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權為王:股權激勵、股權合伙、股權投融一本通
- 包啟宏
- 2998字
- 2019-12-20 18:37:29
如何通過非股權激勵的方式達到股權激勵的效果
非股權激勵的方式,需要從以下3個角度來講。
1.股權激勵要留住關鍵崗位和核心人員
對企業或公司來講,股權激勵不一定是最好的激勵方式,但從留住關鍵崗位和核心人員而言,股權激勵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一般而言,我把企業的激勵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基礎激勵;另一類是股權激勵。
企業家不要在企業管理基礎很差的情況下,給員工股權激勵,用我和大家分享的話說:“股權激勵就像斗地主當中的王炸,基礎激勵就是常規的3個A、一對2等,沒有人一上來就出王炸的,除非他不想贏。”
我經常說:“基礎激勵沒做好,股權激勵一定是事倍功半;基礎激勵做好了,股權激勵就會事半功倍!”
基礎激勵從什么時候開始?很多人會說從員工做出成績的時候開始,從新員工培訓開始……其實這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基礎激勵從招聘的那刻就已經開始了。
我經常和企業家分享:
一流的公司是誰做起來的,當然是一流的人才!
那么一流的人才怎么來的,當然是一流的人才招進來的!
那么一個沒有一流或超一流人才的人力資源部,如何能找到一流或超一流的人才呢?沒有一流或超一流的機制和薪資,又如何能吸引一流或超一流的人才進入人力資源部呢?
2000多年前的齊國齊桓公用管仲做宰相,在他的鞠躬盡瘁下,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非常高興,經常賞賜管仲,論功行賞,誰為公司做出了巨大貢獻,就重重賞賜誰。每當賞賜管仲的時候,齊桓公都把當初推薦管仲的鮑叔牙和管仲的老師叫過來,一起封賞,而且封賞力度非常大。很多大臣不理解,齊桓公不愧為春秋五霸之首的掌門人,他說了大概意思如下的一段話:“貢獻的確是管仲做出來的,所以我才能高枕無憂成就今天的霸主之位,但作為君主和諸侯,我們齊國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管仲,我們需要更多像管仲這樣的人才輔佐我和齊國,才能讓我們齊國的事業持續稱霸下去!如何才能找到更多像管仲一樣的人才呢?光靠我一個人尋找、物色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能夠向我推薦管仲——鮑叔牙這樣的人,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我重賞管仲的推薦人鮑叔牙,是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鮑叔牙為我推薦更多像管仲這樣的人才!”
我在課堂上經常拿這個故事和企業家分享,一位企業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拉業務,不是陪客戶,不是做客戶服務,而是找到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和你合伙或為你打工,這件事情在創業初期最少要花80%的精力去做。我經常說:“企業家一定要成為你公司的首席人力資源官,或者你要下血本打造一個人才獵聘部,通過機制的配套,在公司挖掘出一批‘鮑叔牙’,要記住:先有‘鮑叔牙’,后才有‘管仲’,一家公司如果有很多‘鮑叔牙’,‘管仲’一般不會少,而一家擁有眾多‘管仲’的企業,業績還會很差嗎?”
一位真正高明的企業家,其工作重心一定是尋找高人,為我所用,我總結如下:
三流企業家總想把自己打造成高手;
二流企業家總想把團隊打造成高手;
一流企業家直接讓高手為我所用。
馬云會親自面試阿里巴巴的前500位員工,可以想見馬云對人力資源招聘的重視程度,現在很多企業不要說前500位員工,就算是前20位員工,能做到企業家親自看一下就非常了不起了。
雷軍在小米創業之初,至少花70%的時間找頂尖人才。更有人坦言,當初選擇剛起步時的雷軍和小米,不是看好雷軍和小米,而是被他的聊天大戰所折服,再聊下去怕體力不支所以只能答應雷軍加盟,這實在是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從業理由。
我一直建議廣大的企業家,如果你的公司剛起步,你一定要親自抓人力資源部,成為公司的首席人力資源官;如果公司已經初有規模,必須成立人才招聘部,并且配套相當有競爭力的薪酬機制,打造“伯樂團”,公司的人才才會源源不斷,公司的事業也才能蒸蒸日上!
