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職場中的戰國策
  • 劉飛
  • 2198字
  • 2020-03-11 14:21:48

01 三家分晉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這一年被歷史學家定義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也就是說,在這一年中國歷史進入了東周戰國時期。而三家分晉并不是在這一年完成和終結的,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確切地講:晉國的分裂是經歷了“6-2=4”的六卿火拼、“4-1=3”的晉陽之戰、“3∶1=3”的三家分晉這三個階段。

“6-2=4”的六卿火拼。狹義上的晉國六卿指的是自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97年,在晉國出現的范、中行、智、韓、趙、魏6個世襲卿族。六卿共主國政,專擅晉權,這也是最經典的六卿模式。晉國不斷地經歷著公卿相爭,一些實力較弱的公卿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公元前479年,智、魏、韓、趙四大氏族聯合消滅了范、中行兩家后,晉國大權落入智氏家族。

“4-1=3”的晉陽之戰。做大的智氏家族妄圖消滅韓、趙、魏而獨霸晉國,于是聯合韓、魏攻趙。在最關鍵的晉陽之戰中,趙成功策反韓、魏兩家,滅掉了智氏家族,晉國的大權又落入韓、趙、魏3家。

“3∶1=3”的三家分晉。分享了晉國實際控制權的韓、趙、魏,不再滿足屈尊于晉國國君之下,他們進一步蠶食著晉國國君的公室領地,只留給當時晉國名義上的國君晉幽公很小的一點領地,算作是沒有最后撕破君臣名分。到了公元前403年,韓、趙、魏3家公然向周天子要求,承認他們為諸侯,不再蝸居在公卿的位子上。周威烈王答應了,無條件地答應,昭告天下。自此,韓、趙、魏3家成了與老上級晉國國君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諸侯。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再也按捺不住焦急貪婪的心,3家搶奪了晉國最后一任國君晉靜公那點少得可憐的地盤,徹底讓晉國成了永遠的記載,只能活在人們的記憶當中了。

歷史就是歷史,已無法改變。但是歷史背后留下來的信息,卻是可以揣摩和思索的。

晉國,曾經位列春秋五霸之一。與其余“四霸”有點兒不太一樣的是,齊、秦、楚、宋分別稱霸于齊桓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執政時期,隨著四位雄才大略的諸侯國君死去,4國的霸主地位也就不復存在了。而晉國霸業卻延續了百年之久——晉文公稱霸、晉襄公和晉靈公續霸、晉景公圖霸、晉悼公獨霸。一部春秋史半部講晉國,晉國的存亡成了2500年前中原大地上最重要的事情,“晉存則禮樂秩序尚存,晉亡則禮樂秩序并亡”。齊、秦、楚、宋,包括吳、越、鄭等其他一些區域性強國,基本上都是在列國紛爭中被別國兼并而滅亡,唯獨晉國沒有被外部的強敵擊垮,卻亡于內耗。

【職場映射】

晉國,無疑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的培養基地,它培養出了戰國七雄中的三雄。本來完全有機會取代周王室而一統天下,卻落得個三家分晉的結局。當下眾多的企業,是不是該從晉國的歷史中看到一些警示呢?

企業之中的內耗是怎樣產生的?利益驅使!人都會考慮自身的利益,無論職務晉升機制設立得多么規范,績效考核體系編制得多么嚴謹,獎懲規章制定得多么詳盡,都只是在程序層面做到了公平、公正,但卻改變不了人趨利避害的本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之中必然會產生恩怨,人們需要感情、利益做紐帶和寄托,才能達到階段性的平衡,平衡就要有妥協,妥協才能海闊天空,一派和諧景象。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中,類似于“三家分晉”瓜分企業所有權的情況似乎并不常見,也很難實現。但是企業的分裂卻并不會局限在所有權這一個點上:高管的離開,可能會帶走一支團隊;業務骨干的離開,可能會帶走核心技術;市場人員的離開,可能會帶走一批客戶……這不正是一種變相的“三家分晉”嗎?

一個企業的領導,最關鍵的角色是原則、底線的維護者。晉國的國君沒有做好這項工作,把自己給廢了;周天子沒有做好這項工作,把天下給亂了。晉國國君要是在那些公卿王侯火拼時,能及時制止,也不至于國破家亡。所以當領導的人,不堅持和維護自己組織的原則與底線,就只能像這樣慢慢地讓矛盾發展擴散,最終整垮企業。

而領導想要維護原則和底線,靠的是什么呢?是實力、魄力。

企業之中既然避不開紛爭,那就只能有一個派系可以做大做強——領導派。領導者必須打造自己的班底,以擠壓其他細枝末節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我們經常能聽到企業中有元老派、新人派、海歸派、本土派等說法,這和晉國六卿共主國政極為相似。晉國國君就是放任了六卿,而讓自己變成孤家寡人。所以,不管出現多少種派系,領導者必須站在有利于企業發展、最大限度平息紛爭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派系產生一方面是派系首領手上有人權、財權,可以通過升職、加薪、裁員等手段形成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企業成員間,在某一個問題或領域中形成了心理上的共同認知和默契。前一種叫作利益驅動的派系,后一種叫作心理趨同的派系。

消除第一種派系的方法——領導者必須通過對核心資源的掌控和調配,形成自己的管理實力。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人權、財權必須掌握在領導者的手上,或者領導者信任的人手上;對于集團化或規模較大的企業,必須分層級進行管控,不能讓權力過度集中于一個或幾個管理者的手中。要在相互制衡和監督的基礎上,進行授權或放權,并建立責任追溯機制。

消除第二種派系的方法——領導者必須有人事取舍和統一思想的魄力。許多成功的企業,領導者都是出色的內部演說家,能夠通過各種形式,將自己的理念、思維灌輸給全員,至少要在管理層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對于那些功高震主、不聽指揮、不懂規矩的一方諸侯,要有敢于忍痛割愛的魄力。一時的陣痛總比長久的紛亂和內耗要好得多。同時,關鍵崗位的人事調整,也是在給全員傳遞一種派系區格的信息:利企者留、亂企者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民勤县| 侯马市| 天门市| 贵阳市| 会东县| 武强县| 紫云| 长顺县| 南漳县| 永济市| 德令哈市| 德保县| 济阳县| 读书| 蓝山县| 凉城县| 区。| 开鲁县| 凤山市| 民权县| 赤城县| 鹤山市| 开原市| 廉江市| 榕江县| 乳源| 翼城县| 安塞县| 康马县| 营口市| 金寨县| 本溪市| 宝兴县| 周口市| 阳曲县| 定日县| 扎赉特旗| 满城县| 浙江省|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