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偓論稿
- 吳在慶
- 4907字
- 2020-03-13 11:03:18
三
上面我們介紹了韓偓《香奩集》和此集外的其他韓偓詩歌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風(fēng)格,并借助這些詩歌展現(xiàn)韓偓在其貶官前后思想情感、詩歌風(fēng)格特色及其變異情況。這些都是以《全唐詩》韓偓卷中絕大多數(shù)詩確實都是韓偓之作,而非贗作立論的。但這些詩歌是否全是韓偓之作,這從宋代以來至今卻是有爭議的。即使是《香奩集》,尚有和凝所作而托名韓偓之說,也有個別以為是韓熙載或馮延巳之作。因此有必要簡要介紹人們在此問題上的不同觀點,以及學(xué)術(shù)界較為普遍的看法。
韓偓《香奩集》的正式著錄起于北宋,歐陽修等人的《新唐書·藝文志》、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均載“《香奩集》一卷”。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記“《香奩集》二卷”?!犊S讀書志》在著錄《香奩集》后又謂:“《香奩集》,或曰和凝既貴,惡其側(cè)艷,故詭稱偓著云?!彼^“或曰”云云乃指宋人沈括《夢溪筆談》所說。是書卷十六云:“和魯公有艷詞一編,名《香奩集》。凝后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凝所為也。凝生平著述分為《演綸》、《游藝》、《孝悌》、《疑獄》、《香奩》、《金》六集。自為《游藝集序》云:‘予有《香奩》、《籝金》二集,不行于世?!谡?,避議論,諱其名,又欲后人知,故于《游藝集序》述之,此凝之意也。予在秀州,其曾孫和惇家藏諸書,皆魯公舊物,末有印記甚完?!贝苏f一出,后人頗有贊同者,如宋尤袤的《全唐詩話》,江少虞所撰的《宋朝類苑》,明胡應(yīng)麟的《四部正訛》,清錢遵王的《讀書敏求記》等等?!度圃娫挕肪砦逶疲骸啊断銑Y集》,和魯公之詞也,惟其艷麗,故貴后嫁其名于偓。”胡應(yīng)麟《四部正訛》亦謂:“《香奩集》,沈存中、尤延之并以為和凝作。凝少日為此詩,后貴盛,故嫁名韓偓;又不欲自沒,故于他文中見之。今其詞與韓不類,蓋或然也。方氏《律髓》以偓同時吳融有此題為證,不知此正凝假托之故。不然,胡弗托之溫韋諸子而托之偓?葉少蘊以為韓熙載,則姓與事皆近之??傊?,俱五代耳。葉以不當(dāng)見《唐志》為疑,此不然,《唐志》如羅隱、韋莊、劉昭禹輩皆五代人也?!苯袢烁呶娘@甚至特撰《香奩集辨?zhèn)巍芬员妗断銑Y集》非韓偓所作;本世紀(jì)以來尚有學(xué)者撰文考訂《香奩集》非韓偓所作。
與支持沈括之說相反,歷代更多的學(xué)者則或力駁沈氏之說,或主張《香奩集》確是韓偓之作。宋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卷五云:“韓偓《香奩集》百篇,皆艷詞也。沈存中《筆談》云:‘乃和凝所作,凝后貴,悔其少作,故嫁名于韓偓爾。’今觀《香奩集》有《無題詩序》云:‘余辛酉年,戲作《無題》詩十四韻,故奉常王公、內(nèi)翰吳融、舍人令狐渙相次屬和。是歲十月末,一旦兵起,隨駕西狩,文稿咸棄。丙寅歲,在福建,有蘇以稿見授,得《無題》詩,因追味舊時(慶按,“舊時”韓偓原文作“舊作”。此處“舊時”,疑是“舊詩”之音誤),闕忘甚多?!璋础短茣ろn偓傳》:偓嘗與崔嗣定策誅劉季述,昭宗反正為功臣,與令狐渙同為中書舍人。其后韓全誨等劫帝西幸,偓夜追及鄠,見帝慟哭。至鳳翔,遷兵部侍郎。天祐二年,挈其族依王審知而卒。以《紀(jì)運圖》考之,辛酉乃昭宗天復(fù)元年,丙寅乃哀帝天祐二年(慶按,應(yīng)是天祐三年),其序所謂丙寅歲在福建,有蘇
