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與其造勢,不如借勢

聰明人都是通過別人的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臺灣)陳永泰

利用名人效應,獲得預期效果

現在的許多明星都喜歡炒作,其實說白了,無非是“出風頭”三個字。不過你別小看“出風頭”僅僅三個字,這里面卻藏了不少學問。

中國古人早已用事實證明,要想讓自己為天下人所知,最直接的方法莫過于“利用別人的風頭讓自己出風頭”。

東晉的丞相王導很善于治理國事。當初渡江來到南京時,國庫虧空,缺乏銀錢,只有幾千匹不值錢的白絹。為了渡過暫時的難關,王導自己先作了一件白絹的單衣穿在身上,又動員大臣們出門上朝也都穿上這樣的衣服。上行下效,人們都爭相效仿穿起了這種白絹衣服。白絹一時供不應求,價格很快上漲到了每匹一金。這時王導下令將國庫中的白絹全部賣掉,因此多得了幾倍的銀錢。

王導利用人們崇拜名人、追慕時尚的心理,解決了財政困難。如果他想憑借行政手段強行推銷賣不出去的絹布,就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根本不可能達到如此效果。其實,王導利用名人威望的謀略早在他的政治活動中就曾施展過。

晉元帝司馬睿還只是瑯玡王時,王導覺察到天下已亂,便有意擁戴司馬睿,復興晉室。司馬睿出鎮建康(今江蘇南京)后,吳地人并不依附,時過一個多月,仍沒有人去拜望他。王導十分憂慮,便想到要借助當地的名人來提高司馬睿的威望。

于是他對已有很大勢力的堂兄王敦說:“瑯玡王雖然仁德,但名聲不大。而你在此地早已是有影響力的人,應該幫幫他。”他們約好在三月上巳節伴隨司馬睿去觀看修禊儀式。

到了那一天,他們讓司馬睿乘坐轎子,威儀齊備,他們自己則和眾多名臣驍將騎馬扈從。江南一帶的大名士紀瞻、顧榮等人,見到這種場面,非常吃驚,就相繼在路上迎拜。

事后,王導又對司馬睿說:“自古以來,凡能稱王天下的,都虛心招攬俊杰。現在天下大亂,要成大業,當務之急便是取得民心。顧榮、賀循二人是當地名門之首,把他們吸引過來,就不愁其他人不來了。”

司馬睿聽了王導的話,就派王導親自登門拜請顧榮、賀循。受他們的影響,吳地士人、百姓,從此便歸附司馬睿。東晉王朝終于得以建立。

不難看出,人們普遍存在著一種從眾的心理現象,表現最突出的莫過于盲目趨時和效仿有影響力和社會地位的人。而利用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人做宣傳,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所以,如果你想獲得預期的效果,與其自己苦心地宣傳推廣,不如適時利用名人效應,這才是既省力又聰明的做法。

利用名人效應時需注意的語言技巧

figure_0082_0032

制造輿論,壯大你的聲勢

武則天本是唐高宗的愛姬。公元683年,唐高宗頭眩病復發,不治身亡。繼位的唐中宗李顯品性庸懦,毫無主見,凡事都對母親武則天言聽計從,執政大權漸漸落入武則天手中。

唐高宗在位時,因患有頭眩病,自公元660年起,便把大小政事多半委托皇后處理,自己好清心養性,武則天也因此漸漸掌握了朝中大權。高宗一死,繼位的又是她的兒子,要想廢黜只是一句話而已。這樣,武則天不覺野心萌動,想要嘗試一下當女皇帝的滋味。

然而,在一個夫權為上的男性社會里,傳統的男尊女卑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要撼動談何容易。中宗被廢后,武則天故意試探性地問群臣:“此后應由何人承續帝位?”宰相應聲答道:“就立豫王李旦為帝。”李旦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所生的最小的兒子。其他人也眾口一詞,沒有一個人會想到武則天自己想過一把當皇帝的癮。群臣的意見讓武則天心涼了半截,但也給她打了一針清醒劑,她知道,自己現在做皇帝還不是時候。

無奈,她只好暫立豫王李旦作了掛名皇帝,是為唐睿宗。即使這樣,仍有不少大臣屢屢站出來勸諫,要武則天盡早把權力還給皇帝李旦。李敬業甚至召集十余萬兵馬,發誓要殺掉這個想篡奪大唐江山的女子。大文豪駱賓王也揮毫抒憤,寫出了力透紙背、千古名揚的《討武檄文》,追隨李敬業麾下,兵敗而不知所終。之后仍有許多州縣的一大批刺史起兵討武……

面對如此強大的反對力量,武則天心里明白,雖然此時在朝中說句話她就能坐上皇帝的寶座,但眾人不服,民心不穩,這樣的女皇不會做長久,也可能在歷史上留下惡名。于是,她放眼前途,決定費些時間大造聲勢,設法改變人們的觀念,改變民眾對女人尤其對她這個不一般的女人的敵視態度。

