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重物的身體訓練
重物設備
重物設備是鍛煉肌肉常用而且好用的訓練器材,最常見的是啞鈴和杠鈴。
那么,不談汽車,單單說人的話,為什么我們不能在激烈運動之后,馬上坐下來休息呢?那是因為運動時血液循環的速度是非??斓?,靜脈周圍的平滑肌上的循環帶擠在一起,身體雖然停止了運動,但是身體內的血液卻不能馬上適應這種急速的變化,需要我們幫助血液逐漸地適應,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防止發生眩暈和昏厥。其實,之所以如此強調“冷身”運動,是因為它可以確保乳酸能夠從組織中更有效地排出體外。
※啞鈴
啞鈴是用于進行增強肌肉力量鍛煉的器材。因在使用過程中一般不會發出聲音,故稱啞鈴。它結構簡單,主要材料是表面包有一層橡膠的鑄鐵,也有許多木制品和塑料制品。
啞鈴可根據重量分為固定重量的和可調節重量的兩種。
固定重量啞鈴就是鑄鐵啞鈴,重量有2.7千克、3.6千克、5.4千克、7.2千克的輕型啞鈴和10千克、15千克、20千克、25千克、30千克的重型啞鈴。
如何做“冷身”運動呢?“冷身”運動的具體動作包括很多,各種有效的拉伸動作都可以讓身體這輛急速行駛的“車”可調節啞鈴有的是形狀和結構類似杠鈴的微型版,支桿兩端可隨意增減不同重量的環形鐵餅;有的則是塑料制品,內部中空,可以通過注水調節重量。



許多希望鍛煉肌肉、力量的人都喜歡選擇便于存放、使用的啞鈴。有的人能通過啞鈴鍛煉獲得健美的肌肉和強大的力量,有的人卻一無所獲,因為啞鈴需要科學合理并且持之以恒地使用,否則不會達到效果。使用啞鈴時,一定要選好適合自己的重量。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增強力量,所以最好選擇我們最大負荷重量的65%~85%作為啞鈴的重量。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每次舉起20千克重的物體,就應該選擇13~17千克重的啞鈴進行鍛煉。使用啞鈴,每天練習應控制在5~8組動作,每組間隔2~3分鐘,每組動作重復6~12次,動作頻率不要過快。啞鈴過小或過大、間歇時間過短或過長,都不會達到好的效果。
※杠鈴
杠鈴由橫杠、杠鈴片和卡箍三部分組成,是重量訓練的常用器材。借助配備不同重量的杠鈴,我們可以鍛煉肩、背、臂、胸等處肌肉,同時能起到延緩肌肉老化、增加骨質密等作用。常見的杠鈴分標準和非標準兩種。
標準杠鈴一般用于比賽,又分男子杠鈴和女子杠鈴兩種。男子杠鈴橫杠長2.20米,重20千克;女子杠鈴橫杠長2.15米,重15千克;杠鈴片重量有25千克、20千克、15千克、10千克、5千克、2.5千克、2千克、1.5千克、1千克和0.5千克十種,卡箍單個重2.5千克。
非標準杠鈴尺寸要求比標準杠鈴低,重量一般自由規定。有時還按需要制作成屈軸杠鈴、弓型杠鈴和環型扛鈴等其他形態的特種杠鈴。
力量訓練注意事項
力量訓練之前、之中、之后都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如果是要做一些力量訓練,那么最好提前5~10分鐘進行熱身,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以及在訓練完成后,都要再繼續做一些相關的拉伸運動,這樣才會防止因準備活動不足而導致的運動損傷。
※運動中的注意事項
使用固定器械時的注意事項:
