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的服裝選擇
※選擇裝備
合適的基本裝備對于旅行的舒適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在考慮需要哪些裝備時,要把旅行目的地的氣候和地形狀況以及計劃實施的活動等因素考慮在內。此外,還要考慮攜帶裝備的方式。因為攜帶方式將決定你所能攜帶裝備的體積和重量。
如何獲得裝備
戶外活動裝備的商家銷售適合用于各類氣候和地形狀況的裝備。在選購新的旅行裝備時,你首先得明確自己的需要,根據需要來做出合適的選擇。很多裝備的價格都比較昂貴,因此許多人并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裝備全都購齊,而是逐年添置一些,以免給自己帶來太大的經濟壓力。如果是第一次野外旅行,建議你盡量向朋友或一些野外探險團體借齊各種裝備。這樣一來,除了比較省錢以外,你還可以從他們那兒獲得一些關于野營的經驗——他們會告訴你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在借野營裝備的時候,務必跟物主達成一個書面協議,在上面寫明各種裝備的價格以及失竊或損壞如何賠償。此外,你還應該給所有的物品上保險。
衣服與鞋子

穿著適合戶外活動的衣服是為了讓你更容易適應旅途中的各種天氣狀況。毫無疑問,你所準備的衣服必須要適合旅行地的氣候狀況。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此外,戶外衣服還要結實耐穿、易干、分量輕、體積小。如果你是背包徒步旅行,這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鞋子要能防水、防泥沙,而且能確保你安全地進行各類活動。千萬不要為了時尚好看而忽視了舒適性和安全性,這可能將導致一次不愉快的旅行,甚至使你的生命處于危險之中。
野營裝備
野營工具是野外旅行的各類裝備(如指南針、地圖、水壺、手表、炊具、洗滌工具)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其中一些,如指南針是野外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如果你的空間有限的話,那么像充氣枕頭之類的奢侈物件就不要帶了。團體裝備中也許還應包括一些學習資料和用于準備食物的炊具。
基本生存裝備
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是否擁有一些重要的救生裝備將決定你的生死。
帳篷
帳篷也許是各種野外旅行裝備中最昂貴的,因此你必須要弄清楚自己需要哪種類型的帳篷。一頂好的帳篷應當具備易于搭建、方便攜帶、能防風雨、空間寬敞等特點。但是很少有帳篷能同時符合以上全部條件,因此你得根據需要做出折中。
睡袋
合適的睡袋能夠讓你在晚上較好地休息。考慮一下你將在何地以及何種情況下使用睡袋,然后再據此選購一條最適合并且你能買得起的睡袋。
■遠足與野營的基本裝備清單
以下所列是溫和氣候條件下進行3~4周遠足和野營旅行的裝備清單。
⊙太陽鏡。
⊙汗巾或圍巾。
⊙小型輕便折椅。
⊙拐杖。
>洗漱用品<
⊙毛巾。
⊙一套連鞋子的智能衣服。
⊙睡衣。
>衣服和鞋子<
⊙內衣褲。
>個人裝備<
⊙指南針。
⊙保暖背心、長內衣褲。
⊙棉T恤。
⊙棉襪。
⊙地圖。
⊙手表。
⊙羊毛襪。
⊙水壺和其他裝水的容器。
⊙哨子。
⊙短袖襯衫。
⊙長袖襯衫。
⊙肥皂。
⊙牙刷。
⊙牙膏。
⊙鏡子。
⊙梳子。
⊙洗發水。
⊙衛生用品。
⊙棉質藏錢腰帶。
⊙背包。
⊙羊毛衫或拉鏈式抓毛絨衫。
⊙剃須刀和剃須泡沫。
⊙唇油。
⊙日用型睡袋。
⊙帳篷。
⊙除臭腳粉。
⊙長褲。
⊙短褲。
⊙睡袋。
⊙睡墊。
⊙鋅油或蓖麻油潤膚乳。
⊙防曬霜。
⊙輕便防水服。
⊙風衣。
⊙驅蟲水。
⊙防水褲。
⊙小儲物包和垃圾袋。
⊙小刀。
⊙備用鞋帶。
⊙手電筒和備用電池。
⊙紙巾。
⊙濕巾。
⊙臉盆。
⊙輕便的軟運動鞋或橡膠平底人字拖鞋。
⊙兩個盤子或一套軍用飯盒。
⊙杯子。
>雜物<
⊙刀、叉、湯匙。
⊙游泳衣。
⊙護照。
⊙車票。
⊙擦碟干布。
⊙結實的帶子。
⊙平底鍋洗滌劑。
⊙現金、旅行支票、信用卡。
⊙抓毛絨或羊毛手套。
⊙抓毛絨或羊毛帽子。
⊙寬邊太陽帽。
⊙罐頭開啟器。
⊙肥皂或洗衣粉。
⊙衣夾。
⊙接種證明書。
⊙修理工具箱。