首先,武則天表面上裝作歸政于李旦,暗地里卻讓李旦寫表堅決推辭,而自己則好像是迫不得已才臨朝,掌握皇權。

接著,她又讓侄子武承嗣派人在石頭上刻上“圣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大字,涂成紅色,扔進洛水,再由雍州人唐同泰取來獻給朝廷。武則天親祭南郊,告慰神靈,稱此石為“授圣圖”,改洛水為永昌水,封洛水神為顯圣侯,給自己加號圣母神皇,封唐同泰為游擊將軍,并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拜洛守瑞儀式,使人以為她當皇帝乃是奉循上天的旨意。

而后,她又暗使高僧法明杜撰了《大云經》四卷,遍送朝廷內外。《大云經》在醒目的位置稱武則天本是彌勒佛的塵世化生,理當代為主宰大唐朝政。武則天便令兩京諸州官吏,使百姓大讀特讀,并專門建寺珍藏。

此外,她又令侍御史傅游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余人,來朝廷上表,懇請武則天親臨帝位。武則天佯裝不答應,卻馬上把傅游藝提升為給事中。如此升官捷徑,哪個不會效法?于是,百官宗戚、遠近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競相仿效傅游藝,上表奏請武則天當皇帝。有一次上表者竟多達6萬余人。

如此大造輿論,眾人都覺得武則天做皇帝已是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勢所必然。百官群臣也樂得順水推舟,請求武則天早日登基,就連掛名皇帝李旦竟也認為自己這個皇帝是搶了母親的位,親自上表請求改姓武。

時機成熟之后,武則天才廢了李旦,親自登基為帝,反對者聲息皆無,她這個皇帝也就坐穩了。

像武則天一樣“工于心計”的人都明白,要想爭得成功機會,制造聲勢抬高自己的身價是很必要的。只有這樣,你才能為眾人所認同,也才能少去很多不必要的危險。

那么,具體如何抬高自己的身價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這時,你要善于人為地制造一些焦點和聲勢。即使有雄心,也不要急于行動,而是利用方方面面的力量,為達到自己真正的意圖搖旗吶喊,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輿論的威力

從明星的緋聞到政客的傳奇,諸多事件都驗證了輿論的強大威力。

figure_0084_0033

真正有心計的人,幾乎都善于利用輿論來為自己服務,牢牢地鎖定目標,制造“非我莫屬”的聲勢。

狐假虎威,借對手之勢為我所用

還記得狐假虎威的故事嗎?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兇猛的野獸,號稱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食其他動物。一天,老虎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它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貍正在散步。它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于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地將它擒過來。

狡猾的狐貍看見自己無法逃脫,就耍了一個花招。它一本正經地斥責老虎說:“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我是天帝任命來管理所有的野獸的,你要吃了我,就是違抗天帝的命。”老虎聽了狐貍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貍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里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是百獸之王,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貍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它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辭已經有幾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氣十足地挺起胸膛,然后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么,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么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得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作了。

于是,狐貍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地在后面跟著。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獸們發現狐貍后面張牙舞爪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貍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看著,不知道野獸們怕的是自己,以為真是被狐貍的威風嚇跑的,徹底相信了狐貍的話。它怕狐貍怪罪自己,作出什么對自己不利的舉動,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狐貍讓老虎逮住了,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它一點也不慌張,而且巧妙地利用老虎的威勢,既嚇唬住了別的動物,也讓老虎大吃一驚,從而保全了性命。

究其原因,是因為狐貍抓住了老虎不自信的弱點,并編出來一個天帝使者的謊話嚇唬它,使詭計得逞,可憐的老虎被狐貍愚弄了,自己還不知道呢!狐假虎威是典型的以弱勝強的例子,在自身實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巧妙借用強者實力照樣可以呼風喚雨。

人與人之間的實力是有差別的,有些先天條件是無法彌補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弱勢的一方就注定會失敗,強者就注定會勝利。在競爭中,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聰明的心理戰才是取得勝利的關鍵。人都有心理弱點,抓住對手的心理弱點,再強大的對手也會被打敗。

此外,做大事者更要有全局的觀念,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我們必須學會利用現有的資源,正確分析自己以及他人的能力,要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并且能為自己所利用,不能意氣用事,為逞一時之快而誤大事。

離間,讓對手幫你打敗對手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很強的對手,甚至不止一個。

figure_0086_00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台安县| 齐齐哈尔市| 郸城县| 嘉义县| 咸丰县| 衡山县| 潮州市| 海丰县| 盐源县| 绥滨县| 洛宁县| 遂川县| 栖霞市| 泌阳县| 龙井市| 张家港市| 永定县| 交城县| 天津市| 罗定市| 时尚| 博客| 岳池县| 信阳市| 赣榆县| 汽车| 麟游县| 宜都市| 寻甸| 许昌县| 武定县| 栖霞市| 康定县| 怀仁县| 中方县| 阆中市| 邯郸县| 秭归县| 安龙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