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正氣清白 留于乾坤

【原文】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澹泊,遺個清白在乾坤。

【譯文】

做人寧可保持純樸自然的本性,拋棄機心巧詐的聰明,也要留些浩然正氣給大自然;寧可拒絕富麗繁華的誘惑,甘心過淡泊寧靜的生活,也要留個清白的聲名在世間。

【精讀解析】

《莊子·刻意》中說,“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從眾人到圣人的過渡是修為的遞增,同時也是人擺脫外物名利束縛的漸變過程。圣明的人喜歡跟外物和順而厭惡為自己求取私利;為個人求取私利,在圣人看來是一種嚴重的病態。

在歷史長河中,即便是明德英勇之士,有時也不免卷入其中,甚至為了一時的世故機心爭斗。他們有的因此喪命,也有的因此得名得利,但是終歸不過浮華如夢,留給后人一段又一段唏噓感慨的飯后談資。

春秋齊景公時,田開疆率師征服徐國,有拓疆開邊強齊之功;古冶子有斬龜救主之功;由田開疆推薦的公孫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結為兄弟,自號為“齊邦三杰”。齊景公為獎其功勞,嘉賜“五乘之賓”的榮譽。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三人挾功恃勇,不僅怠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無禮數,甚至內結黨羽,逐漸成為國家安定的隱患。齊相晏嬰深感憂慮,想除掉他們。一天,晏子從后花園摘了兩個桃子,對他們三人說,誰的功勞最大,就吃一個桃子。公孫捷首先站起來,說自己曾親手打死一只吊睛白虎,解救了主公。于是晏子賞給他一個桃子。古冶子不服,站起來說自己曾在黃河中殺了一只巨龜,救了主公的性命。于是晏子把最后一個桃子賞給了他。可是,此時田開疆也站了出來,說他曾奉命攻打徐國,逼徐國投降,為國家奠定了盟主地位,他的功勞才最大。晏子看公孫捷和古冶子的桃子都吃完了,立即對景公說:“田將軍的功勞最大了,但金桃已經賜完了,只好等熟了再賜了。”景公也說:“田將軍的功勞最大,可惜說得太遲了。”田開疆自以為這是一種恥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于是揮劍自殺。古冶子和公孫捷相繼因功小食桃而感到恥辱也自殺身亡。

figure_0033_0004

這個著名的“二桃殺三士”的歷史故事,后人不知做過多少評判解說。其實不論我們站在哪個角度來評價,充斥在這個故事中最多的其實就是一顆被外物束縛、喪失本真的心。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很多智者仁人提倡“留些正氣還天地”“遺個清白在乾坤”,哪怕這樣的執著會讓他們和榮華富貴無緣,甚至親近死神,命喪黃泉。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有一些人對待任何人、任何事時,總是從“是否有用”這點上來考慮。他們交朋友,只是為了今后能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做工作,只是為了能夠賺取更多錢財;談戀愛,只是為了滿足個人一時的欲望;孝敬父母,只是為了博取一個好名聲……總之,不管做什么事,總是目的在先,名利當頭。這樣為人處世,雖能“以利合”,終究逃不過“迫窮禍患害相棄”的際遇。和這樣的心境相比,“寧謝紛華而甘澹泊”則給人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一個人浮華不限、名利不求,一切順其自然,雖然不會有大富大貴,至少可以做他自己,不留悔恨給自己,也不留把柄在人手。具體說來,處理問題糾葛,不喪失正氣;掙錢謀生,不圖物質享受;和人相處,真心相待;個人修養,不養妄心,專修謙和。做到這幾點,一個人也就品得了菜根中的真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应城市| 盐池县| 镇宁| 措勤县| 叶城县| 中江县| 桐乡市| 泊头市| 乐亭县| 贺州市| 金山区| 南投县| 青岛市| 斗六市| 乐安县| 合山市| 陇川县| 钟祥市| 合江县| 穆棱市| 浏阳市| 九寨沟县| 普洱| 志丹县| 乌拉特前旗| 瑞金市| 南开区| 承德市| 堆龙德庆县| 晋州市| 望都县| 会东县| 马鞍山市| 郎溪县| 河西区| 从江县| 阳东县| 东至县| 康乐县|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