授其稿,則正依王審知之時也。稽之于傳與序,無一不合者。則此集韓偓所作無疑,而《筆談》以為和凝嫁名于偓,特未考其詳爾?!豆P談》云:‘偓又有詩百篇,在其四世孫奕處見之。’豈非所謂舊詩之闕忘者乎?”宋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三引宋人陳正敏《遯齋閑覽》云:“《筆談》謂《香奩集》乃和凝所為,后人嫁其名于韓偓,誤矣。唐吳融詩集中有和韓致元侍郎《無題》二首,與《香奩集》中《無題》韻正同。偓敘中亦具載其事。又嘗見偓親書詩一卷,其《裊娜》、《多情》、《春盡》等詩多在卷中。偓詞致婉麗,非凝言‘余有《香奩集》不行于世’。凝好為小詞,洎作相,專令人收拾焚毀。然凝之《香奩集》乃浮艷小詞,所謂不行于世,欲自掩耳。安得便以今《香奩集》為凝作也?”宋葉石林亦曰:“世傳《香奩集》江南韓熙載所為,誤。沈存中《筆談》又謂漢相和凝所為,后貴,惡其側(cè)艷,嫁名于偓,亦非也。余家有唐吳融詩一集,其中有和韓致堯《無題》三首,與《香奩集》中《無題》韻正同,而偓序中亦具載其事。又余曾在溫陵于偓裔孫坰處,見偓親書所作詩一卷,雖紙墨昏淡而字畫宛然,其《裊娜》、《多情》、《春盡》等詩多在卷中,此可驗矣。偓富于才情,詞致婉麗,能道人意外事,固非凝所及。據(jù)《北夢瑣言》云:‘凝少年好為小詞,令布于汴洛。洎作相,專令人收拾焚毀。契丹入寇,號為曲子相公?!粍t,凝雖有集名《香奩》,與偓同,乃浮艷小詞耳,安得便以今世所行《香奩集》為凝作耶?”(見清杭世駿《訂訛類編》卷四引)《永樂大典》九〇六諸家詩目二也引葉石林曰:“偓在閩所為詩,皆手自寫成卷,嘉祐間裔孫出其數(shù)卷示人,龐穎公為漕,取奏之,因得官。時文氣格不甚高,吾家僅有其詩百余篇。世傳別本有名《香奩集》,《新唐書·藝文志》亦載其辭,皆閨房不雅馴,或謂江南韓熙載所為,誤以為偓,若然何為錄于《唐志》乎。熙載固當(dāng)為之,然吾所藏偓詩中,亦有一二篇絕相類,豈其流落亡聊中,姑以為戲,然不可以為訓(xùn)矣。”整理并出版過韓偓集的明末清初學(xué)者毛晉也說:“沈夢溪云:‘和魯公凝有艷詞一編,名《香奩集》。凝后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凝所為也?!苏f惟劉潛夫信之,石林、遁齋、虛谷諸公俱以為誤,引吳融和韓侍郎《無題》詩三首及致光親書《裊娜》、《多情》等詩為證;則斯編是致光作無疑矣。如凝之《香奩》,乃浮艷小詞,集名偶同耳!況凝自謂‘不行于世’,后人又何必借韓侍郎行本以實之耶?”(《五唐人詩集》本(商務(wù)影汲古閣本)《香奩集》末跋語)類似上述之主張《香奩集》為韓偓作者,自宋至今多有之。如近人閻簡弼在《香奩集跟韓偓》一文中即力辨《香奩集》為韓偓所作,今人陳敦貞在其《唐韓學(xué)士偓年譜》一書中特地附上《香奩集辨真》一文。
