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墓出現兵馬俑的文化意義說不定要到幾年以后的下一個世紀才會一步步展現出來。現在除專家外一般人不過認為是用修補“還原”的古董吸引游客,和新修的長城差不多。這些威武雄壯的戰士帶著戰車戰馬排成陣形擺出準備作戰的姿態,當年自然是以活人為“模特兒”的。那時活人是怎么作戰的?古代兵法都著重戰略而不詳寫戰術。好像直到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才描繪“中平槍”之類的實用戰術。幸而我們還有一部最古的政府檔案集《尚書》。這書中年代最晚的是《秦誓》,可見編成書時秦已經或者將要統一天下,別的國都不在話下。以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獻為憑證和標志,《書》中從《盤庚》(“盤庚遷于殷”)那篇往前更古的文獻多年是追記甚至擬作。只有周代的可能保存了一些真的檔案。漢代流傳的《今文尚書》二十九篇文告中的幾篇作戰命令雖不會是當場記錄,也不會是憑空幻想。名為夏商周初年,實際是秦國興起的初即東周。這樣的臨陣動員令,幾十年前我在一本法文的《拿破侖遠征埃及記》中見到。那是拿破侖的演說,很短,主要去爭取更大光榮之類的話。我看那不比在他以前兩千多年的中國統帥的臨陣演說高明多少。當然古今中外不能相提并論。拿破侖打勝仗靠的是炮兵追擊戰術。兵馬俑還是用馬用車用人擺陣圖拉架勢。從前讀愷撒的拉丁文的《高盧戰紀》時見到他描述過“方陣”戰術和兵馬俑的排列類似。在冷兵器和短兵器的時代,這種不斷整隊的方陣好像人體組成的坦克,一定是很利害的。秦朝不是亡于戰場,是亡于陣內出了陳勝、吳廣,自己殺了大將蒙恬和丞相李斯,又重用宦官趙高。當然,在洲際導彈從天而降的現代談這種打法未免落后。不過既然有人欣賞兵馬俑,又何妨談談兩三千年前的兵馬陣戰術和統帥號令?這樣的文告,《尚書》中稱為“誓”。《湯誓》等另外各有意義,不談。談的是周武王姬發打殷紂王的最后決戰動員令《牧誓》和據說是夏朝大禹的兒子啟打有扈氏族的動員令《甘誓》。依照原文講,不是翻譯,也不是改寫,仿佛是譯制片中的配音,讓外國人講中國話,古時人講現代話。為證明我并未“離譜”,有些句子附注原文。文體成了電視劇,不是我改編,是依照原文越看越像現代化戲。
畫外音或字幕:周武王姬發率領戰車三百輛、勇士三百人(或照《孟子》說是三千人),和殷商王受(紂)在牧野作戰。
甲子這一天,天剛剛亮,王爺到了商的首都朝歌的郊外叫做牧野的地方,發出作戰命令。
王爺左手拿著象征權威的黃色大斧,右手舉著白色的旄旗指揮全軍。
王爺說:西方的人啊,你們辛苦了!
王爺說:啊哈!我的各友邦的冢君、御車、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還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舉起你們的戈,排好你們的干(盾),豎起你們的矛,我要發命令了。
王爺說:古時人說過,母雞不能天亮打鳴。若是母雞天亮打鳴,那一家就要完了。(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現在商王受只聽從婦女的話,放棄了大祭祀不舉行,放棄了祖輩的本家兄弟不用,反而專對四方犯罪逃來的人尊敬、扶持、信賴、重用,任做大夫、卿、士,去對百姓施暴虐,在商都大做壞事。(令商王受唯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現在我姬發恭恭敬敬服從并且執行上天的懲罰。(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今天大戰,不超過六步、七步就要停下來看齊整隊。大家,努力啊!不超過擊刺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要停下來看齊整隊。努力啊,大家!(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勖哉夫子!)
你們要威武雄壯,像老虎,像貔,像熊,像羆,在這商國首都的郊外。(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
不迎戰而能逃跑的可以到西方去做勞役。努力啊,大家!(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
你們若不努力,那就要自身受刑罰了。(爾所弗勖,其于爾躬有戮。)
為省篇幅,《甘誓》一篇只引號令本身如下:
左邊的不好好在左邊努力,你們就是不聽從命令。右邊的不好好在右邊努力,你們就是不聽從命令。駕馬車的不正確指揮馬,你們就是不聽從命令。(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
服從命令的在祖宗牌位前面受獎。不服從命令的在社廟牌位前面殺掉。我要連你們的妻和子全家大小都殺掉。(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駑戮汝。)
假如兵馬俑活了,是不是這樣作戰?和現代戰爭比,除武器外,有什么不一樣?是人作戰還是武器作戰?
(一九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