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生就業與創新創業指導
- 楊聿敏
- 1892字
- 2019-10-14 14:54:06
任務一 就業指導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就業指導
就業是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相結合,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濟收入的活動。就業具備的3個基本條件:①從事社會勞動,要把個人的工作融入整個社會之中;②要得到社會認可,必須合理合法;③要有一定報酬或經濟收入(產生效益)。
就業指導,一般地講,就是幫助別人找到工作,找到職業,為勞動者和職業的結合做“紅娘”。就業指導不同于簡單的就業安置,不單純是幫助學生選擇職業,求得一份工作。顧名思義,它是對學生就業的指導,應該幫助學生預測社會的需求狀況,給畢業生傳遞就業信息,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擇業方法,為他們解決就業過程中的問題,開辦就業市場,組織“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招聘會,從而讓學生達到適應環境,成功地走向社會并為社會做貢獻的目的。
二、就業指導的內容
1.擇業觀指導
擇業觀是畢業生選擇職業的前提,是畢業生對職業的評價和意向,也是畢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就業問題上的反映。擇業觀正確與否直接決定著擇業的成敗。從一定意義上講,擇業觀的指導,是就業指導的核心和重點。由于“自主擇業”,給每位畢業生更多“自由”的權利,因此部分畢業生片面追求好環境、高工資、厚待遇,極少考慮自身素質與社會需求,其擇業的期望值太高,從而導致擇業失敗。因此,要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意識,引導學生從社會的需要和發揮自身才能兩方面來考慮自己的選擇,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環境與成才等關系,克服擇業期望值與現實社會相脫離的傾向。
另外,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時,不簡單地看文憑、專業、畢業學校,而是注重思想品質、綜合素質和敬業精神。所以,要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擇業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開拓進取、無私奉獻,實現自我人生的價值。
2.就業心理指導
擇業是高職畢業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也是對他們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的一次全面檢驗。選擇本身容易引起人們的困惑、矛盾,尤其面對自己人生道路的重大選擇,往往會產生一些復雜的心理現象并導致一些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就業心理指導,主要包括:①對期望值過高的心理指導?!斑@山望著那山高”、今天選的單位明天就不滿意、工作上的相互攀比等;針對這些情況,要教育學生正視現實、面對實際,珍惜和正確把握選擇單位的時機和條件。②困惑與焦慮心理指導。這主要來自多種選擇的不確定,而由此產生的矛盾心理。面對各行各業、各處各地的需求信息,是看重專業的發展,還是看重地理環境,是看重效益和待遇,還是看重單位的社會地位,這些都使他們在選擇職業的十字路口猶豫和徘徊,對于這一類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是關心和幫助他們,要指導他們學會冷靜對待、全面思考、正確選擇。③對自卑和怯懦的心理指導。在求職擇業中,由于一部分學生思想準備不足,對自己缺乏清醒的認識,缺乏自信心,有一種“丑媳婦怕見公婆”的心理,靠父母,依賴親朋好友;對這部分學生,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要他們相信自己,戰勝自我,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路自己走。
3.就業途徑與就業信息的指導
就業途徑與就業信息的指導是對高職學生就業指導的一個重要內容。數年苦讀,學有所成,在即將告別學生時代,跨入社會之際,如何走好求職擇業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要想不走彎路,順利就業,就必須了解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程序、類型和就業途徑。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的改革和政治體制的改革,使畢業生就業的路子越來越多,求職的范圍也越來越大。歸納起來,畢業生可以通過學校推薦就業、考取公務員資格、繼續升學、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雙向選擇”會、人才市場、網絡招聘、自謀職業等形式實現就業。同時,畢業生要全面了解社會的需求信息(社會發展、用工單位的基本狀況等),要迅速、全面、準確地搜集不同渠道的需求信息,并對眾多的信息進行篩選,做出正確的選擇并與之進行及時的聯系,反饋各方面的意見。
4.擇業技巧指導
求職擇業實際上是一門藝術,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是就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擇業競爭的硬件,那么擇業的方法和技巧則是軟件,軟件準備不好,硬件的優勢也難以發揮。畢業生擇業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包括畢業生資料準備方法、信息收集方法、信息聯系方法、面試技巧心理調適方法等,了解和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如同機器添上“潤滑油”,運轉靈活自如,提高成功率。
5.社會適應指導
完成學業的高職學生,由校園步入社會,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多數學生接觸社會少、閱歷淺,對社會缺乏了解和認識,對新的社會環境感到陌生,不習慣,甚至無所適從。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正確處理好成家立業的關系,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