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譯本序

《世界的邏輯構造》是卡爾納普早期的一部代表作,也是維也納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世界的邏輯構造》的初稿是卡爾納普在1922—1925年間醞釀和寫成的。后來在維也納學派內部經過討論,卡爾納普改竣,于1928年出版。

卡爾納普寫作此書的思想背景,據他自己所述,情況是這樣的。

卡爾納普是學物理和數學出身的,在耶那大學曾受業于弗雷格門下,因而尤精于現代數理邏輯。在哲學上,卡爾納普早年曾受新康德派的影響,他最早的一些作品(《空間。論科學哲學》,1921年;《論物理學的任務和簡化原則之應用》,1923年;《空間的三維性和因果性:關于兩種虛構的邏輯關系之研究》,1924年;《論空間屬性對時間屬性的依存》,1925年;《物理學概念的形成》,1926年;《本原的概念和非本原的概念》,1927年)中可以看到這種影響的深刻印跡。同時他也受到馬赫實證論和經驗論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愈來愈大,使卡爾納普完全走上了實證論的道路。但是,正如卡爾納普自己所說:“對我的哲學思想影響最大的是弗雷格和羅素。”(1)從弗雷格那里,他不僅學會了“縝密而清晰地分析概念和語言表達式”,而且根據弗雷格關于邏輯與數學為一切知識領域提供邏輯形式的“至為重要”的觀點,特別注意它們“在非邏輯的領域,尤其在經驗科學中的應用”(2);卡爾納普在1919年就研讀了羅素和懷特海合作的巨著《數學原理》,1921年又讀了羅素的《我們關于外間世界的知識》。羅素在后一著作中號召未來的哲學家運用從數理邏輯中提升為一種哲學方法的“邏輯分析”去探討和澄清哲學問題,卡爾納普說:“我覺得這個呼吁仿佛是向我個人發出的。從今以后我的任務就是以這種精神去工作!的確,此后我的哲學活動的基本目標就是應用這種新的邏輯工具去分析科學概念和澄清哲學問題”(3)。從1922年到1925年,卡爾納普正是按照這個基本目標進行了大量的緊張的哲學工作,“在分析與我們周圍的事物及其可觀察特性和關系有關的普通語言的概念和借助符號邏輯來構造這些概念的定義方面,做了許多的嘗試”(4)。這些嘗試的主要結果就是《世界的邏輯構造》一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峪关市| 连南| 东阿县| 万宁市| 阜城县| 广汉市| 卓尼县| 澳门| 汶上县| 东港市| 江城| 南安市| 新闻| 巴南区| 上虞市| 咸丰县| 嵩明县| 金沙县| 普宁市| 廉江市| 蕉岭县| 黄石市| 文昌市| 青州市| 林西县| 科技| 三亚市| 友谊县| 永靖县| 西峡县| 海城市| 新闻| 渝北区| 盐山县| 三河市| 万盛区| 芦溪县| 黑龙江省| 杭锦后旗| 朔州市|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