要熟記器械的名稱,熟知該器械所鍛煉的肌肉群。
調整好器械,并調整好坐姿。坐姿正確、舒適不僅可以達到訓練目的,還可以防止在運動中造成損傷。
檢查好器械的負荷重量,調整到適合自己的重量,不要直接坐上去就開始訓練。
控制好運動的速度,注意“快起慢放”的原則。也就是說,如果舉起重物用了2秒,那么放下重物的時候,需要用2~4秒。如果聽到器械的重量架有響聲,那就表示你在放下重量的時候,肌肉沒有按照要求做離心收縮。
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重量,并及時根據運動情況和身體素質修改運動方案。
做力量訓練的時候,不宜憋氣過多。盡管憋氣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使得肌肉的張力加大,但是憋氣會影響血液循環的正常進行,會使血壓升高。另外,憋氣還會引起胸廓內壓力的升高,使得動脈的血液循環受阻,從而導致腦貧血,嚴重時會產生休克。
使用自由重物的時候需要注意:
杠鈴片要固定好,避免砸傷自己。
使用超重量負荷的器械的時候,需要有人幫助并保護。
完成練習,放下杠鈴的時候,注意動作要緩慢,防止造成大的噪音,或者重物滾動給他人帶來傷害。
※運動后的注意事項
運動后不宜立即休息,最好先繼續進行一些強度較弱的小運動,等呼吸和心跳恢復正常之后再休息。因為劇烈運動會造成人體血液流動和心跳加快,肌肉和毛細血管都會擴張,而且,肌肉有規律的收縮會給小靜脈帶來壓力,從而使血液快速地回流到心臟。這個時候如果立即休息,很容易造成血壓降低、腦部暫時性缺血,從而造成頭暈眼花、心慌氣短、臉色蒼白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能導致休克。
完成運動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因為劇烈運動過后,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毛孔張開、排汗較多,如果此時洗澡水過涼,可能會使血液循環的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大,使得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生??;如果此時洗澡水過熱,會繼續增加皮膚內血液流量,從而導致大腦和心臟的血液量減少,造成頭暈眼花,甚至虛脫休克,同時誘發其他慢性疾病。
在進行力量訓練后要適當地伸展肌肉。因為這個時候,肌肉在收縮后要比平時的自然長度短,通過靜力拉伸可以幫助肌肉恢復到自然長度。靜力拉伸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延遲性肌肉酸痛、增強柔韌性。
注意
在拉伸的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和緩、不能過激過急,防止結締組織承載過大的壓力,導致韌帶和肌肉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適應。
拉伸狀態至少要保持15~30秒。
拉伸的時候以不感覺疼痛為宜。
肌肉訓練
科學、合理地進行鍛煉,讓自己的身體適應野外生存,必不可少的一個鍛煉項目就是肌肉耐力。我們能夠行走、彈跳、攀爬等,都和皮膚下的肌肉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體600多條肌肉的引擎作用使得我們可以靈活地做出這些動作。
