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會繞彎子,少碰釘子

在戰略上,最漫長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達到目的的最短途徑。

——(英國)利德爾·哈特

巧用暗示,拒絕也不得罪人

眾所周知,“不”字是很難說出口的,但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去拒絕別人。許多人都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辦法,其實通過暗示來說“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然這種暗示既可以是語言的暗示,也可以是身體動作的暗示。

美國出版家赫斯脫在舊金山辦第一張報紙時,著名漫畫大師納斯特為該報創作了一幅漫畫,內容是喚起公眾來迫使電車公司在電車前面裝上保險欄桿,防止意外傷人。然而,納斯特的這幅漫畫完全是失敗之作。發表這幅漫畫,有損報紙質量。但不刊這幅畫,怎么向納斯特交代呢?

當天晚上,赫斯脫邀請納斯特共進晚餐,先對這幅漫畫大加贊賞,然后一邊喝酒,一邊嘮叨不休地自言自語:“唉,這里的電車已經傷了好多孩子,多可憐的孩子,這些電車、這些司機簡直不像話……這些司機真像魔鬼,瞪著大眼睛,專門搜索著在街上玩的孩子,一見到孩子們就不顧一切地沖上去……”聽到這里,納斯特從坐椅上彈跳起來,大聲喊道:“我的上帝,赫斯脫先生,這才是一幅出色的漫畫!我原來寄給你的那幅漫畫,請扔入紙簍。”

故事中,聰明的赫斯脫,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暗示納斯特的漫畫不能發表,讓納斯特欣然地接受了意見。

另外,通過身體動作也可以把自己拒絕的意圖傳遞給對方。

某天,為了配合下午的訪問行程,小王想把甲公司的訪問在中午以前結束,然后依計劃,下午第一個目標要到乙公司拜訪。但是,甲公司的科長提出了邀請:“你看到中午了,一起吃中飯吧?”

小王與甲公司這位科長平常交情不錯,又是非常重要的客戶,不能輕易地拒絕。但是,和這位愛聊天的科長一起吃中飯,最快也要磨蹭到下午一點才能走。小王怎樣才能不傷和氣地拒絕呢?

答案就是在對方表示“要不要一起吃飯”之前,小王就不經意地用身體語言表示出匆忙的樣子,如說話語速加快或自然地看看表等。

如何用身體動作巧妙拒絕

figure_0032_0009

動作暗示確實是個非常不錯的拒絕方式,但也要記住:暗示的時候千萬不要提早露出坐立不安的神情,免得讓人懷疑你合作的誠心。

毫不夸張地說,在現實生活中,你若想人際關系順暢,一定要學會一套巧妙的暗示拒絕法,在短時間內表達出“不”的意思,把正事辦妥,并且做到不傷和氣。

放枚“糖衣炮彈”,批評奏效不傷人

為人父母的朋友都知道,小孩很怕苦,所以吃藥片的時候,加點兒糖水一起送入孩子口中,他們便會愿意服用。

與之類似,我們在批評別人時,實話實說很容易激起對方的憤恨。如果我們給自己的批評語言裹上一層“糖衣”,那么,對方就會在享受甜蜜的同時欣然接受批評了。

戰國時期,晏嬰是齊國一位善諫的大臣。齊景公一匹心愛的馬突然死去,齊景公非常傷心,一定要殺掉馬夫以解心頭之恨。眾位大臣一起勸阻齊景公不可為一匹馬而濫動刑罰,而齊景公卻已鐵了心,眾人的勸告一概充耳不聞。

這時,相國晏嬰走了出來,眾臣都以為晏嬰也有勸誡齊景公的意思,誰也沒有料到,晏嬰卻明確地表態說:“這個可惡的馬夫,該殺!”

齊景公十分高興,就把那個心含冤屈的馬夫喊來,聽晏嬰解釋他的罪過。

如何委婉指出別人的錯誤

figure_0033_0010

晏嬰歷數馬夫的三大罪狀:“你不認真飼馬,讓馬突然死去,這是第一條死罪;你讓馬突然死去,卻又惹惱君主,使君主不得不處死你,這是第二條死罪。”

聽晏嬰痛斥馬夫的前兩條死罪,齊景公心中真是樂滋滋的。可晏嬰話鋒一轉,說出了馬夫的第三條罪狀:“你觸怒國君因一匹馬殺死你,使天下人知道我們的國君愛馬勝于愛人。因此天下人都會看不起我們的國君,這更是死罪中的死罪,罪不可赦!”