背包
好的背包應該能讓你在背著行李的時候感覺舒適。你需要的背包類型取決于你所從事的活動以及你需要攜帶多少東西。有些背包上附有的腰帶、墊塞、側帶等雖說也十分有用,但同時也會增加質量而且更貴。是取是舍,就看你的實際需求以及你的經濟承受能力了。
工具
野外生存中,攜帶某些工具是十分有用的,即使你的工具箱里只有一把小刀也總比沒有好。當然,你得了解一下相關政策以確保自己攜帶的工具是合法的。比如彎刀、大刀、照明彈,也許有些地方會允許你攜帶這些,但你不能在公共場所隨身攜帶。任何被歸為槍支類的物品都必須經過官方的槍支認證。
※適用于溫和氣候的衣服
世界范圍內的溫帶地區包括歐洲、北美洲和新西蘭等地。這些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14~37℃之間。這一地帶的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有陣雨;冬季濕冷,在海拔高的地方還會下雪。雖然這一氣候帶的天氣并不十分極端,但是比較多變。因此你需要適時地增減身上的衣服。
逐層著裝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最佳的著裝方式是逐層著裝,讓身體有最大的靈活性。穿幾層薄衣服要比光穿一層厚衣服的保暖效果好。如果你感覺熱,你可以脫掉一層衣服或者打開最外層衣服的拉鏈以便散熱。如果你感覺冷,你可以再加一層衣服或者拉上拉鏈。如果下雨了,你應該馬上穿上防水服,以防最外層的衣服被弄濕。雨停之后,應馬上脫掉防水服,不然會感覺很熱。










第1層
棉質內衣:夏季可以穿背心或T恤;春季或秋季可以穿長內衣褲。
第2層
選擇一件可以根據天氣變化卷放袖子的長袖襯衫。在天氣溫暖的時候,穿一件棉質襯衫會比較涼快;春秋季節則穿羊毛衫更保暖一些。褲子要穿寬松的,面料為棉的或合成纖維的。當然也可以穿短褲,但是務必要帶上長褲,以防天氣突然轉冷。
第3層
可以穿一件輕便的抓毛絨短上衣或長袖羊毛衫,或者將其放在帆布背包里面,根據天氣情況隨時拿出來穿。
最外層
溫和氣候有時候會比較潮濕,因此你需要一件防水風衣——最好是袖子里有袖口、領子比較嚴實并且有帽子的那種。此外,你還需要帶上防水的褲子。最外層衣服的面料最好是可透氣的纖維,可以是合成纖維,也可以是天然纖維。不可透氣纖維面料的衣服容易使人感覺悶熱并且出汗,因此穿起來不太舒服。
鞋子
穿什么樣的鞋子也是依據具體情況而定的。有時候即便是在溫暖的夏天,一些小道仍然是泥濘的。這時,你就應該在靴子上面綁上短綁腿或者是長及膝蓋的綁腿,以保持小腿部位的干燥和清潔。襪子應當是棉的或羊毛的,可以根據需要穿1~2雙。
其他
太陽帽或棒球帽能夠保護頭部免受陽光灼射;而羊毛帽子可以蓋住耳朵,天冷或風大的時候能保暖。春秋季節,在脖子上圍一塊羊毛圍巾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你還應該在背包里放上一雙羊毛或纖維的連指手套,以備休息時戴在手上,給手部保暖。
■防曬措施
在燥熱氣候環境下,陽光是最大的消極因素,你需要給皮膚以足夠的保護。當你外出時,一瓶防曬霜(防曬指數至少25),一頂寬邊太陽帽是必不可少的。
※適用于燥熱氣候的衣服
美國、澳大利亞、非洲以及中東等地的部分地區屬于燥熱型的氣候環境。這一氣候帶的典型地勢即沙漠和平原,平均氣溫為-6~50℃。生活在這一氣候環境下的人們喜歡穿寬松的衣服,因為這樣比較有利于散熱。與溫和氣候條件下的逐層著裝原則不同,燥熱氣候條件下穿著舒適的關鍵在于通風和防曬。

