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為先:重構(gòu)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體系
- 劉鵬程
- 1008字
- 2019-09-30 13:26:18
1.4 故事三,我要銷戶
時間還是2010年,地點在大連。
有一次我陪營業(yè)部行政主管出去給營業(yè)部準備客戶年終答謝會的用品,路上遇到一位非常有氣魄的老爺子和行政大姐打招呼,之后行政大姐告訴我說這就是我們營業(yè)部當年最傳奇的股民,退休前是大學教授,退休后對股市非常感興趣,于是在1997年的時候,老爺子帶著全部積蓄20萬來營業(yè)部開戶進入股市。
老爺子幾個月時間里就閱讀了大量的財經(jīng)新聞和投資類的書籍,對股市里的很多名詞和分析上的一些問題,水平比營業(yè)部的分析師還要優(yōu)秀。而且為人隨和,大家問他一些關(guān)于股票的問題也都耐心解答,而且語言風趣幽默,于是大家都稱呼老爺子為——教授。
教授在隨后的兩年多時間里,把入市的資金從20萬一直操作到了300多萬,是當時整個營業(yè)部收益率最高的股民。
聽到這,我和行政大姐說,教授果然不愧傳奇股民的稱號啊。
行政大姐說,不,教授后來做了一件更加傳奇的事情,他銷戶了。
我大吃一驚道,啊!難道教授后來操作失誤虧損的很嚴重嗎?為什么要銷戶?
行政大姐說,教授沒有虧損,這就是他最傳奇的地方。他在牛市的末期果斷地收手不做了,為了保證他自己不再因為行情走好而后悔,再次開始操作,干脆連賬戶都銷掉了。
當時教授拿著股東卡來前臺銷戶的時候,整個營業(yè)部都驚動了,大家都好奇為什么教授不想再做股票了,連營業(yè)部總經(jīng)理都來勸教授,問教授是不是營業(yè)部有什么工作沒做好,導致教授要銷戶或者想轉(zhuǎn)到別的營業(yè)部去。
教授當時對大家說,我就是真的不想再做了,這兩三年來,為了股票每天都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報紙和書籍上的相關(guān)知識,還要手工繪制各種圖表來進行分析,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表面上大家看我賺錢賺得很容易,其實我自己知道,為了股票我的頭發(fā)都白了很多,也有不少因為大幅度調(diào)整而擔驚受怕,晚上睡不好的時候。現(xiàn)在20萬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變成了300多萬,比我一輩子賺過的錢加在一起都多,所以我也不再奢求在股票上賺取更多的錢,操更多的心了。我想過一段時間正常退休老人的生活。
于是教授婉拒了大家對他的挽留,銷戶后離開了股市。在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一直保持著一個退休老人的生活狀態(tài),旅游、練書法、逛公園。直到幾個學生有一些相關(guān)科研項目的問題找到教授幫忙,教授才又重新出山去幫助他的學生們,甚至把自己當年股票上賺的錢投到一些急需資金的學生項目上。后來一些項目發(fā)展的很多,教授的資金也越來越壯大。
聽完行政大姐講的這個故事之后,我回家之后又在本子上記下了這么一條,投資領(lǐng)域第三法則,永遠敬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