肌肉對每個人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肌肉纖維控制著我們發出的每一個動作,為數眾多的纖維集結起來形成肌肉束,然后再形成完整的肌肉系統。我們的身體只要做出行走、彈跳、攀爬等動作,就會引起相關肌肉的松緊縮放。肌肉可以牽動眼球,使人能夠自由眨眼和看清東西,而指尖和手掌之間的肌肉又能讓我們拿得住哪怕很小的物體。
■測試你的體能
常規鍛煉將提高你的體質和耐力,而且讓你在各方面感覺更好。你能很快感覺到總體健康水平的改善。這里有一些簡單的測試方法以供檢驗你的體能進步程度,并激勵你繼續鍛煉。
⊙有氧健身運動有助于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跳動頻率更為緩慢。為了做一個階段性測試,請你在一個訓練長椅或約30厘米高的臺階上做上下跳臺階的動作。雙腳交替跳上臺階,腳底必須緊貼其上,一只腳抬上,另一只腳則落下,如此循環往復。堅持做這一動作3分鐘,然后測試你的脈搏。一個正常男子每分鐘的平均脈搏跳動次數應在100~110次之間,女子則在110~120次之間。請將你的測試結果與這一標準數據比較,以檢驗你的體能是否有提高。
⊙上半身的力量可以通過做俯臥撐來測試。重復做俯臥撐直至你筋疲力盡,看你總共能做多少個,并力爭打破記錄。
⊙腹部的力量可以通過做仰臥起坐來測試,看1分鐘內你能做多少個。
⊙下半身的力量可以通過下蹲運動來測試,以一定的速度重復下蹲動作直到你做不動為止,看看你所能做的個數是否增加。
肌肉大多屬于骨骼肌,由肌腱和骨骼相連,肌腱纖維有橡皮筋一樣的伸縮功能,因此肌肉不能被推擠,只能被拉扯。人可以決定在什么時間以什么樣的方式牽動骨骼肌,但人卻不能隨時隨地察覺這其中的變化。那些與消化系統相關的肌肉是我們不能隨意控制的,因為消化系統中包含著很多非隨意肌。人的胃部共有三種非隨意肌,即內斜、中環和外縱三層平滑肌,它們負責碾碎食物;小腸里有兩種,負責擠壓并推動食物。除此以外,非隨意肌還可以維持心臟的跳動,因為心肌只負責傳送血液的任務。
人的肌肉可以通過體育鍛煉而變得發達,但肌肉越大塊并不意味著人越健康。究其原因,毛細血管負責攜帶紅血球流經肌肉,當肌肉劇烈收縮時,毛細血管會受到強烈擠壓,肌肉就會缺氧,廢物就會堆積。隨著壓力的不斷加大,肌肉的反應越來越遲鈍,人體的疲勞感也就越來越大。
那人們該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肌肉訓練呢?
第一,應該遵循的訓練原則是先練大肌群,即胸部、背部、腿部的肌群。這樣的訓練需要附加較重的負荷,否則很難見成效。你如果恰好精力充沛,且身體能承受較重的負荷,不妨利用良好的時機進行大肌群的訓練,等你出現疲憊的時候再進行這種訓練,不僅會讓訓練的結果大打折扣,也很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舉個例子,一個人習慣的鍛煉是在開始先做三組90千克杠鈴的臥推練習,之后在訓練的后半部做三組30千克三頭肌練習,那么假如有一天他調換了訓練的順序,先做30千克杠鈴的三頭肌下推練習,那么他就很難再做90千克的杠鈴臥推了。這時,他最多推起79千克,因為經過第一輪訓練,其三頭肌已經十分疲勞了。
第二個原則是輪流交替訓練肌肉。肌肉力量與體積的發展和訓練的強度密切相關,因而采用交替練習會更加有利于肌肉體積的變大和力量的增長,同一塊肌肉并不需要連續不斷的練習。交替練習的肌群經過第一次練習會及時得到恢復,等第二次練習的時候它們便能承受更大的負荷。