聽晏嬰訴說馬夫的第三條罪狀,齊景公開始還連連點頭咧著嘴笑。當晏嬰說到“使天下人知道我們國君愛馬勝過愛人”時,他張開的嘴卻定在那里,臉上的表情也一陣紅一陣白。晏嬰又吆喝一聲:“來人,按大王的意思還不推出去斬了!”這時齊景公如夢初醒,趕緊對晏嬰說道:“相國息怒,寡人知錯了。”

晏嬰沒有正面批評齊景公,卻達到了勸諫救人的目的。可見,“裹著糖衣”的委婉批評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這樣的場合中,一方面,該說的話不能不說,根本利益不能犧牲,原則不可放棄;但另一方面,關系又不可弄僵,彼此的面子與和氣不能傷害。所以,這就需要首先承認對方的實力、地位、權威,甚至他的主張,然后突然插入你的話鋒,你的話雖委婉動聽,但實際上卻是對對手徹底地否定。

總之,批評他人之時,如果語氣委婉,被批評者就會容易接受。因為對方認為你的委婉是給了自己“面子”,感激之余,就會積極地改正。反之,如果批評者語氣生硬,對方就會認為你傷了他的“自尊”,而心生反感,這樣就不會達到批評、教育人的目的。

近話遠說,迂回入題正切題

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如果把話說得太直、太透,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滿,或者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意思又不能不表達。這時,如果采用“借他人之言,傳我腹中之事”的方法,借用一個并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說出,便可以弱化對方的不滿和對我方的不利影響。

在語言策略上,這種方法被稱為近話遠說。運用此法,能夠人為地拉開話題與現場之間的距離,給雙方留下一個緩沖帶。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就頻繁晤面,都有心對蔣發難。可對于這樣一個關系到身家性命和國家前途的大事,在對方亮明態度之前,誰都不敢輕易開口。眼看時間越來越近,雙方都是欲說還休。

楊虎城手下有個著名的共產黨員叫王炳南,張學良也認識他。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楊虎城便以他投石問路,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接口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于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當時,張學良的實力比楊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楊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觀點擺在張的面前,而張又不贊同,后果實在堪憂。于是就借了并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傳出心聲,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謀他策。

說話轉個彎兒,在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的同時,也為自己留了條后路。對于不宜直言的問題,繞個彎兒說話,有時會讓自己化險為夷。下面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國古時候,有一個縣官很喜歡附庸風雅,盡管畫技不佳,但畫畫的興致很高。他畫的虎不像虎,反而像貓。并且,他還每畫完一幅畫,都要在廳堂內展出示眾,讓眾人評說。大家只能說好話,不能說不好聽的話,否則,就要遭受懲罰,輕則挨打,重則流放他鄉。

有一天,縣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畫,懸掛在廳堂,召集全體衙役來欣賞。

縣官得意地說:“各位瞧瞧,本官畫的虎如何?”

眾人低頭不語。縣官見無人附和,就點了一個人說:“你來說說看。”

那人戰戰兢兢地說:“老爺,我有點兒怕。”

縣官:“怕,怕什么?別怕,有老爺我在此,怕什么?”

那人:“老爺,你也怕。”

縣官:“什么?老爺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說。”

那人:“怕天子。老爺,你是天子之臣,當然怕天子呀!”

縣官:“對,老爺怕天子,可天子什么也不怕呀!”

那人:“不,天子怕天!”

縣官:“天子是天老爺的兒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爺又怕什么?”

那人:“怕云。云會遮天。”

縣官:“云又怕什么?”

那人:“怕風。”

縣官:“風又怕什么?”

那人:“怕墻。”

縣官:“墻怕什么?”

那人:“墻怕老鼠。老鼠會打洞。”

縣官:“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那人:“老鼠最怕它!”那人指了指墻上的畫。

故事中,被點名的差役沒有直接說縣太爺畫的虎像貓,而是接二連三地抬出第三方,繞著彎說話。讓縣官在眾人面前保住了臉面,又讓自己避免了一場災難。

人常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善言的高手,即使遇到棘手的話題,也能夠運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如近話遠說,來避免惡語傷人,從而有效地保全自身。

如何施以巧言,挽回失誤

figure_0036_0011

在交際圈中,當你遇到和他人之間的不愉快,尤其是因為自身原因引起的不愉快時,千萬不要刻意回避,要鼓起勇氣,迂回地去“補牢”,才是明智之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明溪县| 营口市| 温泉县| 长宁区| 曲阳县| 兴化市| 林周县| 登封市| 收藏| 靖边县| 石嘴山市| 阿拉尔市| 中牟县| 巴彦淖尔市| 海阳市| 阿巴嘎旗| 临邑县| 图木舒克市| 鸡东县| 时尚| 西平县| 华坪县| 南乐县| 贞丰县| 茌平县| 吉林市| 北川| 盖州市| 家居| 霍山县| 鹿泉市| 志丹县| 黄龙县| 东阳市| 同心县| 佛坪县| 峨边| 瑞丽市| 平江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