招聘環節過后,再開始第二步:激勵環節。
激勵分為基礎激勵和股權激勵。從激勵效果而言,基礎激勵可以出的招數要比股權激勵多得多,如我們常見的薪酬激勵、晉升激勵、目標激勵、文化激勵、競爭激勵等。
在這里還是要建議廣大企業家,在真正實施股權激勵之前,一定要將這些常規的激勵方式導入自己的企業,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與激勵系統,這樣在導入股權激勵時才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企業生存靠創新模式
很多企業家有誤解,股權激勵做好了,好像公司就一定能突飛猛進。
事實上,企業是一個系統工程,股權激勵最多只解決“人”這個環節的問題,一家企業要真正做好股權激勵,只處理好“人”這個環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說,今日中國的商業競爭,光有好的團隊而沒有好的項目和模式,企業也是很難成功的。
我們把企業運營初步歸結為三大版塊。
第一版塊:人。本書的重點就是討論人的,這里就不重點探討。
第二版塊:事。簡單來說,“事”就是你的產品和模式。
企業僅僅靠好的產品已經很難成功了,因為中國經濟從短缺時代迅速走向了過剩時代,一流產品賣不過三流產品的情況普遍存在,產品本身的好壞并不是決定商業成敗的核心關鍵,而是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覺得你的產品好才是最關鍵的。
如何讓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好呢?營銷和模式是至關重要的。對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如果通過投入大手筆的營銷培育客戶和市場,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當今中國的中小微企業,在產品基本過關的情況下,要在市場上表現良好,真正拼的是商業模式和擴張模式,沒有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擴張模式,再好的產品在今日的商業環境中,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三版塊:錢。一家企業的錢從何而來?無非兩種渠道:賺錢和融錢。
一家企業只有人,只有事或只有錢,一般很難做大;
如果只“有人+有錢”,沒有好的“事”,也很難做大;
如果只“有事+有錢”,沒有好的“人”,做大的難度也很大。
但一般而言,如果“有人+有事”,不管是賺錢還是融錢相對而言簡單得多。
不管是想賺錢還是想融錢,好團隊和好產品都只是基礎,好的商業模式和擴張模式才是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
如果既有好產品,又有好團隊,同時還有好的商業模式,賺錢和融錢就會容易很多。
我們團隊就曾經輔導過一家只有兩家直營店、30多家加盟店的古裝女子攝影公司,通過1年的模式升級改造,成為擁有30多家直營店、900多家加盟店的大型古裝女子攝影公司,一年內僅加盟費就達到8000多萬元,后來通過巧妙的策劃拿到了投資機構1.2億元的投資,目前已經成為細分領域排名遙遙領先的行業龍頭。
我們團隊還曾經幫一家瀕臨絕境的兒童教育品牌,通過商業模式的改造,將其閑置的大量物品得到充分使用,并且不花任何營銷代價,就吸引了大量的客流,從而變成當地著名的兒童教育品牌。
我要再次強調:在今天,如果企業家還固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經常學習以擴大自己的視野、思維、資源,提升自己的見識,終將被淘汰。
企業家必須學會用創新的整合模式大幅降低創業的投入!
企業家必須學會用創新的贏利模式大幅提升收入和利潤!
企業家必須學會用創新的擴張模式大幅提升擴展的效率!
企業家必須學會用創新的融資模式大幅提升融資的效率,用資本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
3.股權激勵不是只從股權層面著手
在這里還是要糾正并普及一下股權激勵的一些基礎知識,股權激勵名義上只是通過股權的方式激勵團隊核心及骨干員工。實際上要做好股權激勵,絕不只從股權層面著手這么簡單,一個好的股權激勵方案,除了股權之外,至少還要打通績效、財務、稅務、法律等幾個環節。
如果企業家要請股權顧問團隊為企業做顧問,千萬要問清楚,對方是只涉及股權,還是聯合打通股權、績效、財務、稅務、法律這幾大版塊。一般而言,只是單純地從股權角度設計的股權激勵,最后的麻煩可能比不做股權激勵的麻煩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