舉個例子,人在臥推和三頭肌下推的練習中,原動肌為三頭肌,所以練習者若能在臥推結束后馬上做三頭肌下推練習,他就能克服約30千克的阻力。如果他在兩組練習期間完成了一組站立屈肘練習,疲勞的三頭肌就會得到適當的恢復,那么他在做下推練習的時候就會克服約34千克的阻力。
上體與雙肩訓練
※胸部鍛煉
平臥舉。首先,保持仰臥的姿勢躺在長凳上,兩只手抓住杠鈴,使杠鈴處在胸部的正上方。
然后,雙手垂直地上舉杠鈴,直到兩只手臂完全伸直。同時,徹底地收縮胸肌,然后保持靜止,堅持一秒鐘,接著再緩慢地下落。在進行動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方法,杠鈴上舉的時候要吸氣,下落的時候要往外呼氣。
注意
不要用力過猛,尤其起初做動作的時候,用力要稍小一些,之后再逐漸加大力度,不要讓脖子有任何轉動,以防扭傷脖子。
上斜臥舉。首先保持頭部朝上,平躺在傾斜30°~45°的長凳上,雙手抓住杠鈴,使杠鈴位于胸部正上方的位置。
進行動作的時候,要將杠鈴垂直向上舉起,直到手臂完全伸直,然后保持姿勢,靜止一秒鐘,接著慢慢地將杠鈴落下,回到原位。在進行動作的過程中,上舉杠鈴的同時吸氣;中間保持靜止的時候,將氣呼出;杠鈴下落的時候慢慢吸氣,回落到初始狀態的時候再呼氣。
下斜臥舉。首先,頭部向下,斜躺于長凳上,雙手緊握杠鈴,使其保持在胸部下方的位置。
然后,將杠鈴垂直向上舉起,直到兩臂完全伸直,然后保持靜止,一秒鐘過后慢慢地將杠鈴落下,直到原位。在上舉杠鈴的過程中吸氣,在保持靜止的時候呼氣;然后在杠鈴慢慢下落的時候吸氣,最后落回原位的時候呼氣。
仰臥飛鳥。首先,仰臥于板凳之上,兩只手分別握緊一只啞鈴,保持雙臂伸直,掌心向上,從胸部的位置慢慢地向兩側放下,盡量保持雙臂張開,之后迅速下落,還原到之前的狀態。整個動作如同鳥兒揮動雙翼一般。向兩側放低的時候呼氣,恢復初起姿勢的時候吸氣。
臥式直臂上拉。首先,臉部朝上,平躺在長凳上,雙臂保持伸直且與地面平行的姿勢。兩只腳踏在長凳上或者地面上。雙臂伸直伸平,然后向后拉杠鈴或啞鈴,一直向下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最低點,保持靜止,保持一秒鐘,拉伸胸大肌。接著收縮胸大肌,雙臂先向上拉,然后向前,一直到其落在雙腿兩側的位置。當雙臂向上和向后拉的時候吸氣,放下的時候要呼氣。
注意
雙臂拉伸的時候,動作要充分、到位。也可以兩只手一起握住一個比較重的啞鈴來做這個動作。因為兩只手的握距比較遠,整個重量充分集中在啞鈴的中間,這樣對胸大肌的鍛煉效果也很明顯。
※肩部訓練
三角肌前部——前平舉。挺胸、收腹并直立,雙手緊握啞鈴,雙臂下垂,放于腿前。手臂垂直向上舉起,舉過雙肩,保持靜止,堅持一秒鐘,然后再將雙臂垂直地慢慢放下,直到回落到腿前。正確的呼吸方法是,雙臂上舉的時候要吸氣,下落的時候要呼氣。
注意
在雙臂上舉和落下的時候,身體要保持直立姿勢,雙臂要伸直,將注意力集中在三角肌的位置。
三角肌中部——側平舉。身體站直,雙腳自然分開,雙手緊握啞鈴,保持雙臂垂直于身體兩側。雙臂伸直向體側的方向舉起,舉過雙肩,三角肌自然收縮,然后靜止一秒,隨后再緩緩放下雙臂,恢復初始狀態。上舉的時候要注意吸氣,靜止的時候呼氣;下落的時候吸氣,恢復原狀態的時候呼氣。
注意
雙臂上舉或下落的時候,身體都要保持直立的狀態,不能隨意彎曲、搖擺,臀部要保持伸直的狀態。
