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 (全稱“凱瑟琳娜”,愛稱“凱特”)性格潑辣的少女
琵安卡 其妹
巴普蒂斯塔 其父,帕度亞的富翁
彼特魯喬[1] 凱瑟琳的求婚者,來自維羅那
格路米 他的隨身仆人
扣蒂斯 他的管家
盧森修[2] 琵安卡的求婚者,化名“坎比奧”
文森修[3] 其父,比薩的富翁
特拉紐 他的隨身仆人
比昂臺羅 他的童仆
老學究 來自曼圖亞,假扮盧森修的父親
寡婦 嫁給霍坦旭
裁縫,帽匠,巴普蒂斯塔、彼特魯喬兩家的仆人
在原始版本中,“葛萊密”標明為“a pantaloon”,即常出現在早期意大利喜劇中的滑稽可笑的老頭兒,是一個定型的角色;拙譯本臺詞前標名,即以“葛老頭”稱之。
注釋:
[1]Lucentio(盧森修),Vincentio(文森修),Petruchio(彼特魯喬)的譯名,為方便計,參照朱生豪譯本,按英語讀音譯出;英美舞臺演出為點染地方色彩,可能按照意大利語音念成“盧欽蒂奧”,“文欽蒂奧”;澤菲瑞理(F.Zeffirelli)導演的這一喜劇片,按現代意大利語音,把潑姑娘的求婚者念成“彼特魯基(ki)奧”。
[2]Lucentio(盧森修),Vincentio(文森修),Petruchio(彼特魯喬)的譯名,為方便計,參照朱生豪譯本,按英語讀音譯出;英美舞臺演出為點染地方色彩,可能按照意大利語音念成“盧欽蒂奧”,“文欽蒂奧”;澤菲瑞理(F.Zeffirelli)導演的這一喜劇片,按現代意大利語音,把潑姑娘的求婚者念成“彼特魯基(ki)奧”。
[3]Lucentio(盧森修),Vincentio(文森修),Petruchio(彼特魯喬)的譯名,為方便計,參照朱生豪譯本,按英語讀音譯出;英美舞臺演出為點染地方色彩,可能按照意大利語音念成“盧欽蒂奧”,“文欽蒂奧”;澤菲瑞理(F.Zeffirelli)導演的這一喜劇片,按現代意大利語音,把潑姑娘的求婚者念成“彼特魯基(ki)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