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么管
- 張卉妍
- 1588字
- 2019-09-16 11:27:23
尋找團隊的“潛力馬”
“伯樂相馬”的故事經久流傳,就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少人才都發出這樣的慨嘆。
從千千萬萬的人中選聘合適的人,對管理者而言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雖然每年的畢業生數以萬計,勞動力市場仍然是供大于求,但真正找到自己中意的人才恐怕要費一番周折。
作為對團隊發展負責的管理者,必須尋覓和識別優秀的人才為己所用。歷史上的“伯樂”是怎樣做的呢?
春秋時期的孫陽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稱他為伯樂。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跑了好多地方,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的人認為這匹馬實在太普通,拉車沒氣力,吃得又多,還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賣給伯樂。伯樂牽走了這匹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這匹馬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云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但看到馬瘦得不成樣子,有點不高興。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不久之后,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片刻之間已跑出百里之外。
管理者要做一個知人善任的伯樂,就要學習伯樂“識馬”的能力。作為“伯樂”,要具備“相馬”的技能,需要從無名之輩中發現賢才,從石頭堆里尋到珍寶,善于發現那些有發展潛力的人。

不少優秀的團隊管理者都深諳此道,成為優秀的“伯樂”。鳳凰衛視的選人原則就是“有眼識得金鑲玉”,這里的“金鑲玉”就是未遇伯樂的千里馬。鳳凰衛視的管理者正是靠著敏銳的眼光,發現了不少具有潛力、潛質、潛能的人才。
因為在眾人中挑選那些有潛力的員工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管理者要跳出用人識才的誤區,較快地識別應聘者的潛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發展潛力的人大多是沒有發現的人才。他們在公開場合獲得表現的機會極少,有潛能的人雖然未曾被人發現,他們可能處于成長發展階段,有的甚至處在成才的初始時期,既然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質。或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略,或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可貴品格,或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之舉,或有“雛鳳清于老鳳聲”的過人之處。一位善識人才的“伯樂”,正是要在“千里馬”無處施展腿腳之時識別出它與一般馬匹的不同。
怎樣才能找到優秀的人才呢?其實,在我國古代,就選賢任能方面就已經有人做了一番探索。
春秋戰國時期,魏文侯請老臣李悝對他初步擬定的兩位宰相候選人提出裁決意見。李悝表示,宰相是君主的主要助手,應由魏文侯自己而不是別人酌定。他提出了一些參考性衡量標準供魏文侯考察比較,即所謂“識人五視”:
一、居視其所親。看他平時生活起居親近哪些人。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二、富視其所與。富裕時他是怎么花錢的。是個人貪圖享樂、花天酒地,還是能廣散錢財,招賢納士。
三、達視其所舉。身居高位有權勢時推舉重用什么樣的人。是個人的酒肉朋友、七姑八姨,還是不論親疏,舉賢薦能。
四、窮視其所不為。交厄運時能否堅守信念,不拿原則做交易。
五、貧視其所不取。處于貧困境地時能否潔身自好,不取不義之財。
通過這些標準選拔上來的人,就是君主所需要的人。
現今,團隊的“伯樂們”如何在人群中搜尋到團隊所需要的人,也必須堅持自己的標準。團隊的規模、行業、發展階段不一樣,所選用人才的標準也不一樣。但毋庸置疑,管理者必須努力尋找團隊的“潛力馬”,使之能發展成為團隊的“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