三角肌中部單臂——側平拉。身體直立,用一只腳踩住拉力器或膠皮條的一端,一只手按于腰部的位置。收縮三角肌的同時,用手向側上方拉起拉力器或膠皮條,直到與肩齊平,另一只用力插在腰部,以保持平衡。慢慢向上拉伸到最高點,然后保持靜止的狀態,持續一秒鐘,接著三角肌用力,讓彈簧或膠皮條緩慢松縮,直到最初的位置。進行此動作的呼吸要點是:向上拉伸的時候吸氣,到達頂點處呼氣;向下回落的時候吸氣,直到落到最低點呼氣。
注意
向上拉伸的時候,身體不能左右搖動,更不能借助身體的力量。另外,可以應用啞鈴來做這個動作,也可以利用側臥的姿勢來做。
三角肌后部——俯身側平舉。身體直立,兩腳自然分開,身體彎曲90°,雙手緊握啞鈴,雙臂自然垂下。收縮三角肌后部的同時,雙臂伸直,從兩側平伸,舉起啞鈴,與地面保持平行,保持姿勢靜止一秒,然后再緩緩放下雙臂。兩只手臂上舉的時候要吸氣,落下的時候要呼氣。
注意
上舉和下落啞鈴的時候,身體不能左右搖擺。上舉的時候身體要徹底放松,直到到達最高點時再收縮。另外,這一項運動也可以俯臥在長條板凳上進行。
三角肌后部——直立推舉。將杠鈴從地面一直拉到胸部的位置,全身保持直立。雙臂向上推,一直到完全伸直,保持靜止的姿勢,堅持一秒鐘,隨后將杠鈴慢慢回放于胸部位置。在上舉杠鈴的時候要吸氣,杠鈴下落的時候要注意呼氣。
注意
不管是上舉還是下落杠鈴,身體都不能左右搖擺。此動作可以對上臂的三頭肌有比較明顯的鍛煉效果。此外,還可以用啞鈴做這個運動,運動時,雙臂同時交替進行上推和下落,反復進行。上推和下落的時候都要吸氣,靜止的時候呼氣。
杠鈴屈體劃船運動。雙手緊握杠鈴,兩手之間的距離要保持與肩同寬,上半身前傾,頭部和背部要保持挺直,膝蓋處略彎,這樣可以減輕腿部的壓力,然后上拉杠鈴,一直到下腹部,之后慢慢恢復起初的姿勢。上拉的時候吸氣,下落時要呼氣。
肩負杠鈴體前屈伸。身體直立,兩腳分開,雙手緊握杠鈴,身體從直立的位置開始彎曲,直到上身與地面水平,之后再伸直,如此反復。
注意
臀部不能下坐,雙腿要伸直。上身前傾的時候動作要慢,身體恢復起初狀態的動作要快。此項練習對髖和脊柱的伸肌群,以及腿后肌有很好的鍛煉作用。
肩負杠鈴體側屈。雙腳分開,身體直立,雙手扶住杠鈴片,交替向左右兩側進行體側屈。進行動作的時候,上身要保持直立,雙腿不能彎曲,側屈到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就可以了。
臂力練習
野外生存之前對身體進行訓練,臂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都知道俯臥撐可以鍛煉臂力,但是如果適當地借助重物,達到的效果會更好。你可以選擇啞鈴、杠鈴、實心球等重物來完成你的臂力練習。
※啞鈴、杠鈴訓練
首先介紹如何使用啞鈴來進行臂力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兩臂彎舉,另一種是單臂蹲坐彎舉。
兩臂彎舉:身體直立,雙手仰握啞鈴,兩條手臂自然下垂;保持上臂不動,依靠肱二頭肌的力量彎起前臂到最高點,迅速讓肱二頭肌徹底收縮一秒鐘,同時吸氣;再讓肘關節伸展,慢慢放下啞鈴到開始的位置,同時呼氣。然后一直重復這幾個動作。
單蹲坐彎舉:首先蹲在地上或者坐在凳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啞鈴,同時讓上臂貼著同側大腿的內側,前臂下垂,而另一只手扶壓在同側的大腿上;然后讓握著啞鈴的那只手臂保持上臂不動,屈肘,在彎起前臂到最高臨界點的時候,迅速讓肱二頭肌收縮,并且保持一秒鐘,在這過程中吸氣,再讓肘關節松展后慢慢放下前臂,下垂的過程中同時呼氣。