衣服的面料必須是結實耐磨的纖維,因為即便是沙漠地區也有一些帶刺的植物,容易刮破衣服。此外,還應選擇那些可透氣的天然纖維,比如棉或羊毛,以利于保持身體涼爽。另外在顏色的選擇上,最好是淺色的或中性色的,比如黃褐色或綠色,因為這些顏色不像白色那樣顯臟。
內衣
內衣要選擇棉質的,因為棉的透氣性比較好。男性也許喜歡穿拳擊短褲,因為其比較寬松,有利于避免襠部摩擦。當冬天氣溫降至零下時(即使在沙漠地帶也有可能有零下的天氣),最好在襯衫里面穿上棉質T恤,這樣會更暖和。當然,無論是什么季節,如果你出汗比較多的話,襯衫里面穿上一件棉質T恤也比較利于吸汗。
襯衫
一件輕質的帶袖的長袖棉襯衫可讓你的手臂免受陽光灼射。此外,襯衫最好有一個比較大的上衣口袋,以便于你放一些在路上常用的物品,如指南針、相機或防曬霜等。
褲子
褲子應選擇襠部寬松的棉質長褲,并且其長度要能蓋住靴子,以防止細小的沙石進入鞋襪里。褲腰帶要選擇質地結實的帶子,這是因為你需要攜帶一些比較重的常用物品,如水壺。褲腿上最好有大口袋,可以用來放地圖。褲子的膝蓋部位要用雙層的厚實布料以防磨破。
外套
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都有必要穿上防風和防水的外套。只不過夏季穿輕薄點的,冬季氣溫低的時候穿厚實點的。沙漠地區也會下雨,因此準備一件帶帽子的防水外套或雨披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些雨披對折起來還能鋪在地上當防潮布。
鞋襪
襪子要穿輕薄的棉襪,并且每天要換干凈的。因為腳每天都會出很多汗,穿不干凈的襪子會讓人感覺不舒服。鞋子最好是穿那種為沙漠和干旱地域特制的鞋。這種鞋子鞋幫的材料通常用的是輕質的小山羊皮,不僅有利于腳的透氣,也能防止沙子進入鞋內。此外,特制鞋的鞋底比較厚實,能在多巖石的地形中保護雙腳。而普通的步行皮靴大都比較重,且鞋幫處無透氣孔,故而腳容易出汗。

其他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務必要一直戴著寬邊的遮陽帽,以遮擋烈日對頭皮、脖子和耳朵的灼射。特別是在每天氣溫最高的一段時間里,注意這一點十分重要。沙漠地帶風比較大,因此帽子一定要用繩子在下巴處系緊以防被風吹走。
帽子上要有孔眼,以利于空氣流通,保持頭部涼爽。在沙漠地區的烈日下,帽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務必在行囊里多帶一頂備用的帽子以防帽子丟失。
強烈的太陽光會讓人感覺很刺眼,因此有必要戴一副深色的墨鏡以防紫外線輻射。如果是開車,則最好戴一副護目鏡,這樣能夠有效地防止灰塵和細小的沙子進入眼睛里面。與帽子一樣,太陽鏡也要多備一副,以防戴著的那副丟失或損壞。









脖子上寬松地系上一條棉質大手帕或汗巾,有助于吸汗,同時也使頸后部免受陽光照射(頸后部長時間受到陽光灼射很容易導致中暑)。
如果是騎馬(或驢、駱駝)或開車,你還應該戴一雙棉質手套,以防手背被太陽曬傷。如果是在冬天,則戴輕便的皮手套,這樣更保暖。
※適用于濕熱氣候的衣服
濕熱地帶的氣候特點就是高溫和潮濕,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很難讓人感覺舒適。這一氣候帶分布于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等地的近赤道地區,平均氣溫為20~30℃。濕熱氣候帶的典型植被通常是熱帶叢林。叢林中有許多樹木都帶刺,其中有一些還有毒。因此,去這些地方之前,你得從頭到腳地把身體裹嚴實了,以免在那種危險的環境中受到傷害。
濕熱氣候環境下所穿的衣物必須都是棉質的,因為棉布的透氣性較好,有利于保持身體涼爽,并且干得也比較快。你得準備兩身衣服:一身在白天干活或趕路的時候穿,另一身干凈的則在晚上營地里穿。
白天的時候,如果你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背包里面,備穿的衣服必須要用防水的袋子裝起來,否則潮氣會把衣服弄濕。根據旅行時間的長短,你得做好旅行期間洗衣服的準備,以避免攜帶大量衣服。
內衣
與在燥熱環境下一樣,在濕熱環境下棉質內衣同樣是穿起來最舒適的內衣。內衣的選擇要以合身為標準,注意不要穿過緊的內衣,以防束縛身體。
內衣的式樣越簡單越好,裝飾越多,皮膚擦傷的危險越大。襯衫里面可以穿一件棉質的背心或T恤,以利于吸汗。
襯衫
選擇一件中性色的棉質長袖襯衫,穿的時候要把袖子全部放下來,以防手臂被荊棘和昆蟲弄傷。此外,襯衫上最好有一個大口袋,可以用來放一些常用的物品,如驅蟲劑。在濕熱氣候的環境下,外套是不需要穿的,因為那里持續高溫且很少有風。
褲子

