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么管
- 張卉妍
- 1444字
- 2019-09-16 11:27:15
不要做問題匯總站
管理者要明白,自己是負責團隊整體管理、為團隊制訂發展戰略的人,而不是全體員工的“問題匯總站”。管理者有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是要讓員工明白,解決自己工作的問題是自己的職責。
一個團隊是否優秀,關鍵要看團隊創造的結果。一個企業要贏得核心競爭力,要的也是結果,而結果的實現要靠員工的努力來實現。管理者引導一流的員工不畏艱險,為團隊著想,時刻準備為了結果付出努力和汗水。
在微軟,任何一個具有專業技能、有競爭性的員工,都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主動性。做事主動、責任心強的員工,無論是清潔工,還是高級程序員,都會把事情做到并做得漂漂亮亮。
任何一個高效的管理者都不喜歡員工一天到晚不停地請示,難道你希望自己成為陀螺嗎?答案不言而喻。既然這樣,那么當員工遇到問題時,就鼓勵他勇敢地去解決吧。因為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是他的職責,更是他展示自己才干的最好時機。如果他能夠出色地解決問題,管理者可以適時地給予鼓勵和獎賞。
解決問題、留下結果,是員工的責任。著名的出版家、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曾經說過:“每個雇主總是在不斷地尋找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時也在拋棄那些不起作用、不能適應公司文化的人——那些到哪個崗位都無法發揮作用的人,遲早都會被淘汰。”
身為團隊的領導者,必須要讓員工明白,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只是把問題推給同事、帶給老板,最后受害的肯定是自己,沒有任何事情比及時處理和解決問題更能表現出員工的責任感和主動性。一個經常為團隊解決問題的人,當然能得到能力的鍛煉。首先,他沒有讓問題延誤,釀成大患;其次,他讓管理者非常省心省力,管理者因此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更重大的問題上。有了這樣的員工,管理者就少了很多后顧之憂。
工作中遇到林林總總的問題時,不要逃避,也不要猶豫不決,更不要依賴他人,而要敢于面對和迎接,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斷。對于自己能夠判斷,而又是本職范圍內的事情,要大膽地拿主意,讓問題在自己那兒解決。解決了問題,員工才能迎向新的契機。
通用電氣的前任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把員工分為A、B、C三類:
A類是指這樣一些人:他們激情滿懷、思想開闊、富有遠見。他們不僅自身充滿活力,而且有能力幫助和帶動自己周圍的人。他們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還使企業經營充滿情趣。

B類員工是公司的主體,也是業務經營成敗的關鍵。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提高B類員工的水平。我們希望他們每天都能思考一下為什么他們沒有成為A類,經理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進入A類。
C類員工是指那些不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人。他們更多的是打擊別人,而不是激勵;是使目標落空,而不是使目標實現。你不能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盡管我們要花費資源把他們安置到其他地方去。
A類員工又被稱為24小時員工。這個稱呼并不是指他們真的一天干24小時,或是執行坐班紀律的模范,而是他們的用心——他們將自己的喜憂與團隊的榮衰緊緊地聯系到一起,時時掛念著公司運營中的問題。仔細分析企業的營業成績,你會發現正是這些少部分的A類員工帶給了企業大部分的結果,創造了企業大部分的價值,他們就是超越老板和公司的期待的人,是公司最大的財富。
A類員工是能為企業帶來結果的員工,也是最優秀的員工,只有他們才能夠主動把任何工作做到最好。
為團隊培養出A類員工,鼓勵他們自覺自愿地解決難題。從早到晚,問題總是與我們“朝夕相處,相依為伴”,主動積極的員工以結果為導向,他們能主動完成工作,不拿自己的事來煩管理者。管理者要著重培養這樣的員工,這樣團隊的發展才會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