注意
不要在彎起前臂時擺動上臂,彎起前臂使肱二頭肌收縮的時間要有一秒鐘,不能一收縮就馬上放松。
杠鈴的練習方法跟啞鈴的差不多,也是用來舉重練習,通過調動肌肉來鍛煉臂肌。啞鈴的重量會比杠鈴的小很多,如果想要更好地鍛煉出手臂的肌肉,可以將這兩種工具配合起來鍛煉。
※實心球訓練
實心球投擲也是一種有效的臂力練習運動。實心球這個項目以力量為基礎,速度為核心,綜合了力量性和運動速度,屬于力量型的運動。
投擲實心球的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用兩只手掌托著實心球,讓自己的十個手指自然分開,兩邊除了大拇指之外的手指都放在球的兩邊夾穩,這時候大拇指的作用是緊緊地扣在實心球的后上方擺成類似一個“八”字來固定實心球。按正確方法拿好球后,兩只手下垂,放在身體的正前下方,自然一點,不要非常刻意。然后,兩腿自然分開,一前一后地站著,后腳距離前腳大概50~80厘米,讓前腳掌和投擲線的距離在25厘米左右。這時候眼睛看著前面下方的位置,后腳跟略離開地面一點點,身體肌肉保持放松的狀態,把重心放在中間,稍微偏前。在正式投擲前,都要先經過一到兩次的預擺。預擺的最后一次,讓球在前下方從胸前劃過到達頭的后上方位置,加速擺動的速度,身體上部分往后仰,微微地彎弓,讓整個身體看起來是一個反弓形,在這個過程中吸氣。最后,雙手握著實心球,用力地從后上方往前上方擺動,利用下肢蹬腿送髖和腰腹的力量,同時兩只手臂使勁向前擺動,將實心球投擲出去,同時下肢及兩腳交換位置。
隨著投擲技術的不斷嫻熟,力量也可以得到訓練,下面介紹了幾種訓練的方法。
第一種,實心球前拋練習。訓練者用雙臂將實心球舉過頭頂,放在腦的后上方,兩只腳很自然地分開站立,然后利用腰腹和上肢的力量,使勁將實心球往前方拋出。
第二種,實心球后拋練習。跟前拋訓練方法有點區別,就是訓練者背對著將要投擲的方向。兩只手握著實心球,手臂伸直,兩只腳很自然地分開,身體稍向前屈,然后挺起胸部舒展身體,四肢一起用力,往身后的位置大力地拋出實心球,努力讓實心球拋得更遠。
第三種,旋轉實心球練習。訓練者握著實心球置于身體前面,讓兩只手臂盡量伸直,然后用其中一條腿為軸心,迅速旋轉一周后將實心球從身體前面拋出去。這個旋轉練習還可以用一只手來拋擲實心球。
第四種,實心球下拋練習。這個練習方法跟后拋練習有點相同,都是背向投擲方向。這個練習的動作是兩只腳分開站立,兩腳之間的距離比肩寬一點點,然后把實心球舉起到頭的上方位置,讓身體屈起,腹部收起,迅速在兩腿之間往后面拋出實心球。
第五種,仰臥上拋實心球。訓練者先仰臥在一條長板凳上面,屈起兩邊膝蓋,雙腳放在凳的上面。接著兩只手置實心球于胸前,十根手指自然分開朝上,將實心球固定好。然后讓雙肘關節分別緊貼著身體同一側,使勁伸長伸直手臂,將實心球從胸前往上方拋起。等實心球下落的時候接住球,等一會兒讓身體機能恢復過來之后,繼續重復這些動作。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分開兩肘,讓它們一直保持在身體側面。
想要鍛煉出強大的臂力,要以無氧運動為主要形式,效果才能明顯。并且練習用的重物要慢慢增重,只有使得肌肉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在不能適應的狀態,才會鍛煉出肌肉。切記,欲速則不達,不要操之過急,一開始先別急著使用超出自己負荷能力的重物來練習,以免造成肌肉拉傷等傷害。享受運動的過程,等到肌肉適應了運動的強度,再逐漸增加訓練的強度,持之以恒,才可以鍛煉出更強的臂力、更壯的臂肌。
