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人際關系心理學
- 趙廣娜
- 1037字
- 2020-06-24 10:34:44
激發對方的高尚動機,因勢制宜影響他
卡耐基曾指出,每個人的行事都有兩個好理由:一是看起來很好;二是的確很好。這個觀點既有道理,也非常實際。
《三字經》里有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從廣義的角度而言,是說當一個人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他的為人處世都是抱著一種善良、美好的行為去工作、學習、交友,等等。后天的生活習慣和環境變化,才造成了人的各種行為的差異,導致背離“善”的現象。作為有智慧的生物,我們每個人都在內心里將自己理想化,都喜歡為自己行為的動機賦予一種良好的解釋。這就是為何大家都希望聽到夸獎之言,而不是貶低之詞。
某房屋公司有一位不滿意的房客,在租約尚有四個月沒到的情況下,恫嚇要搬離他的公寓。按當時規定,那間公寓每個月的租金是55元,可是房客聲稱立即就要搬,不管租約那回事。要知道,當時是淡季,如果房客立即搬走,房子是不容易租出去的。對于公司來說,220元就不翼而飛了。
很多人都認為,此時應該找那個房客,要他把租約重念一遍,并向他指出,如果現在搬走,那四個月的租金,仍須全部付清。
可是,聰明的工作人員卻采取了另外一種辦法。他對房客說:“先生,我聽說你準備搬家,可是我不相信那是真的。從多方面的經驗來推斷,我看出你是一位說話有信用的人,而且我可以跟自己打賭,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房客靜靜地聽著,沒有作特殊的表示。他接著又說:“現在,我的建議是這樣的,將你所決定的事,先暫時擱在一邊,你不妨再考慮一下。
給對方戴上“高尚”的帽子再改變他
我們可以通過訴諸一種高尚的動機給對方,順勢制宜,實現改變他人、影響他人的目的。

幾分鐘后,那個男青年似乎剛剛睡醒的樣子,然后站起來,客氣地把座位讓給了母子倆。
要知道,這位婦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順勢制宜,給他設計了一個“高尚”的角色:他是一個善良的人,只是由于過度勞累而無法施善行。趨善心理使小伙子無法拒絕扮演這個善良的角色。
從今天起,到下個月一日應繳房租前,如果你還是決定要搬的話,我會答應你,接受你的要求。”他把話頓了頓,繼續說道:“那時,我將承認自己的推斷完全錯誤。不過,我還是相信,你是個講話有信用的人,會遵守自己所立的合約。因為,到底我們是人還是猴子,那就在我們自己的選擇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到了下個月,那位房客主動來繳房租了。還告訴工作人員,他跟太太商量過,決定繼續住下去。他們認為,最光榮的事,莫過于履行租約。
不難看出,想達到改變他人的目的,你不妨找一頂實現這件事能表現出高尚的帽子,然后恭敬地戴到對方頭上,很少有人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