在于不易損壞,只有在遇火時才會熔化。在展開隔熱墊之前,同樣檢查一下地面上是否有石頭,以免睡的時候感覺不舒服。
報紙
如果你沒有帶隔熱墊,找幾張報紙墊在睡袋的下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熱作用(一般要墊5~10張才會有效果),雖然作用不大,但總比什么都不墊要好一些。
睡袋襯套
不管睡袋的外層面料是哪種材料,也許你都應考慮再買一個單獨的襯套。一般來說,大多數襯套都是棉布做的。襯套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睡袋弄臟(清洗襯套要比清洗睡袋方便多了),同時也略微增加了睡袋的保暖性能。在炎熱的氣候環境下,你可以直接睡在襯套里面的,而把睡袋墊在下面作為睡墊用。





充氣枕頭
充氣枕頭雖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裝備,但其確實能使睡覺的時候感覺更舒服;而且其重量之輕,幾乎可忽略不計,因此并不會帶來任何負擔。需要用的時候為其充氣,不用的時候則把氣放掉即可。
※背包與行囊
背包是旅行途中用來攜帶食物和衣服的重要裝備。如果是野外探險,背包還可以用來裝野營或野炊器具。由于地形、氣候以及旅行時間長短等因素的不同,對背包的要求也不一樣。在購買背包時,你得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并結合以上要素做出合適的選擇。
如今大多數背包都有帶子、拉鏈、小口袋及其他一些小配件,這些小配件往往會增加背包的價格。千萬不要被一些多余的小配件迷惑了,要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些附加的配件。記住,背包越大,你就越會想盡辦法往里面塞東西,而不管有些東西是否必要。換句話說,背包越小,可能越有助于你避免帶上不必要的東西。
一般來說,市場上所有的背包都聲稱具有防水功能。通常,纖維材料的背包防水性能比其他材質的要好。建議你把放在背包里的物品用塑料袋分類裝起來。這樣一來,這些器具會更干燥。一些特別重要的物品,如護照、急救器具等,最好用加厚的塑料袋套起來。

一日遠足用的背包


對于一次夏季的一日背包遠足,背一個容量在20~35升之間的背包就足夠裝所需的食物、水、雨衣和急救物品等東西了。如果你打算進行登山或滑雪等活動,那就有必要使用容量在40升左右的大背包了。
配件
一日背包遠足活動并不需要攜帶支架,因為你不會帶很多沉的東西。當然,支架除了有負重的功能外,還能讓你背起來更舒服,因為它可以減少背包對背部的壓迫。此外,在打包的時候,要把衣服之類柔軟的東西放在靠背部的一側,作為背部的軟墊。
在天氣炎熱或進行劇烈運動的時候,背上貼著一個包會使背部出更多的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好的背包的背面設計有一塊棉質面板來吸汗。還有一些質量較好的背包采用網狀墊板來吸汗,具有更好的透氣性。
用于一日遠足的背包并不需要很多的小口袋,只需要在外面有個口袋用于放地圖就夠了。
一般來說,大容量的背包都會配有腰帶。如果你要進行一些諸如登山之類的危險活動,你的背包就必須要有腰帶。在登山的途中,如果沒有腰帶固定背包,背包的晃動就會大大影響到你的平穩性。

如果你將在某些地形復雜的地域行走或者進行登山、滑雪之類的運動,你的背包上要多一些掛鉤之類的附件,用于懸掛拐杖、破冰斧、鐵鉤等物品。

其他的附屬配件還包括:可壓縮的皮帶(用于扎緊背包)、鑰匙圈和把手等。
野營背包
野營背包的容量一般在35~55升之間,有的還配有支架。
一般來說,這種背包裝載的東西比較多,因此其腰帶要足夠牢固并且要易于脫卸(以便在緊急狀況下及時拋棄背包)。此外,還要檢查一下肩部的帶子是否有襯墊以及是否能方便地收緊和放松。
這種背包通常兩邊都各有一個小口袋,以及一個文件口袋,用于存放一些經常使用的物品。邊上的口袋通常用來放水瓶、燃料及其他一些液體物品或垃圾。這樣做可以避免滲漏的液體污染到其他物品。當你把物品放在邊袋的時候,務必要將這些口袋封好,以防東西滑出去。
■背包支架的選擇
⊙內部支架的重量要比外部支架的輕,這樣在攜帶的時候才能更便利一些。
⊙外部支架相對來說更為結實,也就是說能承載更多的重量。
⊙外部支架特別適合背負一些笨重或者形狀不太規則的物品。在緊急狀況下,這種支架還可以用做擔架。
⊙使用外部支架可以讓你背負長度超過頭頂的行囊,而且能夠更均勻地將重量分布于后背和臀部。
⊙一副好的外部支架能在支架與背部之間留有一定空隙以利于空氣流通,有助于減少背部出汗。
你是否需要那種配有支架的背包,取決于你將如何使用背包以及你所攜帶的物品的類型。雖然支架會增加重量,但是當你背負一包沉重的行李時,支架會讓你感覺更舒服。這一點對于長途徒步背包旅行者來說尤為重要。
探險背包
這種背包的容量一般在55~120升之間。容量相對小些的那種比較適用于一些近距離的輕裝遠足活動;大的那種則適用于一些遠距離的探險活動。至于中型的那種,其適用范圍更廣,幾乎適合各種野營活動。
一般來說,這種背包的價格都比較昂貴。所以在選購的時候就更要仔細考慮,盡量要買到真正適合自己需要的類型。
關鍵特征
探險背包通常有兩個以上的外袋,其中有些袋子可以分開來單獨使用,作為一個小型的背包。許多背包的內部都有分層:下面部分通常放衣服和睡袋;上面部分則放一些常用的器具。一些質量較好的背包,其上下兩層之間的分層上裝有一條拉鏈,將拉鏈拉開,上下部分又可以連為一體,這樣就比較方便放置那些長的物品了。
探險背包的舒適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你得背著它走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特別是腰部和肩部的帶子必須得有襯墊,這樣背在身上才會比較舒服;此外,還要將背包的腰帶束緊,以便使背包更緊貼身體。
外部有支架的背包

如果你要用背包來裝一些形狀不太規則的物品前往某個窮鄉僻壤,那么這種背包最好配有支架。最有用也最簡單的支架設計形式就是:支架的底部有一塊擋板,用以支撐重物。如果你將前往某個植被茂密的熱帶叢林,那么所使用的支架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自己的頭部,以免因支架過高而被一些枝杈絆倒。
馱籃或掛包
如果你要將行囊放在自行車、汽車、摩托車或動物身上,你會需要一些馱籃或掛包來放置你的行囊。
自行車
在自行車上放掛包要注意不要影響到輪胎或鏈條的轉動。此外,車兩邊行李的重量要大致保持相等。
汽車或摩托車
使用小汽車或有篷貨車時可以在車內安裝行李架來增加儲存空間。摩托車可在后面放掛包或馱籃來攜帶行李。
牲畜



使用牲畜來馱行李的時候,可在其背上放馱籃或掛包,但要避免擦傷它的背部。每天晚上安營休息的時候,你都應該檢查一下牲畜的背部,看其是否受傷。如果發現有傷痕,就要馬上為其醫治。一般來說,駱駝、馬以及驢子都是比較適合馱重物的牲畜。注意不要讓牲畜超負荷載物,要適時地卸下行李讓其休息一下。對這些牲畜進行檢查應該是你每次中途休息時的必做功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