小腿訓練
在我們的大多數動作中,例如奔跑、跳躍、攀登、滑冰,小腿的力量對于動作的完成質量都起著決定性作用。強大的小腿力量也有利于更好的支撐和平衡。單腿站立時,小腿力量大的人平衡性更好。對于小腿力量的訓練,對在野外活動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腿肌肉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一樣,需要進行相應鍛煉,并經常進行測試。
踝關節具有伸展和彎曲兩個功能,對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與腕關節相同。人們通常采用提踵練習法鍛煉踝關節的力量,其實彎曲練習法同樣有助于提升踝關節的力量,也就是勾腳尖。反向提踵訓練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這種鍛煉。當然,我們大多沒有這種設備,但是我們可以用杠鈴代替專業設備。
小腿肌肉的耐力極強,而所能進行的鍛煉,動作幅度又基本都比較小。因此,小腿肌肉很容易從疲勞中恢復。它完全能承受每天或隔天一次的鍛煉,一般不會因疲勞造成損傷。
小腿肌肉的鍛煉以每次練習做10組為宜。過少則無法達到鍛煉目的,過多則影響其他鍛煉項目——如果小腿肌肉每次鍛煉過多,很可能導致無力繼續其他鍛煉項目。
用杠鈴鍛煉小腿肌肉的鍛煉方法簡單易學,下面介紹一下簡單的9個動作。
※半蹲起跳
抓舉杠鈴,然后采用半蹲的姿勢,提起腳跟,利用踝關節的力量,持續向上蹬跳。在這個練習中,蹬地時一定要注意使用腳弓的爆發力。
※全蹲起跳
全蹲起跳可以說是半蹲起跳動作的加強版。做這個動作,需要將杠鈴從頸后負于肩上,采用全蹲的姿勢,利用大腿、小腿和踝關節的力量持續向上蹬跳。蹬跳時,要保持上身的筆直狀態。做動作時如感覺呼吸急促,可在起立時快速呼吸幾次,吸入更多氧氣。體力充沛的情況下,呼吸方法是在下蹲時呼氣、起立時吸氣;負荷杠鈴較重時,應先吸氣然后立即下蹲,并于再次起立前呼氣,然后吸氣起立。
※提踵
將杠鈴從頸后負于肩上,采用站立姿勢,用踝關節和小腿發力,向上提踵。提起腳跟時吸氣,落下腳跟時呼氣。當兩腿完全伸直后,再放下腳跟,在小腿肌肉放松后,再提起腳跟。
※靜力半蹲
將杠鈴從頸后負于肩上,采用半蹲的姿勢,膝關節的彎曲度盡量接近90°,保持此姿勢一段時間。
※弓箭步跨步
將杠鈴從頸后負于肩上,自然站立,保持上身直立,然后用腿部做弓箭步跨步動作??勺笥夷_分開鍛煉,也可左右腳交叉跨步。
※全方位蹬跳
將杠鈴從頸后負于肩上,先自然站立,雙腳或單腳向前、后、左、右做蹬跳動作。注意屈膝蹬地,以前腳掌發力,保持穩定的頻率。
※坐姿伸腿
將啞鈴或沙袋綁在小腿上,坐好,將注意力集中于股四頭肌,將小腿伸直,稍停一會兒再放下,然后重復幾這個動作。注意,小腿伸直時吸氣,放下時呼氣。兩小腿可交替伸直,也可同時伸直。
※俯臥屈腿
將啞鈴或沙袋系在小腿上,俯臥在凳子上,注意力集中于股二頭肌,屈腿,稍停一會兒,然后再放下,然后重復“曲—收”動作。呼吸節奏是屈腿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坐姿負重提踵
將杠鈴放在大腿上靠近膝蓋的部位,坐好,雙手握杠,提起腳跟,稍停一會兒再落下。反復做幾次。呼吸節奏是提起腳跟時吸氣,落下腳跟時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