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不是世界不好,是你懂得太少作者名: 陳鳳玲本章字數: 3179字更新時間: 2020-06-24 10:41:02
第一節 口會擇言,心有算盤
節食則無疾,擇言則無禍。
——(宋)何坦
口不擇言闖大禍
幾乎人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口不擇言闖大禍。”沒錯,與別人談話時,必須講究方圓曲直,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不要出口,否則口無遮攔,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紀曉嵐中進士后,當了侍讀學士,陪伴乾隆皇帝讀書。一天,紀曉嵐起得很早,從長安門進宮,等了很久,還不見皇上到來,他就對同來侍讀的人開玩笑說:“老頭兒怎么還不來?”話音剛落,只見乾隆已到了跟前。因為他今天沒有帶隨從人員,又是穿著便服,所以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噬下犚娏思o曉嵐的話,很不高興,就大聲質問:“‘老頭兒’三字作何解釋?”
旁邊的人見此情景都嚇了一身冷汗。紀曉嵐也吃了一驚,說這話本無其他惡意,但卻被皇上聽到了,而且還當著眾臣的面。紀曉嵐突然靈機一動,戰戰兢兢地說:“萬壽無疆叫作‘老’,頂天立地叫作‘頭’,父天母地叫作‘兒’。”
乾隆聽了這個恭維自己的解釋,才轉怒為喜,不再追究了。紀曉嵐這才把提到嗓子眼兒的心收了回來。
雖然這只是個民間傳說,我們不需要去考證它的真實性。但它給我們帶來一個啟示:即使你是鐵齒銅牙,說話也不可口無遮攔。
在與他人言談的過程中,我們要恰當地回避他人忌諱的東西,這樣才能使彼此交流融洽。就拿最常見的朋友聚會來說,大家不免要開開玩笑,使氣氛更加歡愉,這是一種樂趣。然而,如果你把不該說的話說了,如揭了朋友的傷疤等,就很容易使氣氛驟變,尤其是有朋友攜好友或戀人在場的時候,情況會更糟。
小張長得高大魁梧,在大學校園內有“戀愛專家”的雅號。如今他是一家外資公司的高級職員。英俊的長相和豐厚的薪水使他在眾多的女友中選上了貌若天仙的小麗。正值春風得意之際,小張帶著小麗去參加朋友聚會。
就在大家天南海北閑談的時候,同學小王無意轉了話題,談起了大學校園羅曼蒂克的愛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自然是“戀愛專家”小張。小王眉飛色舞地講述小張如何引得眾多女生趨之若鶩,又如何在花前月下與女生卿卿我我。小麗剛開始還覺得新奇,但越聽越不是滋味,終于拂袖而去。小張只好撇下朋友去追小麗。
故事中,小王并不是有意要揭小張的傷疤,但他口無遮攔地追憶往事卻無端造出了亂子,使小麗耳不忍聞,終于拂袖而去。這不僅使小張要費不少周折去挽回即將失去的愛情,而且使在場的人心里也不愉快。
可見,無論在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都要把握說話分寸,盡量做到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不說,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口不擇言傷人害己
由于口不擇言,我們時常犯很多嚴重的錯誤。為人處世,一定要留意觀察,時刻銘記“禍從口出”,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為此惹上無故的禍端。

寧可犯口誤,不可犯口忌
現實生活中,言談交際往往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誰掌握了語言的運用要領,誰就掌握了戰爭中武器的運用要領。無數實踐證明,語言策略中,寧可犯口誤,也不可犯口忌。
康熙皇帝在年輕時勵精圖治,創下不少功業。但到了晚年,由于年紀漸長,產生了一個怪脾氣——忌諱人家說“老”。如果有誰說“老”,他輕則不高興,重則給對方治罪。所以,臣子們都知道他這個心理,一般情況下都盡量回避說“老”。
有一次,見天氣風和日麗,康熙便率領一群皇妃在后花園的湖中垂釣,不一會兒,漁竿一動,他連忙舉起釣竿,只見鉤上釣著一只老鱉,心中好不喜歡。誰知剛剛拉出水面,只聽“撲通”一聲,鱉卻脫鉤掉到水里又跑掉了。康熙長吁短嘆連叫可惜,在康熙身旁陪同的皇妃見狀連忙安慰說:“看樣子這是只老鱉,老得沒牙了,所以咬不住鉤子了?!?/p>
皇妃話音還未落地,旁邊一個年輕的妃子卻忍不住大笑起來,而且一邊笑一邊不住地拿眼睛看著康熙??滴跻娏瞬挥傻谬堫伌笈?,他認為皇妃是言者無心,而那妃子則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沒有牙齒,老而無用了。于是將那妃子打入冷宮,終身不得復出。