盡管該地帶的氣候炎熱,但你的下半身還是要穿嚴實了,并要把褲腳塞進襪子或靴子里去,以避免腿腳被昆蟲叮咬。放在褲子口袋里的東西很有可能被潮濕的空氣或汗水所浸濕,因此一些重要的東西(如地圖、證件)要用防水的袋子包起來。
鞋子

在泥濘且不平坦的叢林小道上行走時特別需要一雙好的鞋子來保護你的雙腳。專業的叢林鞋要比一般的步行鞋好,因為它們是根據叢林環境而特別設計的。
其他
遮陽帽有助于保護頭部和面部免受荊棘和昆蟲傷害。寬邊型的遮陽帽是最理想的,帽子上還應該有透氣的孔眼以利于減少頭部出汗。戴的時候,要用繩子在下巴處系住,以防被一些低垂的枝杈碰掉。另外,在脖子上圍一塊棉質大手帕或毛巾,用來吸汗,并能防止頸后部被烈日曬傷,也可防止昆蟲從襯衫領口爬入。




■防昆蟲叮咬
在手上和脖子上噴上驅蟲劑,但注意不要讓驅蟲劑接觸到眼睛及其周圍部位。另外,額頭上也不能噴驅蟲劑,因為額頭上出的汗會流到眼睛里去。手腕上可以戴上驅蟲帶,但每隔幾天要更換。你還可以在鞋幫、鞋眼以及帽子的孔眼等處噴上驅蟲劑。當你中途休息的時候,你就應及時做好上述部位的噴灑工作。因為當你不斷地在叢林中穿梭的時候,驅蟲劑的效果也在逐漸消失,所以必須在休息的時候再次噴灑。此外,好的頭罩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但是頭罩只能在休息的時候套在帽子上面,在行進途中則不要戴,因為其很容易在灌木叢中被鉤破。

※適用于干冷氣候的衣服
世界上的干冷氣候帶分布于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的高海拔地區,其地表特征大都表現為冰雪覆蓋的山地,平均氣溫為-56~18℃。在這一氣候帶的穿著應以保暖為主,當然也不要穿得太過厚重。
逐層著裝
為了保持體溫,你需要采取靈活的逐層著裝方式。這樣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方便地加減衣服。
第1層
第1層應該穿長袖的保暖內衣(面料為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內衣要緊貼身體,但也不要過緊。至少準備兩套內衣,以備替換。

第2層
上身穿長袖帶扣隔熱襯衫,下身穿厚實的褲子;或者穿一身帶松緊口的高領連體服。衣袖和褲管都應該能夠卷起來,以便適時地調節體溫。第2層衣服的面料可以是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天然纖維的優點在于透氣性較好以及利于吸汗。一些必須存放在零上環境下的物品,如指南針,應該放在該層衣服便于拿取的口袋里面。
第3層
如果你是徒步旅行,那么你可以在途中適時地增添或減少一些衣服,如羊毛衫或抓毛絨上衣。當你打算從事一項不太方便換衣服的活動時,你最好穿著登山連體服。這種衣服可遮住手腕,更可防風保暖,且不會影響身體活動。其胸口部和肩部留有一定的空隙,在盡量減少身體熱量散失的同時也有利于在出汗的時候散熱。
最外層
最外層應當穿拉鏈式防水外套以及有透氣性的防水防風的登山褲。外套的袖子應放至手腕部位遮住手套;外套上應該連有帽子;此外,帶扣子的大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鞋襪
在干冷氣候環境下,需要穿兩雙羊毛襪,其中一雙最好能拉長至膝蓋處,以確保沒有皮膚露在外面。
在該種環境下,理想的鞋子是皮質的登山鞋,其鞋幫要有隔熱作用并且高至膝蓋部位,或者是有彈性的雪鞋。襪子和鞋子不要過緊,過緊會造成腳部血液循環不暢,會使腳感覺更冷并且更易被凍傷。
其他
頭上要戴一頂毛線帽或羊毛的巴拉克拉法帽。戴的時候,務必把耳朵和脖子都捂住。在異常寒冷的時候,你還可以在羊毛帽子里面再戴一頂絲質的巴拉克拉法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風作用。