盡管主張《香奩集》為韓偓作之說占主流,但歷代對此種主張之某些證據(jù)也提出一些反駁意見,如杭世駿即說:“二說未知孰是?竊意《無題》及《裊娜》、《多情》、《春盡》等作實系偓詩,和凝欲嫁名于偓,特以偓詩錯雜其間,故令真贗莫辨,亦未可知。致光功業(yè)心術(shù),卓然不群,‘如今冷笑’云云,非泛然作鄙夷語也。”(杭世駿《訂訛類編》卷四《香奩集》)又如今人高文顯在其《韓偓·香奩集辨?zhèn)巍分辛︸g主張《香奩集》為韓偓作的三方面證據(jù),云:“(一)葉石林及葛常之的以《無題》詩及《無題詩序》為證明,充其量也不過是證實了《無題》詩是韓偓所作的而已。所以我們姑且承認《無題》詩是韓偓所作的吧;但是以一《無題》詩就可以證明《香奩集》全部是韓偓所作的嗎?有心作偽的人,難道不會將韓偓的隨便什么詩選了幾首風(fēng)格稍為相近的,拉入以充證據(jù)嗎?不然憑空捏造了一部書,與被假托者毫無發(fā)生關(guān)系,怎能夠教人家相信呢?這是作偽書的人,應(yīng)有偽造證據(jù)的可能;明眼的人決不致被其所誤吧!(二)石林于偓裔孫處所見的詩,是不是韓偓的真跡,還是一個問題。因為據(jù)《泉州府志》所說,已經(jīng)是于慶歷中被其孫奕進呈韓氏的著作多種了,那么為什么還有他的真跡遺留著呢?我想石林所看到的總有幾分偽而不真。再者假如《裊娜》、《多情》、《春盡》等詩都在卷中,這或者就是石林前所說的有一二首絕相類的吧?但是假如我們姑且承認這幾首詩是韓偓所作的吧,那也正是因為詩格稍為相近的緣故,被他人采入以充證據(jù)的??!這種說法如果不通的話,為什么《香奩集》中的詩如《初赴期集》一首、《荔枝》三首、《南浦》、《已涼》等詩,于正集中也都有呢!這顯然地可以斷定是偽托者采用韓詩的鐵證;不然,既于正集中有了,難道于《香奩集》里面又重見,韓偓難道故意要重復(fù)嗎?偽作者的心理,于此又可以揭穿了。(三)據(jù)《北夢瑣言》所載的,只不過說和凝少年時好為小詞而已,并沒有提到他的《香奩集》是詞集啊!石林為什么說《香奩集》是詞集呢?可見是杜撰的,毫無根據(jù)的了。假如他這種說法可以成立的話,我們何嘗不可以同樣地說和凝所作的《宮詞》百首,也是詞而不是詩嗎?那末這也可以證明《宮詞》百首不是和凝所作的了??墒俏疵馓唵味艺f不通啊!以上所說的,不過略為申辯而已,可見他們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又不近情理;所以我們不敢贊成他們的說法。而且不只我一個人不贊成,辨別偽書的大家明胡應(yīng)麟于《四部正訛》中,也駁斥得很清楚……觀了上面所討論的,可見《香奩集》無疑地是一部偽書了?!?/p>
徐復(fù)觀《韓偓詩與<香奩集>論考》也指出:“《香奩集》到底是否出于韓偓,迄今是文學(xué)史中的一個懸案?!彼?jīng)過考察論析認為:“綜上所述,我現(xiàn)在可以先作如下的三點結(jié)論:一、韓偓在福建時自編而且手寫的詩,只有《唐書·藝文志》著錄的‘《韓偓詩》一卷’,但他自己并不曾定下名稱。這是今日流行的《韓翰林集》的底子。但今時所流行的《翰林集》里面,則由后人補入了社會上所流傳的韓偓的詩,并滲入了非韓偓的作品。二、在上述的韓偓自編集里,收了一部分較為綺麗的詩;但并未另編一集?,F(xiàn)行《香奩集》中雖然有他的詩,但《香奩集》的本身,非韓偓自己所曾與知的。三、沈括親自看到和凝《游藝集序》中自稱余有《香奩集》的話,是可信的。但這句話并非一定說明集里所收的詩都是和凝自己的。