年輕的妃子因為笑了一笑而被打入冷宮,除了她自身的修為不夠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不懂得語言運用的禁忌,觸犯了皇帝的大忌??滴跤捎谏狭四昙o,體力和精力都有所下降,但又不肯承認這個現實,而且也希望他人在客觀上否認這個現實,故而一旦有人涉及這個話題,他心理上就承受不了。雖然表面看來是皇妃說出那句話,是皇妃觸犯了大忌,但皇妃未被治罪是由于她與妃子同康熙的感情距離不同。皇妃說的話,仔細推敲一下,有顯義和隱義兩種意思,顯義是字面上的意思,因為康熙與皇妃的感情距離較近,他產生的是積極聯想,所以他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知道皇妃是一片好心的安慰,即便是有錯,也不過是口誤。妃子雖然沒有說話,只是笑了一笑,但她是在皇妃的基礎上的引申,是把那只逃掉了的老鱉比作皇上,是對皇上的大不敬。所以,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環境,由于不同人物的不同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結果來。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美國的保羅·魏里希提出了一種語言博弈中的策略型均衡,指在兩種都會帶來損失的策略中選擇損失較小的那個,以達到一個相對的均衡。具體到上面這個故事,在犯錯和犯忌這兩個非優策略中,選擇犯錯而非犯忌顯然可以達到一個策略型均衡。一般說來,人不怕犯錯,最怕犯忌。犯錯,可以說是“各人造業各人擔”,是一種疏失,可以避免;犯忌則是自己招惹是非,無法補救。深諳策略型均衡智慧的人都明白,寧可犯錯也不要犯忌。
人常說:“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比松谑烙泻芏嗉芍M,如果你在無意之中觸犯了別人的忌諱,就會在無形之中得罪對方。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與他人進行言語上的博弈時,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千萬不要觸犯了別人的忌諱。
職場的五大口忌
說話要有技巧,溝通要有藝術。良好的口才可以助您事業成功,良性的溝通可以改變您的人生。

不知道所忌,就會造成失??;不知道所宜,就會造成停滯,我們在談話中,要懂得“五大忌”。
別人的隱私,可以聽但不可以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讓人知道的那一部分小秘密,即所謂的隱私。有些人喜歡把它夾在日記本里永遠珍藏,有些人喜歡把它密封在小盒子里永遠封印,有些人喜歡把它深埋心底只有自己可以回味……
既然隱私有其“隱”的一面,我們在與他人相互閑聊或調侃時,哪怕感情再好,都不要把他人的隱私公布于眾,更不能拿來寫作笑料。正如那句老話“禍從口出”,為人處世一定要把好口風,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什么話可信,什么話不可信,都要在腦子里多繞幾個彎子,心里要有分寸。你知道了哪些人的機密?這些機密是不是應該保???如果他們是一些對個人隱私極度保護、敏感萬分的人,萬一傳出去,結果會怎么樣?
正確處理別人的隱私是非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有的人別有用心,就是想借刀殺人,讓你為他傳播是非。對于這樣的人我們最好敬而遠之。
錢云和妻子結婚才半年就生了一個小孩,同事們紛紛趕來道喜,陸路也來了。他拿來了自己的禮物——字典,錢云先謝過了他,但帶著迷惑的眼神問:“你給這么小的孩子贈送字典,不太早了嗎?”
“不,您的小孩兒太性急。本該四個月后才出生,可他偏偏現在就蹦出來了,再過半年,他肯定會去上學,所以我才給準備了字典。”
陸路才說完,全場哄然大笑,錢云夫婦卻顯得有點兒不高興。
陸路一句話明顯就把他們未婚先孕的隱私給捅了出來,本來不想讓人知道的事一下傳播開了,這樣令大家都處于尷尬的局面。
錢云是一個特要面子,自尊心很強的人,很少和人聊天,上班期間就專注于工作,別人對他也不是很了解,覺得他屬于沉默寡言的一類。這樣一個人自然也不喜歡外露隱私,不想讓別人知道太多自己的事情,用他的話說:“像把自己脫光了站在大街上給人看。”
經過這事,他們夫婦倆就再也沒有和陸路來往過,見了面都裝作沒看見。
可見,調侃時如果說出了他人的隱私,有時即使言者無意,但聽者卻有心。他會認為你是有意跟他過不去,從此對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別有用心,極力掩飾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對你不利。如果你與對方非常熟悉,絕對不能向他保證你決不泄密,那將會自找麻煩。最好的辦法是假裝不知,若無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