與身體的其他部位一樣,雙手也要戴好幾層手套。在異常寒冷的時候,需要戴3雙手套:第1層是絲質手套;第2層是羊毛或毛線手套;最外層是防水防風的連指手套,以覆蓋外套與第2層手套之間的連接處。
※適用于濕冷氣候的衣服
世界上的濕冷氣候帶分布于極地、格陵蘭島、冰島、北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俄羅斯,平均氣溫為-42~21℃。這種氣候環境對人類最具危險性和挑戰性,因為空氣中的濕氣會破壞衣服的隔熱作用,從而迅速地降低人體體溫。如果一個人體溫過低的情況得不到及時改善,將會有生命危險。
逐層著裝
在該氣候環境下,穿衣應遵循逐層著裝的原則,以便根據天氣變化方便地增添或減少衣服。另外需要考慮的是,何種面料在潮濕環境下具有最好的隔熱作用。完全防水的衣服并不適用于費力的步行或登山活動,因為這種衣服不利于身體排汗。這樣一來,汗就會被衣服所吸收,在低溫的情況下,人體就會感覺非常冷。
第1層
貼身的衣服必須要能夠吸汗以及從外層衣服上滲入的雨雪,同時能夠繼續發揮隔熱效果。羊毛或纖維面料的長袖保暖內衣是一種具有良好吸水性和隔熱性的貼身衣服。
第2層
該層的著裝要求與干冷氣候環境下的要求相同,即寬松的長袖棉質襯衣和棉質長褲,或者帶松緊口的高領連體服(對脖子和手腕處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在襯衣和褲子的外面穿上連體服的好處在于能夠防止肌膚露出。此外,在脖子處圍一塊圍巾或毛巾能夠防止雨雪流進脖子里面,同時也使肩部更加暖和。一些必須存放在溫暖干燥環境下的物品可以放在該層衣服的兜里,但是要用防水的袋子套起來。
第3層
該層的著裝要求與干冷氣候環境下的要求相同,即羊毛衫或抓毛絨上衣,或者帶松緊口的高領登山連體服。連體服的面料應該是那種比較輕便且防水的纖維。一般來說,合成纖維在濕冷環境下的隔熱效果要比天然絨好。而且,天然絨如果頻繁弄濕,就會永久地失去隔熱效果。
最外層
最外層應當穿拉鏈式防水外套以及有透氣性的防水防風的登山褲。外套的長度取決于你所從事的活動。長至膝蓋的外套具有更好的保暖性和防護性;而長度只到腰部的短外套則有利于減少對身體的束縛性,因此比較適用于費力的步行和登山運動。
鞋襪
在濕冷氣候環境下,需要穿兩雙厚羊毛襪。鞋子要穿皮質的登山鞋,然后在腿上綁上隔熱綁腿或高統腿套。在一些積雪比較厚的地方,你最好還是穿塑膠雪鞋。這種鞋子是專門針對冰雪環境設計的,在外層塑膠里面還有一層保暖內層。此外,鞋子上還要綁上帶釘鞋底。這樣,在冰雪上行走時就會有較強的平穩性。