前面提到和凝的《孝悌》、《疑獄》兩集,是由編集而成?!瓌t和凝選集韓偓一部分較為綺麗之詩,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少作,以成《香奩集》,這從當(dāng)時選詩的風(fēng)氣看,從和凝個人著作的體例看,從現(xiàn)有《香奩集》的內(nèi)容(見后)看,是相當(dāng)合理的。在這種情形下,他無嫁名于韓偓的必要。更不必偽造這樣一篇不夠水平的序?!贿^,和凝因為當(dāng)時自己的政治地位很高,對于自己少年的風(fēng)懷詩,不好意思寫上自己的名字;而韓偓的詩名,在當(dāng)時已很大;當(dāng)《香奩集》漸漸行世以后,他人看到其中有韓偓的詩,便認定此集是全屬于韓偓的;和凝及其后人,也不好出來加以否認。至于有人認為是韓熙載的,是因為其中收有韓熙載的詩,或類似韓熙載的詩,而引起的猜測。但自有人偽造出一篇韓偓的自序后,《香奩集》與韓偓便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漸至自南宋起,一般人以《香奩集》來代表韓偓的詩,這真是千古的冤案。”除認為《香奩集》為偽書外,徐先生在“《翰林集》中的偽詩”一節(jié)中認為《香奩集》外的許多韓偓詩為偽作。認為韓偓“未曾至江南”,“則各本所共有的《江南送別》、《過臨淮故里》、《吳郡懷古》、《游江南水陸院》這一類的詩,可斷言其非出于韓偓”,“此外《夏課成感懷》中有‘未到潘年有二毛’之句……則此詩是三十二歲以前所作的。但起首兩句‘別離終日思忉忉,五湖煙波歸夢勞’,這決非籍居萬年(長安)人的口氣,則這首詩也不是韓偓的?!肚锝e望》詩有‘碧云秋色滿吳鄉(xiāng)’之句,閩不可以稱‘吳鄉(xiāng)’。又有‘可憐廣武山前語,楚漢虛教作戰(zhàn)場’,這是當(dāng)時江浙一帶群雄斗爭的形勢,所以此詩也不是韓偓的?!赌掀帧吩娪小畱?yīng)是石城艇子來’之句,與韓偓情況不合,而詩的氣體較粗,極似韓熙載?!对缙鹛酱骸芳啊堕|怨》,雜在韓偓的居閩各詩中,與偓心境不合,故《閨怨》詩雖好,亦有問題。大抵將偓詩分為三卷,其第三卷中除極少數(shù)外,我認為多屬可疑。若細加搜討體會,《翰林集》中必尚可辨出與韓偓無關(guān)之作?!?/p>
上述諸家乃至學(xué)術(shù)界已有的對《香奩集》以及《翰林集》中某些詩的辨?zhèn)危以谡眄n偓集時是給予相當(dāng)重視的,其中一些成果,我也采納而適當(dāng)加以編輯。然而徐先生對于《翰林集》中詩的懷疑辨?zhèn)危松贁?shù)其他學(xué)者也認同的我予以采納外,其他的或沒有充分證據(jù),或有乖于事實,或理解有誤,令人難于信服,故我未予采納,并在本書中時而加以說明辨析。至于《香奩集》及其《序》之真?zhèn)?,我覺得以為偽者所提出的證據(jù)與論析,尚不足于證明其確實為贗品(其理由歷來不少學(xué)者已辨析,因篇幅與體例的關(guān)系,容我不在這里闡述),而我是認同絕大多數(shù)韓偓研究者的肯定意見的。本世紀(jì)出版的《中國古代文學(xué)要籍簡介·詩文別集》也肯定《香奩集》為韓偓作,謂韓偓“《香奩集》專寫男女之情,風(fēng)格纖巧。對此歷來評價不一。舊傳本題為五代時和凝作,和凝顯貴后,因集中多艷詞,托名韓偓者。此說前人已辯其非”。以此我仍將《香奩集》及其《序》,作為韓偓詩文而輯入此書中。