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東歷史與現狀二十講
- 黃民興
- 1154字
- 2019-09-05 11:06:02
五、宗教
希臘宗教與兩河宗教有許多不同點,但雙方也有諸多相似之處。它們基本處于同一發展階段,為多神教,但有主神;神靈既保留了自然崇拜的殘余,同時也是地方保護神,如雅典娜兼為雅典的保護神和智慧之神,而馬爾杜克也身兼巴比倫的保護神和戰神。
除了這些總體上的雷同外,其共同點至少還有下述具體方面:
第一,嚴整的神靈體系。希臘宗教起源于邁錫尼時代,當時的政治體制是獨裁的王權,這與近東如出一轍。人間的體制必然與天上的體制相呼應,希臘的萬神殿由此表現為一個秩序井然、尊卑有別的嚴密體系。這與兩河宗教相同,后者也是一個由最高神(蘇美爾時代為蒼天神安努,巴比倫時期為馬爾杜克)統領的嚴整體系。
第二,神靈的性質。希臘宗教以“神人同形同性”說而聞名,這既是多立亞人的入侵破壞邁錫尼的王國體系,而代以民主的城邦的結果,也是早期宗教的特征之一。神具有人形,他們也有性別之分,有喜怒哀樂、戀愛偷情、妻小親友,所不同的只是他們可以長生不老。
然而兩河(及埃及)宗教也與此類似。例如,安努之妻為安吐姆,他們的兒子為風暴之神恩里爾,后者也成為“眾神之父”,許多神靈均為其后嗣,而諸神及神人間的愛情也是常見的(如愛神伊什塔爾與冥王塔爾木茲的故事和伊什塔爾對吉爾伽美什的鐘情)。另外,兩國的神話中均存在半人半獸的仙妖和動物化的神靈。
第三,一些神靈的地位。希臘愛神阿爾芙洛迪亦是金星之神,而愛神伊什塔爾也是金星之神及和平與戰爭之神,為近東的許多民族,包括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和胡里特人所尊崇;宙斯是希臘的火星之神,而身為眾神之王的馬爾杜克也是火星之神。
第四,一些神話故事的類似。除了前述史詩細節的接近外,希臘的洪水故事也與蘇美爾的洪水故事相仿。
兩國的創世故事也頗多相似之處。希臘神靈分提坦神系和宙斯神系,分別源自邁錫尼時期和多利亞時期,因而創世故事描述了宙斯神系戰勝提坦神系的經過。代表原始混沌的提坦諸神敗于宙斯之手,被關進了地下深淵,世界恢復了光明。這是地母神該亞與蒼天神烏拉諾斯分離后的再次創世,而宙斯與堤豐的戰斗則是戰勝提坦之后的又一次創世,由此鞏固了以宙斯為首的天神體系。這也揭示出萬物循環的觀念。
西方學者F.M.康福德指出上述神話與巴比倫的馬爾杜克戰勝提爾馬特故事的類似。馬爾杜克被宣布為眾神之王(這表明巴比倫成為兩河統一王國的首都),他將同樣代表混沌的海神提爾馬特一斬為二,分別變為大地和海洋,世界由此誕生。
考古學家發現的載有神譜的公元前14世紀的腓尼基泥版和赫梯文獻均有類似的內容,從而驗證了康福德假說的正確,并解釋了希臘的赫西奧德神譜中的一些似乎文不對題或無法理解的細節,以及兩河創世神話向希臘傳播的渠道和時間。
在希臘化時期,兩河流域成為包括波斯在內的東方宗教向希臘傳播的渠道,為希臘宗教與東方宗教的合流奠定了基礎,預示著一神教在地中海世界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