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作者簡介:柏拉圖(Plato)

柏拉圖是西方文化三位主要奠基人之一[其他兩人是蘇格拉底[1](他的老師)和亞里士多德[2](他的學生)]。

柏拉圖生于公元前四二七年。那時候,海上強權雅典和陸上強權斯巴達之間為爭奪希臘盟主地位而發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已經進行了四年,而且沒有要停止的跡象。

由于他的舅舅查密迪斯(Charmides)和舅公克里底亞(Critias)在柏拉圖出生以前就跟蘇格拉底熟識,所以柏拉圖早年起就知道蘇格拉底了。他之在青年時期師從蘇格拉底也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他的繼父庇里蘭佩(Pyrilampes)和雅典執政官伯里克利[3]關系密切。柏拉圖很可能因此對政治很有興趣。

伯羅奔尼撒戰爭于公元前四〇四年結束,雅典認敗。不久,極端的寡頭政治委員會[俗稱“三十暴君”(Thirty TyranTS)]當權,雅典大亂。所幸寡頭政治委員會于八個月后被推翻,雅典恢復采用民主政制。查密迪斯克里底亞雙雙在戰亂中被殺。三年后,蘇格拉底因被三名年輕人控告(罪名是不信神及蠱惑青年)而被陪審員判死刑,在監獄里服鴆身死[4]。

這一切令柏拉圖再也無法忍受,于是他出國去旅游。據說他曾到過昔蘭尼[5]、埃及以及西西里[6]島,并且和島東邊敘拉古(Syracuse)城邦的暴君狄奧尼西奧斯一世[7]見過面,希望一世能接受他的政治理念,可是沒成功。

公元前三八七年,他回到雅典。不久,在雅典郊區建立了學園[8],開始教書授徒,并著書立說,一共寫了二十多部對話錄,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理想國》。這是西方哲學和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個巨大里程碑。

柏拉圖于公元前三四七年去世,享年八十。


[1] 蘇格拉底(Socrates,469B.C.—399B.C.),古希臘哲學家,認為哲學在于認識自我,美德即知識,提出探求真理的助產術和辯證法。本人無著作,其學說僅見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Xenophon,431B.C.—350?B.C.)的著作。

[2]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古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教師,雅典逍遙學派創始人。著作涉及當時所有知識領域,尤以《詩學》《修辭學》等著稱。

[3] 伯里克利(Pericles,495B.C.—429B.C.),古雅典政治家,民主派領導人(460B.C.—429B.C.),后成為雅典的實際統治者,其統治時期為雅典文化和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4] 有關蘇格拉底被告、自辯、被判刑、在監獄中與慫恿他逃獄的老友辯論以及最后在獄中服毒身亡的種種事跡,見謝善元譯,《蘇格拉底最后的日子》(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5] 昔蘭尼(Cyrene)是非洲利比亞(Lybia)西邊昔蘭尼加(Cyrenaica)的首都。蘇格拉底的弟子亞里斯提卜(Aristippus,435?B.C.—356?B.C.)在那里創立了“快樂為人生唯一目標”的昔蘭尼學派。

[6] 西西里(Sicilia)是意大利南邊的一個島。

[7] 狄奧尼西奧斯一世(Dionysius I,430?B.C.—367B.C.),敘拉古的僭主,篡權后曾征服意大利和西西里南部,使敘拉古成為希臘以西強大的城邦。柏拉圖因為和狄奧尼西奧斯一世的妻舅迪昂(Dion)相識,于是和僭主見了面并討論國政。狄奧尼西奧斯一世死后,兒子二世(395?B.C.—343B.C.)繼位(在位時間分為兩段:367B.C.—356 B.C.;347B.C.—343B.C.),迪昂任攝政,曾邀請柏拉圖擔任政治顧問。

[8] 學園(Academy)建立在雅典郊區一個園林里,該園林是為傳說中的英雄阿加德謨(Akademos)設立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日喀则市| 普陀区| 新民市| 广平县| 尉氏县| 湖北省| 湄潭县| 盐池县| 梓潼县| 乾安县| 甘孜| 华蓥市| 岳西县| 偃师市| 嵊泗县| 厦门市| 建始县| 临汾市| 达日县| 施秉县| 台江县| 兰坪| 浙江省| 久治县| 加查县| 临澧县| 黄陵县| 揭东县| 华阴市| 厦门市| 德钦县| 龙江县| 昭平县| 巍山| 宁波市| 临清市| 股票| 涟水县| 华安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