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團隊一定要會管績效:重新定義績效管理
- 朱衍強 黎峻瑋
- 1154字
- 2019-12-30 17:57:08
01 不會管績效帶不好團隊
章小萬向小維抱怨:“工資不漲,能力也無法提升,感覺自己干不下去了。”小維在一旁點點頭說:“我和你的想法類似,干多干少都一樣,每個月反正都是拿四五千元,沒什么區別,這樣的工作干著真沒勁。”
管理者最大的價值就是帶領團隊做出高績效,但是很多績效管理工作在團隊發展中成了“花瓶”,即雖然做了績效管理,但是員工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高的報酬等。這種情況一旦出現,輕則員工抱怨、團隊氛圍不佳,重則導致員工離職。
對于這種現象,一些管理者將主要原因歸為新生代員工渴望高報酬又懶得付出,他們認為這些人留下來對公司的發展也沒有什么好處。但事實上,對新生代員工而言,他們的成就感不一定源于高報酬,更多地源于達成高績效的內在動力。
怎樣進行績效管理?首先明確企業(部門、崗位)要做什么(目標和計劃),然后找到衡量工作做得好壞的標準(KPI體系)并進行監測。在監測的過程中,考核者要掌握被考核者的績效情況,發現做得好的要進行獎勵(獎勵機制),使其繼續保持;發現做得不好的要讓其進行檢討,通過分析找出問題,并對其進行輔導、支持以促使其改進,進而實現高績效。
管理者的煩惱
團隊運行困難。沒有績效管理,管理者就會陷入迷茫。他無法掌控團隊的運行情況,并且無法確定團隊的發展是否和之前的計劃一致。
難以幫助員工成長。沒有績效管理,管理者很難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不知道員工的表現是否正常,員工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發揮,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是否需要給予幫助,如何才能支持員工成長等。
業績沒有增長。團隊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團隊的績效。如果沒有績效管理、沒有具體的績效計劃和目標,業績增長就成了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
沒有績效管理的團隊存在的問題
團隊的工作效率低。沒有績效管理的團隊,大家表面看似工作非常忙碌,但工作效率很低。因為沒有績效管理,他們不能明確目標和方向,所有的忙碌都會成為徒勞。
員工對團隊目標不認可。很多團隊雖然有了目標,但是沒有績效管理,目標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號,沒有人認可目標,并為之努力。
員工的困擾
如何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沒有績效管理,員工即便有再強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更不知道做到什么樣的程度,才能為團隊貢獻自己的力量。
績效管理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每個環節都必須把控好。
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里。績效管理過程能讓員工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但是沒有績效管理,員工連自己哪些方面能做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進、如何才能改進等都一無所知。
盲目工作。沒有績效管理,員工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但是又不能讓管理者看到自己很清閑,于是他們看到別人忙,自己也盲目效仿。
權責不明。沒有績效管理,員工認為管理者掌控了所有的權力,并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權限和責任,于是做事情總有所顧慮,生怕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