其他
頭上要戴一頂毛線帽或羊毛的巴拉克拉法帽。戴的時候,務必把耳朵和脖子都捂住。在異常寒冷的時候,你還可以在羊毛帽子里面再戴一頂絲質的巴拉克拉法帽,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風作用。手套也要戴3層:第1層是絲質手套;第2層是羊毛或毛線手套;最外層是防水防風的連指手套。連指手套最好用繩子綁在外套上,這樣在脫下來的時候就不容易弄丟了。
※鞋子
對于雙腳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來說,鞋子將是你各項裝備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穿鞋子必須要合腳并且感覺舒適。如果你專為旅行買了一雙新鞋子,那么你需要在出行前試穿一段時間,以便讓新鞋更合腳。
新鞋
即便你在商店試鞋的時候感覺很舒服,在正式穿著它出行前還是得有一段磨合時間。也就是說,穿一段時間以后讓新鞋更合腳。新鞋經過這樣一段磨合期后,穿起來就不會有任何不適感了。一些有經驗的步行者認為:一雙皮質的步行鞋至少要穿著走160千米,才能合腳;而一雙輕便的布料鞋則需要經過80千米路程的磨合。
舒適度
可供選擇的鞋子類型非常多,你需要考慮的是什么樣的鞋才適合你所前往地區的地形和氣候環境。有些鞋子是專門針對某些特殊地形(如山地、沙漠、叢林)要求設計的。這類鞋子是不可隨意穿的。如果穿上不適合特殊地形的鞋子,你的雙腳不僅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還容易受傷。
步行
如果你將在一條路況較好的道路上步行,并且可預期的天氣狀況也比較溫和干燥,那么你只需要穿普通皮質或布料的步行鞋就可以了。很多人覺得穿普通的步行鞋比穿那種特殊的靴子要舒服得多,特別是在天氣溫暖的情況下。但在氣候潮濕并且道路泥濘的情況下,普通的步行鞋就不那么合適了,因為它們對腳踝的支持性較差。當然,它們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干得很快。
對于一次在潮濕或干燥天氣下的低強度步行或者穿越一片濕滑的空曠地區,你可以穿輕便的布料靴子或步行皮靴。如今,布料靴子已成為皮靴的替代品。因為它們穿起來更為輕便和舒適,對腳踝也有良好的支持作用,此外鞋底也具有良好的防滑性。步行皮靴是經典的多用途的鞋子,它們比布料靴子更結實耐穿,而且通常情況下防水性能也更好。
山地
山地比較不平坦,因此需要謹慎選擇所穿的鞋子。皮質的步行鞋或登山鞋有厚實的鞋底,在崎嶇的路況下能夠對腳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此外,靴子要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暖效果,其鞋舌要能夠防止雨雪進入。
沙漠
專業的沙漠鞋能夠有效地保護雙腳免受灌木和昆蟲的傷害。其鞋幫通常采用的是小山羊皮或帆布面料,且鞋底也比較厚實,因此能夠抵御地面上的荊棘。有些鞋子的鞋底比較光滑,有些則有棱紋。但是在沙漠地形下,鞋底有無花紋并不重要,除非你打算進行登山或一些其他活動。






■靴子的保養
靴子是旅行裝備中的重要物品之一,因此需要注意保養,以便穿得久一些。為了讓靴子保持良好的防水性,在出行前要在靴子上涂一層防水油。皮靴需要涂兩層防水油或其他銷售商所推薦的防護品,布料靴子則推薦使用含硅的防護品,噴或抹均可。
叢林
專業的叢林鞋具有結實的橡膠鞋底,能夠抵御叢林地面的濕氣,其帆布鞋幫使腳能夠更好地透氣而且保持干爽。叢林鞋的鞋幫一般都高于腳踝,你可以把褲子塞進鞋幫里面以防止腿部被水蛭或其他一些昆蟲叮咬。叢林鞋要有單向的透氣孔,以利于鞋內水分的排干,同時也能夠阻止昆蟲進入鞋內。此外,鞋舌也要能夠阻止昆蟲進入鞋內。叢林鞋的鞋底花紋要較寬較深,以便在泥濘的路況下防滑。
冰雪地區
世界上許多高山地區終年冰雪覆蓋。如果該地區的積雪很深或者既有雪又有冰,那么地面肯定會很不平。在這種環境下,你所穿的鞋子必須足夠結實并且要綁上鞋釘以防滑倒。
如果你知道自己將穿越積雪很深的地區,那么最好穿雪鞋——其塑膠外層里面還有一層保暖內層。雪鞋的保暖內層在嚴寒氣候下具有很好的隔熱效果,而且這種鞋子可以綁上帶釘鞋底。這樣一來,其防滑性能就更好了。當然,雪鞋的橡膠外層也讓它很不靈活,會約束身體動作。但是在冰雪覆蓋的環境下,最好還是穿專業的雪鞋,并且要綁上帶釘鞋底。同時你也要對其缺乏靈活性的缺點做好心理準備。雪鞋的另一個優點是其保暖內層能夠分離出來。這樣一來,在氣候異常寒冷的時候,你就可以在帳篷里單穿它的保暖內層以抵御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