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孔子弟子 《論語》

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活于春秋時期。孔子年輕時便積極想要從政,可卻終生郁郁不得志。五十多歲時,他終于得到機會,入仕為官,但幾年后便因國君昏庸無能,失望離去。政治上的失意,讓孔子將一生的大部分精力傾注在了教育事業中,他開辦私學,廣收弟子。這些孔門弟子中不乏賢士,很多成了各國的棟梁之才。為了記錄老師孔子的思想,戰國初期,孔門弟子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下來,編纂成了一部語錄體散文集,這便是《論語》。

現存的《論語》共一萬一千七百零五字,分為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有四百四十四章記錄孔子與其弟子、時人的交流,另外四十八章記錄孔子的弟子之間的交流。這本書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書中運用了語錄體和對話體的模式。語錄體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常用在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以及佛門的傳教記錄中。語錄體不重視篇章結構以及段落、內容間的關聯,所以《論語》中的每一篇都包含多種主題,各自獨立,沒有關聯。以《學而篇》為例,在探討學習之余,又探討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施行仁政等內容,顯得很散亂。

語錄體最突出的特色是言簡義豐,往往一兩句話中便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與經驗,有些語句已成為廣為流傳的格言警句或成語。比如《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教無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殺身成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無一不家喻戶曉。

不過,《論語》中也并非全都是簡短的語錄,比如在《季氏將伐顓臾》一篇中,魯國大夫季氏將要討伐魯國的附庸國顓臾,孔子在從自己的弟子、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口中得知此事后,用三段話論述了季氏不應討伐顓臾的理由,層層遞進,邏輯清晰,相當具有說服力。

作為一部語錄體散文集,《論語》通過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生動刻畫了這些人物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要數孔子,書中生動描繪了孔子講話時的神態舉止,使其形象躍然紙上,既令人敬重,又讓人感到親切隨和,完全不同于很多人心目中那嚴肅的圣人形象。南朝文學家劉勰在理論著作《文心雕龍》中曾評價《論語》“夫子風采,溢于格言”。另外,《論語》中還成功刻畫了孔子多個弟子的形象,如直率魯莽的子路、溫文爾雅的顏回、聰敏機智的子貢、灑脫不羈的曾等,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儒學從西漢年間便成了中國統治者眼中的正統科學,以至于在此后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論語》一直是讀書人初學的必讀作品。就算到了今天,書中很多道理對我們為人處世、修身治學等也依然頗具實用價值,常常閱讀、揣摩它,必能有所得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古交市| 达拉特旗| 湾仔区| 秦皇岛市| 阿城市| 吴堡县| 嘉祥县| 沂南县| 阳原县| 九江县| 呼伦贝尔市| 隆德县| 东方市| 阿坝县| 巫山县| 宜宾县| 衡山县| 洛宁县| 海林市| 同仁县| 库尔勒市| 南皮县| 蕉岭县| 上虞市| 保亭| 利川市| 崇信县| 凌源市| 宁强县| 普定县| 西安市| 丰台区| 通山县| 甘泉县| 香港| 保山市| 民丰县| 琼中| 金堂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